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三新”背景下史料教学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路径分析——以“两次鸦片战争”为例

    时间:2023-07-01 16:20: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 胡 纬 李润鑫

    佳木斯市第十一中学 喻佳宁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已进入新篇章,随着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三新”时代的到来,高中历史教学越来越重视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就历史学科而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的提出,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讲授,而忽视了学生史料解读能力的培养, 导致部分学生在遇到史料题时会出现史料解读不充分,甚至是无法理解史料内容的窘境。为了更好地领会“新课标”、用好“新教材”、应对“新高考”,就史料实证素养融入高中历史教学做如下讨论。

    随着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历史核心素养的提高越来越受到重视。

    史料实证素养作为核心素养之一,其在今后历史教学实践中的重要地位自不待言。

    践行新课标的需要。新课标提出了明确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史料实证为其中一项。

    历史发展的过程是不可逆的,只能通过史料去还原,因此必须重视史料的收集、整理与辨析。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有助于其形成正确、客观的历史认识。故而,史料教学是践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必然要求。

    新高考应试的需要。自2014 年以来,全国许多省份陆续进行了高考改革,试题题型、考试要求等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新高考一卷历史学科选择题增至15 道, 每题3分,共45 分,非选择题4 道,共55 分。

    题量和分值较以前均有所增加,非选择题的数量增加1 道,分值增加3 分。不难发现,新高考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史料分析、归纳概括的总结能力,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考察也结合了史料的分析解读,难度有所上升。

    通过对比近3 年新高考一卷和全国乙卷历史试题不难发现,无论是新高考一卷还是全国乙卷历史试题,都注重从史料方面入手,绝大多数试题都直接使用了史料,强调对学生能力进行考察。

    区别在于运用史料对学生进行考察过程中,新高考一卷注重史料类型的多元性。

    由此可以看出,进行史料教学是应对新高考的必然要求。

    解读新教材的需要。

    自2019 年秋季开始,新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开始在全国推广使用,纵观新教材,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重视史料。首先,新教材包含了大量图片史料。

    以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课为例,教材中含有“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良渚古城城墙分布范围示意图”“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祭坛、 积石冢和女神庙”“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及2001 号大墓出土时全景”“利簋及铭文”“西周分封示意图”等大量图片史料。其次,新教材对史料的重视还体现在新增设了“史料阅读”模块,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史料。

    以2022 年全国乙卷文综历史试题第42题为例,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家治理,在新教材“史料阅读”模块中涉及并引用的诸多史料可供选择。

    由此可窥,新教材对史料的重视,史料教学有助于对新教材的解读,以至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梁启超先生曾言:“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为最发达;
    史学在世界各国中,唯中国最为发达。”[1]历史著作浩如烟海,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寻找史料并非难事,而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史料亦非易事。受人性、好恶、地域和民族的影响,没有完全可信的史料。

    故一则合适的史料应满足以下三个标准,其一,考查所用史料是否来自最先形成的史学文本;
    其二,注意所引史料是否是原初的状态[2];
    其三,注意所引史料的价值观是否正确。前两条针对史料本身而言,最后一条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途径,紧贴课程目标的同时还须兼顾史料所要传达的价值观是否正确。

    因此, 史料选择须在正确理解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完整、准确地把握课程内容,理清历史脉络,依据新课标和学生的基本学情,紧扣课程目标。

    在本课中,须使学生明确鸦片战争的侵略性,英国用大炮和鸦片打开中国大门,是野蛮掠夺与侵略。

    在史料选择过程中坚决避免鼓吹对外国侵略不抵抗的文章,混淆资本主义传播与侵略本质的文章,曲解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的文章。

    可使用马克思、恩格斯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所发表的一些论述,掌握其站在中国人民的立场上,谴责侵略者的残暴行径。“英军在此次作战(鸦片战争)自始至终大发兽性, 这种兽性和引起这次战争的贩私贪欲完全相符。”[3]强化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培养,明确侵略者的真实目的,揭露其侵略本质。

    丰富多样的史料本身就极具吸引力,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兴趣, 保证史料教学课堂的活跃度与参与度,使教学的开展事半功倍。

    在史料选取的考量上,既要能充分表达主题,又要保证材料丰富翔实,内容真实可靠,还考虑到形式应活泼多样,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穿插一部分影像史料来增加课堂史料的丰富性,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在本课第一个子目“19 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中,可利用图片史料,对比展示英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以及先进军事力量同中国军队实力的落后。结合中英贸易中的实际数据史料,绘制图表,帮助学生清晰理解中英贸易之间的不平衡以及走私鸦片的危害。

    在第二个子目“两次鸦片战争”中,可播放纪录片《鸦片战争》片段,帮助学生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经过、结果以及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展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相关照片以及文献史料,学习先民不畏强暴、抵御外敌的爱国精神。

    在第三个子目“开眼看世界”中,林则徐、魏源和徐继畬的手稿及其著作的内容,让学生们感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时代责任,进一步理解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

    引用史料的核心在于透过史料学生能够获取哪些有效信息,进而更好地理解知识点的内容。

    面对晦涩难懂的史料,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提升课堂效率,需要教师合理的设问。合理的设问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进而将史料与教学目标、能力培养有机统一起来。

    在第二个子目“两次鸦片战争”中,播放纪录片《鸦片战争》前,提问“分析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状况,思考中国在当时国际格局中的处境”。

    让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理解西欧与中国分处不同的社会阶段, 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总结落后就要挨打的必然性。展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相关照片以及文献史料时,引导学生思考“三元里人民抗英”体现了中国人民何种民族精神。

    帮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反抗外辱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其与清政府软弱无能形成的鲜明对比,加深对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理解。

    伴随着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三新”时代的到来,史料教学的价值日益凸显。将史料教学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是实现课程目标改革、提高应试能力的重要举措。史料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其中应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努力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接触到有价值的史料。伴随着史料实证素养的普及,史料教学也必将更受重视,故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采用史料教学将是大势所趋。

    猜你喜欢三新鸦片战争课程目标《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中学生学习报·教研周报(2022年2期)2022-06-09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高师理科学刊(2020年1期)2020-11-26THE DRUG WAR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18年4期)2018-10-20小病菌影响鸦片战争特别健康(2018年3期)2018-07-04全国第三届“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论文大赛启事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2016年12期)2016-11-28纵览之“三新”旅游纵览(2016年4期)2016-03-29纵览之“三新”旅游纵览(2016年4期)2016-03-29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中学历史教学(2015年12期)2015-11-11浅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年2期)2015-02-27鸦片战争军事历史(1992年1期)1992-08-16

    推荐访问:鸦片战争 两次 为例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