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浅析汶川灾后重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时间:2021-06-26 16:03:0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是中华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抗击"5.12"特大地震灾害的一次伟大实践。这次灾后重建过程中所凝铸成的伟大崇高精神,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生动课堂和鲜活教材。各高校应以此为契机,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与载体,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预警机制,不断增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有效性和针对性,不断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灾后重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在四川汶川的里氏8.0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突如其来的汶川特大地震,留给我们的是内心深处难以弥合的伤痛,是废墟下等待重建的家园。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在各兄弟省市的大力援建下,灾区人民不畏艰险,努力克服一切困难进行灾后重建,并且在短短3年时间里取得了恢复重建的伟大胜利。汶川灾后重建虽然过程艰苦,但也孕育出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为搞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契机。我们应该结合当前汶川灾后重建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根据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创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凝炼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精髓。
      一、汶川灾后重建的主要特点
      (一)重建任务的艰巨性
      汶川大地震后,灾区到处是倒塌的房屋、断裂的交通要道和阻隔的山体。灾后要完成倒塌房屋778.91万间,损坏房屋2459万间,北川县城和汶川映秀几乎夷为平地的全部重建。灾区处于地形复杂的龙门山断裂带上,对口援建的人员必须克服经济水平、气候、饮食、文化等巨大差异,再加上灾区原本就供地矛盾突出、民族成分复杂、经济落后、地质条件恶劣,重建难度可想而知。通过10万援建大军、1000多个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曾经饱受苦难的灾区大地得以脱胎换骨,浴火重生。
      (二)重建工作的人本性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次汶川灾后重建,以人为本等科学理念得到了充分彰显,以人为本的内涵得到了生动诠释。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指示,要争分夺秒抢救受伤群众,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作出百倍努力。温家宝总理站在北川中学坍塌的教学楼废墟旁大声疾呼:“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位的任务是抢救被困人员。抢救人的生命,是我们这次救灾工作的重中之重。”正是有了对生命的无比敬重,才会有对被掩埋人员的抢救不惜一切代价,才创造出被掩埋100小时以上仍然生还的奇迹。以人为本的理念,还体现在对灾区群众的人文关怀上。5月17日,国务院决定,在3个月内向灾区困难群众每人每天发放l斤口粮和10元补助金。此外,对灾害中死亡人员的家庭按每位遇难者5000元的标准发放抚慰金。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过程中,国内外的心理机构、高校心理院所、军队心理专家以及心理服务志愿者也活跃在第一线,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心理救援行动,并且这种行动将会持续20年。这深刻地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的深切关怀,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抚平了心灵创伤、消除了心理阴影。
      (三)重建宣传的开放性
      在抗震救灾的整个过程中,中国以开放的姿态,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平台、移动通信等多种现代传媒向国际社会公布灾情信息,使全世界能够及时了解到灾区的最新情况,了解到中国政府和人民援助灾区、重建家园的坚强意志和有效行动。正是多种现代传媒通过广泛、深入、真实、生动的新闻报道,传递了政府和四面八方的人们对地震灾区人民的关爱之情,将许多可歌可泣、催人奋进的先进事迹展现在人们面前。通过正确的传媒导向,有效破除了各种谣言,减轻了灾区群众的恐慌心理,表现出迅速实效、公开透明、全面持续、科学人性、震撼感染等特点,宣传了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凝聚了社会救助力量,促进了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汶川灾后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原因分析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汶川灾后重建取得决定性胜利取决于灾区人民不怕艰难困苦,迅速从地震灾害的影响中恢复过来,把精力投入到建设家园的伟大实践中去;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汶川灾后重建取得胜利也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各兄弟省市的对口援建。
      (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2008年5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深入分析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后,果断作出“建立对口支援机制,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的重大决策。这是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的一大创举。10天后,胡锦涛总书记再次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就对口援建作出具体安排:全国19个省市以不低于1%的财力对口支援重灾县市3年。随后,《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正式颁布。震后30天的6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对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教育作出具体安排。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总动员令。这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对全国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力以赴做好灾后恢复重建教育意义重大。
      (二)灾区人民的自强不息
      大地震后,灾区人民并没有被当前的困难吓倒,千千万万灾区干部群众,迅速从废墟中顽强站立,动手建房,进山修路,以顽强的毅力和艰辛的汗水重建家园。在整个恢复重建过程中,灾区人民沉着、冷静的按照当地政府的相关要求和安排在规定的地方搭建临时住所,为失去亲人的老人和孩子提供第一时间的帮助,有的干部自己家里的亲人失去了也来不及伤心难过,他们只是一味地投入到为老百姓重建家园中。“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这些在灾区广泛流传的标语,成为灾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精神的生动写照……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自强不息、愈挫愈勇的强大力量,才使得灾区在短短的3年时间内就胜利完成了整个恢复重建过程。

    推荐访问:汶川 浅析 重建 启示 灾后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