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烽火中的挺进剧社

    时间:2023-06-11 15:05:1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袁琪琪

    挺进剧社是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政治部下设机构,以宣传抗日政策、发动群众为主要任务。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是1939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以八路军第四纵队为主在平西组建的一支归晋察冀军区建制,同时直属于八路军总部的战略力量,由萧克任司令员,程世才任参谋长,并组成军政委员会,统一领导平西、平北、冀东的抗日游击战争。文艺与宣传工作,作为部队军事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其作用不可忽视,由此,便产生了创建挺进剧社的迫切需要。挺进剧社不仅担负着开展文艺工作的任务,更承担着宣传党的抗战方针政策,团结人民群众的光荣使命。

    1939年5月1日,挺进剧社正式成立。关于挺进剧社的命名,部队中存在着不同的主张。一种看法认为“剧”字的内涵过于片面,并未包含音乐、舞蹈、美术等内容;
    另一种看法指出“社”字并不适用于部队,认为这是由白区斗争中,向独裁政府要求“结社”自由而引申出来的。在挺进军政治部会议上,挺进军政治部主任伍晋南释疑解惑,最后确定并且郑重地宣布了“挺进剧社”的命名,决定以原宋时轮支队的宣传队为基础组建挺进剧社,下设戏剧、歌舞两个宣传小分队,另设一个总务组,陈靖任社长,兼任戏剧队队长,歌舞队队长则由袁琴谱担任。

    挺进剧社初创之际,演出节目几乎都是由两个队长从中央人民剧社和一二○师战斗剧社带来的。戏剧方面主要有:三幕歌剧《亡国恨》,独幕话剧《小白龙》《李七嫂》,哑剧《铁蹄下的反抗》和活报剧《团结抗战》等。舞蹈方面则以《水兵舞》《锄头舞》《镰刀舞》《儿童舞》《团结舞》等为主。歌曲方面除了红军歌曲外,还有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流亡三部曲》《义勇军进行曲》《长城谣》《五月的鲜花》及《芦沟桥对唱》等。由于根据地长期处于敌我的战火纷飞之下,挺进剧社的表演没有固定场所,广场、村口、街道旁都能看到挺进剧社社员的身影。他们利用战斗的间隙,就地表演,不一定有舞台,也不一定非化妆不可,更不需要特制的道具。虽然装备相当简单,但给根据地军民带来的却是弥足珍贵的“精神食粮”。

    挺进剧社一经成立,便在罗古台、蟒石口、板城、白涧等地开展巡回演出,不仅为根据地军民提供了丰富的节目,更以其有声有色的表演达到深入人心的宣传效果。不久,挺进剧社便迎来了筹备“五一”劳动节纪念大会的重要任务。筹备之际,三十四大队(三十四大队:原八路军第四纵队下属的宋时轮第12支队。1939年2月7日,挺进军成立后,便归属挺进军)的相关领导来到挺进剧社,与陈靖等人商议,希望挺进剧社能够抽调一个小分队配合部队,在卢沟桥至南口的地区开展系列活动以纪念“七七”抗战两周年。同时,他们对陈靖还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组织好妙峰山庙会的抗日宣传工作;
    二是配合平西部队开展政治攻势;
    三是协同挺进军做好筹粮、筹布、筹医药的“三筹”工作。陈靖欣然答应,次日便带领12人小分队前往妙峰山。“五一”纪念大会上,挺进剧社首次表演了自创曲目《挺进军歌》。该曲目由罗立斌创作,经挺进军司令员萧克修改完成,概述了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这一支劲旅诞生的战略意义及其斗争任务,也蕴含着挺进剧社为之奋斗的目标。

    “挺进!挺进!在卢沟桥畔,

    在永定河边,

    在敌人的远后方,

    在祖国的最前线!

    巩固平西抗日根据地,

    配合东北义军的胜利,

    坚持冀东游击战争,

    创造冀热察新的根据地!

    我们的旗帜飘扬在长城外,

    我们的胜利震动了全世界!

    挺进!挺进!要驱逐日寇,

    直到鸭绿江边!”[1]

    紧接着,妙峰山的抗日政策宣传工作随即展开。妙峰山奇险峻拔,香火旺盛,香客络绎不绝,不仅有利于隐蔽,更有利于广泛宣传。挺进剧社12人小分队一到达妙峰山,就积极向往来的香客进行宣传演出。队员先向香客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及党的方针政策,讲述目前抗战局势及敌后军民的斗争任务;
    再进行动员,鼓励其支持抗战,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我们党的军队,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最后为香客们献上精彩的演出,其中《今天大家都来想一想》的歌曲表演,引发观众强烈共鸣。该曲目以宣传统一战线政策为基调,表达了参战青年对父母家人的深切思念,号召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共御外敌,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抗战热情。妙峰山的任务圆满完成后,队员们顾不上休整,便立即与当地游击队取得联系,赶赴山下,积极开展“三筹”工作,一边继续抗日宣传,一边征集物资。在挺进剧社和游击队的协同努力下,“三筹”工作取得良好成果。

    1940年春,为增强挺进剧社综合能力,使其更能适应斗争需要,挺进剧社向挺进军司令员萧克递交了赴华北联大学习的报告。这一计划很快得到了萧克的支持。战火下的进修机会弥足珍贵,百余名挺进剧社的文艺战士斗志昂扬,从平西永定河岸出发前往华北联大。

    进入华北联大后,社员们进行了专业的学习进修,各方面水平均得到锻炼与提升。挺进剧社全部被编入联大文艺部,社员分别进入其下设的文学、戏剧、音乐和美术四个系学习进修。文艺部部长是著名的文艺家、教育家沙可夫,文学系主任由沙可夫兼任,其他三个系分别由崔嵬、吕骥、沃渣等担任。联大的课程体系安排极为丰富,不仅有文艺理论课程,还有针对性专业课程,如《艺术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等,涉及音乐、舞美、编剧、导演、演技及舞台工作等诸多方面。在教学形式上,主要采取授课的方式,辅以针对性专业指导。挺进剧社虽然是一支有基础、有实践、组建时间较长的文艺队伍,有着土地革命时期人民剧社、战斗剧社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但是由于长期处于频繁战斗和紧张工作之中,队员几乎全凭现学现用,既没有现在这种安定的学习环境,更没有系统学习的条件。因此,此次联大进修机会难能可贵,社员一个个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更期待将联大所学尽快应用于革命文艺斗争的实践中去。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挺进剧社还利用课余空闲时间到西北战地服务团、联大文工团和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等各大文工团观摩学习。

    1940年9月,半年的学习生涯接近尾声,应文艺部要求,挺进剧社以“汇报演出”为此次进修画上圆满的句号。这次汇演共展示了五个节目:独幕话剧《蓝包状》和《一个不完整的连队》,歌曲《黄河大合唱》,《太平歌词》和《双簧》两个曲艺节目[2]。在联大的进修,为挺进剧社的发展掀开了新的篇章。经过联大进修,队员们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都得到了长足提升。较为经典的《挺进剧社社歌》《矿工暴动》和《到新中国去》,都是在此期间由挺进剧社独立创作、导演和演出的。用社员的话来说,“过去总是吃现成饭,选别人的本子,演别人的戏,现在自己也能创作了”。

    挺进剧社在进修汇演结束后,便马不停蹄地赶赴平西继续革命文艺斗争。这时,日本在华北先后推行“治安肃正”作战行动与“囚笼”政策,大肆对根据地发动“扫荡”“蚕食”。在艰苦的环境下,挺进剧社依然边排练,边转战,与挺进军共抗争,同进退。此时,正值“百团大战”筹备之际,社员相当振奋,认为这是一个下部队的良机,迫切地想要将联大进修的成果应用于实际。但这一时期的主要表演曲目对设备、服装等有着一定的要求,且需进行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百团大战”的作战任务艰巨,节奏快,间隙短,并不适应于较大规模的文艺宣传活动。最终,考虑到实际斗争情况,挺进剧社派出了两个小分队进行小规模的动员宣传活动。但剧社的表演极大地振奋了士气,鼓舞了精神,为“百团大战”的胜利献上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百团大战”虽取得了重大胜利,但随后根据地遭到日军大规模进攻,敌后的革命斗争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相应地,文艺工作的战斗性更为凸显,其节目为适应部队和群众的要求变得短小精悍。但挺进剧社从未放弃对大型剧目的排练,边训练演员,边筹备物资。

    1941年3月,日军对平西抗日根据地展开了“十路围攻”,企图彻底破坏平西根据地,妄图“歼灭”挺进军。此时,挺进剧社驻地远离部队,为安全着想,挺进军领导令其向部队靠拢,向安全区域转移。社员紧急转移,而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向北这一条路。转移途中,剧社不幸被日军围困在拒马河西岸的一座高山上,此时北面的西河十渡、东面的沈家庵、西面的太平庄等地均处于敌人的控制之下,挺进剧社陷入了极端危险之中。经过社员的顽强奋战和部队、群众的驰援,终得以脱险。这足以说明根据地的文艺宣传工作是在极其艰巨而危险的环境下坚持的。

    在革命的道路上,有很多社员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袁琴谱为抢救物品遭遇敌机空袭,祁式超在反“扫荡”中牺牲在敌人乱刀之下,王青侠积劳成疾,不治而亡……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消逝都在诉说着漫长的战争烽火。社长陈靖为祭奠并肩作战的战友,慷慨赋词《忆秦娥·怀故》。

    “救国志士群峰接。

    群峰接,

    长城烽火,

    京郊岁月!

    人民热汗烈士血,

    绘成此景众心惬。

    众心惬,

    往事难忘,

    毋忘先烈!”[3]

    1942年是根据地进入严重困难时期。年初,为贯彻中共中央精兵简政方针,冀热察挺进军番号撤销。为有效适应斗争需要,挺进剧社被一分为三,其中大多数富有经验的队员被派遣至斗争更为残酷的平北和冀东根据地,这些派出队员后来成长为“长城”和“尖兵”剧社的骨干力量。

    日军投降前夕,冀热察抗日根据地(冀热察抗日根据地:也称平郊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北平郊区创建的抗日根据地,主要由平西、平北、平南、冀东抗日根据地构成)的文艺工作队伍,真正做到了把抗日大旗插遍整个燕山南北、山海关内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挺进剧社先后隶属华北军区、北京军区,更名为战友文工团。“挺进!挺进!左面是长城燕山。挺进!挺进!右面是渤海平原!敌人要把这块土地当作战略后方,毛主席命令我们在这里坚持抗战”。这首《挺进剧社进行曲》跟随着挺进剧社社员的足迹传遍冀热察抗日根据地的山川村落,极大鼓舞和激励了根据地军民坚持抗日斗争的信心,在战火纷飞中谱写了壮阔的文艺篇章。

    猜你喜欢 剧社根据地社员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湘潮(上半月)(2022年5期)2022-12-06白音和新中国剧社的往事公民与法治(2022年3期)2022-07-29抗战时期战斗剧社的戏剧活动及其作用山西青年(2020年3期)2020-12-08戏剧演出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年11期)2019-12-24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红土地(2019年10期)2019-10-30冲锋剧社在唐县档案天地(2018年9期)2018-11-26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中共党史研究(2014年7期)2014-04-27Comparison of plasma microRNA-1 and cardiac troponin T in early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2014年3期)2014-03-20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民主与科学(2014年3期)2014-02-28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民主与科学(2014年2期)2014-02-28

    推荐访问:挺进 烽火 剧社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