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场严肃争论

    时间:2021-03-22 20:09:3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提 要] 《软埋》自2016年在《人民文学》发表之后,引发了不少争议。参与讨论的各界人士普遍认为《软埋》这部小说是用文学的手法否定我们党的土地改革运动,试图抹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贡献,是历史虚无主义对文艺领域的一种污染,是当前意识形态领域里阶级斗争的一种反映。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发表两年之后,仍然出版这样具有严重政治错误的小说,令人忧虑,值得关注。本综述是对近期以来互联网上对《软埋》的批判文章进行的梳理。
      [关键词] 软埋;土地改革;意识形态;讲话;综述
      [作者简介] 卫群: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硕士,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兼秘书处处长。
      去年12月份尤其是今年三月份以来,在互联网上,以社交媒体和红色网站为主要平台,爆发了一场围绕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方方的长篇小说《软埋》的批判,这场批判在今年五月份达到高潮。参加讨论的各界人士,包括学者、退休干部和普通网民,普遍认为《软埋》具有严重政治错误,是一部否定土地改革,抹杀新民主主义革命贡献的有害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软埋》最先发表在2016年第2期的《人民文学》上。2016年8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软埋》单行本。2017年4月23日,《软埋》获第三届路遥文学奖,获奖理由是该小说“让批判性与文学性达到了很高程度的融合”。《软埋》所描写的故事主要发生在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在新区展开土地改革运动期间。故事的核心是川东地区的大地主陆子樵一家自杀并且被软埋的经过。“软埋”一词来自四川一带的方言,是指人死之后,不用棺椁,直接埋进土里。按照当地迷信的说法,被软埋者是不能转世的,所以人们都害怕被“软埋”。
      《软埋》作者试图借由这样一个故事,将诘问的矛头对准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事件——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天翻地覆的重大事件。事实上,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海内外这类题材的作品就没少出现过,从内容上说并无新鲜之处。但《软埋》是在总书记对文艺界提出谆谆告诫之后,依然与“讲话”精神对着干的一个典型标本。在党的十八大之后,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发表两年之后,仍然出版这样具有严重政治错误的小说,这一现象引起了大家的严重忧虑和关切。
      但令人感到费解的是,尽管《软埋》出现了如此严重、明显的政治问题,但主流媒体和文学批评界不仅始终没有严肃的批评,反而出现了对《软埋》的追捧。有评论称赞《软埋》“寓意深远”;也有评论称赞“犀利,用小说的方式记录历史,善莫大焉”;《文艺报》等多家媒体还刊发了对方方的长篇访谈。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这种不正常的状况终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互联网上开始出现批判和质疑的声音。
      面对批判,方方顽固坚持其反动立场。她对“《软埋》究竟是不是在翻土改的案?是不是在否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不是在诅咒土地改革把人变成鬼?”等一系列在批判文章中提出的关键性问题,一律避而不答,只是掄起“文革极左”的大棍子,横扫一大片。谁批评她,谁就是“文革余孽”,就是“极左”。
      方方扬言:“我是多么感谢自己:不入党、不当官,只当一个自由且独立的作家。”
      参见:丹心墨子.方方的“底气”何来?[EB/OL].(2017.06.07)[2017.06.18].http:///Article/opinion/zatan/201706/138797.html.且不说方方的“感谢自己”是多么的厚颜无耻,宣称“不当官”却又享受着湖北省作协主席厅局级的待遇,单看她把“入党”与“自由且独立”看作是完全对立,这就是对党的严重敌视和污蔑。
      2016年12月17日,红色文化网发表了湖南湘潭红色文化研究会卜礼雨的文章——《〈软埋〉:一篇颠覆土改的小说》
      卜礼雨.《软埋》:一篇颠覆土改的小说[EB/OL].(2016.12.20)[2017.06.18]http:///wzzx/llyd/wh/2016.12.19/41671.html..。卜礼雨在致红色文化网编辑的附言中说:“长期以来,文学界的历史虚无主义是十分严重的。就在习近平同志发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后,还居然有《软埋》这样否定当年土改的作品发表。”这令他感到不可思议。
      他说:“小说《软埋》极端扭曲土地改革的本质真实,为陆子樵甚至所有的‘陆子樵’抱打不平,控诉土改的不人道,歌颂‘要脸宁可不要命’的地主精神,只能表明她对中国共产党、对亿万农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农民求解放怀有狭隘的偏见。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相互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同样是以土改为题材的,为什么对土改采取基本歌颂的态度呢?这就是立场问题,屁股坐在哪一边的问题。”
      卜礼雨的文章,打破了关于《软埋》讨论的沉闷局面,揭开了盖子,拉开了批判《软埋》的序幕。
      究竟应该如何评价土地改革?土改是翻天覆地的革命并推动了社会进步,还是破坏了“乡绅治理”的美好秩序?这是对《软埋》持不同意见的关键分水岭。
      原中组部部长张全景在《〈软埋〉是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的反映》
      张全景.《软埋》是新形势下意识形态领域阶级斗争的反映[EB/OL].(2017.05.22)[2017.06.18].http:///wzzx/llyd/zz/2017.05.21/44224.html.
      一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都是要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我们党早在1933年就制定了土改的两个文件。在延安时期,毛主席更加明确指出: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的根本问题是土地问题。谁能够满足农民对于土地的要求,谁就能在中国取得胜利。事实证明毛主席的论断是正确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土改的历史进步性毋庸置疑。土改极大地解放了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力,而农业的发展又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性的支持。新中国在前30年能够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又经过后30年的努力,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没有当初的土改,我们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吗?”

    推荐访问:意识形态 争论 当前我国 严肃 领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