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根源探析] 中间道路社会保障思想

    时间:2019-01-02 03:27:0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本文着重阐述了社会民主主义的历史和来源,剖析了社会民主主义的实质 ,揭示了社会民主主义的思想根源。   关键词: 社会民主主义 历史 理论渊源   
      社会民主主义是当今世界的重要思潮之一,它是由19世纪的社会民主主义演变为民主社会主义后又回归而来的,是世界工人运动的一个分支,是社会党国际的思想理论基础,是当代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民主党和工党奉行的思想体系的总称。在其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社会民主党及其国际组织――社会党国际是当今世界上实力雄厚,影响广泛的政治力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半个世纪,其影响已超出欧美,逐步向亚非拉第三世界扩展。现在全世界有88个成员党,党员超过千万。战后社会民主党曾在30多个国家执政,最长的瑞典民主党曾经连续执政近半个世纪,在野时也处于强势地位。它拥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70%的工会成员,对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乃至国际关系起着重要作用。
      一、社会民主主义的历史
      社会民主主义在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根据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经历了若干个历史阶段。
      1.第一国际时期。在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中,社会民主主义由以赖德律・洛兰和路易勃朗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共和派提出,他们把各自代表的小资产阶级共和党和社会主义党合并建立了社会民主党,自称社会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在1847年创立了共产主义者同盟,在1848年2月发表了《共产党宣言》,自称为共产党人或共产主义者。国际工人运动刚开始的时候就存在科学共产主义和社会改良主义并存的现象,它们彼此在斗争中沿着不同的道路发展着。1864年10月11日,在英国伦敦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第一国际从1864年建立到1876年解散的12年中,在欧美17个国家建立了支部,支持和领导各国无产阶级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广泛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它的活动对所有国家的工人运动立下了汗马功劳,留下了深远影响。但是工人运动充满了复杂和艰辛,因为国际工人协会内部实际存在着一些反马克思主义的流派,主要是英国的工联主义、法国的普鲁东主义和德国的拉萨尔主义。随着工人运动的深入,社会民主党人的情况越来越复杂,其中既有科学社会主义者,又有激进民主主义者和小资产阶级。后两种人虽然自称社会主义者,却没有明确提出把全部生产资料收归社会所有和消灭剥削等社会要求。鉴于此,马克思、恩格斯便不再称自己为社会民主主义者,而是共产主义者。
      2.第二国际时期。19世纪80年代,欧美各国陆续成立了一批工人党,大部分都命名为社会民主党或社会民主工党。随着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广泛传播,社会民主主义这个概念更多地具有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内涵,产生了一批基本上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制定的纲领。1889年7月14日,来自22个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的393名代表在巴黎贝德尔大厅隆重召开了国际社会主义者大会,这次大会标志着第二国际成立。第二国际的成立后,先是在恩格斯的指导和影响下,后来又在国际内部革命派的斗争下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这个时期的社会民主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实际上成了同一语。从1872年到1914年,欧洲持续40多年没有战争,形成了资本主义比较和平的发展时期,于是工人阶级利用资产阶级民主开展合法斗争,社会党也在议会斗争中不断获胜。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改良主义思潮得以滋长。法国出现了饶勒斯主义、米勒主义,英国出现了费边主义,德国出现了伯恩斯坦主义。各国党内的马克思主义者,首先是卢森堡、梅林、普列汉诺夫、列宁对修正主义进行了严肃的批判。但是由于第二国际以考茨基为代表的中间派形式上反对修正主义,实际上同情和容忍修正主义,结果造成修正主义在第二国际和各国党内的泛滥,造成了党的分裂,使一些党的领导机构部分的被机会主义分子所掌握,为后来国际社会民主主义的分化和组织上分裂准备了条件。
      3.第二国际破产。在一战中,随着第二国际成为国际范围内替民族沙文主义辩护的联合会,社会民主主义变成为社会改良主义和机会主义。欧洲多数社会民主党在保卫祖国的幌子下,公开投入资产阶级的怀抱,为帝国主义战争喝彩,支持本国政府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尽管各国党内都有一定数量的左派分子,尽管少数的党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但是第二国际27个党中有24个党的领导集团背叛无产阶级革命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充当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帮凶。这表明第二国际破产了。一战后,德、法、英的一些社会民主党领导人上台执政。这使社会党的理论从阶级合作发展到直接入阁执政,将理论付诸实践。1919年俄国在列宁的领导下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付诸于现实。列宁和他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为团结各国党的左派,成立了新的国际。1917年4月列宁在《无产阶级在我国革命中的任务》中要求更改党的名称为共产党。从列宁首先领导俄国党,接着是第二国际所属各国左派党把社会民主党改为共产党以后,共产主义就同社会民主主义划清了界线,社会民主主义就成了第二国际中右派、中间派等机会主义和改良主义思潮的专有名词。社会党国际的思想体系就是由这种社会民主主义因袭而来。1919年3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成立。1919年2月,一战后首次社会党代表会议在伯尼尔召开了。会议恢复了第二国际,史称伯尼尔国际。1921年2月,在维也纳召开会议宣布成立“社会党国际工人联合会”,亦称维也纳国际。他们标榜自己站在第二国际和共产国际之间。不久,奥地利、匈牙利、德国的革命遭到镇压,革命开始处于低潮,维也纳国际的领袖不再坚持中派立场,于1923年5月与伯尼尔国际合并,在汉堡召开代表大会,成立了社会主义工人国际,共有30多个国际和地区的421名代表参加。二战爆发后,除英国、瑞士、瑞典三国的社会党仍合法存在外,欧洲33个社会党转入地下斗争。1940年,社会主义工人国际所在地布鲁塞尔被德国法西斯占领,总部迁到伦敦后组织已陷入瘫痪,停止活动。但该组织的委员会仍与部分的成员党保持着联系。同时期还有1个斯德哥尔摩的国际组织。社会党由于参加了二战的反法西斯战争,在群众中获得了威望,战后有不少进入政府,单独或联合执政。
      4.二战后至今。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欧洲一些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工党应英国工党的邀请在伦敦讨论重建社会党国际的问题。1954年,社会党国际在法兰克福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了《民会主义的目标和任务》的文件,这是至今仍然有效的社会党国际的基本纲领。在这个纲领中第一次把实现“民主社会主义”明确宣布为各国社会党人的纲领性目标和指导思想。从此以后,民主社会主义就成了当代社会民主党特别是西方社会党人的正式理论。1992年,民主社会主义又重新改回社会民主主义。
      二、社会民主主义的理论渊源
      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源自19世纪50年代。理论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第一国际的拉萨尔主义、普鲁东主义,第二国际的伯恩斯坦主义、考茨基主义。这些理论相继开创了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其中伯恩斯坦是当今社会民主主义的奠基人。伯恩斯坦的“通过合法的斗争使社会对立得到和平解决,社会革命不依赖于暴力袭击和流血的叛乱”、“社会主义的目的无论是什么,对我来说都是完全微不足道,运动就是一切”[1]都成为社会民主主义的理论基础。他认为,卡特尔和辛迪加出现后,资本主义国家不会崩溃,阶级矛盾不会更加尖锐,无产阶级可以通过投票、示威游行和类似的手段实现改革,资本主义可以和平步入社会主义。这些都是社会民主主义鼓吹通过民主道路进入社会主义的理论源泉。另一方面的来源是资产阶级哲学、社会经济学、政治学等各种流派,如基督教人道主义、批判的纯理性主义、存在主义、康德的伦理学、黑格尔历史哲学等。社会党国际《哥德堡纲领》公开宣称“民主社会主义来源于欧洲、来自基督教伦理学、人道主义和古典哲学”。
      社会民主主义认为,社会主义运动真正的根源是精神,是社会理想决定现实。波普尔的批判纯理性主义是社会民主主义的认识论基础。他认为认识的进步就是不断排除证伪了的理论。它表现在政治学中就是鼓吹“在民主条件下,各种观点的自由竞争是政治斗争的唯一合理形式”[2],主张开放社会。社会民主主义的“开放性”“多元性”就源于这里。当代西方哲学中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也与社会民主主义联系在一起。这种社会批判理论用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异化理论代替唯物史观,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和存在主义来补充马克思主义,宣扬抽象的人道主义和人性论。
      总之,社会民主主义实质上是一种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反马克思主义的。它是以改良主义为主要特征、以唯心主义为哲学基础的社会主义流派。一方面,它自称是第二国际的继承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全面修正,批评历史唯物主义是经济决定论,提出以伦理社会主义为出发点,一概否定暴力革命的必要性,而主张通过议会斗争和平步入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评方法,宣布不断推进资本主义改造。总而言之,社会民主主义是社会党提出的关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种理论和模式,有其适应性与先进性,其某些政策主张,如强调人的理性重建,混合经济等对其它国家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借鉴意义。但是,它抛弃了无产阶级争取自身彻底解放的历史使命,在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下进行改良,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并没有改变工人阶级的阶级地位。
      
      参考文献:
      [1]伯恩斯坦言论[M].三联出版社,1956:126-127.
      [2]法兰克福宣言.各国社会党重要文件汇编(第1辑)[M].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4.

    推荐访问:社会民主主义 探析 根源 思想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