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清代皇贵妃制度研究

    时间:2021-07-05 08:00:2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皇贵妃做为明清后妃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的位次,对明清两代的后宫带来了不同的影响和作用,那么这种制度是怎么形成的,又是怎样发挥其作用的。对于皇贵妃本身又有什么样的要求,本文将就两朝政治史,特别是清朝政治史中后宫制度作一定的简述,并对皇贵妃制度进行评价。
      关键词:皇贵妃 递补 后宫制度
      皇贵妃是中国古代后妃制度中的一个等级,获得这一封号的后妃多见于明清,相比较于前代的后妃制度,明清时期的后宫无论是在等级、称号、人数方面都大大简化了。但是皇贵妃在明清两代的后宫当中却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建储等方面影响不可小觑。本文就明清两代的皇贵妃制度提出一点见解。
      一、明清后宫制度的变迁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大大缩减了前代比附《礼记·昏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1的传统后妃制度,改为后妃两个等级。在妃的前面加以象征后妃温良淑德品行的字号加以区分,如宁妃、淑妃、德妃等。后世的皇帝沿用,但偶尔也用前代象征身份尊贵的名号,如宸妃、贵妃等。明世宗嘉靖十年防古礼设立九嫔位在妃以下,其中间或加以婕妤、昭仪等称号。明代宗于景泰七年八月十三册封唐氏为皇贵妃,她是有史可考明朝第一位“皇贵妃”。后世明宪宗册立万氏、明神宗册立郑氏为皇贵妃时皆沿用。但此时的皇贵妃不是一个独立的后妃等级,而是表示皇帝对某一嫔妃的特殊宠爱,贵妃的前面可以冠以皇字,而其他名号的嫔妃若获得特殊恩宠时,亦可冠以此字,如皇宁妃、皇淑妃等。
      但是就是这一字之差,使明朝的皇贵妃们得以在后宫中呼风唤雨,甚至危及后位甚至国本。明宪宗的皇贵妃万氏差点致使宪宗绝嗣,神宗的皇贵妃郑氏所生之子差点危及泰昌帝的太子之位,崇祯帝的皇贵妃田氏恃宠而骄,不把周皇后放在眼里等等。
      清朝肇始,后宫位分未明,天命汗努尔哈赤的配偶皆称福晋。到了清太宗皇太极崇德元年设立崇德五宫,后妃名号才得到明确。当时除中宫皇后外,以关雎宫宸妃位号最尊,辅佐椒廷。而麟趾宫贵妃位号次之。另有衍庆宫淑妃、永福宫庄妃依次排列。五宫之外,称侧妃、庶妃,与五宫后妃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顺治年间,后宫的称号和位次依然不够规范,依旧存在以“福晋”和“格格”等称呼后宫嫔妃的现象,顺治十三年九月二十八日册封鄂硕之女贤妃董鄂氏为皇贵妃,并大赦天下,颁布诏书,指出了皇贵妃与贵妃的区别,皇太后和太后无异,皇太子和太子无异,而皇贵妃和贵妃是有区别的,是仅次于皇后而高于贵妃的后妃等级。这是第一次明确了皇贵妃的地位。此时,顺治帝的第二位皇后孝惠章皇后因不合帝意,剥夺了统领后宫的职权,此时皇贵妃董鄂氏便总摄后宫,行使皇后职权,虽无皇后之名,却有皇后之实。这在顺治帝《端敬皇后行状》中也得到了验证,它记载:宫中庶务,曩皆后经理,尽心检核,罔不当。虽未晋后名,实后职也。第以今后在,故不及正位耳。2
      康熙年间是清朝制度的发展完善期,后宫制度也在这一时期基本定型。康熙帝在世时册封了一位皇贵妃,即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康熙的第二位皇后孝昭仁皇后病逝,佟佳氏以贵妃协理后宫,因康熙前两位皇后短命,故康熙不忍再立皇后,以防克妻。但后宫不可无主,便采用父皇册立皇贵妃代行皇后职权的先例,于康熙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册立贵妃佟佳氏为皇贵妃,总摄后宫事。及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八日,皇贵妃病重,于九日册封为皇后,十日崩,居后位仅一日。从此,两朝皇帝册封皇贵妃的先例成为惯例,皇贵妃也成为副后。后世皇帝多沿用,成为定制。
      二、册封皇贵妃的几种情况
      虽然清代有诸多的皇贵妃,但是她们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册封的,并不是所有的皇贵妃都行使副后的职权,也并不是都能够晋升为皇后,大体有以下几种分类:
      第一、递补皇后,如期扶正
      这是皇贵妃地位的象征,行使副皇后的职权,总摄后宫。皇后健在能够正常履行职权时,一般不册立皇贵妃。当皇后病逝时,由于先皇后处在大丧期间,加上皇帝悲痛,不愿册立新后,便册立皇贵妃行使皇后职权,等到丧期一过,或者皇帝认为可以册立的时候,再晋升皇贵妃为皇后,这是清代册立新皇后的一贯做法。比较明显的有,康熙帝的孝懿仁皇后、乾隆帝的继后、嘉庆帝的孝和睿皇后、道光帝的孝全成皇后。她们继立为皇后之前都作过皇贵妃。
      第二、无意立后,总摄后宫
      由于皇帝已经连续丧后,并且年事已高,感觉没有再册立皇后的必要,并且册立新的皇后会使新皇后的皇子由庶出变为地处,引起立储格局的变化,因此表明不再册立皇后,但是后宫需要有主持之人,这时候册立的皇贵妃仍旧是后宫之尊,但是已经没有晋升为皇后的可能性。这样册立的皇贵妃有乾隆帝的令懿皇贵妃、纯惠皇贵妃,道光帝的康慈皇贵妃,她们虽然作过皇贵妃,主持后宫事务,但是没有成为皇后,有的是后来追封的。
      第三、临危晋封,特殊尊荣
      为皇帝宠爱的贵妃,因为病入膏肓无可救治,在临死之前晋封皇贵妃,表示一种特殊的尊荣。比如,雍正帝的敦肃皇贵妃年氏和乾隆帝的慧贤皇贵妃高氏,由于受到了皇帝特殊的宠爱,初封就是贵妃,仅次于皇后。但是这两位贵妃比较短命,在弥留之际,被皇帝晋升为皇贵妃,没有来得及册封典礼就去世。表示了皇帝的特殊宠爱。
      第四、新皇恩宠,太妃晋升
      再一种情况是,先皇驾崩,新皇继位,先朝的皇帝遗孀受到了新皇的尊敬,得以不断的晋封,由妃到贵妃,由贵妃到皇贵妃。这种情况下册封的皇贵妃比较多,她们在政坛上的影响力微弱,只是给她们的寡居生活以慰籍,提高了一下待遇而以。清朝册封的皇贵妃中多半以上是这种情况。
      第五、德贤子贵,死后追封
      最后一种是死后追封的,为了表达皇帝的哀思或者是由于子女的显赫,另外是政治上的某种需要,追封已经死去的妃嫔为皇贵妃。比较明显的是康熙皇帝的敬敏皇贵妃,她原本是康熙皇帝的敏妃,后来由于她的儿子怡亲王允祥受到雍正皇帝的器重,为了提高他的地位,追封敏妃为敬敏皇贵妃,陪葬景陵。另外是乾隆皇帝的哲悯皇贵妃,她本来是乾隆皇帝未继位时的侧室,早逝。乾隆帝即位后,追封为哲妃,又因为她为乾隆皇帝生下长子,加封哲悯皇贵妃。这样册封的皇贵妃当然没有享受到应有的权力和待遇,仅仅使她们在世的子女有了一个比较高贵的出身而以。

    推荐访问:清代 制度 研究 皇贵妃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