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剖析“五个认同”历史必然性与实质内涵

    时间:2021-06-11 16:00:5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认同的本质是同一性或凝聚力。近些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认同”一词,并在201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将“四个认同”升华为“五个认同”,是“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的思想基础,是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必要保障,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战略步骤。笔者试图挖掘其提出的历史背景,进一步剖析“五个认同”实质内涵,对树立和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刻意义。
      关键词:剖析;五个认同;历史必然性;实质内涵
      “认同”的概念始见于德文(identital),意为“身份证明”,属哲学范畴,表示“同一性、统一性或者身份”[1]。“认同”问题对于个体、民族与国家及其三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其一是“自我对身份的肯定与确认”;其二尤为重要——“作为群体中成员对其群体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再三强调“认同”在意识形态工作、民族问题与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具有战略性地位,表现为:“五个认同”是巩固民族与国家间发展关系的生命线;强化对邓小平“三个认同”在改革开放关键期的指导作用;坚定不移地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六大认同”的进程。
      一、“五个认同”的历史必然性与时代价值性
      “五个认同”是复合逻辑的发展形态,它并不是完成形态的最终概括,不断吸取时代精华和社会发展需要优化与更新自身系统,不同历史阶段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新中国建立以来,它大概经历了萌发、雏形、成熟、蜕变等四大发展阶段,它最初是一个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范畴,后延伸至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层面。
      1.萌芽阶段
      自解放以来,党中央与新疆政府都十分重视民族团结工作与处理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新疆政府于1950年致电毛泽东同志:“做好群众工作,认真宣传和执行党的民族政策”,要切实解决好“三个一”的问题,即一个祖国——中国人民共和国,一条道路——社会主义道路,一个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不仅是我国最早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工作路线,而且是处理民族与国家关系、建设多民族国家的一次重大探索,其积极意义受到新疆各族人民、全国人民的认可与支持,并为今后国家民族政策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建国初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打击与消灭“三股势力”对我国民族和国家事业的侵犯与干扰,坚定地维护解放中国的硕果。
      2.雏形阶段
      20世纪80年代,由于对新疆等多民族区域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民族地区稳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民族工作与国家政治建设进程出现了一些失误,导致边疆地区反分裂斗争形势更加严峻,主要表现为:一是暴力恐怖活动有升级趋势;二是开始加大对意识领域的渗透。全国各地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深入开展了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着力引导各民族人民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凝聚全民族力量进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兼顾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关系,牢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增强实效性,将各民族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以干部、青少年和知识分子为重点教育对象,由党政干部为工作领导者,以认清民族问题和社会矛盾为目标,及时有效解决民族问题、增强国家凝聚力,以应对国情、世情的千变万化。
      3.成熟阶段
      进入新世纪以来,疆界“三股势力”猖狂、“台独”势力演变、“钓鱼岛”商业化以及中国“威胁论”等对我国的民族问题、政治发展、主权领土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不难发现,胡锦涛同志和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于各种民族工作会议中多次提及到“四个认同”在国家层面的战略地位和深远意义,必须加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五观”教育是框架,“四个认同”则是实质内容,后者继承前者优秀因素的基础上又补充具体化内容,力求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打造我国平等、团结、互动的民族关系。新疆创先性地将“四个认同”教育与“三史”教育有机统一起来,是我国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又一创举,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保障了社会政治的稳定。
      4.蜕变阶段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共同的梦想追求,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在“圆梦”过程中尤其重要。近年来,接连发生拉萨“3.14”事件、乌鲁木齐“7.5”事件、昆明火车站砍人等暴恐事件,成为国内外各方关注的焦点。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便是治国理政的大事,关乎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关注、实地考察和全面分析我国民族问题及其与国家发展的关系,于2015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具有战略前瞻性的“五个认同”新观念,增加一个“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整合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用“五个认同”巩固生命线,高举民族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五个认同”是新一代领导集体最新的思想结晶,它不局限民族工作这一层面,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意识,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具体化,更是实现人民富裕、社会稳定、国家强盛的重要保障。
      “五个认同”的发展有其肥沃的成长土壤,立足于民族团结问题上,紧密结合国家发展各时期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发展轨迹为:新疆“三个一”——五观教育——四个认同和三史教育——五个认同,同时必须坚持“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和“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指导思想。新时期,“五个共同”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变迁去更新内容和提升形态,协调民族与国家的关系,熔铸共同的国家意识,以民族团结促国家发展,保障各民族人民的主体性地位。“五个认同”教育的推进,仍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凝聚民族力量、弘扬民族精神、坚定中国道路,方可保持其先进性、民族性、方向性,助推民族的复兴和梦想的实现。

    推荐访问:必然性 剖析 实质 内涵 认同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