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垂着的手:垂着的手画法

    时间:2019-02-13 03:19:4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试图从文化角度分析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为何不积极举手发言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论述积极发言和创新精神的密切联系,并从语文教学实际出发,探讨怎样培养学生自觉热情地参与问题研讨的信心与习惯。
      关键词:教学 文化 课堂发言 举手
      
      一
      
      教师在给学生写评语时,有时会用“上课发言积极”的语句,然而中国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在课堂上越来越少举手发言了。这种“垂着的手”或谓“沉默”现象很普遍。
      鲁迅在杂文《这个与那个》中说道:“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这样以来,创造精神的丢失也就在意料之中了。带来的后果之一是,缺乏原创性的物质和精神的产品。另一后果是,有时在喧嚣的场面中,会失去思考的能力。因此,也有这种现象产生,面对显然的错误,由于思考上早已养成的惰性,所以一贯地采取沉默的态度对待之,日积月累,错误便堂而皇之地摇身变为正确了,或者是看起来理所当然地习惯存在着。
      “垂着的手”被“看不见的手”牵压着。
      有个成语叫“吞炭漆身”,三国时,刺客豫让为了复仇,改变自身音貌的这种手法自出机抒,竖毅精神令人钦佩。这种事例与儒家提倡的一些想法不甚相同。儒家重“礼”。《论语・宪问》记载孔子的话:“上好礼,则民易使也。”把“礼”看作治国的良方,奴使老百姓的利器。“礼”的观念的深入人心,思想上于是唯唯诺诺。此种现象的出现,也离不开道家所倡道的“不争”观念的煽风点火。
      中国历代统治者都睁着一只锐利的眼睛,注视芸芸众生中有“想法”的人,嵇康的广陵散,金圣叹被腰斩,清代的文字狱,都是不讲“礼”,是要你的命的明证。在大刀砍头的威吓声里,极少有人敢有创新精神。
      
      二
      
      生活在儒家文化及大刀政策下的中国人,形成很多对付的计谋,形象概括之,便是“缩头”妙法。你可以发现很多句子,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见事莫说,问事不知。闲事休管,无事早归”。生命中的原创力在保命谋利的喃喃自言中,消失殆尽。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方各种激进思潮涌入中国,知识分子见识了书本上演绎的五花八门的思维之花。但这些观念并没有主宰大众的行为,几千年的思维惯性地运行着,就像一个奴隶,突然离开主人,有了自由,反而不知怎样自主地安排生活,情急之下还是回到了主人的怀抱。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需要一种内心动力的支撑。好胜是西方提倡的,中国文化打击好胜者。获得别人的欣赏是儿童自然的想法,然而慢慢地中国学生发现,在人们面前表现自己的优点,并不能获得别人发自内心的赞扬,有时还会遭遇嘲讽和压制。人们也许更欣赏那些沉默寡言者。探求真理,也是动力之一。但中国文化注重伦理,注重实用,而不重视对与错。儒道释三家都认为欲望不是好客人,所以主张驱赶,甚至于宣扬无欲则刚。因此,很多中国人在各种思想中挣扎,一边是欲望的呼叫,一边是伦理的压制。但很少有人去思考身体的欲望到底意味着什么。它真的是有害吗?压制欲望,或者进一步地把欲望消灭干净,就能快乐幸福吗?这些观念强烈地打击了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热情,有了思考能力的学生则真是“三思而后行了”,他们犹犹豫豫地挣扎在“举”与“不举”之间。有些学生采取了一种果断的措施,上课不再举手发言,以减少心灵争斗的痛苦。
      
      三
      
      我们听一些老师上课时,经常发现这样一种情况。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要求学生举手回答,但没有学生响应,于是老师就鼓励大家举手,终于有学生举手回答,但学生回答时的想法与老师的想法有差距,于是老师就不停地提醒,实际上是老师自己回答自己的提问。某些时候,我们观察到那些回答问题的学生一脸迷惘,可能是他们还理解不了老师的想法,只是随声附和老师的声音罢了。
      一次次的回答,老师一次次的纠正,答案确实很规范,但也是对学生自信心的一次次打击。学生觉得自己的回答都是欠缺的,老师说的才是完美的,这实在是用成人的思维来代替学生的思维,甚至于用大众的语言来替代学生的个性语言。那些举手的学生往往是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的回答不能获得老师的赞许,其他成绩差一些的学生自然就不敢尝试了。
      还有一种现象也值得我们思考。一个学生认真地回答问题时,答案与一般人想法出入很大,其他学生就很随便地发出笑声,甚至老师也一齐发出笑声。对于回答问题的学生,特别是行为内向的学生,这些笑声可能是非常严重的打击,从此以后,他可能再也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了。
      “笑声”现象的出现也是所谓的“理性”在作怪,这种“理性”认为回答问题应该是具有一定的规范,如果超过了,受到讥讽是很自然的。这种“理性”只注意一个方面,而没有注意到人们回答问题内心的动力需要,动力需要有时比答案的正确更为重要。讥讽在某些时候显得面目可憎,这是人性中包含着的吹毛求疵的陋习的恶劣表演。
      
      四
      
      自主学习的宗旨即是学习者自觉地进行学习活动,并能在学习知识中求得乐趣,而不必假借于其他的辅助手段。求知的冲动,不会凭空而来,需要社会文化氛围。现在我们可以从小处着眼,慢慢地突破。让学生踊跃地举手回答问题,不能采取强制措施。例如有些班级制定这样一个措施,举手回答问题一次加几分。这样做,短期时间内,可能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多了,然而根本的目的,即培养一种自觉参与解决问题的精神,一种创造精神,却很难实现。
      文化氛围的创设,需要长时间的努力。语文课堂上的创新气息的保养,离不开教师本身思想中新鲜血液的灌注。语文教师需要分析中国文化现状中哪些因素明显地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这些因素在课堂教学的具体表现,针对这些现象准备采取哪些措施,试着去克服之,下面试举三种情况并加以简单分析,以作参考。
      “礼让”和“敢为天下先”是两种相对性的观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培养“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明白,只有有了“为天下先”的成就才真正谈得上所谓“礼让”,所谓“礼让”也只有在有“东西”可让的前提下才成立,而“东西”的拥有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
      怀疑精神也是对文化现状进行改造的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法,例如教师们发现,初中生中的尖子生以后的发展可能是比不上班级成绩排名十名左右的学生,这种现象当然不是绝对的,但是很普遍。原因何在呢?
      情况可能很复杂,但据考试成绩分析,尖子生答题时答案一般都比较标准,而学习成绩第十名左右的这些学生的答案则较有随意性。这种随意性与社会现实更相吻合,在这种思维下的学生自然更能适应变化不定的社会现实。
      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个性化回答,善于发现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的思维亮点,例如较为新颖的见解或精辟词句等,并及时肯定,分析扩展学生的这种宝贵的能力,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语文教学需要先进观念的支撑,而观念的形成可以有多种途径,鲁迅先生提倡的拿来主义对于语文教学很有启发。一个观念如果既正确又有用,我们不仅要拿来,而且要真正成为自己头脑中的思维利器。
      教师应不断地运用拿来主义新观念,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在教学时深刻地认识到哪些方法有利于打破文化现状中不利因素,培养学生敢于举手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
      
      学生为什么要举手?他的内心动力是什么?老师应该用什么观点来认识学生的举手行为?就一般观点看来,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是为了求得正确的答案。然而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一个正确的答案吗?显然,肯定的回答不一定正确。而我个人认为,正是这些所谓十分正确标准的答案,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是他们再也不想自觉举手回答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追求知识的正确并没有过错。然而还有一个原因也很重要,就是拥有追求知识的热情兴趣。这种热情如果丢失,那么所谓读书学习其实变成去谋求某个分数,而知识的正确与否反而不重要了,举手不举手也更是无所谓了。
      所以,我们认识到对于中学生来说,追求知识的精神意义远大于掌握某些问题的正确答案。由此我们也可以简化问题,使答案显而易见,或者把复杂的繁琐的答案分化为一个个细小的问题,让学生容易回答,准确率很高。这样,在学生的多次回答中慢慢地树立起一种观念,学习知识并不困难,只是需要热情,而事实上,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并不是多么难以理解的知识。
      
      六
      
      激励机制是克服学生被动学习的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但是,实行激励机制时,教师要梳理一下自己的思想,即真心欣赏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看到学生的进步后要热情地赞美。这进步也许是非常微小的。对于回答时出现的差错,绝不大惊小怪,也不指责批评,而是分析一下错误的原因。而对于不能明白确定对与错的回答,可以赞扬其中独特的见解,而不必过分害怕思维上会带来混乱,而是相信思考比答案更为重要。
      个别学生喜欢讥笑别人错误的回答这种现象,老师思想上应重视,应加以分析和制止。教师对举手回答问题时见解明显错误的学生,应表扬他的求知精神和勇气。实践上,他的举手的勇气,他的回答,不仅活跃了课堂,而且也可以从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所以表扬这些学生也是有理可依的。
      许多学生对于为什么要求知其实很迷茫,教师可以从多方面激励学生的求知精神。哲学史上一个著名的论点是:我思故我在。思维的意义与存在的意义等同,这种观点排除了实用主义令人心烦的干扰,一个思考者本身的快乐可能会成为学习者不停息地追求知识的动力。知识也是提高自身修养和能力的基础。这种实例,生活中比比皆是。一个房屋建筑设计师,必定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才有能力去构思合格的图纸。知识的累积有时也是个人自尊心建立的保证,人们总是崇敬那些懂得很多的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思想及心理方面鼓励学生培养求知的热情,让学生在课堂上自觉地举起手来。
      
      七
      
      情况也许不像我们想象的简单,有时候学生没有举手回答问题可能有多种原因,我们试着列举一些。也许是身体不舒服,或者是太疲劳了。也许是生活中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正在忧愁。也许是听不清老师的提问,自然无法回答了。也许是不喜欢老师提问的语气,或者情绪上和上课老师抵触。也许是普通话说不好,怕其他同学讥笑。也许是不屑于举手回答问题,认为回答问题的同学在自我炫耀。也许是课间休息时突发事件影响了学习热情。这些例子可能有个共同特点:都是特殊的,不带普遍性。然而,如果一个班级有很多的这些特例,就会影响课堂的创新思维,影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教师应该有一颗善于发现问题症结所在的心,寻找具体原因,寻找克服的措施,灵活地调节课堂的气氛,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
      教师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学习热情的问题,也有必要引起重视。例如,有些老师喜欢学生静听自己复述标准答案,他从这种复述中获得满足,这种教学习惯对某些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个致命的打击。有些老师喜欢讥讽,这可能是他的性格特点,但个别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听了老师一句稍带讥讽语气的批评自己的话,自尊心受挫,从此心理上厌烦老师的语言,他上课开始走神。一个发展型的老师必然会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并能随时分析总结,以用来指导未来的教学活动,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八
      
      读《论语》时,我产生一个印象,孔子教学时,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很融洽的,学生很随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子路就是一个积极发言者。然而更引起我思考的是另一个印象。孔子最看重的学生颜回在孔子上课时是很沉静的。《论语・为政》中记载,孔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说颜回上课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只是私下对讲授的内容进行发挥,孔人说他其实不蠢。孔子喜欢的是既听话又聪明的人。这种个人喜好,几千年来在中国老师的身上得以传承。现在大部分的中国老师内心喜欢的是上课认真安静地听,考试成绩拿高分的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学生,脑袋里肯定堆积了许多知识点,而创新精神的欠缺也是明显的,因为他很少去质疑、去提反对意见,只是不断去接受、去记忆,久而久之,思维形成定势。
      我们设想活跃的有创造思维火花闪现的教学是轻松的,学生的思想是自由的,思维的空间是广阔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养成了一种乐于举手发表自己观点的习惯,并把这种习惯变成自己观察生活的一个方法。同时,对他们来说,这种方法也是未来步入社会服务社会的一种思维习惯。也许可以说,这种思维习惯也是知识本身给予人这个个体的乐趣,而这种乐趣又会带来创造的热情。这当然是我们就中国语文教育在学生积极举手发言方面而描绘的一幅蓝图。
      
      参考文献:
      [1]何香荷注译.论语.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
      [2]王宗恒,李啸虎,周兴国主编.教育学新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鲁迅文集全编委员会.鲁迅文集全编.国际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
      [4]张萍,何香荷,朝淑华编著.蒙学精华.内蒙青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年版.
      [5][美]阿妮塔・伍德沃克.教育心理学(第八版).陈红兵,张青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推荐访问:垂着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