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从“……”的特殊用法看韩国语中的“过分尊敬”现象:的韩国语用法

    时间:2019-01-08 03:26:0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在韩国语中存在一种说话者故意使用较高程度的尊敬语言来表达自己相反意愿的“过分尊敬”现象,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对该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据此对语言尊敬力度的分级考量提出了自己的推想。
      关键词: 韩国语 “过分尊敬”现象 “……”
      
      一、韩国语中的“过分尊敬”现象
      1.“过分尊敬”现象
      由于受到儒教思想的影响,韩国语中存在丰富的敬语。依据尊敬的对象可以将韩国语中的敬语分为主体敬语、客体敬语和相对敬语三个大类。这样完整的敬语体系的存在反映出了韩国语语言敬语的发达及社会对敬语的需求。在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语言形式之一是称谓语。对一个熟悉的人或者是陌生人都需要首先使用称谓语来称呼对方。以第二人称为例,韩国语中存在一个具有尊敬色彩的“……”及一个不具备尊敬色彩的“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韩国人并不经常使用这两个称谓语,而代之以听者的名字来作为句子的主语,以此表达对听话者的尊重。但是在某些时候,“……”等称谓语也被用来称呼听话者。这个时候,如果听话者是一位比自己年龄或者地位高很多的人,这样的称谓语的使用当然是适当的。然而,如果听话者和自己的年龄或者地位相仿,它就显然有些“过分尊敬”了,这个时候在听话者看来,说话者要表达的就不再是尊敬的色彩,恰恰相反,被表达出来的意义是对听话者的讽刺和轻蔑。
      举例来说,两辆汽车在道路上发生擦挂事故,两车的司机下车后,其中一人为了表达自己对听话者的愤怒之情,往往会以“……”这样的词作为句子的主语。按照敬语的规则,这样的形式好像是要对听话者表示敬意,因为该句子可以被直译为:“您……”实际上,听话者如果和说话者的年龄或地位相仿,很可能会因为听到这样的称谓语而生气。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韩国语中,“……”这一称谓语通常被用来称呼的对象有:(1)比自己年龄或地位高很多的人;2)夫妻之间对对方。如果听话者的情况不符合上面这些条件,那么该词就不应该被使用。说话者在明明知道不应将该称谓语用来尊敬对方的情况下还故意使用,要表达出来的意思就不是尊敬,而是“过分的尊敬”,即对听话者的讽刺和轻蔑。
      二、“过分尊敬”现象的分析
      1.“过分尊敬”现象的语用分析
      “过分尊敬”现象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语言失误。所谓语言失误,指的是当说话人在言语交际中使用了符号关系正确的句子,但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具体说来,说话人不自觉地违反了人际规范、社会规约,或者不合时间空间、不看对象、不顾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场合等,违背目的语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使交际行为中断或失败,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或达到完满的交际效果(托马斯,1983:91;何自然,1997:205;钱冠连,1997:223;张巨文,2000)。但是,韩国语中的这种“过分尊敬”现象并非简单的语用失误,因为语言的使用者和接受者都很好地理解了语言的意义,这样的“失误”是双方基于一定的潜在约定故意造成的。
      显而易见,处在上面例子的语境下,说话者想要达到的表达效果并非是“……”本来包含的对听话者的尊敬,而是自己内心对听话者行为的不满,带有责备的意义。而听话者在听到上面的语言时,也能够明确地理解该词语中带有的不满和责备意义。虽然说话者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所用语言的本身意义不同,看似对听话者不恰当地使用了语言,但是该语言却明白无误地取得了预期的交际效果。从语用学角度看,该表达行为是恰当的。
      2.“过分尊敬”现象对韩国语学习者造成的偏误
      对于学习韩国语的中国人来说,由于“过分尊敬”这一语言现象的存在,以及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很有可能在一定语境下产生语言使用的偏误。由于历史及文化的原因,韩国社会在不同等级之间有一套相当完善的尊敬与被尊敬的体系,在韩国语中也有比较发达的尊敬语系统。
      另一方面,虽然中国社会也具有对长辈尊敬的表达需要,但是汉语中尊敬语的系统却没有韩国语尊敬语那样发达。例如,汉语中“您”这样的称谓语被较为普遍地用以表达尊敬的意义。
      这样一来,由于母语的负迁移作用,中国学生在初学韩国语的时候就很容易将“……”比照着“您”的语用意义,用来对与自己地位等级接近的人表示尊敬意义,实际上却造成了语言的失误。
      三、语言中的尊敬力度
      几乎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尊敬表达方式,韩国语由于其敬语系统的发达,尊敬表达方式更加丰富。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韩国语中故意使用不适当的尊敬语言可以达到特殊的表达效果。具体来说,就是在不需要很高程度表达尊敬的语境下,说话者使用了较高程度的尊敬语言。这样看来,就涉及一个有关语言的尊敬程度的问题。在这里我将之称为尊敬力度。
      要对韩国语中的语言尊敬力度进行考量,需要寻找一个参照物。然而,语言的尊敬力度并不由一个恒定不变的标准决定,同样的语言,说话者认为是表达了很大程度的尊敬,但是如果语境发生改变,就很可能产生不同的交际效果。语境的重要影响我们很容易理解,说话者的心理状态和语境类似,也是一个无法恒定的参照标准,因为人们的心理状态总是在不断变化着。正因为如此,语言的尊敬力度不能由任何一个因素决定,必须综合考虑各个方面。
      1.说话者的尊敬表达意愿因素
      在决定尊敬力度的因素里,说话者的意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说话者作为某个社会生活的参与者,对该社会的交际规则有着不同程度的掌握。这样一来,说话者语言中渗透的尊敬意愿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传递给听话者的尊敬力度的大小。比如,说话者想要表达非常尊敬的意思,他很可能会运用这样的表达:
      ①……………………?
      如果他不想运用这样高程度的尊敬,也有可能使用:
      ②………………?
      第①句传递了几乎是最高的尊敬意愿,一般是对年龄或者地位比自己高很多的人说的;与之相比,第②句的尊敬意愿就要低得多,一般是针对比自己年龄或地位略高一些(如:学校的前辈等);或者与自己地位相同,但需要表示尊敬(如:刚认识不久的同辈朋友之间)时使用。
      2.语境因素
      “语境包括交际的场合(时间、地点等),交际的性质(话题),交际的参与者(相互间的关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信念、过去的经验、当时的情绪等),以及上下文。语境直接影响着人们对话语的理解和使用”(金定元,1992:171)。语境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的。他区分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即“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这两类语境。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言后语;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尊敬力度的表达所涉及的主要是非语言性语境,即进行尊敬表达时的时间、地点,听话者的身份、地位,以及心理背景,等等。由于一个社会具有约定俗成的交际规则,相对来说,尊敬语言表达的时间、地点等的变化不会对一个熟悉社会交际规则的说话者传递自己的尊敬意愿带来太大的影响。听话者的心理背景则是一个不太容易把握的变量,因为听话者有自己自由的思想。这样一来,相同的尊敬意愿表达,听话者的心理背景一旦发生变化,其达成的尊敬力度就可能发生偏差。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例如,我们设置这样一个场景,说话者想询问一位比自己地位高很多的听话者“吃饭没有”,因为对方是自己很敬仰的人,所以使用了前面出现过的较高的尊敬表达:
      “……”
      这句话中带有说话者非常高的尊敬意愿,说话者很期待能达成非常高的尊敬力度,以实现自己尊敬和关心的交际效果。在通常情况下,听话者会体会到对方的尊敬意愿,但是这时的听话者最近一直困扰于周围溜须拍马者的假意奉承,这时候也认为说话者是一种虚情假意,于是心生不悦。这里,说话者的语言实际实现的尊敬力度就非常小。
      四、对尊敬力度进行分级的推想
      近年来,尽管在敬语的研究上学术界涌现出了众多的优秀成果,但是,在对尊敬表达的分级问题的研究上目前为止仍然较少。究其原因,正如上面所谈到的,尊敬的表达与说话者本人的意愿及说话时的语境有关,因为这两个抽象因素都是难以量化的,所以使得对尊敬力度进行分级变得比较困难。
      为此,我做了如下假设。如果不考虑语境中语言因素和费语言因素各个方面的相互影响,将最终要尊敬意愿表达的语境称为积极语境,将需要不尊敬表达的情况称为消极语境,将既不需要尊敬表达又不需要不尊敬表达的情况称为中间语境,那么根据说话者表达尊敬意愿的不同,最终达成的尊敬力度就可能出现下面的情况。
      表中数字表示尊敬力度的大小,2级为尊敬力度最大,-2级为尊敬力度最小。
      上表反映的是:说话者表达了尊敬的意愿,如果存在需要尊敬表达的语境或者至少不需要不尊敬表达的语境,最后达成的尊敬力度都会是正值;但是,如果此时需要的是不尊敬意愿表达的情况,那么最后达成的尊敬力度就会呈负值,也就是说听话者会认为说话者是在表达不尊敬的意愿。剩下的情况因为本文并不述及,所以这里不再赘述。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尊敬意愿的表达并不仅仅取决于说话者的意愿,还和说话时的语境有密切的关系。有时候说话者表达出的尊敬意愿,在听话者那里却会变成不尊敬的表达,无法达成交际目的,此时说话者表达出的尊敬力度呈现出负值。对于韩国语的学习者来说,不能只从自己的意愿出发进行尊敬的表达,还应当考虑到说话时的语境因素,注意听话者的身份、心理等其他方面的因素。这样才能更加准确地达成最佳的尊敬力度,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
      
      参考文献:
      [1]崔永模.浅谈韩语敬语系统[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5).
      [2]郑永梅.浅谈韩国语敬语的用法[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
      [3]全明姬.韩国语敬语教学法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7).
      [4]Sung-Ryong Hong.A Study of Korean Honorific Agreement[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3).
      [5]孙永方.浅谈韩国语中的敬语形式[J].科教文汇,2008,(6)上月刊.
      [6]马淑香.语言现象中积淀的韩国人的文化思想[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8,(1).
      [7]王初明.论外语学习的语境[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9,(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用法 尊敬 过分 韩国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