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三心二意”新解] 三心二意新解

    时间:2019-01-16 03:38:1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刚刚接手三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工作,我就认识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小男孩――杜振洲。他是班长,学习成绩优异,课外阅读量大,见多识广,在同学中很有威信。这样出色的孩子,按我以往的经验,必定是个学习和做事都极为专注的孩子,但事实并非这样。
      一次语文课上,我正讲到重点,杜振洲却偷偷看起了课外书。我有点生气,又不想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于是,我不动声色地请他回答问题,原以为他会哑口无言,借此得到一点小小的警示,不想他站起来,流利准确地答上了问题,我想不过一次巧合罢了。此后的课堂上,杜振洲仍然不时出现“三心二意”的现象,但每次我提问他都能对答如流。这样几次之后,我决定找这个孩子谈谈。
      办公室里,我与杜振洲的谈话只持续了三分钟便结束了。问及他的听讲态度,这聪明的男孩子立刻明白了老师的用意,他坦言自己上课时的确有看课外书的状态,可是课本上的内容他全听懂了,理解了。我还是有些担忧,怕他三心二意会在将来影响他的学习,我讲出了心里的担忧,孩子想了想,说自己会努力的。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杜振洲对很多事情都是三心二意的。开学初迷上了魔幻小说,“哈利・波特”系列看得如痴如醉,后来又喜欢电脑游戏,很快便成了高手,不久,他对魔术产生了兴趣,还让父母给他买了一套魔术道具,不仅学会了操作,连原理也讲得头头是道,最近又报了一个跆拳道训练班,每周末去学习那些艰难的动作
      在与杜振洲的父母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了他的“三心二意”原来是由一次听广播引起的。那是一档教育谈话节目,一次,主持人与一位留学生谈论中美两国教育的对比,留学生谈到了“在美国,大人都教育孩子一心两用,这是做事高效的保证。”从此,小小的他便开始有意识地训练自己“一心两用”。时间久了,他渐渐养成了这样的学习和做事习惯。于是,我再不担忧。
      反观我们的学校教育,要求整齐划一,却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巨大差异,要求“一心一意”却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广泛爱好,要求“持之以恒”,却背离了学生的年龄特点。殊不知,小学生因为年龄小,生活阅历和判断能力比较缺乏,因此对事物的选择缺乏理性分析,也难一步到位。加上小孩子天性好奇,易受外界新奇事物影响,三心二意是很正常的。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三心二意”,学生才有了更多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也有利于学生更快地寻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而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小兴趣,却有可能成为学生一生的追求。法布尔喜欢昆虫,爱迪生喜欢小实验,达尔文喜欢“打猎、捉耗子”,正是这些学习之外的喜好,正是这些被家长称为“三心二意”的爱好,成就了人类文明史上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我们作为教师,有责任鼓励引导学生接触更多“有趣”的事物,尽力使学生乐在其中,不可一味强求“持之以恒”。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发展分三个阶段,即有趣、乐趣、志趣,我们应尊重学生“坚持、改变、放弃某种兴趣的权利”。“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乐趣的学习,是难以持久也难以高效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速度与质量共同决定成败,一心两用甚至一心多用已不再是极个别精英的特质,而应该成为大多数人的做事原则。面对更多像杜振洲这样的孩子,一心可以多用,教师有什么理由反对呢?
      爱因斯坦说过,“人们的差异,取决于他们的业余时间。”我为这话喝彩。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我为这句话而充满希望。先哲们已经将真理传给我们,我们所要做的,只有相信学生,指导学生,从丰富的课外兴趣中,找到可以追求一生的方向,如此,教育便有了终极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心二意”又有什么不好呢?

    推荐访问:新解 三心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