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我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趋势及政策完善

    时间:2021-06-03 00:00:1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阶段,社会阶层分化和地区差异日益明显,多元化的社会群体格局逐渐形成。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特殊的政治工作、群众工作,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着眼于科学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充分认识新的社会阶层发展趋势,完善政策措施,进一步推进新的社会阶层统战工作。
       关键词:统战工作;新阶层;发展趋势;政策完善
       一、 引 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工业化、城镇化、经济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我国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阶段。社会阶层分化和地区差异日益明显,多元化的社会群体格局逐渐形成。具体表现为:一是新社会阶层。他们分别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与技术人员、私营企业主、个体户、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六大新的社会阶层。新社会阶层是社会结构中的新生力量,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出现与发展既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也是社会结构变迁的产物。二是新社会组合。随着社会要素的不断活跃,各群体的原有社会属性都在重新组合之中,如有宗教信仰的少数民族大规模流动,带来社会结构变化,而新阶层人士的社会角色和职业身份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不乏有少数民族人士、宗教信徒、民主党派成员和在海内外各行各业的创业者,使阶层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党派关系和海内外关系必须协调起来作为整体考虑。三是新知识精英。大量知识分子在非公有制单位中工作,他们的思想特点与老一代知识分子表现出不同特点,有些已经成为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人士。
       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特殊的政治工作、群众工作,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把握和认真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为促进“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智慧力量,发挥独特优势,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确定着力点,找准切入点,作出新贡献。
       二、 新的社会阶层发展趋势的认识
       (一) 处于加速发展阶段,阶层地位变数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导向下,我国非公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变大,经济地位不断提高。随着财富的公众化和社会化趋势的发展,一种新的社会结构和分配格局正在形成,中等收入群体在社会中的比重逐渐增大,形成一种纺锤形的收入分配人口结构。
       2011年江苏省委统战部与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在苏、粤、鄂、甘四省就新社会阶层发展状况做了问卷调查,从调查数据来看,新的社会阶层多属于“中等收入者”。新社会阶层人士中,超过半数的人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的占75%左右。中等收入阶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主体和稳定的消费群体,是社会的“稳定器”。“十二五”期间,新的社会阶层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经济地位总体上保持稳定。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新社会阶层的经济地位也存在一定的变数。一是私营企业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成长最快的一个社会阶层,但究其群体内部而言,优胜劣汰的形势更加显著,一些经营不善,资金不足,或是没有升级潜力的私营企业将会逐步淘汰,而中小私营企业的生存压力更大;二是个体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在近些年来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相反,在零售业集团化、超市化发展的大趋势下,个体经营面临着巨大的冲击,生存压力较大,壮大成为私营企业主的个体户数量有限;三是在外企和私企工作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经济地位也存在较大变数,受近几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多数外企和私企的管理技术人员收入增长较慢,甚至出现降薪的情况,一些原来经济地位和社会声望较高的白领职业,已不再成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优先选择;四是中介组织从业人员内部分化明显,绝大多数刚入行的中介组织从业人员收入偏低,未来发展中这些人当中也仅有少数能够获得期望的高薪。
       (二) 知识经济不断发展,智产阶级正在形成
       调查发现,新社会阶层主要依靠资本要素发展的态势有所改变,以民营科技企业创业人员、非公企业管理或技术人员、中介组织从业人员,以及新社会组织的专职从业人员为代表的“智能型”新社会阶层正在崛起。新社会阶层的文化水平构成上也有了明显提高,拥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新社会阶层人士已经占到半数以上。新社会阶层的自由择业的知识分子当中,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占12%,拥有中级以上专业职称的超过半数,其中15%左右的人拥有高级职称。
       民营科技企业在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的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成为吸引和凝聚中青年知识分子乃至归国留学人员新的创业创新基地,其中的创业人员、技术人员的素质会进一步提高,数量会进一步增多,对国家科技进步的贡献会进一步增大。2009年末,我国律师事务所15888家,律师事务所从业人员达到17万人以上,会计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在非公企业就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已经成为新社会阶层中的就业主力军。这些依靠知识、专业技能的“智产阶级”,将成为我国“十二五”期间自主创新发展的重要依靠力量。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自由择业知识分子在稳定就业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从江苏的调查来看,他们中大量存在转移、回流、转业和出国的现象。“转移”是指职业流动,且方向固化,就全国而言,大有“珠江三角洲向长江三角洲转移”的趋势;“回流”的主要目标乃是公务员和改制后企业的高层;“转业”是指脱离专长方向,从事其他行业,一些转变为“私营业主”,回到依靠资本要素发展的路子,另一些则由于岗位需求和待遇问题,转而从事非专业的工作;“出国”主要集中在青年知识分子身上,或为深造,或为回避就业压力,选择出国进修。
       (三) 职业流动日益加快,身份影响力度减弱
       新社会阶层的职业流动速率在不断加快,这是市场经济开放性的表现。据上海“青年发展报告”显示,青年职业流动率已达23.8%,职业流动预期高达56.3%,而且学历越高,流动周期越短。2011年,江苏省委统战部与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的联合调查显示,新社会阶层人士中的自由择业知识分子,76.6%曾经更换过工作,更换过两次的占24.6%,更换过三次以上的占21.9%。说明职业流动对于新社会阶层人士来说是比较普遍的状况。
       更换工作的首要目的是提高社会地位,其次才是提高收入。说明新社会阶层人士对社会地位重视程度相对更高,而且随着新社会阶层流动频率的增加,知识水平的提高,收入对地位身份的影响也在减弱。计划经济时代产生的体制内外的身份差异也在流动的过程中有所减弱,从新社会阶层的流动轨迹来看,他们当中有相当部分是从摆脱了“公家人”的身份流向社会的。据调查显示,新社会阶层人士当中,5.5%的曾经是公务员,16.6%的曾经是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14.1%的曾是公有制企业的管理或技术人员,10%的曾经是公有制企业的工人。目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有近5成是从体制内转向体制外的。对新社会阶层人士来讲,是否具有体制内的身份,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
       当然,身份的影响还是存在的。从新社会阶层人士中的年轻一代向体制内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回流这一现象来看,公有制单位的职业身份,一定程度上标志着稳定增长的收入、相对较好的福利待遇、更多可利用的人际资源,对新生代新社会阶层的成长产生较大的影响。

    推荐访问:发展趋势 社会阶层 完善 我国 政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