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工作总结 > 正文

    XX小区三期项目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时间:2020-12-16 13:44:5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前言 XX 小区三期项目地块位于 XX 大道南侧、XX 路西侧,总占地面积为 10270m 2

     。该地块原属于 XX 村宅基地,2019 年 XX 公司取得了该地块的使用权,用于开发 XX 小区三期项目,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 HJ25.1-2019》,用地性质发生了变化,需要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因此 XX 公司委托 XX 公司承担针对 XX 小区三期项目地块的土壤污染调查,我单位接受委托后立即成立项目组,对 XX 小区三期项目地块进行了现场踏勘及相关资料收集,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人员访谈,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 HJ25.1-2019》编制完成了《XX 小区三期项目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为保障人体健康,防止地块性质变化及后续开发利用过程中带来新的环境问题,根据《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环保部令第 42 号)以及《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环保部公告 2017 年第 72 号)要求,本地块需进行土壤环境初步调查,并根据结果确定是否进行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

     截止 2020 年 9 月现场踏勘时,该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项目地块内的 XX 小区12 号楼已有入住用户 10 余家。地块内部分地面硬化 , 绿化覆盖,裸露地面用防尘网覆盖,有杂草生长。

     在本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过程中,得到了 XX 市生态环境局 XX 分局和 XX 县自然资源局的热情指导和大力支持,也得到了XX公司以及XX小区三期项目部的鼎力配合,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第一章 概述 1.1 调查的目的和原则 1.1.1 调查 目的 本次调查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第一阶段,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地块历史权属情况、使用情况、地块内生产经营活动和污染物排放、周边临近地块可能造成的跨界污染等相关资料的收集分析,明确地块内活动是否存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潜在污染源及可能存在的污染物,为后续详细调查和修复治理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参数,也为地块的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如果本次调查表明项目地块受到污染,则需要进一步开展详细调查;如果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块不属于污染地块,则调查工作结束。

     1.1.2 调查原则 1、针对性原则 针对地块的特征和潜在污染物特性,进行污染物浓度和空间分布调查,为地块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2、规范性原则 采用程序化和系统化的方式规范地块环境调查过程,保证调查过程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3、可操作性原则 综合考虑调查方法、时间和经费等因素,结合当前科技发展和专业技术水平,使调查过程切实可行。

     1.2 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范围为XX小区三期项目地块,地块位于XX县XX大道南侧、XX路西侧,调查总面积为10270m 2 。勘测定界图见图1-1,调查范围影像图见图1-2,界址点坐标表见表1-1。

     同时考虑相邻地块存在的可能污染源,调查了解周边地块的主要污染因素。

     图 图 1-1 勘测定界图

     图 图1-2 调查范围影像图

      表 表 1-1 界址点坐标表 点号 CGCS2000 X Y J1 3884763.634 39437620.083 J2 3884761.092 39437631.806 J3 3884749.949 39437629.320 J4 3884739.829 39437670.357 J5 3884713.079 39437669.887 J6 3884661.278 39437665.879 J7 3884667.981 39437630.648 J8 3884663.810 39437629.659 J9 3884664.349 39437626.065 J10 3884609.824 39437612.782 J11 3884579.148 39437775.619 J12 3884566.166 39437774.068 J13 3884566.166 39437774.068 J14 3884578.434 39437668.453 J15 3884591.521 39437581.667 J16 3884621.879 39437588.443

     1.3 调查依据 1.3.1 政策、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年1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7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9月1日); (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3]7号); (7)《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的通知》(环发[2013]46号); (8)《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 (9)《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环保部部令2016第42号); (10)《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指南》(环办土壤[2019]63号); (11)《XX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XX省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XX环发[2014]126号); (12)《XX省生态环境厅 XX省自然资源厅 XX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做好XX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管理工作的通知》(XX环发[2019]129号); (13)《X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XX政发[2016]37号); (14)《XX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2019年11月29日); 1.3.2 技术导则依据 (1)《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 (2)《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9); (3)《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技术导则》(HJ25.3-2019); (4)《建设用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HJ25.4-2019); (5)《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土壤修复效果评估技术导则》(HJ25.5-2018); (6)《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HJ25.6-2019); (7)《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术语》(HJ682-2019);

     (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试行)(HJ 964-2018); (9)《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环发[2017]72号); (10)XX省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技术文件质量评价办法(试行)》(2020.5.20); (11)《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 (12)《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 (1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 (14)《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2007)。

     1.3.3 相关文件依据 1、XX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2、XX小区三期建设项目备案证明; 3、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1.4 调查方法 1.4.1 工作 内容 本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制定调查工作计划、报告编制等。

     (1)资料收集 通过资料查阅、人员访谈等方式收集地块及周边区域土地利用与变迁资料,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相关记录、相关政府文件以及地块水文地质环境资料。

     (2)现场踏勘 对地块及其周边区域进行现场踏勘,通过现场走访社区相关人员和熟悉情况的周边居民,人员访谈等方式摸清本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范围和现状情况,分析地块内可能的污染源、潜在污染物和周边区域外在污染源及潜在污染途径,初步识别土壤和水体环境介质的潜在污染区域。

     (3)制定调查工作计划 根据前期资料收集情况以及现场踏勘掌握的基础信息,制定本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工作计划。

     (4)报告编制 综合前期资料和现场调查等工作成果,系统科学的编制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1.4.2 技术路线 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9)、《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9)、《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令[2018]第3号)、《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环境保护部公告2017年第72号)等规定,并结合国内地块环境调查相关经验和地块的实际情况,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是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为主的污染识别阶段,原则上不进行现场采样分析。若第一阶段调查确认地块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史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则认为地块的环境状况可以接受,调查活动可以结束。

     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是以采样与分析为主的污染证实阶段。若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表明地块内或周围区域存在可能的污染源,如化工厂、农药厂、冶炼厂、加油站、化学品储罐、固体废物处理等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设施或活动;以及由于资料缺失等原因造成无法排除地块内外存在污染源时,进行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确定污染物种类、浓度(程度)和空间分布。

     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通常可以分为初步采样分析和详细采样分析两步进行,每步均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现场采样、数据评估和结果分析等步骤。初步采样分析和详细采样分析均可根据实际情况分批次实施,逐步减少调查的不确定性。

     根据初步采样分析结果,如果污染物浓度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等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以及对照点浓度(有土壤环境背景的无机物),并且经过不确定性分析确认不需要进一步调查后,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可以结束;否则认为可能存在环境风险,须进行详细调查。标准中没有涉及到的污染物,可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综合判断。详细采样分析是在初步采样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样和分析,确定土壤污染程度和范围。

     若需要进行风险评估或污染修复时,则要进行第三阶段地块环境调查。第三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以补充采样和测试为主,获得满足风险评估及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所需的参数。本阶段的调查工作可单独进行,也可在第二阶段调查过程中同时开展。

     本次调查为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内容包括地块资料收集与分析、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等阶段,地块环境调查的内容与技术路线见图1-3所示。

      图 图 1-3 地块环境调查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略)

      第二章 地块概况 2.1 区域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XX 县位于 XX 省西南部,XX 市西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 35°01′~35º15′,东经116º01′~116º49′。东邻鱼台县;西靠成武、巨野两县;南与单县及江苏省丰县交错接壤;北与嘉祥县、XX 市任城区相连。XX 县县域东西宽 26.79km,南北长 35.62 km,面积886 km 2 。

     XX 小区三期项目地块位于 XX 大道南侧、XX 路西侧,厂地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6.315808651°,北纬 35.088626690°。地块地理位置见图 2-1。

     图 图 2-1 地块 地理位置示意图 (略)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1.2.1 气象气候 XX 县境内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具有冬夏季风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冷热季和干湿季区别明显,全年降水不均。

     春季(3~5 月)是冬季季风的过渡时期。温度回暖快而变化剧烈,降水稀少,多西南大风,蒸发量大,气候干燥。此时期,南北两支气候气流相互争雄,进退不定,酿成春季天气气候的多变。4~5 月份多南北大风,气温回升快,此时太平洋上的暖温空气还力不能及,所以降水稀少,故常发生春旱。但有个别年份暖湿空气特别活跃,冷暖空气的交汇面在黄淮地区时,也能造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夏季(6~8 月)由于受大陆暖低压控制,气压为全年最低的时期。天气炎热多雨,高温高湿,并常有暴雨、冰雹和连阴雨出现。夏季平均气温在 26 度左右,7 月一般达到全年最高。本季降水集中,雨量占全年的 65%左右。由于蒙古冷高压北退,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加强,境内在暖湿东南季风控制下,水汽充足,降水多,湿润而炎热,一般年份 6 月底 7 月初进入雨季,8 月下旬雨季结束。暴雨多集中于 7 月和 8 月。但

     有的年份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并稳定少动,造成高温高压的晴热天气,出现夏旱。

     秋季(9~11 月)暖湿的海洋性气候逐渐南退,蒙古高压迅速增强。此时气温适宜并且逐渐下降,雨量减少。由于副热带高压的南退比地面迟缓,所以地面冷高,高空暖高,垂直结构稳定,云雨较少,故秋季多呈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往往出现秋旱。但有些年份冷空气活动较弱,南方暖湿空气仍很活跃,造成境内秋雨连绵的天气。

     冬季(12 月~次年 2 月)XX 县位于蒙古高压的东南部。受强大的蒙古高压的控制。冷空气不断南下侵入,盛行偏北风,雨雪少,气候干燥寒冷。XX 年平均气温为 13.8度,历年气温比较稳定,年平均降水量为 694.5 毫米。累年平均风速为 3.1 米/秒,其中春季风速最高,夏季风速最低。

     2.1.2.2 地形、地貌、地层 1、地形地貌 境内地质构造以断裂为主,宽缓的波状褶曲为辅,为一由南向北倾斜的单斜构造。处在菏泽、鱼台断层凹陷的北翼,南界处为第三系断层,北界处为太古界寒武、奥陶系地层。地层产状平缓,倾角一般在 8~15 度之间。仅个别地段因构造的关系,地层倾角变大。

      XX 县境内地貌特征可划分为两大地形,即黄泛平原和低山丘陵,5 个微地貌地形,即荒岭坡、近山阶地、微斜平地、缓平坡地和洼地。

      XX 平原为黄泛冲击平原,面积为 880.21 平方公里,由于黄河泛滥时流向流速的不断变更,形成复杂的地貌特征,有微斜平地、缓平坡地和洼地。

      微斜平地,地势平缓,比降一般小于 1/8000,地面高程 35~37 米,土层深厚,地下水资源丰富,土壤多为潮土类,主要分布于各乡镇。

      缓平坡地是河流泛滥漫流沉积而成,按地面形态可分为缓岗、岗坡、洼坡三种。

      洼地由静水沉积而成,根据地面形态又可分为浅平洼地、背河槽状洼地、碟形洼地。洼地的边缘与地面的高差为 0.5~1 米。

      XX 境内丘陵面积很小,只有羊山、葛山、胡集镇的郭山口三处面积为 0.35 平方公里。其地址特征为寒武纪、震旦纪石灰岩构成的青石山,为剥蚀低山,山顶平缓,呈岛状突出于平原之上,海拔高度为 90~105 米。

     2、地层 区域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 4 al )、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层(Q 3 al ),岩性由粉土、

     粉质粘土、中粗砂等构成。其他层特征描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 4 al ) 粉土(Q 4 al ) 褐黄、黄褐等色,稍密,湿~很湿,具触变性,局部夹粘性土簿层。该层厚度 1.10~3.80m,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fak=100~130kpa。

     粉质粘土(Q 4 al ) 灰褐世代、黄褐、灰黑等色,以软塑状态为主,局部可塑状态,很湿,局部相变为粘土,夹中粗砂薄层。该层厚度 2.60~6.50m,地基土承载特征值 fak=100~130kpa。

     (2)第四系上更新冲积层(Q 3 al ) 粉质粘土(Q 3 al ) 灰黄、黄褐、棕黄等色,硬塑状态为主,局部可塑状态,很湿,局部混小姜石或含铁锰结核,夹粉土、粘土透镜体。该层厚度 1.20~8.10m,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200~230kpa。

     中粗砂(Q 3 al ) 灰黄、灰白等色,密实,饱和。该层厚度 0.50~6.90m,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200~230kpa。

     粉质粘土(Q 3 al ) 棕褐、黄褐、棕黄、褐黄等色,硬塑~坚硬状态,很湿,局部混小量小姜石,夹粘土和粉土透镜体。该层厚度 1.40~12.80m,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 fak=220~250kpa。

     中粗砂(Q 3 al ) 黄褐、灰黄、灰白等色,密实,饱和,局部夹薄层粉土或粘性土透镜体。勘控深度内,该层揭露厚度为 1.60~8.70m。

     粉质粘土(Q 3 al ) 黄褐、棕黄、棕褐等色,硬塑~坚硬状态,很湿,混水量小姜石,夹粘土和粉土透镜体。勘探深度范围内,该层揭露厚度为 1.60~9.20m。

     中粗砂(Q 3 al ) 灰黄、灰白等色,密实,饱和。勘探深度内,该层揭露厚度为 0.70~>4.00m。

     粉质粘土(Q 3 al ) 黄褐、棕黄、棕褐等色,硬塑~坚硬状态,很湿,局部混少量小姜石,夹粘土和粉土透镜体。最大揭露厚度 6.90m。

     2.1.2.3 水文地质 县域地质为隆陷组合地块,其结构特征是以断块为主,宽缓的波状褶曲为辅,表层为第四纪松散层,覆盖层最厚 677.5 米,主要有黄褐、棕灰等杂色粘土,粘土质砂、砂砾及砾石组成,属冲击洪相沉积。地下水的垂直分布为三层结构,呈淡—咸—淡。浅层淡水底界面埋深一般在 10~30 米,是较为理想的可利用地下水源。中层咸水底界面埋深一般为 120~250 米,该层水的水质远远超出了人畜饮水和工农业用水的水质标准。深层淡水埋深较大,开发较为困难,且补源难度大。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通常受地层结构、地形、气象、水文等因素的制约,而各因素的作用程度,因地下水类型不同而有差异。长期大量的人工开采也会导致地下水运动条件的改变。调查区内第四水系中的地下水可归纳为二类,即:潜水和承压水。气象及水文因素对前者影响明显,后者主要受控于地质结构。天然条件本区内潜水与承压水的总的流向,皆自西向东,与地表水一致。

     第四系浅层含水岩组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入渗,其次为农田灌溉回渗及地表水体的渗漏补给。地块北侧的老 XX 河与地下水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丰水期各河流排泄地下水,枯水期补给地下水;地块西、北侧的采空塌陷积水区与地下水亦有互补关系,丰水期蓄积大气降水后直接补给地下水,枯水期以蒸发方式排泄地下水。作为主要补给源之一的大气降水,直接关系到本含水岩组地下水的调节与平衡。区内表层及层间的岩性主要为砂性土及隔水性能差的粉质粘土,结构松散,渗透性较强,利于降水的入渗及运移,加之地形坡度小,增长了降水的入渗,但有碍于浅层水的水平运动,滞缓了水化学的变替循环。区域周围有四个主要含水岩组,由上而下分别是: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岩组、石炭系砂岩夹薄层灰岩裂隙含水岩组、奥陶系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岩组。

     ①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 本区第四系厚度一般为 350~400m,总体由北向南逐渐增厚。含水层岩性以中砂、含砾糨砂、细砂、粉细砂为主,根据所含水的矿化度的大小和埋深的不同,分为浅层淡水含水岩组、中层咸水含水岩组和深层淡水含水岩组。

     浅层淡水含水岩组,含水层埋藏深度 25~40m,水位埋深 2~5m,单井出水量在评价区东部的白坨集一带为 500~1000m3/d,在评价区西部单井出水量较大,一般1000~3000m3/d,矿化度小于 2.0g/l; 中层咸水含水岩组,含水层埋藏深度 25-40m 含水层单位涌水量 150~200

     m3/( d·m),矿化度大于 2.0g/l; 深层淡水含水岩组,顶扳埋深 100-200m,水位埋深大于 7m,单并涌水量 500~1000m3/d,矿化度 0.5~2.0g/l,水温 15℃左右。

     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入渗、农业灌溉回渗和地表水的侧渗,人工开采和侧向径流为主要排泄途径。

     ②二叠系砂岩裂隙含水岩组 区内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厚度一般 260m 左右,含水层岩性多为砂岩、砾岩,单井涌水量小于 100m3/d,矿化度—般 1.0~4.0g/l,含水层不能直接得到大气降水补给,径流滞缓。

     ③石炭系砂岩夹薄层灰岩裂礤含永岩组 区内均有分布,含水层岩性多为砂岩、薄层灰岩,厚度 220m 左右,富水性较弱,单井涌水量—般小于 100m3/d,地下水化学类型属 SO42-盐型水,矿化度 4.0 g/l 左右。

     ④奥陶系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岩组 据资料分析,本含水岩组在区域内广泛分布,但其顶板埋深、含水性能差别较大:菏泽断裂以北杨早庄—丘井一带、嘉祥断裂以西胡楼—周大庄一带奥陶系灰岩埋深在350~400m,为第四系松散层直接覆盖,富水性较强;在嘉祥断裂以西、凫山断裂以北、菏泽支断裂以南地区(以下简称煤田勘探区)在 400~900m 之间,岩溶裂隙发育不均,整体富水性较弱;嘉祥断裂以东、凫山断裂以南地区埋深大于 1200m,埋深较深,富水性较弱。

     根据煤田勘探所取得的资料,在煤田勘控区内,奥陶系岩溶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石灰岩、白云岩和泥质岩,该含水层与上覆的石炭二叠系含水层无水力联系。含水层水位标高一般为 33~34m 之间(水位埋深 2.0~4.0m),单井出水量差别较大,最大者为 1618.27m3/d,最小仅为 133.06m3/d,渗透系数 0.08~3.32m/d,水温 33.7~40.7℃,含水层的矿化度较高,一般为 4.0g/l,水化学类型为 SO4-Ca·Na 型水。项目所在区域水文地质见图 4.1-3。

     2、浅层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①浅层地下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浅层水属淡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入渗,地表水渗漏及农业灌溉回渗,局部边界有侧向径流补给。目前水位埋深一般 2~4m。地下水流向与地形坡降是基本一致的,即由西北、西、西南向东、偏东方向缓慢径流,由于含水层颗粒较细,地下水

     径流微弱,并在本区中形成平盘式大面积滞流带。地下水排泄以蒸发、农业灌溉开采及农村零星点状生活取水为其主要排泄方式。

     ②中层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中层水属咸水,主要补给来源为上部潜水的越流补给,受地层岩性控制,水交替微弱,径流排泄较缓慢。水位埋深一般 6~8m,低于上部潜水,高于下部深层承压水。

     ③深层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深层水属淡水,主要补给来源为侧向径流补给和上部含水层的越流补给。径流途径较复杂,总体径流方向与浅层水基本一致,但局部由于受人工开采的影响,变化较大,如靠近县城区和王丕附近,地下水则从四周向其径流。人工开采和东部边界的侧向径流为其主要排泄途径。其水位埋深一般大于 15m,局部大于 25m。由于近来来本区深层水的开采量逐年增大,导致其水位逐年下降,并形成了以城市供水水源地为排泄中心的降落漏斗。如王丕水源地层水水位埋深达 55m 以上,已形成了一定范围的降落漏斗。

     ④裂隙岩溶水的补给、径流与排泄 本区裂隙岩深水分布面积较小,其主要补给水来源为大气降水入渗,受地形、地貌的控制,地下水沿着岩深裂隙由高处向低处径流,一部分径流排出区外,一部分径流排泄补给区内第四系孔隙水。

     项目水文地质图见图 2-2。

     图 图 2-2 项目水文地质图 (略)

     2.1.2.4 地表水 XX 县地处南四湖西,黄泛平原的下游区,历史上受黄河决泛冲淤、常年接输上游客水入湖,所以境内河道多,1987 年底统计,全县有大、中、小河道 24 条,境内总长度 307.6km,河网密度 0.35km/km2 ,河岸合计堤防总长度 572.4km。直接入湖的河道有 4 条,分别接纳支流河道,形成 4 个水系。

     东鱼河水系:东鱼河(原称红卫河)是南四湖流域第一排水大河,是 60 年代末为调整湖西 XX 河水系,减少南阳湖汇水面积大的负担,治理 XX 河流域尤其是下游地区(XX、鱼台等县)洪涝灾害而新开挖的一条大型骨干排水河道。上游始于东明县刘楼村南,东行至娄营北接紫荆河,至新伍营东截伍营河,至曹县张寺桥村西截定陶新河,

     至定陶县邵庄东接东鱼河南支,至成武县青固集西截安济河(上段现名团结河),至王双楼东接东鱼河北支,至单县刘珂楼西截 XX 河(上段现名胜利河),至尚楼村东北截东沟,至 XX 县张洼东截白马河,至核桃园东截惠河,至鱼台县西姚村北入昭阳湖。河道全长 172.1km,县内段长 21.5km。总流域面积 6338km2 ,境内流域面积 56.63km 2 。

     南支、北支和胜利河是东鱼河的三大支流。在 XX 境内的支流有白马河、惠河。

     老 XX 河水系:老 XX 河即原 XX 河,亦称柳林河或柳河。1957 年水系调整,刘堂坝以下的原 XX 河段称老 XX 河,始于城郊乡刘堂东南,于高河乡东夹村出境,至鱼台县宋湾东入南阳湖。总长 33km,县境内长度 14.5km。总流域面积 1052.99km2 ,县内流域面积 349.42km2 。境内支流有白马河、XX 河、苏河、东沟、涞河、XX 河。老 XX 河是XX 市海源水务有限公司的纳污河,下游设 XX 河人工湿地。确保 XX 县出境水质满足 III类标准要求。

     新 XX 河水系:新 XX 河是 1956~1957 年原 XX 河刘堂坝以上段纳入南大溜,进行裁弯取直治理后命名的。源于定陶县大薛庄东鱼河北支截流处,流经定陶、成武、巨野,于马庙乡陈海村西入 XX 县境,至卜集乡张烧饼村东出境,于 XX 郊区大周村南入南阳湖。总长度 77.4km,其中 XX 县境内段长 30.9km。总流域面积 2234.99km2 ,境内流域面积 360.35km2 。境内支流有彭河、友谊沟、吴河、金成河、老西沟、XX 河。

     北大溜水系:北大溜原系 XX 河的一条分洪溜道。1957 年 XX 河治理工程竣工后,将隋林、刘堂两分洪滚水坝废除,北大溜于方庙堵闭,不再承担 XX 河分洪任务而成为独流入湖的排涝河道。北大溜源于羊山镇关帝村东,于卜集乡后张桥东北出境,至 XX郊区大王楼村东南入南阳湖。总长 26.5km,县境内段长 20km。总流域面积 1037.55km2 ,县内流域面积 114.16km2 。境内支流是蔡河。

     地表水系主要有北部的 XX 河及其支流。XX 河自西向东从井田以北流过,XX 河自南向北流经井田西部,XX 河自南向北从井田以东流过,另有 XX 河和 XX 河在井田东部流过,与 XX 河交汇。通过其支流及渠道,形成了以 XX 河为主体的灌溉网。XX 河最大流量为 742m3 /s,干旱时河道干涸。项目水系图见图 2-3。

     图 图 2-3 项目水 系 图 (略)

     项目位置

      2.1.2.5 土壤 及生态 1、土壤

     XX 县耕地以潮土为主,土壤表层质地,从西向东是沙壤、轻壤、中壤、重壤和粘土。以轻壤和中壤面积最大,其主要特点是土质疏松,易耕作,适于须根系作物生长。特别是经过多年培肥改良,土壤肥力较高,据化验分析,全县农田 0~20 厘米耕层土壤 pH 值为 7.0~8.0,属弱碱性,有机质含量为 1.1%~1.8%,碱解氮 60~90ppm,速效磷 15~35ppm,速效钾 120~200ppm。微量元素如钙、镁、钠、锰、铁、锌、铜的含量都较高,而且较为全面,能有效地促进大蒜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单产。

     2、生态 XX 地带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因久事农桑,垦殖历史悠久,原始植被已遭破坏,现存植被多系人工栽培驯化,极少野生,主要以人工道路林网为连线,农田作物为主体,形成乔木、灌木、草本植被相结合的群落。乔木以杨、柳、刺槐、泡桐等速生落叶、阔叶树种为主,灌木有桑、柴惠槐、石榴、月季、大小叶黄杨等。农业植被占据绝对优势,农作物以大蒜、圆葱、粮棉、水稻等作物为主,实行纯播、混播、间作、套种等种植形式。自然野生植被稀少,主要是杂草,仅在堤坝、河滩、沟渠、路旁有少量分布。

     2.1.2.6 地震与地震灾害 据《中国地震资料年表》记载,自公元前 618 年至 1937 年间,此区共发生地震128 次,其中破坏性地震 11 次,最早一次破坏性地震发生于公元 462 年 8 月 16 日,震级 6 级。

     1970 年 8 月 10 日,曲阜、汶上地震,震级 5.5 级;1971 年 11 月 5 日,曲阜地震,震级 3 级。

     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1958 年公布的地震烈度资料,XX 地区为 6~7度。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XX 地震烈度为 7 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g)。

     2.1.3 社会环境简况 XX 县位于 XX 省西南部、XX 苏豫皖四省交界处,隶属“孔孟之乡•运河之都”XX 市,北依五岳之首泰山,南邻江苏、安徽、河南三省,北接日东、济菏高速公路,济徐高速穿境而过,建设中的京沪高速铁路、环省高速傍区而过,105 国道纵穿南北,距 XX 曲阜机场仅 20 公里。XX 县总面积 887.67 平方公里,2019 年末常住人口 64.23 万,辖 9

     个镇、4 个街道办事处、2 个省级工业园区和 1 个市级食品园区。建成区面积 23.9 平方公里,人口 20.6 万。是闻名全国的大蒜之乡、圆葱之乡、XX 之乡、长寿之乡。

     XX 县地势平坦,土壤肥厚,河流纵横,林网交织,气候温暖,风光秀丽。盛产大蒜、辣椒、金谷、圆葱、小麦。属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县、农民增收先进县。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不甘落后、奋发图强,全面打响了一场逆势而上、后发赶超的攻坚战,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国首批民生改善示范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国家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2019 年,全县 GDP 实现 209.17 亿元,增长 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4%;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5.8 亿元、增长 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43.2亿元、增长 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 33677 元、17777 元,分别增长 7.8%、9%。

     2 .2 周边敏 感目标及生产型企业 根据环境影响因子识别结果、影响程度及拟建项目的各环境要素评价范围,确定环境敏感目标。

     本项目调查地块位于 XX 省 XX 市 XX 县 XX 大道南侧、XX 路西侧,项目中心1Km 范围内主要分布有学校、居民区、村庄等环境敏感区,以及部分沿街商铺和生产型企业。地块周边关系图详见图 2-4。

     1、周边敏感目标 项目厂区周围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见表 2-1。

     表 表 2-1 环境敏感目标一览表 环境要素 敏感保护目标 相对方位 与本项目区距离(m) 环境空气

     N 248

     N 864

     N 588

     NW 301

     W 29

     W 685

     W 800

     SW 569

     SW 724

     SW 816

      SW 863

     SW 966

     S 281

     S 350

     S 955

     S 764

     S 759

     SE 782

     SE 920

     SE 833

     SE 544

     SE 414

     SE 816

     E 685

     NE 706

     NE 319 地表水 项目东侧为 XX 路,东 500 米为 XX 河。

     地下水 项目周边浅层地下水

     图 图 2-4 地块 周边关系图(圆圈内为地块一公里单位目标)

     (略)

      2、生产型企业 项目地块周围生产型企业见表 2-2。

     表 表 2-2 项目 地块 周围 生产型企业 环境要素 生产型企业 相对方位 与本项目区距离(m) 环境空气

     NE 845

     NE 866

     NE 756

     NE 795

     NE 698

     NE 915 地下水

     W 122

     W 122

     2.3 地块历史和现状

     2.3.1 地块历史变迁情况 根据采集的资料和地块周边居民走访的信息以及天地图影像资料,该地块历史沿革如下:

     2012 年 4 月之前该地块为农用地,地块用途为 XX 村宅基地、农耕地; 2012 年 4 月至 2013 年 10 月为农用地,地块用途为农田、西侧 XX 苑小区项目部; 2016 年 3 月至 2018 年 4 月为建设用地,地块用途为闲置空地; 2019 年 5 月为建设用地,项目开始主体建设; 2019 年 9 月 XX 公司取得该地块建设项目备案证明; 处地块历史上不存在工业企业,未曾作为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污泥处理处置设施等公用设施用地。

     通过查询该地块历史卫星影像,最早可追溯至 2008 年 2 月的影像资料,最新影像为 2020 年 4 月,以上均来自天地图,具体见表 2-3,表 2-4。

     表 表 2-3 调查地块历史变迁情况表 时间 地块情况 备注 2008 年 2 月 XX 村宅基地、农田 —— 2012 年 4 月 XX 苑小区临时项目部、农田 ——

     2013 年 10 月 XX 小区临时项目部、农田 —— 2016 年 3 月 闲置空地、农田 —— 2017 年 3 月 闲置空地 —— 2017 年 11 月 闲置空地 —— 2018 年 4 月 闲置空地 —— 2019 年 5 月 项目主体建设 —— 2020 年 4 月 项目主体建设 ——

     表 表 2-4 地块历史变迁情况 拍摄 时间 地块性质及用途 卫星影像图 2008 年 2 月 农用地,用途为XX 宅基地、农田

     2012 年 4 月 农用地,用途为XX 苑小区项目部、农田

      2013 年 10 月 农用地,用途为 XX 苑小区项目部、农田

     2016 年 3 月 农用地,用途为闲置空地、农田

     2017 年 3 月 建设用地,用途为闲置空地

      2018 年 4 月 建设用地,用途为闲置空地

     2019 年 5 月 建设用地,项目主体建设

     2020 年 4 月 建设用地,项目主体建设

     2.3.2 地块 现状 (略)

     截止现场探勘时,XX 小区三期项目已完成主体建设,地面部分硬化,长有杂草,部分绿化覆盖,土壤颜色正常,无异味。

     地块现状照片见下图 2-5。

     图 图 2-5 地块现状照片( (2020 年 年 09 月 月 26 日拍摄 )

     (略)

     2.4 相邻 地块 使用情况 相邻地块历史变迁情况见表 2-5,相邻地块现状情况见图 2-6。

     表 表 2-5 相邻地块历史变迁情况拍摄时间 周边地块情况 卫星影像图 2012 年 3 月 北侧为农田; 东侧为道路; 南侧为农田; 西侧为 XX 苑小区。

     2012 年 12 月 北侧为农田; 东侧为道路; 南侧为农田; 西侧为 XX 苑小区。

     2013 年 8 月 北侧为农田; 东侧为道路; 南侧为农田; 西侧为 XX 苑小区。

      2016 年 12 月 北侧为闲置空地; 东侧为道路; 南侧为农田; 西侧为XX苑小区。

     2017 年 11 月 北侧为闲置空地; 东侧为道路; 南侧为农田; 西侧为XX苑小区。

     2019 年 11 月 北侧为XX一期项目; 东侧为道路; 南侧为闲置空地; 西侧为XX苑小区。

      图 图 2-6 相邻地块使用现状

     地块名称 地块周边现状(2020 年 9 月 26 号拍摄)

     XX小区三期 东侧道路 南侧闲置空地 西侧 XX 苑小区 北侧 XX 小区一期

     2.5 地块利用的规划 XX 小区三期总占地面积 10270m 2 ,地上建筑面积 7695.46m 2 ,半地下室面积1944.48m 2 ,绿化面积 2892m 2 ,建筑密度 35%,容积率 2.7,绿地率 25%,项目建成达产运营期年综合能源消耗量 74.23 吨标准煤,其中电力消耗量 14.52 万千瓦时。

     近年来,XX 县经济水平发展总体比较快,在周边地区中明显具有很强的经济实力,人均收入水平也相对提高。经济发展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XX 县房地产开发水平油了很大的提高,有不少外地大型房地产企业涉足 XX 县地产市场,新开发楼盘与几年前开发楼盘相比油了很大的提升,从项目的规划,外观色彩,室内设计等来看进步非常大。

     XX 县规模不断扩大,住房需求进一步增加,房价也将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XX公司投资 15000 万元在 XX 县 XX 大道路南,XX 路以西建设 XX 小区三期项目符合XX 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要求,见图 2-7。

     图 图 2-7 XX 县 县 总体规划(2012-2030 年)

     (略)

     第三章 资料分析 3.1 XX 市环境质量概要 2019 年是落实《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的第四年,一年来,XX 市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围绕改善环境质量这项重点工作,狠抓监测质量管理,提升监测服务水平,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9 年,XX 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整体改善,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降尘浓度年均值与 2018 年相比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改善幅度显著,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浓度年均值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颗粒物仍是我市环境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污染时段集中于冬季,同时臭氧(O3)污染日益显现,且污染时段集中在夏季。XX 市城区降水质量较好,未出现酸雨现象。水环境质量与 2018 相比基本持平。XX 市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Ⅲ类国家标准。XX 市道路交通噪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噪声均符合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标准。

     第四章 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 4.1 项目踏勘情况 4.1.1 项目踏勘情况

     2020 年 9 月 26 日-10 月 17 日项目组组织专门人员多次对现场进行了踏勘,对附近居民等人员进行了访谈,并由相关人员引导进行踏勘,主要内容为:土地使用现状、周围区域的现状、以及周边环境的社会环境状况。现场踏勘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对异常气味的辨识、摄影和照相、现场笔记等方式。项目勘查情况一览表见表 4-1。

     表 表 4-1 项目踏勘情况一览表 踏勘日期 踏勘范围 地块现状 备注 项目地块 2020.9.24 XX 小区三期地块 地块主体建设已完成,部分地面硬化,长有杂草,地块内部分地面绿化覆盖,土壤颜色气味正常。

     周边地块 2020.9.25~10.17

     村庄 村庄已拆迁,项目已开始建设,部分地面硬化,由防尘网覆盖。

     单位 环境干净整洁,地面多处硬化,基础建设齐全,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生活污水排入市政管网。

     社区 环境干净整洁,地面多处硬化,绿化覆盖,基础建设齐全,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生活污水排入市政管网

     学校 环境干净整洁,地面多处硬化,基础建设齐全,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生活污水排入市政管网。

     社区 环境干净整洁,地面多处硬化,绿化覆盖,基础建设齐全,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生活污水排入市政管网

     社区 环境干净整洁,地面多处硬化,绿化覆

     盖,基础建设齐全,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生活污水排入市政管网

     社区 环境干净整洁,地面多处硬化,基础建设齐全,生活垃圾由环卫部分清运,日产日清,生活废水排入旱厕。

     通过现场勘查,可得到如下结论:

     (1)现场勘查时,XX 小区三期项目地块主体建设已完成,部分地面硬化,绿化覆盖,长有杂草,土壤颜色气味正常; (2)目前地块周边存在生产型企业,但污染排放量少,治污设施效率高,周边环境土壤颜色、气味均正常,未见污染痕迹。

     (3)有毒有害物质的储存、使用和处置情况分析 通过现场踏勘,调查地块历史上为农用地,无相关居民或者学校、医院、饮用水源区位于调查地块内,根据与周边的居民和环保管理人员访谈,地块历史上也无相关工业生产或者重污染生产在地块内进行,因此调查地块内无有毒有害物质的储存、使用、也无相关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

     (4)各类槽罐内的物质和泄漏评价 调查地块历史上主要为农用地,根据与周边的居民和环保管理人员访谈,地块历史上无相关槽罐在此地块上,也无相关泄事故。

     (5)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处理评价 调查地块历史上主要为农用地,无相关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堆放在此地块上,同时根据与周边的居民和环保管理人员访谈,调查地块从未从事相关工业或者重污染物生产,因此无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产生。

     (6)管线、沟渠泄漏评价 通过现场踏勘,调查地块历史上主要为农用地,地块内及周边未铺设相关燃气管道,因此不涉及管线、沟渠泄漏事故。

     4.1.2 项目地块现场快速检 测

     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地块内可能存在的污染物及污染物浓度,此次使用现场快速测定仪器在地块内进行快速检测。

     此次快速检测分别选取地块内 6 个裸露土壤点(1#-3#、5#-7#)位进行检测,1 个地块外对照点(4#),快速检测仪器经过校准后,主要采集 0 到 50 厘米范围内的地表土壤进行检测。

     快速检测布点图见图 4-1,快速检测现场检测照片见图 4-2,快速检测结果见表 4-2。

     图 图 4-1 快速检测布点图 (略)

     图 图 4-2 快速检测 现场检测 照片 (略)

     地块名称 快速检测照片 XX小区三期项目 1# 2# 3# 4#

     5#

     6#

     7#

     表 表 4-2 快速检测结果统计表 根据现场快速检测结果可知,地块内表层土重金属含量分布均匀,无明显含量较大区域,各污染物浓度均未超过对照点浓度,土壤环境状况良好。

     4.2 资料收集情况 通过信息检索、现场走访、电话咨询等途径,收集地块及其相邻地块的开发及活动状况的航片或卫星图片、地块的土地使用和规划资料及地块利用变迁过程中的地块内建筑的变化情况。收集的自然信息资料包括地理位置图、地形、地貌、土壤、地质和气象资料等,社会信息包括人口密度和分布,敏感目标分布,区域所在地的经济现状和发展规划,相关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法规与标准。本次调查收集的资料情况详见表 4-3。

     表 表 4-3 地块资料收集清单 XX 小区三期 1# 2# 3# 4#(对照点)

     5# 6# 7# 坐标 116.3157524 oE 35.088712 o N 116.3156224 oE 35.2881406 o N 116.316986 o E 35.2880442 o N 116.317787 o E 35.288100 o N 116.3156398 o E 35.0886791 o N 116.3158918 o E 35.0880837o N 116.3161907o E 35.0881189 oN 采样深度(m)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PID(ppm) 0.215 0.224 0.263 0.211 0.268 0.249 0.279 XRF (mg/kg) Cr 2.881 2.225 2.136 2.292 2.532 2.648 2.167 Cu 1.554 2.283 2.132 2.218 1.155 1.224 1.148 As 0.412 0.358 0.433 0.198 0.138 0.457 0.383 Pb 2.152 1.238 2.454 1.664 2.668 1.133 2.118 Ni 2.158 1.328 2.412 1.538 2.368 1.694 2.388 Cd 0.027 0.035 0.048 0.033 0.038 0.023 0.048 Hg 0.001 0.001 0.002 0.001 0.001 ND 0.001 备注:检测结果中 Cr 为总铬

     序号 资料信息 来源 可信度 1 地块利用变迁资料

      1.1 用来辨识地块及其邻近区域的开发及活动状况的航片或卫星照片 天地图 可信 1.2 地块历史利用及变化情况 通过人员访谈获得 可信 2 地块环境资料

      2.1 XX公司XX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XX 公司 可信 2.2 地块宗地图 XX 公司 可信 2.3 XX省建设项目备案证明 XX 公司 可信 3 地块相关记录

     可信 3.1 访谈记录 XX 市生态环境局 XX 分局工作人员、XX 公司工作人员、地块附近居民等 可信 3.2 岩土工程勘察相关资料 XX 项目勘查报告 可信 4 地块所在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 信息

      4.1 地理位置图、气象资料,当地地方性基本统计信息 XX 县人民政府官网、XX 市生态环境局 XX 县分局网站 可信 4.2 地块所在地的社会信息 可信 4.3 周边地块利用情况 通过走访周边居民和建设单位、查阅环评资料等获悉 可信 本次共发放人员访谈表5份,收回5份,人员访谈信息表见表4-4,访谈内容汇总表见4-5,人员访谈照片见图4-1,人员访谈记录表见附件2。

     表 表4-4

     人员访谈信息表 访谈时间 访谈对象 姓名 联系方式 受访对象类型 2020 年 09 月 26 日

     环保部门

     国土部门

     现土地使用者

     现土地使用者

     附近居民

     附近居民

     原土地使用者

     原土地使用者 表 表 4-5 访谈内容汇总表 序号 访谈问题 结论 备注 1 本地块历史上是否涉及工业废水、有毒有害物质储存与输送? 进行调查问卷 8 份,8 人均表示该地块不涉及上述情况。

     / 2 本地块历史上是否涉及规模化养殖? 进行调查问卷 8 份,8 人均表示该地块不涉及上述情况。

     / 3 本地块历史上是否有其他工业企业存在? 进行调查问卷 8 份,8 人均表示该地块不涉及上述情况。

     / 4 本地块历史上是否有污水处理厂存在? 进行调查问卷 8 份,8 人均表示该地块不涉及上述情况。

     5 本地块历史上是否有垃圾填埋场存在? 进行调查问卷 8 份,8 人均表示该地块不涉及上述情况。

     6 本地块历史上是否有垃圾焚烧厂存在? 进行调查问卷 8 份,8 人均表示该地块不涉及上述情况。

     7 本地块历史上是否有污泥及处理处置设施? 进行调查问卷 8 份,8 人均表示该地块不涉及上述情况。

     8 本地块历史上是否有实际危险废物、固废堆放与倾倒、固废填埋等? 进行调查问卷 8 份,8 人均表示该地块不涉及上述情况。

     9 本地块内是否有工业废水排放沟渠或渗坑? 进行调查问卷 8 份,8 人均表示该地块不涉及上述情况。

     / 10 本地块内是否曾发生过化学品泄漏事故?或是否曾发生过其他环境污染事故? 进行调查问卷 8 份,8 人均表示该地块不涉及上述情况。

     / 11 本地块内是否曾闻到过由土壤散发的异常气味? 进行调查问卷 8 份,8 人均表示该地块不涉及上述情况。

     / 12 本地块内农作物种植种类? 进行调查问卷 8 份,8 人均表示种植玉米小麦。

     / 13 本地块是否种植过蔬菜大棚? 进行调查问卷 8 份,8 人均表示该地块不种植大棚。

     /

     14 本地块内使用的化肥种类及年平均用量主要是? 进行调查问卷 8 份,8 人表示使用氮磷钾、复合肥等无机肥,其中 2 人知道使用量。

     种植过程中使用无机肥,也使用复混肥料,每亩每季使用量约 35 斤。

     15 本地块内使用的农药种类及年平均用量是? 进行调查问卷 8 份,8 人均表示农药使用除草剂,其中 2人知道使用量。

     农药使用吡虫啉和阿维菌素,每亩每季使用量约 0.06千克。

     16 本地块农作物灌溉水源? 进行调查问卷 8 份,8 人均表示使用地表水 / 17 本地块内土壤是否曾受到过污染? 进行调查问卷 8 份,8 人表均表示该地块不涉及上述情况 / 18 本地块内地下水是否曾受到过污染? 进行调查问卷 8 份,8 人均表示该地块地下水未受污染 / 19 本区域内地下水用途是什么? 进行调查问卷 8 份,8 人均表示用于灌溉 / 20 本区域内地表水用途是什么? 进行调查问卷 8 份,8 人均表示用于灌溉 / 21 本地块是否开展过土壤自行监测工作? 进行调查问卷 8 份,8 人表示没有开展过 / 22 本地块是否开展过地下水监测工作? 进行调查问卷 8 份,8 人表示没有开展过 / 23 本地块是否开展过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 进行调查问卷 8 份,8 人表示没有开展过

      图 图 4-3 人员访谈照片

     4.3 人员访谈情况 通过对熟知地块现状或历史的知情人以及熟悉地块的第三方人员进行访谈,以补充和验证资料收集阶段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根据访谈情况,进一步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了解该地块历史变迁情况、土地使用状况等信息,为地块污染物的识别补充依据。

     在前期调查过程中,通过走访 XX 市生态环境局 XX 分局、XX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及 XX 公司相关工作人员、附近居民获悉项目地块及紧邻的地块的经营历史、工业企业存在情况、是否发生过污染事故以及地块未来规划等问题。受访人员对上述问题做了详细解答(访谈表详见附件)。主要访谈结果如下:

     (1)地块情况 XX 小区三期项目地块原属于 XX 村集体用地,土地用途为农用地。主要种植玉米小麦,主要使用氮磷钾肥、复合肥等无机肥和生物有机肥等,每亩每季使用量约 40 斤。使用的农药包括杀虫剂、杀菌剂,主要为吡虫啉和阿维菌素,该地块从未使用过 DDT 和六六六...

    推荐访问:土壤污染 地块 调查报告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