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中苏关系:从结盟到分裂

    时间:2021-06-27 16:02:2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中苏在20世纪中期经历了从同志加兄弟走向分裂甚至是武装冲突的境地。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变化,近年来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从多方面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但是这些观点还是停留在逻辑分析和价值判断上,因此说服力略显不足。本文将从建构主义的观念、身份、利益等核心概念出发,以观念的建构构成了国家身份,国家身份建构了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决定了国家行为来分析中苏从结盟到分裂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中国;苏联;结盟;分裂;建构主义
      中苏从结盟到分裂的原因历来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因为这不仅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还对于当今中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经验和模式也是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学习的榜样。新中国成立后自然倒向苏联一边,结成中苏同盟。但是中国自身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不能照搬苏联模式,而是要走一条自己的道路。由此,中苏两国在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上产生了认识的分歧。随着这种分歧的公开化、扩大化自然构建了两个国家对立的身份,最终导致双方关系分裂。
      一、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及核心概念
      建构主义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成型并受到学术界重视,90年代中后期成为强劲的理论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尼古拉斯·奥努弗和亚历山大·温特。1999年温特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建构主义理论的成熟。建构主义分为激进的建构主义和温和建构主义两个派别。建构主义的核心命题有两个:第一,国际关系结构主要是国际政治文化,而不是权力和制度;第二,国际政治的文化不仅影响行为体的行为,而更重要的是建构行为体的身份和利益。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是:1.国家是体系的主要行为者,无政府状态是国家造就的。2.国家体系的基本结构是社会的,而不是物质的。3.社会关系构建认同和利益,认同构成利益。4.世界政治行为体和结构之间存在相互构成关系。
      建构主义的三个核心概念是“规范”、“认同”和“文化”。“规范”属于一种社会约定,包括规则、标准、法律、习俗、习惯等。建构主义者把规范概念定义为“意指对某个特定国家本体作出适当行为的集体期望”。“认同”这一概念来自社会心理学,指某行为体所具有的和展示出的个性及区别性形象,这些形象是通过与“他者”的关系而形成的。建构主义认为利益依赖于认同。“文化”,建构主义认为,文化不仅影响国家行为体的各种动机,而且还影响国家的基本特征,即国家的认同。国际政治的文化可以改变国际体系。温特提出了三种国际政治文化:霍布斯文化、洛克文化和康德文化。[1](P.137)国家存在着战略文化。建构主义批判性的吸收了国际关系解释性理论和构成性理论的研究成果,谋求从社会学角度考察世界政治,为国际关系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道路,重新设定了国际关系学的研究议程。
      二、中苏结盟:中苏友好话语的构建
      温特认为物质性因素对于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是观念性的因素、文化因素同样对国家利益发生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在国际社会上起作用的并不是物质因素、而是观念因素。因此,可以说中苏同盟的建立以及中苏友好关系的发展是双方在观念上互相建构的结果。
      第一,中苏结盟前的政治文化准备。对于各国无产阶级政党来说,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是他们联合的政治文化基础,而民族国家的形式又要求他们把民族和国家的解放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种政治文化的两重性是他们认同选择矛盾的根源。这种矛盾在国际共运的发展中可谓贯穿始终。但是同时,政治文化的这种认同两重性又并不总是冲突的,即当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斗争有着共同的敌人、存在共同方向的时候,两者不仅不矛盾而且能够相互配合。还常常能够发展出一种“同志+兄弟”的友谊,中苏结盟就是如此。
      第二,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家温特认为,相互依赖是形成主体间认同的主要因素。中苏结盟是当时双方国家安全战略的共同需要。早在抗日战争结束后不久美国就对苏联发起了冷战,并在中国支持蒋介石国民党发动对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战争。中国革命胜利后,美国不承认新中国政府,支持国民党对新中国进行各种破坏活动。这种不友好的行为迫使毛泽东不得不考虑与苏联结盟以得到安全保障。随后世界格局朝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对抗的国际战略格局发展。但是从当时的国力上看,苏联和美国差距巨大。随着美国在远东扶植日本作为对抗苏联的前哨,使得苏联意识到自己在远东的地缘政治格局不断恶化。因此苏联与中国结盟不仅可以增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而且还会给其远东的安全带来一定程度的保障。
      以上中苏两党关于政治文化和国家安全利益的认识趋同建构了两国的“同志+兄弟”身份。但是中苏同盟的身份地位不是不变的,当苏联对自身的经验进行了调整,当中国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当中苏之间的国家战略发生分歧的时候,中苏同盟将会随之受到冲击。
      三、共有知识的建构:从友好话语转向对抗
      建构主义认为,共有知识或文化是指行为体在一个特定社会环境中共同具有的理解和期望。在这个环境中,共有知识建构行为体的身份和利益。中苏关系之所以走向分裂是因为他们的对共有知识这种观念性因素的认识出现偏差。
      第一,国内建设上,对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不同认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中国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所以中国当时全面学习苏联。“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是当时中国人民心中的向往。但是随着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对斯大林的批评,对于社会主义阵营来说无疑是一次思想解放。推动了各国对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探索。随着各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在探讨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国际共运出现了明显的多元化特征。但是由于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元性使得各国对其他国家的改革相互指责、相互批评。苏联的政策调整被中国批为“右倾机会主义”、“修正主义”;中国对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探索被苏联批为“民族主义”、“教条主义”;南斯拉夫否定社会主义阵营等立场被中苏共批为“反马克思主义”,是帝国主义的产物。

    推荐访问:结盟 视角 分裂 中苏 关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