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中国的伙伴关系与美国的门罗主义

    时间:2021-07-02 00:00:4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wzk/xwzk201507/xwzk20150724-1-l.jpg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副主任
      新年伊始,中国在北京召开了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的合作论坛。双方达成许多共识,论坛始终贯穿了“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希望与各国建立广泛与密切的“伙伴”关系的又一体现。
      然而,美国媒体神经高度紧张,声称中国“在美国后院建立新的势力范围”,趁美国外交“战略收缩”、门罗主义不再之际,与美国展开地缘政治的争夺。并且将中国与俄罗斯、伊朗拉在一起,似乎三国想结成“联盟”在拉美对付美国。看来,美国朝野对中国特色外交以及中国的全球伙伴关系政策真是缺乏深入了解,难免自言自语,杞人忧天。

    “广结善缘”不树敌


      中国人现在最关心两件事,那就是发展与安全。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新世纪,中国的发展与安全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安全与繁荣也需要中国的贡献。这种相互依赖加深、命运休戚与共的辩证关系贯穿中国特色外交的战略和政策,也充分体现了“计利当计天下利”的中国胸怀、中国智慧。
      在这些外交大政方针指导下,中国努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拓展全球伙伴关系和网络,战略伙伴、对话机制不断增加。中国与50个非洲国家整体合作的中非合作论坛2000年成立;与中东欧16国于2012年建立“1+16”合作机制;与22国的阿拉伯国家联盟2004年建里中阿合作论坛;与俄罗斯和四个中亚国家在2001年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印度、巴基斯坦、伊朗等南亚和西亚国家为观察员;中国与东盟的对话合作则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启动;去年7月习近平与33国组成的拉共体领导人首次集体会晤,宣布建立中拉论坛和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今年元月8日中拉论坛首次在京举行。
      放眼世界,“中国的朋友遍天下”,已初步形成以全球伙伴关系和区域合作机制为特征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然而中国坚持不结盟的政策并没有变化。在这点上中国与美国和西方国家有着根本性区别。中国是“广结善缘”不树敌,美西方则是“零和思维”,敌我阵线分明。下面两个例子就很能说明问题。
      首先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共赢原则,既促进安全,又促进发展,两个轮子一起转。它与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密切相关,与欧亚各国共同发展和振兴紧密相连。沿线44个国家、22万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生产要素互补性强,结合各自优势共同发展将大大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合作共赢的前景显而易见。目前“一带一路”构想已得到50多个国家的呼应、参与和对接。
      “一带一路”所蕴含的伙伴关系政治上是包容的,将促进亚洲与欧洲、非洲、美洲等文明圈的互鉴与融合;它又是开放的,以自愿为原则,不封闭机制,不限制国别,不以意识形态划线,摒弃势力范围和主导权之争,有助于打破长期存在的陆海割裂、区域阻隔的旧地缘战略态势。
      这种伙伴关系在经济上是合作共赢的。它将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扩大经贸合作,促进合作伙伴共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架构。亚投行、丝路基金等中国倡导的新型金融机构还将有效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全球金融和货币体系的话语权和自主权,并为“华盛顿模式”失败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提供推动力量。
      再看中拉合作机制。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共同体国家同样遵循合作共赢原则发展长期伙伴关系,它与美国的“门罗主义”毫无干系,与争夺“势力范围”更是不着边际。美国以为,美国收缩、别国进取就是在拉美争夺势力范围,这种想法一是不符合事实,中国在拉美无意取代也不可能取代美国。二是拉美国家有权利选择合作伙伴,与中国进一步加强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是双赢、多赢的良性互动,没有针对第三方的结盟含义。
      王毅外长在中拉论坛闭幕式上表示,中拉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也不排斥第三方,旨在打造南南合作的新样板。而且,拉美整体政治稳定、经济发展,首先获益的就是作为拉美近邻的美国。就在这次中国与拉共体论坛上,双方宣布今后10年贸易规模达到5000亿美元,中国在拉美地区投资存量达2500亿美元。中国此前已提议与拉美共同构建“1+3+6”合作新框架,即“1”是指《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规划(2015-2019)》,“3”是贸易、投资、金融合作“三大引擎;“6”指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制造业、科技创新、信息技术“六大领域”。
      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际资金因美联储结束量化宽松、即将提高利率而可能大量回流美国的背景下,拉美国家普遍面临经济增长和资金的瓶颈,中国与拉共体国家加强互利合作,正逢其时。
      2013年,美国国务卿克里在美洲国家组织会议上声称,“门罗主义的年代已经结束”。2014年12月,白宫又宣布了与古巴关系正常化的计划。这本来都是好事,表明美国将跟上历史进步的步伐,不再在拉美专注于地缘政治的“零和”游戏,是美国对拉美政策的修正,并非美国学者所说的“战略收缩”。
      但是美国一些人经常拿“放大镜”来观察中拉合作,希望找到“中国扩大势力范围”、与美国在拉美进行战略竞争的蛛丝马迹。如中国政府与阿根廷关于民用核电的合作项目、与玻利维亚和委内瑞拉在卫星发射方面的合作都被过分解读,似乎美国的后院就要“起火”。更有甚者,中国的民企考虑投资400亿美元,在尼加拉瓜建造80公里长、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运河也被炒作成“中国的战略图谋”,想以此取代美国垄断的巴拿马运河。去年年底《财新》年度峰会上,就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我回答很简单,“子虚乌有”。

    “伙伴关系”比“门罗主义”高明


      那么从历史经验、外交战略和国家利益层面分析,中国为什么选择建立广泛的伙伴关系而不走结盟的路线呢?
      一般意义上讲,同盟关系通常需要签署有国际法意义、约束力强的多双条约,并承担相应责任。而伙伴关系则不签署任何条约,不受结盟义务约束,是自愿的合作关系。

    推荐访问:门罗 美国 中国 伙伴关系 主义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