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谈话记录 > 正文

    以校本教程为依托

    时间:2021-01-24 13:23:4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以校本教程为依托,弘扬传统文化

     大竹县竹北乡中心小学

     潘云清 内容提要:

     要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可以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编纂具有地域特点的校本教程。因为校本教程的开发与挖掘的过程,是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校本教程的内容选编,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源头活水;校本教程内容的学习,提升了师生的文化素养,弘扬了传统文化。

     关键词:

     校本教程

      弘扬

     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底蕴十分丰厚的古老民族,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这个民族文化的积淀史。当历史的尘埃落定,有许多东西都化为乌有的时候,唯有文化以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形态存在,它是我们这个民族悠久历史的物证,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满怀信心走向未来文化的根基。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这个民族的身份证,一个民族没了科技创新意识,就会亡国;而一个民族没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就会亡种,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在物欲横流、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人都意识到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中小学课本也增添了不少传统文化的内容。根据农村小学的特点和地方特色,我校为弘扬传统文化,编著了具有本校和地方特色的校本教程。此教程的开发,为农村小学弘扬传统文化找到一个寓教于乐的途径。我校的教师也以校本教程为依托,弘扬和传承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校本教程的开发与挖掘的过程,是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

      校本教程的开发,为学校师生弘扬传统文化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之以前课程标准对学校的要求,很多老师在学习知识时,注重的是课本知识的接受,忽略课本以外的知识汲取,因而对国学的认知度差,不能全面真正理解儒家学说的精髓,连《三字经》、《弟子归》、《千字文》等祖先留下的文化瑰宝也只能吟诵一两句,更甭说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所以校本教程的编著,为老师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教程中蒙学篇的编著过程,实际就是老师们主动汲取传统文化精髓的过程,让他们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地在课程的开发和使用方面,应建立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相结合的丰富、立体的课程资源。大竹历史文化积淀厚重,五里一个习惯,十里一种讲究,习惯中有文化,讲究中有文明,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的习惯与讲究,蕴含着鲜明的文化特色。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的热情,树立他们民族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课题组成员发动孩子们向家人们询问历史上对家乡做出贡献的人物、红白喜事中的各种礼仪讲究,通过筛选,把能凸显地方文化特色的内容编入教程。孩子们在了解地方文化的同时,为自己作为编者感到自豪,也提高了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积极性。

     二、校本教程的内容选编,为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源头活水。

      校本教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应有特有的适应性、极强的需求针对性和实施的可行性。针对当前,青少年一代“哈日”、

     “哈美”、“哈韩”等崇洋媚外之风,对中华民族悠久的礼仪文明日渐衰微,日趋淡漠的现象,结合地方文化特色,我课题组编撰的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校本教程。本教程充分考虑到农村小学对国学的认知度和接受能力,注入了《三字经》、《千字文》、《弟子归》等国学精髓。同时纳入学生较为熟悉中的“清场雅镇”、“竹海公园”、“三国故道”等名胜古迹及耳熟能详的“凉虾”、“东柳醪糟”、“二朗凉席”等名土特产,这些充满浓厚文化积淀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知家乡、爱家乡教育的鲜活的精神食粮,对青少年儿童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起着一定的作用。

      三、校本教程内容的学习,提升了师生的文化素养,弘扬了传统文化。

     校本教程作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一个补充和延伸,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与传统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校本教程关注的是能力的提升;传统教育注重的最终知识的掌握程度,校本教程关注的知识积累、能力培养的过程。没有了考试的压力,加上校本教程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学生在学习上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农村学校,因受地域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办学条件有所限制。国学的传授很难信赖于迅猛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怎么才能让学生了解国学的精髓所在?诚然,各种形式的吟诵古诗句是一个较好的学习方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和生活阅历的丰富,学生能逐渐理解其含义。但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不解其义

     的吟诵会削弱他们对国学的兴趣。所以,课题组老师在教学蒙学篇的内容时,充分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把《三字经》、《千字文》、《弟子归》上的内容,和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去诵读。这样老师讲得绘声绘色,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对古文中蕴含的道理也牢记心中。

     传统文化的了解与传承,不只局限于学校,还可以把它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大竹素有“中国苎麻之乡”的美誉。在苎麻收获这季,让孩子们亲自参与收获的整个过程,并向当地的麻纺加工厂了解苎麻的用途,了解苎麻文化;“竹叶虾”清心爽口,制作过程简单易行,孩子们在家长手把手的教做过程中,感受到的不只是亲情的温暖,还有朴实的家乡人民的智慧;“竹席”编制过程中的辛劳、“醪糟”成熟过程中的等待,这些校本教程上内容,让学生带着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疑惑回到家中,让他们在自主选择动手参与过程中,体会到劳动的美,感受到家乡劳动人民的勤劳。依托校本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校外活动:国庆节的“传统文化诗歌朗诵”,游览历史爱国战将范绍增的故里“清河雅镇”,领略其雅致;徒步攀爬“三国故道”,感受其沧桑巨变、顶礼膜拜“文峰白塔”,揣摩其神秘,无不让师生的心灵一次次受到震撼和洗涤。

     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继承并弘扬其中的精髓,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它是一个长期的文化的积累,并不断沉淀、升华。这对教育者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每个教育者都能重视传统文化

     的传承,尽自己的力量找到弘扬传统文化的途径,相信,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春天就会来到。

    推荐访问:校本 依托 教程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