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述职报告 > 正文

    18个常用文言虚词用法例释(精华版)

    时间:2021-04-16 13:28:2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18 个常用文言虚词用法例释 一、而 连词,表示各种关系。

     1.表并列关系,相当于“和”“又”“并且”,或不译。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③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

     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⑤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六国论》)

     ⑥此所以学者不可以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

     ⑦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⑧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2.表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①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②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鸿门宴》)

     ③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石钟山记》)

     ④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伶官传序》)

     ⑤余闻而.愈悲。(《捕蛇者说》)

     ⑥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四》)

     ⑦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地”、“着”等,或不译。

     ①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

     ②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捕蛇者说》)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④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⑤盛以锦囊,负而.前驱。(《伶官传序》)

     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⑦掩口胡卢而.笑。(《促织》)

     ⑧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4.表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智子疑邻》)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④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

     ⑤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鸿门宴》)

     5.表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6.表因果关系,连接原因和结果,相当于“以致”、“使得”,也可不译。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附:1.人称代词。通“尔”,你,你的。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若欲死而.父,即前斗。(《书博鸡者事》)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2.复合结构。

     ⑴“而已”:相当于“罢了”。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⑵“而况”:用法如“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庖丁解牛》)

     二、何 (一)疑问代词,可译为“什么”“谁”“哪一个”“哪里”“为什么”等。

     ①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②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蜀相》)

     ③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④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⑤何.由知吾可也?(《齐桓晋文之事》)

     ⑥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⑦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⑧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二)疑问副词,在句中作状语,可译为“怎么”“为什么”“多么”等。

     ①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③夫子何.哂由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④何.不委心任去留!(《归去来兮辞》)

     ⑤作计何.不量!(《孔雀东南飞》)

     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附:1.动词,通“呵”,喝问,谴责。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②(王琚)至廷中,徐行高视,侍卫何.止曰:“太子在!”(《新唐书·王琚传》)

     2.复合结构。

     ⑴“何如”:怎么样,怎样。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②君谓皇上何如..人也?(《谭嗣同》)

     ③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指南录〉后序》)

     ⑵“如……何”:把……怎么样。

     ①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②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⑶“奈何”:怎么,为什么。

     ①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 (《鸿门宴》)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⑷“何其”: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⑸“一何”:多么。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三、乎 (一)介词。同“于”,可译为“在”“从”“对”“对于”“比”等。

     ①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

     ③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④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察今》)

     ⑤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捕蛇者说》)

     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⑦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二)语气助词。表示疑问、反问、测度、商量、感叹等语气,相当于“吗”“呢”“吧”“啊”等。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齐桓晋文之事》)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④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

     ⑤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⑥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⑦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⑧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⑨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三)词尾助词。作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①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五人墓碑记》)

     ②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四、乃 (一)副词。

     1.表动作、行为的自然延续,相当于“于是”“就”。

     ①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②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③良乃.入,具告沛公。(《鸿门宴》)

     2.表一定条件后的结果,相当于“才”“这才”“再”。

     ①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

     ④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3.表事物的范围,相当于“只”“仅仅”。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垓下之战》)

     ②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吕氏春秋·义赏》)

     4.表出乎意料,相当于“竟”“竟然”。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与!(《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5.表事理的转折,相当于“却”“却是”。

     ①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杨修之死》)

     (二)表判断和肯定,相当于“是”“就是”。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②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附:1.人称代词。你,你的。

     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②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2.复合结构“乃尔”:如此。

     何其相似乃尔..。(熟语)

     五、其 (一)人称代词。

     1.第三人称,指称人或事物,“他(它)”、“他(它)们”。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

     ②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俟其.欣悦,则又请焉。(《送东阳马生序》)

     ④洎牧以馋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六国论》)

     ⑤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2.第三人称,表领属关系,“他(它)的”、“他(它)们的”。

     ①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

     ②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出师表》)

     ③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④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

     3.第一人称,“我(的)”、“自己(的)”。

     ①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③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二)指示代词。

     1.多表远指,相当于“那”“那些”。

     ①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②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荆轲刺秦王》)

     ③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

     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2.有时表近指,相当于“这”“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荆轲刺秦王》)

     3.相当于“其中”“其中的”。

     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三)语气副词。起加强各种语气的作用。

     1.表疑问或反问语气,表反问相当于“难道”。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殽之战》)

     2.表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大概”等。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表期望语气,相当于“一定”“千万”等。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③汝其.勿悲!(《与妻书》)

     4.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

     ③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5.两个或两个以上配合使用,表选择语气,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③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六、且 (一)连词。

      1.表并列、承接等关系,相当于“又”“并且”“而且”等。

     ①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迢迢牵牛星》)

     ②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论语》)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⑤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捕蛇者说》)

     2.表递进关系,用于补充说明理由,相当于“况且”“再说”。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③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殽之战》)

     ④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殽之战》)

     3.表让步关系,相当于“尚且”“还”。

     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二)副词。

     1.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梦游天姥吟留别》)

     ③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将,将要,将近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②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七、若 (一)代词。

     1.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

     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②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③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2.指示代词,如此、这个、这样。

     ①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齐桓晋文之事》)

     ②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连词。表假设,如果、假如。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②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

     ③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三)像、好像、如、比得上。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③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齐桓晋文之事》)

     ⑤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附:复合结构。

     ⑴“若属”:第二人称复数,你们这些人。

     不者,若属..皆为所虏。(《鸿门宴》)

     ⑵“若夫”:句首发语词,引起下文。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⑶“若何”:怎么样。

     以闲敝邑,若何..?(《殽之战》)

     八、所 (一)结构助词。后加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地方”等。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②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④荆轲有所.待,欲与俱。(《荆轲刺秦王》)

     ⑤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五人墓碑记》)

     ⑥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二)用于“为……所……”结构中,表被动。

     ①周年处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周处》)

     ②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武父子无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苏武》)

     ④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⑤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附:1.名词。处所、地方。

     ①即藏其尸,持童抵主人所.。(《童区寄传》)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④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⑤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

     2.复合结构“所以”。

     ⑴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荆轲刺秦王》)

     ⑵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靠他来……的”等。

     ①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公输》)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③吾所以..待...

    推荐访问:虚词 文言 用法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