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以读促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以读促悟,提高能力】

    时间:2019-01-04 03:38:1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关于阅读教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根据这一阅读教学思想,结合《猫》一课的阅读教学实践进行思考探索,我认为,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探究学习目标;在读中自由感悟,探究学习过程;在读中体验情感,探究语言美、情感美。
      一、自主读书,整体感知
      (一)从“导读”谈起,促进单元化的整体感知。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到课文中走一个来回。”那么“导读”就是起点,其内容告诉我们两个方面知识:一是学习内容及思想教育;二是单元重点训练。学生在充分地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这两点,其实不难,而难在于把单元训练作为起点,作为导向,始终贯穿具体课文之中,始终围绕具体读写之中,通过具体实践,把握这一点,真正起到“导读”作用。
      (二)从“预习”入手,激活读书兴趣。
      “预习”是课文前沿部分,给读者一个提示。有的提供时代背景或者引子,有的提出学习课文的重点及阅读课文注意的地方,有的指出关键词句。《猫》的“预习”写道:“老舍先生是怎样观察他们家的猫,又是怎样真实、具体地描写那只猫呢?读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想想哪些自然段是写大花猫的,哪些自然段是写它小时候的事。”从以上内容看,“预习”要点十分明确:一是认识生字新词;二是段的训练;三是作者怎样“具体地记叙,真实地表达”描写那只猫?此点是本文学习重点,也是单元训练重点。
      “预习”是对课文起初的整体感知,也是初读课文的前奏曲。其实,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激励学生学习的欲望,有利于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
      (三)从课文着手,立足学生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及形式。
      学生最有读书兴趣之时,莫过于初读课文。学生初感课文会发现新鲜的东西,会有闻所未闻的感知。老师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他们会有东西可学。在老师的激励下,学生会如饥似渴地探究课文的内容及其他方面,也极力表现自己的潜力,学习积极性高,效果也十分理想。
      我向学生了解读书情况:“你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学生对答如流:“我知道课文写了大花猫性格古怪,小花猫淘气可爱。”“我知道大花猫性格古怪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老实又贪玩,贪玩又尽职;二是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很少说话;三是什么都怕,但又很勇猛。”“我知道第一自然段到第三自然段是写大花猫的,第四自然段是写小花猫的事。”我及时鼓励说:“你们说得真好,读书可真仔细啊!”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舍先生写的猫为什么与我们生活中、电视里看到的猫的样子、颜色、叫唤、用处不一样?”我没有直接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一面表扬学生问题提得好,会用脑子读书,一面引导学生“哪些地方不一样?”结合“导读”“预习”,再一次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经过一番争议,学生终于明白:“具体地记叙,真实地表达”,是这篇课文学习目标。
      这个学习目标的提出,是学生读得充分、整体感知的结果,从“导读”“预习”“初读课文”系列训练显现出来。同时,说明学生具有很强的潜能,关键是老师怎样挖掘、学生的潜能。老师要信任学生,以平等的心态循循善诱,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
      二、在读中自主感悟
      记得一位特级教师说过:“在阅读教学中仅有读是不够的,还要有‘悟’,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要有自己的见解。在低年级,朗读要多些,‘悟’,则可少些;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朗读可少些,默读和读中悟须多些。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对课文的概括性了解是‘悟’,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具体化,也是‘悟’,而且更为重要。”《猫》一课,学生初读课文后,能说出“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它小时候淘气可爱”,这是概括性的‘悟’;还有“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它小时候淘气可爱”,又是怎样真实,具体地描写,用自己的话把大花猫及其小时候的事描述得更具体,把作者的感受说得更具体,这也是“悟”。
      自主感悟给了学生“悟”的广泛空间。学生由于各自差异,对问题的考虑会有不同角度,不同感受,不同想象,常常体现为对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进行感悟;也常常体现为对问题的回答不归一、不统一、不一致。我问学生:“是喜欢大花猫的古怪性格,还是喜欢它小时候淘气可爱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它小时候淘气可爱。”我顺着学生的意愿,让学生充分地研读,说一说小花猫的淘气可爱,课文是怎样具体、真实地描写。
      学生A说:“‘胆子越来越大……从这个花盆跳到那个花盆,还抱着花枝打秋千。’小花猫的‘跳’‘抱’两个动作,具体叙述了小花猫的淘气,‘把花草折腾得枝折花落’,作者不生气,还喜欢得不得了,这是作者真实的表达。”
      学生B说:“小花猫爱玩,具体地说一根鸡毛,一个线团,耍个没完没了。”
      我进一步地引导:“一根鸡毛,一个线团是多么单调,索然无味,小花猫怎么会耍个没完没了呢?”
      学生再一次研读课文,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C:“小花猫才满月,只是好玩。”
      学生D:“一根鸡毛,一个线团,玩具十分简单,倒反映小花猫的淘气可爱,作者就是这样真实地表达出来。”
      学生E:“我记得小时候,不大懂事,爸爸妈妈给我一些简单的玩具,可是,我也玩得很起劲啊!真有意思!”
      这时候我笑了,学生也笑了,笑得那么欢快,那么灿烂。我投学生所好,使其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起点,然后,步步为营,引导学生学习,“具体叙述,真实地表达”目标,学生学得轻松欢乐。
      三、在读中体验情感
      课文中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除了从课文中学习语言之外,学生还要接受文化底蕴特别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接受人类崇高情感的熏陶。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引导学生用心去读书,去感受,去想象。
      教师应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运用朗读、比较、揣摩、想象等方法,进行感受、品味。在《猫》中作者抓住小花猫的淘气可爱,对一系列动作具体描写:耍、摔、跌、撞、跳、抱,通过不同语气的朗读,让学生体验小花猫的动作美,对“撞”与“碰”两个动词进行比较、揣摩,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说到:“‘撞’用得好,具体描写小花猫玩耍时,磕磕撞撞,有时会磕重一点,有时会撞轻一点,那时小花猫才满月呢,腿脚还站不稳,正如书上写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也不哭。’‘碰’的动作重、猛,没有轻,用得不恰当、不真实,不符合小花猫的‘小’的特点。”
      这不正是我所希望的吗?让学生品味用词的精当之美,有益于学生习作用词准确。
      于是,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想一想,你们小时候,爸爸、妈妈买一些玩具,你是怎样玩耍的?或者学校操场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体育器械,真有趣啊!你可能会玩一玩,运用一些动词,说一两句话。”
      一位女生说:“我记得小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布娃娃,可大了,可好玩了。我抱着布娃娃在地板上跑来跑去,有时撞在门上、沙发边,有时摔个跟斗,刚好压在布娃娃上,我也不哭,也不闹,还跟布娃娃说话了,你摔疼吗?睡觉前我还抱着它,做了一个美梦呢!”
      一位男生说:“读二年级时,我和同学玩双杠,最矮的那一对,进行比赛,看谁跳得快,瞧,我们一上,一跳,绕着双杠跑着,争先恐后,有时跌倒了,马上站起来,再跑再摔,真有趣!”
      以上仅仅是学生语言训练吗?不,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透过语言真切地体验美好的情感。
      我还抓住作者“真实地表达”的句子:“可逗人爱哩!”“我从来不责打它,看它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我喜欢还来不及,怎么会跟它生气呢?”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结合具体描写情境,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对小花猫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以读促悟,在初读时整体感知,在读中认知感悟,在读中体验情感,这是阅读教学必由之路,我们大胆地尝试,敢于创新,就能走出一条阅读教学的新路子来。

    推荐访问:能力 提高 读促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