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华裔新生代的跨文化传播能力分析

    时间:2021-06-06 04:02:0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dwcb/dwcb201311/dwcb20131115-1-l.jpg
      随着中国国力和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华裔学生到中国留学,并在毕业后回国发展,并将与中国建立的联系迁移到自己所在的国家,从而成为公共外交的主体。海外华人世界的未来属于华裔新生代群体,华裔新生代是否能成为我国公共外交主体关系着我国公共外交在未来的实践成果。
      本研究以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为基础,选取南方某高校在校的6位华裔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考察华裔新生代对身份、祖辈、中国、当地社会等的认识与定义,以发掘华裔新生代成为公共外交主体的可能性因素和障碍性因素。这6位华裔学生均在1990年左右出生,有2人为第二代华裔,其余均为第三代华裔。通过访谈,我们发现了华裔新生代的以下特点。
      一、华裔新生代的时代特点
      1、华裔新生代身份认同的血缘依据
      华裔新生代的身份认同最直接依据来自于家庭成员,自己的祖辈和亲戚均为华人让华裔新生代十分确定自己的华裔身份。虽然一些国家因历史和现实的影响,华裔新生代未能接触华文,但这没有影响到他们的身份认同。
      2、华裔新生代身份认同的教育与传播依据
      华裔新生代对身份的确认也来自于家人和周边人。首先,华人家庭的教育传播内容和方式具有浓重的中国色彩,重视华人身份和华人规范,这让华裔学生通过感知和解读长辈的教育内容,确定了自己的华裔身份。另外,来自自己亲人或其他文化圈中的人,对华人身份和其附着在华裔身份之下的语言和行为规范的重述,让华裔新生代确认自己的华裔身份和华裔言行规范,这种感知被固化和践行,并伴随其一生。
      3、文化认同:向往中国文化
      华裔新生代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来自于长辈对中国文化的尊崇,节庆中表现出的浓郁中华文化氛围,而周围环境的歧视又增强了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三种因素综合作用,提升了华裔新生代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热情。
      4、自强不息:一个依然葆有但有可能褪色的精神
      访谈中,华裔新生代不加思考地用“自强不息”来概括自身的特点,这源于华裔新生代在异域他乡,需要克服许多文化上的障碍,这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撑,他们经过努力,最终慢慢适应了异域生活,回顾先前的经历,华裔新生代将自强不息标记为自我最大特点。但是随着华裔代次的增加,对于中国文化学习的减少,对当地文化社会的适应成本的降低,缺乏跨文化适应和奋斗经历的华裔新生代身上表现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正在减弱。
      5、走出“唐人街”:华裔新生代视野广阔化
      传统上,国外华人聚居生活而形成的唐人街是华人华侨在国外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场所,华裔新生代的祖辈便是如此,他们在唐人街操着家乡方言生活、工作、社交、娱乐,这使得华人华侨与当地人的交往并非必需,与当地人接触的意愿并不强烈。而随着华裔新生代被送进当地的学校,通过现代媒介接触各种各样的信息,他们接受到的教育和接触到的当地人,让他们逐渐意识到与当地人交往的必要。为了更好的发展,他们需要与当地社会勾连起密集的传播网络,以实现在身份认同、华人社区生活和当地社群圈子之间的平衡。而华裔新生代也在实际上取得了这些发展所必需的资源与能力,相较于其祖辈,他们眼光更长远、视野更开阔。
      6、包容的择偶观
      华裔新生代在择偶上并不必然要求另一半是华裔,甚至不想结婚,许多华裔学生表达了在婚恋上的选择自由权:不结婚,可以不是华裔,父母不能干涉。这些华裔留学生自己能够感知和理解祖辈想要自己找一个华裔组建家庭的愿望,他们并没有将祖辈的想法复制,而是认为另一半的血统不重要,与祖辈的“早婚”、“找华裔”相区别,显示出华裔新生代心态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而“结婚生子”、“成家立业”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但是这些价值理念在华裔新生代身上的影响力在下降,传统价值观念在华裔新生代群体中影响力的变迁,正显示出华裔新生代区别于祖辈的特点。
      7、自我认识清晰、行为务实
      走出唐人街是为了寻求发展机会,与当地人的接触也体现出务实的特点,这是建立在华裔新生代能够清晰认识自己的不足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基础之上的。在与中国学生的比较中,华裔新生代能够清晰认识到自己在语言上的优势,在行动上也更加追求实际效果,自我认知的清晰和行为的务实成为华裔新生代的重要特点。
      8、当地文化特点与濡化策略的选择
      学者Berry(1980)根据对是否保持自己的传统文化身份和是否愿意参与到东道国社会活动中与其他群体发生关系两个问题的回答,将濡化(acculturation)分为整合、同化、分离、边缘化四种①。虽然华裔新生代自小生活在东道国,但是因为华人聚居、与外界联系较少和华人身份的问题,华裔新生代仍旧需要进行跨文化适应,而且其适应策略的选择与当地环境密不可分。如在泰华裔因泰国文化的包容而对泰国文化推崇,在文化上也选择了整合策略,能够融合到泰国文化中,同时保持自己的华裔文化特征,而在印尼的华裔则可能更倾向于华人身份。
      二、讨论:可能性与必要性
      华裔新生代的时代特点及与中国的联系,使得华裔新生代作为公共外交主体兼具现实可能性与培养的必要性,而且必要性将随着时间的延伸而不断增大。
      1、华裔新生代承载公共外交职能具有现实可能性
      华裔新生代具备跨文化传播者的基本素养,可以成为侨务公共外交的主体。
      (1)传播意愿:稳定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是华裔新生代承载公共外交职能的根基所在。华裔新生代对于自己的华裔身份确信不疑,这为其进行公共外交提供了理论基础。华裔新生代对中国文化的强烈认同和浓重的中国情结,成为其承载公共外交职能的现实基础。华裔新生代接受了传统中国教育,尊崇爱国爱家的价值理念,在传播意愿上,具备承载公共外交职能的可能性。
      (2)现实传播能力:自强不息、心态包容、视野开阔、自我认知准确。华裔新生代依旧保有祖辈创业时期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但是他们具有更加广阔的跨文化经历,心态更加包容,视野更加开放,在对自己的了解和对自己未来的展望上,他们具有更加清晰和准确的自我认知。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华裔新生代取得事业成功、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因素,他们既了解所在国的文化,也了解中国的现实,留学中国的经历以及相伴随的广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不仅让华裔新生代在传播内容上更有说服力,在讲述真实中国的时候,更具备客观和全面介绍中国的可能性,而包容的心态会让华裔新生代包容受众偏见和误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处理负面的反馈信息,实现有效传播。华裔新生代走出了唐人街,与当地人的接触和交流越来越多,关系越来越亲密,这是公共外交与中国形象传播的重要资源,应该被发掘和利用。在现实传播能力上,华裔新生代具备承载公共外交职能的可能性。

    推荐访问:新生代 华裔 跨文化 能力 传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