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河南省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

    时间:2023-06-20 08:25: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梁伟廷,宋婷婷,务凯,李永鑫

    河南大学 心理与行为研究所,河南 开封 475004

    科技工作者是指从事科学技术的研究、传播、推广、应用,以及专门从事科技管理工作等方面的人员,主要包括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和自然科学教学人员等[1]。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河南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2021年10月29日召开的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将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与人才强省战略放在发展战略的首位。2022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更是明确提出了动员全省科技界奋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目标,以期为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提供有力支撑。科技工作者作为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核心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乎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福祉,更决定着自身的创新能力与效率,进而影响到我国科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遗憾的是,已有研究发现,全国科技工作者中超过1/5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抑郁问题,超过一半的人有焦虑问题[2],说明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鉴于目前尚未见到有关河南省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报道,本研究拟针对该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初步调查,为提升我省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进一步促进我省科创发展、支持高能级创新平台、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的一系列相关措施和政策提供依据。

    已有关于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多根据传统的心理健康模型,主要聚焦于焦虑和抑郁等负性心理状态,但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the Dual-Factor Model of Mental Health,DFM)认为,心理健康应当是心理疾病缺失和高水平主观幸福感两者结合的状态[3]。传统心理健康模型的单维度视角,将主观幸福感和精神病理学症状置于相互对立的两极,过度关注心理障碍症状而忽视了积极心理的作用,存在诊断不准确、干预难长效等缺陷。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则以更包容的视角,从心理健康积极状态和心理不健康消极状态两个角度同时进行衡量,不仅关注了心理问题症状,还结合了主观幸福感这一积极指标,主张心理健康既包括消极心理健康状态的消除,也包括积极心理健康的获得,弥补了传统心理健康模型过度依赖精神病理学的不足。因此,本研究将依据此模型,采用抑郁和焦虑作为心理健康的消极指标,以总体幸福感与积极心理健康作为心理健康的积极指标,从积极与消极两个角度出发,对我省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评估。

    个体的心理健康受社会、家庭、自身等多方面影响[4]。以往研究表明:心理弹性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资源,有助于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有助于协调自身资源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缓解压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5];应对方式则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个体的情绪状态,倾向于消极应对方式的个体易于表现出心理问题症状,而倾向于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者则相反[6-7];领悟社会支持比客观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影响更大,并且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起到一定的保护效应[8]。因此,本研究在对我省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和领悟社会支持作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期为科技工作者积极心理健康的提升和消极心理健康的预防及干预提供依据。

    1.1 研究对象

    在河南省科协的支持下,选取河南省各地市的高校、学会和科研院所等组织机构的科技工作者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筛选后,保留有效问卷1 066份。研究对象中:男性占比53.6%,女性占比46.4%;年龄为56 岁以上者占比5.8%,46~55岁者占比17.1%,36~45岁者占比49.0%,35岁以下者占比28.1%;工龄超过15年者占比41.6%,11~15年者占比18.6%,5~10年者占比22.0%,5年以下者占比17.8%;博士学历者占比53.8%,硕士学历者占比28.8%,本科学历者占比17.4%;中级职称者占比49.3%,副高级职称者占比35.9%,正高级职称者占比14.7%。

    1.2 研究工具

    1.2.1 人口学变量

    本研究自编人口学变量问卷,用于收集研究对象包括人口学在内的一般资料,分为性别、年龄、工龄、学历和职称五个部分。

    1.2.2 抑郁

    采用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测量科技工作者的抑郁状况[9]。该量表共10道题目,如“我觉得沮丧,就算有家人和朋友帮助也不管用”。采用Likit 4级评分,其中3、5反向计分,以总分10分为标准,来判断有无抑郁倾向;以17分为标准,来判断有无抑郁高风险。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1。

    1.2.3 焦虑

    采用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测量科技工作者的焦虑水平[10-11]。该量表有7个条目,如“感觉紧张,焦虑或急切”。采用Likit 4级评分,所有条目相加所得即总分,得分越高,焦虑情绪越严重。总分介于5~9分为轻度焦虑,10~14分为中等程度焦虑,15~21分为重度焦虑。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5。

    1.2.4 积极心理健康

    采用积极心理健康量表测量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水平[12]。该量表有9个条目,如“我经常无忧无虑,精神饱满”。采用Likit 4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越好。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5。

    1.2.5 总体幸福感

    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中的生活满足和兴趣分量表测量科技工作者的幸福感[13]。共两道题目:“您的生活是否幸福、满足或愉快”“您每天的生活中是否充满了让您感兴趣的事情”。第一题5级计分,第二题6级计分,总分越高,表明被试总体幸福感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79。

    1.2.6 心理弹性

    采用心理弹性量表测量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弹性[14]。该量表共10道题,如“当事情发生变化时,我能够适应”。采用Likit 5级评分,总分越高,表明个体的心理弹性水平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5。

    1.2.7 应对方式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测量科技工作者的应对方式[15]。该量表包括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两个分量表,共20个条目,如“通过工作学习或一些其他活动解脱”“试图休息或休假,暂时把问题(烦恼)抛开”。采用Likit 4级评分,分别对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两个维度进行计算。分数越高,表明个体在遇到压力事件时,越倾向于采用积极应对或消极应对的策略。本研究中的两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分别为0.91和0.79。

    1.2.8 领悟社会支持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测量科技工作者领悟社会支持能力[16]。该量表含家庭支持、他人支持(领导和同事支持)和朋友支持3个分量表,共有12个条目,如“在我遇到问题时,领导、同事会出现在我的身边”。采用Likit 7级评分,总分越高,说明个体所拥有的社会支持越高。本研究中3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分别为0.91、0.92和0.93。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对相关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其次采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性检验;最后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变量间的关系进行初步考察,并采用回归分析考察各影响因素对于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

    2.1 心理健康状况

    2.1.1 消极指标

    描述统计表明,在河南省科技工作者中,有抑郁倾向者340人(占比31.9%),高抑郁倾向者49人(占比4.6%),累积389人,累积检出率为36.5%。由χ2检验可知,抑郁倾向的检出率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年龄上差异显著(χ2=22.04,P<0.001),检出的抑郁倾向和高抑郁倾向者在36~45岁年龄段中的比例(54.4%,53.1%)远高于其他年龄阶段;在工龄上差异显著(χ2=24.86,P<0.001),具体表现为检出的抑郁倾向和高抑郁倾向者在工龄超过15年科技工作者中的比例(32.4%,42.9%)显著高于其他工龄段;在学历上差异显著(χ2=18.25,P<0.001),抑郁倾向和高抑郁倾向者的检出率中,博士学历者占比59.1%与65.3%,硕士学历者占比29.1%与26.5%,本科学历者占比11.8%与8.2%;在职称上差异显著(χ2=10.65,P<0.05),抑郁倾向和高抑郁倾向的检出率中,中级职称者占比54.7% 与46.9%,副高职称者占比35.3%与45.7%,正高职称者占比10.0%和18.4%。

    描述统计表明,河南省科技工作者中轻度焦虑者455人(占比42.7%),中度焦虑者226 人(占比21.2%),重度焦虑者79人(占比7.4%),累积760人,累积检出率为71.3%。由χ2检验可知,焦虑检出率在性别上差异显著(χ2=7.93,P<0.05)。在所报告的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的被调查者中,男性占比(61.5%,50.6%)高于女性占比(38.5%,49.4%)。

    2.1.2 积极心理健康与总体幸福感状况

    描述统计表明,在河南省科技工作者中,积极心理健康平均得分为(26.92±6.08)分,相较于理论均值22.5分,整体的积极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由独立样本t检验可知,积极心理健康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由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积极心理健康在年龄、工龄、学历与职称等人口学变量差异显著,见表1。

    描述统计表明,河南省科技工作者总体幸福感平均得分为(6.38±2.05)分,与理论均值6分相较,整体总体幸福感水平良好。由独立样本t检验可知,总体幸福感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由单因素方差分析可知,总体幸福感在年龄、工龄、学历与职称等人口学变量差异显著,详见表1。

    表1 积极心理健康与总体幸福感在各人口学变量的上差异

    2.2 相关分析

    在描述统计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心理健康各指标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情况进行考察,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心理健康指标与各影响因素间的相关

    2.2 回归分析

    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以抑郁、焦虑、积极心理健康与总体幸福感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工龄、学历和职称作为控制变量,以心理弹性、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家庭支持、他人支持和朋友支持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各影响因素对河南省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指标的回归分析

    习近平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重大,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与民族的光荣[17]。由于工作时间长、工作要求高、缺乏体育锻炼及作息不规律等原因,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不容乐观[18]。本研究以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为指导,针对河南省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其结果对于提升河南省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河南省科技事业,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河南省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本研究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从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来对河南省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从积极指标来看,河南省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心理健康和总体幸福感水平均超过理论均数,表明该群体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需要注意的是,从消极指标来看,部分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抑郁倾向的累积检出率为36.5%,焦虑的累积检出率为71.3%,说明河南省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建议相关管理部门与各级各类科技工作者的所在单位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如进行心理健康宣传,做好心理健康的预防与保健工作,同时将心理问题筛查纳入体检范畴,以确保科技工作者心理问题的早发现与早治疗。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本次调查群体中,高抑郁倾向者占比4.6%,重度焦虑者占比7.4%,相关部门应该针对这部分群体予以重点关注,建立心理档案,采取干预措施,实施心理治疗,并实行定期追踪,以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提升其生活与生存质量。

    3.2 河南省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的人口学差异

    男性中度焦虑与重度焦虑的检出率均高于女性。这可能与人们对于性别角色的期望有关,社会通常对男性寄予较高的责任感和成就感期望[19],男性也常常将这种期望内化于心,表现为较高的成就动机。当由于各种条件限制,成就目标未能达成,成就动机未能得以实现时,就会表现出较高的焦虑水平。

    年龄在36~45岁之间的群体与工龄超过15年群体基本重合。这部分群体的抑郁倾向和高抑郁倾向检出率都较高,说明该群体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群体,应当予以重点关注。究其原因,可能是这部分群体处于中年阶段,既是家庭的顶梁柱,肩负着赡养老人与抚养教育子女的重任,又是工作单位的中坚力量,工作任务重,职业发展难,同时面对生活与工作的双重压力[20],一旦心理资源不足,应对策略失当,就可能会引发抑郁等负性体验。另一方面,该群体所报告的积极心理健康和总体幸福感水平也较高。进一步的数据补充分析发现,该群体在心理健康状况上存在典型的“两极分化”现象,部分人员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而另有部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具有典型的积极心理特征。这可能是因为此类科技工作者拥有充足的外部资源以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负性事件,情绪调节策略得当,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与成就感,从而对其心理健康起到保护性作用[21]。科技工作者在心理健康状况上的这种“两极分化”现象,是以往研究中所没有报告过的,后续研究可以考虑针对这种“两极分化”现象的形成机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高学历科技工作者群体的抑郁倾向和高抑郁倾向检出率也较高,其中博士最高,硕士次之,本科最低。一方面可能是受到社会影响,高学历的科技工作者作为河南省科技进步和发展的主要承担者,肩负重任且社会期望值高[22];另一方面可能受环境影响,高学历个体常常带有他人赋予的“优秀”的标签生活和工作[23],对自身也有较高的要求,从而导致心理负担加重,抑郁的可能性增加。

    中级职称科技工作者的抑郁倾向和高抑郁倾向检出率最高。这可能是因为该群体大多处于科研的起步阶段,科研压力大,考核任务重,职称评定难。另外,大多数中级职称科技工作者都相对年轻,经济收入低,生活压力大,经常面临工作与家庭冲突,导致身心俱疲[24]。当这些压力长期积累,不能得以有效缓解,就可能会导致抑郁症状的出现。

    3.3 河南省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

    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弹性负向预测抑郁与焦虑,正向预测积极心理健康与总体幸福感。心理弹性是心理健康状况的保护性因素,这与叶艳等人的研究相一致,心理弹性较高的个体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快速调用自身的心理资源,积极面对压力事件,从而更少地受到抑郁、焦虑的困扰,有更高的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感,进而保持健康的心理状况[25]。科技工作者在工作和生活中,可以考虑通过多种方式积累心理资源,提升心理弹性水平[26],增强对负性事件的免疫力,充分发挥心理弹性对心理健康状况的积极作用。

    积极应对方式负向预测抑郁和焦虑,正向预测积极心理健康和总体幸福感;消极应对方式则正向预测抑郁和焦虑,负向预测积极心理健康和总体幸福感。这一结果与已有研究相一致[27],说明面对各种应激性生活事件时,个体采用主动解决等积极应对方式有利于缓解压力,维持心理健康水平,反之若采取自责回避等消极应对方式,则会降低心理健康水平。科技工作者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有意识地提高自身心理素养,掌握有效的应对方式,正确面对压力,以积极的方式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难题。

    已有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缓解生活中所体验到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有助于保护心理健康[28]。与客观性的社会支持相比,领悟社会支持指的是个体感知到的社会支持水平,即在社会交往中,个体主观感受到的获得别人理解、尊重和帮助的程度。因而,对于缓解个体紧张水平,提高社会适应力,以维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29]。本研究结果也表明,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较高的科技工作者,其心理健康状况也相对较好。表明,可以通过提升科技工作者的主观感知,来帮助其拥有和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提升归属感和安全感,增进应对困难时的信心,进而促进其心理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3.4 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依据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从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选取心理健康指标,针对河南省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同时从心理弹性、应对方式等角度深入探讨该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采用横断研究设计,虽然考察了心理健康指标与各变量的相关关系,但不能进行因果性的推论,未来可以考虑采用纵向设计的方法,以便更好地对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从而为有针对性的干预提供更具有科学性地依据。其次,从研究内容来看,本研究选择的影响因素变量,数量较为有限,领域也比较狭窄,未来研究可以从更广泛的工作与生活领域选取更多数量的影响因素,以期对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幸福感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2021年8期)2021-12-01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6期)2021-07-31致敬科技工作者纺织科学研究(2021年6期)2021-07-15——致敬殡葬工作者">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黄河之声(2021年2期)2021-03-29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英语文摘(2020年11期)2020-02-06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人民调解(2019年1期)2019-03-15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中国生殖健康(2019年7期)2019-01-06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当代陕西(2017年12期)2018-01-19幸福感小说月刊(2014年7期)2014-04-18“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体育师友(2013年6期)2013-03-11

    推荐访问:河南省 心理健康 现状及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