•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中国历代陶瓷茶具的演变 中国历代茶具

    时间:2019-04-04 03:11:5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千百年来,我国饮茶之俗经久不衰,饮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是由于这种爱好,使人们将品茶逐渐向艺术化发展,并把品茶作为一种显示高雅、素养与寄托情感、表现自我的艺术活动来加以追求和创造,因而茶博物具也不断得到艺术的再创造。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主要产地,是茶的故乡,饮茶之习,古已有之。相传四千多年前,“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古称“荼”,由此可知茶在我国古代始于药用。茶不仅其味清香,而且能清暑解毒,理气顺食,提神助思。茶作为日常饮品,成为时尚,有其演变、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自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专门的器具——茶具。随着不同时代、不同饮茶习俗和方式的变化,茶具的形制亦不断有所改变。历代文献记载、绘画的作品以及文物实物等等,都为我们今天区分各时期的茶具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且可以相互印证研究。有关茶具的文献记载很多,文物实物又以陶瓷器物居多。本书收录的中国历代茶具,基本可以贯穿于中国茶具发展的历史长河之中。
      
      据目前已知的文献记载,饮茶之习俗始于汉之蜀地和江南一带。
      汉代王褒《僮约》中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和“武阳买茶”等记载,证明早于汉代,作为饮料的茶已成为商品进行买卖。早期饮茶并非如同今日,茶叶常配以姜、葱及其他食物混煮成汤或供药用。煮茶、饮茶因此还没有专用的器具,炊器、饮器多是一物多用,酒具、茶具基本通用,未见有明显的差异。据《三国志·吴书·韦曜传》记载:“孙皓密赐荼荈以当酒”,说明三国时期已有以茶代酒来款待客人了。这里收录的青黄釉耳盏,平面作椭圆形,两侧附月形耳,腹较浅,平底,施青黄釉,造型古朴雅致。耳盏又称羽觞,还见有铜制和漆制品,常与托盘一起使用。直口、筒身、平底的青釉盏,内外遍施青釉,常见于江南地区陶瓷器中。以上两器物均为汉代饮器,在茶具与其他饮具分化出来以前,均可兼作茶具使用。
      晋、南北朝时期,专门化的茶具从饮食器逐渐分化出来,首先出现了带托盘的青釉茶盏。盏托又称茶船、茶拓子,为承托茶盏,以防烫指之用具。据唐代李匡乂《资暇录·茶拓子》记载“始建中蜀相崔宁之女,以茶杯无衬,病其熨指,取楪子承之。既啜而杯倾,及以蜡环楪之央,其杯遂定。即命匠以漆环代蜡,进于蜀相……后传者更环其底,愈新其制,以至百状焉。”宋代程大昌《演繁露》也有类似之记录。据现有考古资料证明,托始于唐之说不确切。盏托是从托盘发展而来,东汉已有一盘托四至六只耳盏,以后逐渐减少,至东晋已出现一盏一托,南朝时,更普遍生产,成为当时风行的茶具。东晋、南北朝时期茶盏,有盏与承托以釉相粘连和不粘连之分。盏与托配套使用,既大方得体,又可隔热,避免盏热烫指,构思巧妙。这里收录的青釉连托盏,为东晋器物,耳盏和托盘以釉相互粘连,托盘为圆形敞口,浅腹,平底,通体施青釉,造型朴实雅致。青釉盏、托,为南朝器物,盏为直口,深腹,饼足;托为敞口,浅腹,饼足,内外划双勾线莲瓣纹,均施青釉,纹饰清晰自然,造型古朴大方。这时期的茶盏的显著特征大多为饼足,底部露胎。虽然此时的茶具种类不多,但为唐宋以后茶具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茶具中除上述盏与托外,还有另一种我们常说的“茶壶”,但过去不叫壶,而称为“汤瓶”,是注水的容器。常见的鸡首汤瓶产生于三国末年至两晋时期,以越窑为多见,德清窑等瓷窑均有烧制,它的出现对唐宋以后的形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早期的鸡首汤瓶多数是在小小的盘口瓶的肩部一侧置鸡首,尖嘴无颈。闭口的流为实心,仅起装饰作用。另一侧塑鸡尾,头尾前后对称。肩部置双系,腹部丰圆,全器宛如伏卧的鸡。器身施青釉,平底露胎。东晋时,瓶身略变大而高,颈部加长,鸡冠加高,鸡嘴由尖而改为圆,中空成管状,作流通入瓶内,鸡首已成为一种象征性的装饰。相对的另一侧设圆股形把柄,上端贴于器口,下端连于上腹,肩部两侧置条形系。东晋中晚期在把手的上端又加饰龙头,有的双系平削成桥形,器型优美。到南朝时期,瓶形完全继承东晋时的形制,但器腹明显高而丰,口缘成高洗口,颈变得比东晋瘦长,把柄也变粗而高,肩部置对称的平削桥形系,平底露胎,形态从秀美向实用演变。隋代的鸡首瓶瓶身更加修长,颈亦细长,洗口增高,鸡首高昂作曲脖打鸣状,形象较前期生动,趋向写实,把柄仍保持南朝时的龙形贴饰,肩部双系出现新的形式,足部微外撇。隋、唐初期,越窑仍生产鸡首汤瓶而不见执瓶,唐中期以后,则多产执瓶,鸡首汤瓶少见。
      唐代茶具在中国茶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与其饮茶的传统及方式有相当大的关系。当时饮茶风尚极为盛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茶具的生产,尤其是产茶之地的瓷窑发展更加迅速,越州、寿州、婺州、邛州等地既盛产茶,亦是盛产瓷器的地方。这时直接用以饮用的茶具为盏(陆羽在《茶经》中称为碗),其器型较碗小,敞口浅腹,斜直壁,玉璧形足,最适于饮茶。由于盏制作精细,釉色莹润,因而广受瞩目。最负盛名的当为越窑盏和邢窑盏,可代表当时南青北白两大瓷系,均为当时的贡品。越窑盏和邢窑盏在造型风格上有明显的区别。越窑盏“口唇不卷,底卷而浅”,邢窑盏较厚重,外口沿有凸起卷唇。唐代南方青瓷以越窑为代表,主要窑址在今浙江上虞、余姚、绍兴一带。越窑盏是陆羽在《茶经》中所推崇的窑器,并用“类玉”、“类冰”来形容越窑盏的胎釉之美,在当时影响甚大,倡和者颇多,如顾况《茶赋》:“舒铁如金之鼎,越泥如玉之瓯”、孟郊《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陆龟蒙《秘色越器》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韩偓《横塘》诗:“越瓯犀液发茶香”、许浑《晨起》诗:“越瓯秋水澄”、李群玉《龙山人惠石廪方及团茶》诗:“红炉炊霜枝,越瓯斟井华”等,都是赞颂越窑盏的名句。这里收录的越窑青釉盏,既是唐代最流行的式样,也是唐代越窑的大宗产品,均为典型的唐代器物。唐代越窑盏托托口一般较矮。浙江宁波市出土的一批唐代青瓷器,还有带托连烧的茶盏,托口沿卷曲作荷叶形,茶盏作花瓣形。代表北方白瓷的邢窑,主要窑址在今河北省临城、内邱两县境内,是当时茶盏的主要生产地。唐代李肇《唐国史补》谈及邢窑盏曰:“凡货贿之物,侈于用者,不可胜记。丝布为衣,麻布主囊,毡帽为盖,革皮为带,内邱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白居易称"白瓷瓯甚洁。”释皎然诗曰:“素瓷雪白漂沫香”。陆羽《茶经》也认为,邢窑盏“类银”、“类雪”。这里收录的邢窑盏,广口,外卷唇,斜弧腹,玉璧形足,通体施白釉,造型灵巧,釉色淡雅。邢窑盏在陕西、河南、河北、湖南以至广东等地唐墓葬中常有出土,正说明了当时邢窑盏“天下通用之”的情况。晚唐时,茶盏的式样越来越多,有荷叶形、海棠式和葵瓣口形等,其足部已由玉璧形足改为圈足了。这里收录晚唐时期的越窑盏和邢窑盏,均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器物,可与唐代早期的茶盏相比较。

    推荐访问:茶具 演变 中国历代 陶瓷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