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扫黑除恶 > 正文

    8,冲压厂模具管理规定

    时间:2020-08-14 13:21:3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冲压厂模具管理规定

     1 目的

     冲压模具是汽车车身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特殊工装,模具的合理使用、维护、保养与管理对延长模具使用寿命、降低冲压件成本、提高制件质量、改善模具的技术状态至关重要,是保证冲压正常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2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冲压厂所有模具。

     3 3

     术语及定义

     无 4 4

     职责

     4.1 装备动力部工装科是模具的归口管理部门 4.2 冲压工艺科负责拟定《模具调整卡》。

     4.3 冲压工艺科负责模具的改进涉及到产品设计更改,由冲压工艺科提出设计更改申请,报研发部评审确认后进行相关产品设计文件的更改。

     4.4 负责本厂无能力维修的模具异常问题,由冲压厂技质科上报冲压工艺科,冲压工艺科及时制定维修方案并组织外协维修。

     4.5 模具保全负责组织已交付使用模具的维修,并填写《模具维修记录》,每月制模具维修计划,模具维修人员依据模具维修计划对模具进行改动和主动维修。

     4.6 模具保全负责组织已交付使用模具的保养,严格按照《模具保养计划》执行,保养模具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并填写《模具维修记录》。

     4.7 模具保全负责模具易损件库存量的管理,采购模具标准件及外协维修制件质量的检验,包括材质、尺寸规格、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等技术指标的检验;临时加工件由维修人员协助按相应技术标准进行验收。

     4.8 模具保全负责监督对模具使用部门的正确使用的管理权,对违规使用情况给予警告纠正或通报处罚。

     4.9 各生产班组负责执行《模具调整卡》要求,确保模具正常使用。

     4.10 各生产班组负责模具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的点检,并如实填写《模具点检表》,发现异常及时联系模具维修人员,异常处置完毕后方可正常生产。

     4.11 各生产班组负责模具使用后的存储管理,清理模具上下表面料豆油污,清理模具尘土杂物,确保模具放置区卫生。

     5 5

     工作 程序

     5.1 冲压模具管理规定工作流程图 图 5.1

     冲压 模具 管理规定 工作流程图

     职责 工作流程 相关文件或记录 各生产班组

      《模具调整卡》 各生产班组 《模具点检表》 模具保全 《模具维修记录》 模具保全 《模具保养年/月度计划》 模具保全 《模具台账》 各生产班组 —— 模具保全 《易损件备件清单》 冲压厂生产科 冲压厂质技科 —— 5.2 模具的使用依据《模具调整卡》设定相关参数执行。

     5.3 模具的点检 5.3.1 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模具零件的自然磨损,模具制造工艺不合理,模具在机床上安装或使用不当以及设备发生故障等原因,都会使模具的主要零部件失去原有的使用性能和精度。致使模具技术状态日趋恶化,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效率以及制品的质量。所以,在模具管理上,必须要主动地掌握模具的这些技术状态变化,并认真地予以处理,使模具能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工作。

     5.3.2 在模具使用前、过程中和在使用后,要对模具的性能及工作状态,进行详细的点检,点检内容及点检方法如下:

     5.3.2.1 模具工作成形零件的点检

     在模具工作前、工作中和工作后,结合制件的质量情况,对其凸、凹模进行点检,即凸、模具的使用 模具的点检

     模具的保养 模具的修理 模具的保管 模具的储存 易损件库存量的管理 模具的报废及复制

     凹模是否有裂纹、损坏及严重磨损,凸凹模间隙是否均匀及其大小是否合适,刃口是否锋利(冲裁模)等。

     5.3.2.2 导向装置的点检

     点检导向装置的导柱、导套、导板是否有严重磨损、其配合间隙是否过大,安装在模板上是否松动。

     5.3.2.3 卸料装置的点检

      点检模具的推件及卸料装置动作是否灵敏可靠,顶件杆有没有弯曲、折断,卸料用的橡胶及弹簧弹力大小,工作起来是否平稳,有无严重磨损及变形。

     5.3.2.4 定位装置的点检

     点检定位装置是否可靠,定位销及定位板有无松动情况及严重磨损。

     5.3.2.5 安全防护装置的点检

     点检安全防护装置使用的可靠性,是否动作灵敏、安全。

     5.3.2.6 点检气动元件状态的工作状态。

     5.3.2.7 模具表面清洁、材料残渣的点检。

     5.4 制件质量的点检

     5.4.1 制件质量检查的内容 制件形状及表面质量有无明显缺陷和不足;制件各部位精度和样件相比有无明显降低,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5.4.2 鉴定方法 5.4.2.1 首件检查。制件的首件检查应在模具完成安装在压力机上及调整后试冲时进行。即将首次冲压出的几个制件,进行详细检查,检查其形状、尺寸精度,并与样件作比较,以确定模具的安装及使用是否正确。由品质组主导进行。

     5.4.2.2 使用中的检查。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应随时对制件进行质量检查,及时掌握了解模具在使用中的工作状态。其主要检查方法是:测量尺寸、孔位、形状精度;观察毛刺状况。通过检查,随时掌握模具的磨损和使用性能状况。

     5.4.2.3 末件检查。在模具使用完毕后,应将最后几个制件做详细检查,确定质量状况。检查时,应根据工序性质,如冲裁件主要检查外形尺寸,孔位变化及毛刺变化情况;拉深件主要检查拉深形状,表面质量及尺寸变化状况;弯曲件主要检查弯曲圆角、形状位置变化状况。通过末件质量检查状况以及所冲件的数量、来判断模具的磨损状况或模具有无修理的必要。以防止在下一次使用时而引起事故或中断生产。

     5.5 模具的修理

     模具修理包括压件过程中的随机维护性修理和计划主动维修。

     5.5.1 随机维护性修理

     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故障或发生一些影响生产继续进行的质量问题。有些问题可不必将模具从压力机上卸下,直接在压力机上进行维护性修理,以使其能正常恢复工作,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随机维护性修理由模具维修人员实施,修复后将维修部位内容填写在《模具维修记录》上。

     5.5.1.1 模具随机维护修理内容

     a) 利用储备的模具易损件,更换模具在工作过程中已被破损的零件。

     b) 利用油石或气动工具刃磨被磨损的凸、凹模刃口,使其变得锋利; c) 对拉延模、成形模等进行工作零件的临时抛光,对磨损的压料面的修复,以消除因经

     常使用,而被磨损表面出现拉毛现象的影响。

     d) 紧固松动了的固定螺钉及模具其他零件。

     e) 更换卸料弹簧及橡胶垫等。

     f) 调整拉延模具压边圈间隙、机床底缸压力以及定位装置。

     g) 更换模具其他易损的辅助零件。

     5.5.1.2 计划维修、改造

     a) 模具工段根据上批压件质量、模具鉴定状态、下序反馈情况以及新产品工艺改进状况,每月制模具维修计划,模具维修人员依据模具维修计划对模具进行改动和主动维修。维修完经试模合格后填写《模具维修记录》,模具维修人员、模具维修技师进行共同确认。

     b) 每批压件后模修组盯线人员根据模具使用状况、冲件质量提出维修要求,在《模具维修记录》中记录问题,经模具维修技师确认后交模具维修组;品质人员在“三检”过程中,根据冲压件质量下降情况,提出模具维修要求,模修班长批准,并制定维修方案,对模具进行早期维修。维修在模具使用完毕后,由模具维修人员完成;维修完成经试模合格后,并填写《模具维修记录》。

     c) 模具维修结束后,如对模具状态无确实把握,需提前试模的,模具维修人员应向冲压厂生产科申请试模,试模由冲压生产科安排。

     5.6 模具的保养

     模具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应贯穿在模具的使用、修理、维护和保管工作各个环节中, 模具的保养包括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伴随模具的计划维修而进行的保养。

     5.6.1 日常保养

     模具日常保养由模具保养人员实施,模具维修技师确认,保养周期为 1 次/批,压件完后对实施状况、首末件质量及过程压件状况,维修情况、维修部位在《模具维修记录》中作相关记录,作为模具状态鉴定及是否需要维修的依据。日常保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6.1.1 模具使用前的检查:

     a) 模具在使用前,要对照工艺文件检查所使用的模具是否正确,是否和工艺文件一致。

     b) 操作者应了解模具的基本的使用性能、结构特点及作用原理,并熟悉《模具调整卡》。

     c) 检查所使用模具的标示牌是否为完好,使用的冲压材料是否符合工艺要求,防止由于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损坏模具;检查上、下模板及工作台面是否清理干净。

     d) 检查模具在压力机上的安装是否正确,上、下模压板螺栓是否紧固。

     5.6.1.2 模具使用过程中的检查:

     a) 模具在调整开机前,一定要检查一下模具内外有无异物,所冲的毛坯、板料是否干净、清洁。

     b) 操作现场一定要整洁,模具任何部位禁止摆放杂物、工具、拆卸零件。

     c) 模具在试冲后的首件按样件检查,合格后再正常开机批量生产。

     d) 模具在使用中,要遵守操作规则,禁止乱放、磕碰,及时清理废料。

     e) 工作中,要随时检查模具工作状态,发现异常现象要立即停机,通知模具维修人员针对问题进行维修。

     f) 模具在调整开机前,生产班组应对模具的各导向部位及活动配合面进行表面润滑(导柱、导套、刃口加机油;导板、斜楔机构加锂基脂)。

     5.6.1.3 模具使用后的检查:

     a) 模具使用后,要按操作规程正确的将模具从压力机卸下,绝对不能乱拆、乱卸, 以免使模具损坏。

     b) 拆卸后的模具,要擦试干净,模具任何部位禁止存放任何物品。

     c) 模具的吊运应稳妥,慢起,慢放,避免滑料板及其他部位撞坏。

     d) 模具使用后的点检及保养,点检内容具体有:清理上、下模板的安装面,擦拭模腔型面,清除废料,在导滑和工作表面涂油,检查模腔型面是否损坏、导柱导套是否松动,检查压料、退料机构及刃口是否完好,检查压件定位是否准确可靠,检查可见紧固件有否松动,对松动部件紧固;检查可见部件是否有新发现的裂纹等,外板件拉延模具吊至清洗间进行清洗。

     e) 检查完后状态合格的要及时完整地送入模具完好区存放,不合格的送模具维修区。

     5.6.2 定期保养

     5.6.2.1 模具要定期根据技术状态情况进行检修保养,以保持模具精度和工作性能处于良好状态。模具保养周期根据易损程度,分为A、B、C、D四类:A类为磨损快,压件后废料不易清理的模具,主要为切边、冲孔模,三个月保养一次;B类为磨损快,废料易清理的模具,主要为切边、冲孔模,半年保养一次;C类为一般磨损,主要为翻边模、整形模,8个月保养一次;D类为磨损较慢的模具,主要为拉伸模、成形模一年保养一次;以此原则,根据现场实际使用情况,年初由模具管理员根据上一年度模具使用状况,制定全年的模具保养计划,每月由模具管理员根据具体的生产情况制定当月的模具保养计划。

     5.6.2.2 模具维修人员根据每月的模具保养计划, 对模具进行全面,彻底的检修保养,保养完

     成后填写《模具保养记录》,并反馈质技科。定期保养内容:

      a) 查上一批末件形状及表面质量无明显缺陷,和库存样件相比各部位尺寸精度无降低。

     b) 理模具型腔、模具表面的油污、废料,清洁完后型腔喷防锈油;

     c) 清洗导柱、导套、导板、斜楔机构、压边圈、导轨上的油污,重新加注新鲜干净的润滑油。

     d) 检查紧固、定位部件状况对损坏部件进行更换,松动部件进行紧固。

     e) 检查拉延、成形、压料面是否磨损,对磨损部位补焊、研配、抛光。检查压料、缷料部件,对损坏部件进行维修、更换。

     f) 检查导向、斜楔机构,对磨损、开裂的部件进行维修、更换。

     g) 检查平时不可见部位是否有裂纹等疲劳损坏对新发现的裂纹区及严重损坏部件,征求模具维修技师的意见进行维修。

     h) 检查冲头、刃口磨损状况,对磨损部位补焊、修磨、更换。

     i) 检查模板、模架磨损、变形状况,磨损、变形部件进行维修、更换。

     j) 检查翻边模、整形模的凸、凹模间隙及棱线磨损状况,磨损部位进行修复。

     k) 检查限位机构状况、检查气动元件状态。

     5.6.3 模具维修过程中的保养

     伴随每次模具的线下维修,模具维修人员要对模具的其它部位实施保养,主要为彻底清除切边、冲孔模的废料;擦拭模具,对工作及滑动表面涂油;检查主要部件的状况(包括定位块、定位销、侧销),重要问题进行记录,并填写《模具维修记录》。

     5.7 模具的保管

     模具的管理应:账、物、卡相符,分类管理。

     5.7.1 模具履历表

     模具在验收投入使用后车间要建立模具履历表以记录模具的全寿命状态,模具履历表应记有模具号和名称、所使用的设备、模具规格及重量、模具加工件数、模具修理及改进的内容等,模具管理员负责模具履历表信息的录入。

     5.7.2 模具管理台账

     车间依据工艺下发的模具验收明细建立模具台账,模具管理台账是对库存全部模具进行总的登记与管理,主要记录模具号、模具存放位置其他相关信息。

     5.7.3 模具技术档案

     对于每副模具都应建立技术资料档案,包括模具的原始图纸、备件规格、压件情况、压件数量、维修改造状况,以便于今后对该模具能做到正确、合理的使用。对《模具点检表》及《模具维修记录》要做到定期归档。模具的技术档案由模具工段保存。

     5.7.4 模具的分类管理

     模具的分类管理是指模具应按种类或使用机床分类进行保管,也可按制件的类别分组管理,一般是按制件分组管理。如一个冲压制品,分别要经拉延、切边冲孔、翻边三个工序才能完成,这样可将这三个工序使用的拉延模、切边冲孔模、翻边模等一系列模具统一放在一块管理和保存,以便在使用时,很方便的存取模具,并且根据制件情况便于维护和保养。在冲压生产中,按上述方法应每月对库存模具进行检查,使其账、物、卡相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

     5.8 模具的储存

     5.8.1 储存模具的模具库,应通风良好,防止潮湿,并能便于存放及取出。

     5.8.2 储存模具时,应分类存放并摆放整齐;若暂放于地面时应于底部放置木(铁)枕头。

     5.8.3 对于大、中型模具存放成“金字塔”型。

     5.8.4 模具存放前,应擦拭干净,清除灰尘油污和拆卸的模具部件螺丝等。

     5.8.5 在凸模与凹模刃口及型腔处,导套导柱接触面上涂以防锈油,适用于长期不使用的模具,以防长期存放后生锈。

     5.8.6 模具在存放时,收藏保护块要完整(特别是大、中型模具),以避免卸料装置长期受压而失效。

     5.8.7 模具(特别是大、中型)上下模应整体装配后存放,决不能拆开存放,以免损坏丢失工作零件。

     5.8.8 对于长期不使用的模具,应经常检查其保存完好程度,若发现锈斑或灰尘应及时处理。

     5.9 易损件库存量的管理 5.9.1 模具经长期使用,总会使工作零件及辅助零件磨损及损坏,所以为了使模具损坏后能迅速恢复到原来的技术状态,缩短修理周期,在模修组要设有备件库,贮备一定数量的易损件,建立《易损件备件清单》,贮备时应对每一副模具确定出易损件种类,在库中至少应备有3—5个备用件,以保证生产能正常进行。

     模具备件要分类管理存放,并建立备件台账,应用后及时补充,使之能最大程度地维持库存数量,避免由于备件管理不善而影响生产或由于供应不及时而造成生产停歇。

     5.9.2 备用件损坏需更换时,冲压厂备件库记录并定期统计,每月将实际消耗数量或需求数量报给技质科,由质技科列入每月的工装、模具备件需求计划,维修备件的采购按需采购,冲压工艺科负责技术数据的提供,负责非标件技术数据及图纸的绘制。冲压厂负责维修备件的采购、制备和外协加工维修。

     5.9.3 为了保证备件的质量,维修备件的采购以采购标准件为主,外协制作加工为辅。

     5.9.4 质技科负责对采购模具标准件及外协维修制件质量的检验,包括材质、尺寸规格、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等技术指标的检验;临时加工件由维修人员协助按相应技术标准进行验收。

     5.10 模具报废及复制

     5.10.1 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模具出现严重磨损、定位失准、严重变形,质技科确认不能修复或修复费用大于原值时,由使用单位出具报废报告,质技科认可,上报主管副总、总经理批准后办理报废手续。

     5.10.2 模具非正常损坏,由责任部门出具事故报告,报冲压厂、质技科,由质技科确认是否能够修复,不能修复的办理报废手续。

     5.10.3 报废模具,如现产品继续生产,小型模具由冲压工艺科提供图纸或技术数据,采购部负责联系外协厂家对报废模具进行复制。

     5.10.4 复制模具的验收:由冲压工艺科负责组织对复制模具按相关技术要求进行技术符合性静态检查和动态运行状态检查,检查合格后由模具管理员填写《工装/模具验收报告》,相关管理部进行资产登记核实后投入正式使用。

     5.10.5 产品改进或新产品的开发造成模具报废,在研发部确认原产品用模具不再使用时,由使用单位出具报废报告,冲压厂认可,上报总经理批准后办理报废手续。

     6 6

     相关文件

     6.1

     《模具调整卡》

    推荐访问:管理规定 冲压 模具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