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男女大学生婚恋观的比较及其教育模式构建探讨

    时间:2021-06-16 16:04:1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大学生接受有效的婚恋观教育对其自身成长有利,也会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在社会变迁迅速、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大学生的婚恋观呈现出新的特点。本文从性别角度总结了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特点,探讨了“校本课程-自我教育-家庭社会网络”三位一体的婚恋教育模式,从而帮助和指导男女大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婚恋观。
      关键词:性别;婚恋观;比较;教育模式
      
      恋爱婚姻是指有关恋爱、择偶条件的观点和价值取向,集中地表现在选择婚姻对象的主观标准上,不同时代的男女青年有不同的婚恋价值观。
      张静敏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婚恋观的性别差异进行了分析,邱丽从婚姻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男女婚恋观差异量的探讨。这些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可供比较的材料,但是提示现象的同时,其对现象的深层次分析与问题解决对策的深入建构略显不足,本研究将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
      一、问卷编制
      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中学生所提示的情感问题,通过对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访谈,参考我国社会学与心理学有关的研究成果,设计了一份结构性婚恋观的调查问卷。题目包括婚恋观、性爱观、择偶观等,以探讨不同性别学生的态度差异。
      二、调查与样本基本情况
      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专、大专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339份,收回合格问卷333份(98.2%),其中男生130人,女生203人,总体年龄15~24岁。现场发放与回收问卷,数据由SPSS11.5软件包处理。
      三、统计结果分析
      本研究从性别角度对已有的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总结发现当代男女大学生婚恋观呈现出以下性别差异特点:
      1.婚恋认可度与婚恋目的性的性别差异
      就恋爱现状而言,由表1可知:50%的男生与43.9%的女生表示曾经或目前在恋爱状态中,男生高于女生。这表明男生在心理层面上对恋爱现状的认可度与普遍性高于女生。进一步探讨关于恋爱的归宿问题,25.5%的学生对正在进行的爱情归宿很看好,52.6%的学生感觉无法把握爱情的明天,其中男生持此心理者显著多于女生。
      这一数据显示了相对而言女性对待爱情更为坚定,其在恋爱中卷入程度更高,更易在恋爱中全身心付出,对爱情归宿的期望值更高;而男生则表现出尝试性与目的性较不一致,对其感情的最终归宿并无很大把握,显示对其恋爱事实与恋爱目的性的矛盾,这一点值得引起两性的清晰认识。
      
      2.婚恋动机存在性别差异
      恋爱动机方面,30.0%的男生与34.5%的女生选择“为了体验爱情”,60. 7%的男生与55.1%的女生选择“为了彼此需要”。这与方敏的研究具有一致性,即女生出于爱情而恋爱的占52%高于男生24%。同时,在网恋的认可度上,26.3%的女生认可网恋,显著高于男生。
      在这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女生更侧重于体验,因此对感情抱有更多天真、浪漫与理想的色彩,而男性相对而言,更侧重于生理与心理的双重需要,其现实性意识更强,且由于孤独、寂寞、好奇等因素而恋爱的比例比女生要高,这一区别应引起双方的注意,端正恋爱观念。若女方出于爱情,男生出于寂寞等非爱情因素,则这一恋爱很可能无疾而终,即使走向婚姻,其未来的婚姻家庭也难说基础稳固。
      3.对恋情的处理方式上男女表现不同
      谈及对爱情与学业的取舍,36.9%的男生与56.7%的女生选择“以学业为重”,两者差异显著,选择“爱情无价”的男生比例15.4%也显著高于女生5.4%的比例。进一步调查,男女生各自如何处理自己的恋情,13.7%的男生与24.6%的女生表示会将自己的恋情与父母坦诚相见,可见女生更注重父母的意见,对自己的恋情重视程度更高,而男生更倾向于同性之间交流。在谈及对自己恋爱行为的管理上,34.6%的学生反对校园情侣公共场合亲密行为,但在亲密行为的赞成态度上,女生高于男性。这也表明,女生一旦对自己的恋情进行了确认,其公开化程度更高,更注重恋情的表面与形式,更寻求他人的认可,但这可能与男性心理形成了某种差异,是双方在交往中值得注意的方面。
      4.对恋爱对象与他人的童贞性持不同标准
      据调查,男女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有明显的差异(t=-5.673,P<0.001),有33.9%的学生认为恋爱时可以发生性行为。其中男生占44.6%,女性占27.1%。在对伴侣的童贞性的介意程度上,49.2%的男生与67.5%的女生表示介意,性别差异显著。这与赵冰洁的研究具有一致性,即在“你认为可以发生性行为的理由”一项中,恋爱中的女性有89.2%的回答是为了爱情,而男性对这一问题回答的理由则比较分散、多元,只有28%的人回答是为了爱情。
      可见,童贞观随着多元化价值观念的发展有弱化的趋势,但通过走访学生却发现,学生,特别是男生对是否保持童贞具有双重标准,即对作为自己婚恋对象以外的男女性是否保持童贞较宽容,而作为自己婚恋对象则要求纯洁、保持童贞,这一双重标准对发生婚前性行为的男女提出了值得深思的警示,更应引起女大学生的足够重视。
      5.在择偶观上呈现两性选择特点
      从表2可知,在择偶条件中,最重要的五个条件,男生的选择依次是“健康”“发展前途”“性格”“聪颖性”“爱情”,女生的选择是“健康” “发展前途”“性格”“父母赞同” “家庭和睦”,在其他因素上,男女生在对职业、家庭地位、父母赞同、发展前途的排序上有显著差异。女性更注重男性的客观条件,而男性更注重感情因素。这与王宇中的研究具有一致性。同时,除了在爱情这一项上男性比女性要求更高以外,其余各项女性比男性要求更高(P<0.01),在“父母赞同”项目上男性不太关注父母的意见,而女性比较重视父母的态度。说明女性在婚姻对象选择上更谨慎、更保守、更苛刻、更理想化。这可能与女性对婚姻的需要比男性强,以及对今后婚姻生活是否幸福担忧比男性多有关。
      四、建构大学生婚恋观的模式,加强大学生婚恋教育的实效
      研究表明,男女生在对待自己的婚恋问题上表现出了不同的性别心理特征,很多时候由于各自的立场不同,导致了困惑与事故的发生。婚恋观教育作为学校思政与心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思考相应的解决对策,本研究认为可以构建“校本课程-自我教育-家庭社会网络”三位一体的婚恋教育模式,使婚恋教育能够在学校内部服务中生成,在学生自我教育中实践,在家庭社会网络中交互,从而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优化学生婚恋心理。
      1.完善和实践校本婚恋教育模式服务
      从近五年来对大学生婚恋观研究的综述来看,学者们一致认为高校缺乏系统的婚恋观教育,难以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婚恋和性爱观的引导。
      云南大学的杨南丽通过调查发现,影响学生婚恋观的主要因素是父母朋友与相关书本。针对这一现象,曹红梅提出了大学生婚恋观教育校本模式的构建。
      本研究认为,其校本模式的建构对我们今天高校婚恋的教育仍具有深远的意义。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目标应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遵循整体性、差异性、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自主发展性的原则,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个体的婚恋特点和心理需求,分别提出各年级婚恋观教育的侧重点和具体方法,使婚恋教育持续、有针对性地开展下去。具体婚恋教育的内容体系可分为异性心理及交往能力教育、恋爱动机和择偶标准教育、性生理与性心理教育、婚恋家庭与道德教育、爱情与婚姻风险教育等部分,建立一套理论明确、思路清晰、体系完善、网络健全、高效运行、形式灵活、评价科学,渗透教、学、研各个环节的科学体系。该婚恋校本课程同时应有相关的管理、监督、培训体系,通过理论学习、案例探析、咨询研讨、学术讲座、讲座观摩等方式,增强教育与学生的双向成长能力。

    推荐访问:婚恋 构建 探讨 男女 模式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