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工作总结 > 正文

    从“学习强国”看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之美

    时间:2020-08-06 13:27:3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从“学习强国”看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之美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美学相融合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关键抉择。“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是一个集色彩、线条、声音、符号等形式美;奇险、壮丽、幽静、秀丽等自然美;形象、内在、生产劳动、社会变革等社会美;造型、实用、文字、综合等艺术美;科学事实、科学理论、科学实验等科学美于一身的强大学习平台,既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的需求,又实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创新性传播。

     关键词:学习强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之美

     2014 年 10 月 1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1] 2016 年 11 月 3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指出:“一切艺术创作都是……以艺术的形式反映生活的本质、提炼生活蕴含的真善美,从而给人以审美的享受、思想的启迪、心灵的震撼。”[2]2018 年 9 月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

     次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3]。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美的民族,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将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工作与美学相结合,是创新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关键。“学习强国”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种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之美。

     一、“学习强国”中的形式美

     1.色彩美:没有色彩的世界是不完美的世界,色彩是世界的灵魂。进入学习强国平台,留给用户的第一印象就是绚丽的色彩,最美最浓中国红、深沉理智科技蓝、辉煌希望高贵黄、和平生机自然绿。入时的色彩搭配,让用户在享受色彩美感的同时,产生思想上的启迪和共鸣。红色是中国的代表色,是革命的颜色、是青春的颜色、是拼搏的颜色,也是共产党人的英雄本色。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结合本国国情和世界局势,为建设良好的国际环境贡献了中国智慧,任何时候都不能淡化这个颜色。

     2.线条美:线条不仅具有形式美感,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简明的线条设计,直观的图形导航、自然的页面

     分割,相互衔接的线条元素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令整个页面的浏览悦目悦心。“学习强国”四字,更是将线条的魅力演绎到极致。字体线条的粗细变化,错落有致、过渡自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满足了眼睛对线条美的追求,让人在惊叹中国传统文化高深的同时,树立起强大的文化自信,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3.声音美: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 [4]。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5]。“学习强国”的环球视野栏目让中国声音回响天地,让中国智慧造福世界。习近平总书记进行国事访问时用真挚感人的故事打动美国,用通俗易懂的谚语感染文莱,用绘声绘色的演讲浸润瑞士,体现了美美与共、共享共赢、天下大同的美学理想。新时代,舆论工作者要坚持为民发声、为民请命、为民圆梦,把人民群众寻梦、追梦、圆梦的过程转化为一个个动听的音符,让人民群众在奋斗中听到自己内心的召唤。

     4.符号美:政治符号是“政治沟通的桥梁、政治认同的标志、政治动员的力量” [6],能够彰显国家形象的优秀历

     史符号众多,从学习强国首页庄严的国徽、神圣的党徽、美丽的中国地图,到红色中国版面鲜红的国旗、威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雄伟的中国长城;从学习文化版块巍峨的天安门、经典的中国画、高深的中国武术,到强军兴军版块的军徽、军旗和军歌等,无不体现着美善合一的中华美学精神。高度浓缩的中国历史,经过符号的阐释,传达特定的政治内涵,我们要充分发挥符号在形成政治认同感,整合共同体方面的作用,强化符号的效用。

     二、“学习强国”中的自然美

     1.奇险美:“学习强国”的美丽中国版块提供了浩瀚无际的自然审美领域。危峰兀立的华山、一泻千里的黄河、岩浆喷涌的火山等都是奇险美的代表。生态环境是独一无二的,没有替代品。中国人对生态的认知体现了审美主体的智慧及对宇宙自然的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说:“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个道理要铭记于心、落实于行。”[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建设一个天蓝、地绿、水清、花艳的秀美中国,实现天人合一的美学理念。

     2.壮丽美:世界上没有一座宫殿,能够比大海、沙漠、广阔的天空、一个单独的山峰或整个的山脉,更能让人领略到美的魅力。“记得住乡愁”展示了家乡的意境美,“神州速览”带你领略中国风光的壮丽美,绿色中国让你感受生命的力量。中国一直都有“无为”的传统,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是美的展现。在中国,自然界不仅仅是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必需品的“有用物”,它更重要的是一种自为的力量。“壮丽美”是自然的馈送,人类不仅是自然美的欣赏者,更是自然美的守护者,建设美丽中国正在成为人们的行动共识。

     3.幽静美:黑格尔提出了“审美带有令人解放性质”的著名命题[8]。奇花异卉、山明水秀、凤竹钓影等景色,再配以温婉的人文景观,达到了心物相通、心物相悉、心物相忘的最高审美境界。“不重视生态的政府是不清醒的政府,不重视生态的领导是不称职的领导,不重视生态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不重视生态的公民是不具备现代文明意识的公民。”[9]我们要成为生态文明的践行者,做到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建设美丽中国,得到的不仅仅是优美的环境,更是与万物心灵的交流。

     4.秀丽美:重重叠叠的山峰、郁郁苍苍的丛林、微波泛起

     的水面等,无不展现着生态美的魅力。恩格斯明确地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10]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打好生态环境保衛战[11]。中国之美超乎想象,我们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效益的生态文明建设工程,让湛蓝如洗的天空、碧波粼粼的小溪、郁郁葱葱的林木、姹紫嫣红的花朵成为美丽中国的靓丽名片,还自然以隽永之美。

     三、“学习强国”中的社会美

     1.形象美:人的形象美不仅美在外表,而且在于其所蕴含的社会内涵。基辛格在谈到周恩来时敬佩地写道:“使举座侧目的不是他魁梧的身躯,而是他那外弛内张的风度和钢铁般的自制力,宛如一根收紧着的弹簧。”[12]习近平主席出访欧洲三国,向世界传递了一个有战略、有胆量、有决心且平易近民的大国领导人形象,展示了中国形象的世界魅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究竟什么是美?并非人人都能认识清楚。形象美不仅仅美在穿衣打扮、美容护肤、节食减肥等外在美,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公民的思想品德、情操觉悟、学识修养等,成为一个有

     丰富社会内涵的人。

     2.内在美:柏拉图指出:“应该学会把心灵的美看得比形体的美更珍贵。”[13]学习电视台版块的基层干部张渠伟、“信使”其美多吉、乡村教师张玉滚;学习科学版块的中国干扰素之父侯云德、逐梦北斗梅刚华、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红色中国版块的民主战士李公朴、将军农民甘祖昌、巾帼玫瑰张露萍等都是内在美的典型代表。内在美是一个人的本质美,他们美在善良、美在奉献、美在责任。新时代的内在美有更多的要求和规范,它要求人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要勤劳、友爱、守纪律;要有礼节、举止文雅。

     3.生产劳动美:新时代,是大展宏图的时代,是雄心壮志逐步变为社会现实的时代,是充满了美的追求和奋斗的时代。从中国北斗到中国自主悬浮;从数字望远镜 SKA 到港珠澳大桥;从嫦娥四号探测器到“墨子号”的成功发射等都是生产劳动美的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共同助力中国梦。”[14]把生产劳动美作为追求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应该通过生产劳动去发现美、创造美,获得美,成为一个真正懂美的

     人。

     4.社会变革美: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远的社会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15]344 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16]实现新时代的社会变革,建设一个政治明朗、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是核心。

     四、“学习强国”中的艺术美

     1.造型艺术:学习文化版块中包含的绘画、雕塑及篆刻等展现了造型艺术的魅力。《澳门回归》这幅油画,通过空间的透视性、红色的合理使用,抓住欣赏者的眼球,展示了一个国家的精神气质和民族情怀。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汉白玉浮雕以时间为线索,生动地呈现了自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十个重要历史瞬间,实现了美学、技术、艺术的完美衔接。德勒兹认为:“一座真正

     的纪念碑,无意于欢庆那些已经发生了的事件。而是要把由这些事件所形成的持续流传的感性知觉,托付给未来的耳朵——那些不断重复的人之苦难,那些不断点燃的反抗,那些不断被记录的斗争。”[17]造型艺术是历史情境的再现,是爱国情怀的凝聚,是东方美学的体现。不忘初心,以史为鉴,方能展望未来、铸造未来。

     2.实用艺术:园林艺术、书法艺术和建筑艺术,是实用艺术的象征。漫步在园林之中,让人感受到了艺术、文化、自然深度融合的诗情画意之美。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不仅确立了自己独特的书写体系和审美标准,更是直接塑造了中国人的美学情趣。建筑是中国美学的代表。苏联美学家鲍列夫:“人们惯于把建筑称作世界的编年史。当歌曲和传说都已沉寂,已无任何东西能使人们回想一去不返的古代民族时,只有建筑还在说话,在‘石书的篇页上记载着人类历史的时代”[18]。建筑艺术是传承历史文化、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塑造民族精神的主渠道。

     3.综合艺术:电视媒介是大众传媒的宠儿,也是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主体之一。电影是人们最喜爱的艺术形式,也是人们进行文化交流、感受文化魅力、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戏剧集音舞美、意象美、人情美于一

     身,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在简易的舞台上,呈现着喜怒哀乐的生活,演绎着悲欢合散的故事,讲述着中国前进的轨迹,惟妙惟肖,让人们在一种灵动之美中,领略到中国的魅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需要强调的是,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19]。文明有冲突,文意有分歧,文化会误读。在信息时代,综合艺术不能选择沉默,综合艺术必须表达民族文化的主流意识,达到“润物无声”的显著效果。

     4.文字艺术:新时代,快节奏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代名词,视觉化的阅读方式已然成为当今文化的主流。鲁迅把汉字的审美效果总结为:“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20]“学习版块”的经典著作、党史故事、党史学习及中国精神研究等全新演绎了中国文化的智慧美,大大提高了传播的广度和范围,让主旋律传播得更远、声音更响,让主旋律像蒲公英一样四散开来。

     五、“学习强国”中的科学美

     1.科学事实美:在科学家看来,世界上的任何物质都是美

     的、活的,是值得深入探究的。“学习科学”的科普世界展示了科学事实的魅力。比如,叶子在茎上的排列遵循黄金比例、“天才设计师”蜜蜂的六边形巢穴智慧、一切物体的万有引力定律等,在不同的对象身上都可以感受到科学事实的美。当天文学家拍摄到的黑洞照片呈现在大众面前,人们在感叹黑洞的深不可测、不可捉摸时,也无不震惊于宇宙的奇妙。新时代,要勇于创新,向世界展示科学事实的强大魅力,为探索新的发现贡献中国智慧。

     2.科学理论美:以抽象的概念、命题、公式所建构起来的科学理论,不仅能够反映真实的内容,而且散发着真理的光芒。恩格斯说:“事实上,一切真实的、详尽无疑的认识都只在于:我们在思想中把个别的东西从个别性提高到特殊性,然后再从特殊性提高到普遍性;我们从有限中找到无限,从暂时中找到永久,并且使之确定起来。”[21]569 科普知识版块的太阳中心说、经典力学体系、近代原子论等都是科学理论美的展现。玻恩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像一个被人远远观赏的艺术作品”[22]。爱因斯坦曾称赞玻尔所提出的原子中的电子壳层模型及其定律是“思想领域中最高的音乐神韵”[23]。科学理论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发展的规律,是指导人们正确

     认识世界的先进理论。

     3.科学实验美:科学家们用最简单的实验仪器,探索世界的本质,发现了世界上最奥妙的真理。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全球首个抗艾滋病长效融合抑制剂、首次人工创建的单条染色体真核细胞等都是科学实验美的体现。科学实验设计精巧,实施严谨,结论精确,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富于美的魅力。要实现科学技术的创新,科学实验是至关重要的,要秉承实事求是的准则、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掌握科技发展主动权,更好地为人民谋福、为世界献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講话[N].人民日报,2014-10-15(1).

     [2]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6-11-30)[2019-11-1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1/30/c_1120025319.htm.

     [3]黎志强.坚持以德树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J].甘肃教育,2018(1).

     [4]丁如明,聂世美.白居易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35-897.

     [5]习近平谈融合发展“金句”:建成新型主流媒体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EB/OL].人民网,( 2019-01-25)[2019-11-15].http ://politics.people.com.cn/n1/2019/0125/c1024-30591

      043.html.

     [6]胡国盛.政治符号:概念,特征与功能[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75-76.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1.

     [8]黑格尔.美学:第 1 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47.

     [9]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

     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186.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19.

     [11]岳荣富.环境就是民生 蓝天也是幸福[N].人民日报,2016-03-09.

     [12]胡福明,张菊耿,陶伯华.领导科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344-366.

     [13]柏拉图.文艺对话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271.

     [1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5.

     [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2 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6]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

      [17]戴安·萨顿.德勒兹眼中的艺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40.

     [18]鲍列夫.美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6:52.

     [19]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46.

     [20]鲁迅全集:第 9 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344.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2]钱德拉萨克.美与科学对美的追求[J].科学与哲学,1980(4).

     [23]爱因斯坦文集:第 1 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21.

    推荐访问:意识形态 之美 强国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