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小学学习 > 正文

    从麻生太郎读错汉字看汉字的读音_读音常错汉字

    时间:2018-12-28 03:36:2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日本知名作家柳田邦男曾说:“汉字的节奏感与优雅的文体永远是美丽的!”于是乎,能正确地读出汉字,成了体现知识修养的重要标准。日语中汉字的读音又极其复杂,如何正确读出汉字?应该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汉字读音的产生和发展、组合规律及特殊现象。
      关键词: 麻生太郎 汉字 读音
      
      位居日本最大书店纪伊国屋新宿店的畅销书排行榜榜首的一本书是《�めそうで�めない��いやすい�字》(《看似会读实则不会读的易错汉字》),销量突破了60万册,汉字书的风行,原因在于有很多日本人担忧自己的汉字水平太低会遭人嘲笑,就连不少政治家在电视上误读了汉字,也会被老百姓骂成傻瓜。麻生太郎最近在公开场合将相对比较简单的汉字“频繁”和“踏袭”读错,颇出洋相。日本人容易读错的汉字,我们中国人会念错吗?应该说大部分汉字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难。比如,“斟酌”正确读音是shinsyaku,但是有日本人念作kansyaku,把这个“斟”字看成发音为kan的“勘”字,这个错误有些中国人也会犯。还有的汉字,不仅日本人念不出来,中国人也不认识。比如“馘首”,正确读音是kakushiyu,但是常常被日本人错念为gensyu。那这个“馘首”是什么意思呢?查查《汉典》,“馘”这个字在汉语中的读音是guó,意思是古代战争中割取敌人的左耳以计数献功。
      
      一、吴音和汉音
      
      日本人念错汉字情有可原,日本汉字读音复杂,同一个汉字有训读(即用日语读借用的汉字)、音读(用汉字原音读汉字),但音读还有古汉音、吴音、唐音、宋音、惯用音等。其中吴音和汉音对现代日语的影响最为突出。
      1.吴音也称“和音”、“对马音”,是最早传入日本的,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同的看法是:吴音中的“吴”指的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即吴音的母胎音是中国六朝时期长江下游沿岸吴方言区的南方语系字音,大约是从日本的古坟文化时代至奈良时代的初期,和汉字一起经朝鲜逐渐传入日本的。吴音多用于佛教用语、古代事物、官职名称、数字等各个方面,也渗透到日本国民的生活。如:
      佛教用语:��(gokuraku)、�文(kyoumonn)、世�(sekenn)
      数字用语:百(hyaku)、万(mann)、一(iti)、二(ni)
      生活用语:正月(syougatu)、人�(ninngenn)
      动植物用语:孔雀(kuzyaku)、木�(mokurann)
      2.汉音又称“正音”,是从中国北方唐代长安、洛阳一带的语音在奈良时代到平安时代初期直接传入日本的汉字字音。618年唐灭隋,当时的中国轻视吴音,以长安、洛阳一带的读音为标准音。当时日本派遣的唐使和留学生,把学到的“汉音”加以宣传倡导,使得汉音在奈良时代就已经相当普及了。由于汉音比吴音传入的时间晚,所以保存下来的文献资料就比较多,准确性也比较高。《日本书纪》便属于汉音系统。如:文人(bunnzinn)、永久(eikyuu)等。音读中读作汉音的最多的原因是:在历史上汉音一直被视为正统音,明治时期在翻译西方科技、文明书籍过程中所创造的大量的用汉字书写的词,其读音也大都是汉音。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用吴音来读的词汇或是通过佛教传入的或是很早就融入日本人生活的词语。与此相对,具有强烈中文书卷气的汉语式词语常读作汉音,但这只是吴音汉音分布的一种倾向。即使同是吴音、汉音,随着时光的推移,加工演变,所以有时一个汉字就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吴音或汉音的读法。如:“乾”的汉音就有“kann”和“genn”两种读法,就产生了吴汉混读的熟语。如:家内(kanai)=汉音+吴音;体力(tairyoku)=吴音+汉音,有些词语用同样的汉字书写,但读吴音和读汉音,就会分别构成含义不同的单词。如:“�人”读汉音(buninn)时,是“人少,人手不足”的意思;读吴音(muzinn)时,是“无人”的意思。“利益”读吴音(riyaku)时,是佛教语“恩惠”、“功德”的意思;读汉音(rieki)时,是“好处”、“利益”的意思。
      
      二、训读及一般规律
      
      所谓“训”是指训其义而言,“训读”就是按字义而读的意思。因此一个汉字在汉语中有几个字义,在日语中也按其诸义分别训以相应的日语词,产生几个相应的训读法。如下所示:
      � 美丽的 うるわしい uruwasii 形容词
      既 已经 すでに sudeni 摇副词
      除音读和训读外,还有音训混读,就是在一个词内,有的汉字音读,有的汉字训读,形成音训混合体。比如“大”字有多种读音,可以读与中文近似的dai音,但也可能读“おお”(oo),比如“大震灾”要读daishinsai,但是“大地震”就是oojishin,只能一个一个记,从娃娃抓起。简单说说音训混读及一般规律。(1)训读+训读:目上、入口(2)音读+音读:人民、病院(3)训读+音读:�桶、身分(4)音读+训读:台所、肉屋。
      音训混读的形成与日语造词有密切关系。所谓日语造词指的是日语中有不少模仿汉语的构词法造的词,即“和���”词。如:用“手”字造出的词有:“手金”(tekinn)、“手配”(tehai)、“手本”(tehonn)等。还有一些词,是由于传入的时间过于久远,人们常常不把它们当作汉语词看待的原因造成的。仔细研究可以看出有一般的规律。即,来自古汉语的词绝大多数为音读;和语词(日语原有的词)则大多为训读:日语中创造的词(用汉字造的词),有许多是音训混读的。此外,日语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汉字训读读法。
      1.“熟字训读”。这种训读,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组成的熟语进行训读,但逐个汉字分析起来,读音与汉字是不相对应的。如:素人(しろうと):门外汉;五月雨(さみだれ):黄梅雨;��(もみじ):红叶、枫树等。
      2.“国训读”。又称“和训读”,就是借用中国汉字,不取该汉字的原本字义,而用以表达日本自己的涵义,可以说读法不同,字义也不同。如:�く(さく):在古汉语中的读音为Xiao(笑音),是“笑”字的异体字,含义同笑。现代汉语中只是用于书面语言。但《说文解字》中却未收此字。而此字被引进日本后,被改为“花开”之意。
      3.“借字读”。就是借用汉字的音读或训读读音来表记日语中的某个固有语词,而全然不考虑该汉字的字义,也可以称之为:按和音镶汉字。因此,这种读法,从某种角度上讲,有点类似国训读法。如:音读字―�に角(とにかく):姑且,暂且不管;训读字�矢�り(やはり):依然,果然;音训混读字―盆�(ぼんやり):模模糊糊,直楞楞地等。
      汉字在日本本土化的过程的实现首先应归结于日本民族善于吸收外来文化这一独特的才能。汉字属于象形文字,学习难度大,对于完全隶属不同语系的日本民族而言,就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而如何正确读出汉字更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
      
      参考文献:
      [1]郭大为.论汉字在日本的变迁与本土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高宝兴.汉字在日语中的利用与发展[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9,(02).
      [3]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963,(12).

    推荐访问:汉字 读音 太郎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