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僵局之惑,变局之思

    时间:2021-01-23 00:00:1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2006年对于我国的医药行业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一个多事之秋。这一年中,中国的医药企业先后经历了多次药品降价、多个法律法规出台,以及鱼腥草事件、齐二药事件、欣弗事件等。面对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发布和变更,面对着人民群众和媒体的质疑,聚光灯下的医药行业应该如何发展,“医药行业路在何方?”“医药人何去何从?”
      
      
      我国医药行业的现状
      
      一个国家的医药产业与国家的军事能力、能源、粮食一样同属国家的战略安全问题。中国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对自身的医药产业有很大的依赖性,国家医药产业的健康与否关系到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速度和国际地位。那么,我国医药行业目前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况呢?
      
      改革开放20年,中国医药业的发展特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在16.6%左右,根据2001年全国换发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统计,目前我国原料药和药品制剂生产企业是5146家,其中包括1700 多家“三资”企业(世界跨国医药公司前20名都已在我国合资办厂)。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有1100家左右。按产值计算,股份制经济在全行业的比重已从“九五”初期的12%上升到目前的33.2%,“三资”经济从15%上升到18.8%,而国有经济比重则从55%下降到36.1%。医药行业所有制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基本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医疗行业中存在的问题。朗生医药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技术总裁朱迅在同写意论坛、丁香园生物医药科技网主办的论坛上讲到:“我们看制药企业的盈利模式,一种是产品技术优势,另一种是既包括产品又包括市场,再一种是靠成本领先,成本领先的前提并不是说降低单产品,它是靠的是规模和整合。”
      从我国医药企业的市场销售和品牌发展情况看,我国的医药企业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由于企业过度发展,数量众多,而大型医药企业少;基本药物严重过剩,产品总量供过于求;大部分生产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新药研究开发能力低,管理能力及经济效益低,而且著名药品品牌多数为境外品牌,其市场占有率高于国产品牌。
      据统计,目前我国 5000多家医药生产企业中,几乎90%为小型企业。2001年,国家500强大型企业中医药企业只有25家。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统计,2001年年销售额过50亿元的医药企业只有2家,过 20亿元的有10家,过10亿元的有23家,过亿元的有250家左右,其数量还不到医药商业企业总数的4%。
      在我国5000多家医药生产企业中,大部分企业名牌产品少,品种雷同现象普遍。以生物制药为例,仅α-干扰素就有深圳科兴、沈阳三生、安徽安科、天津华立达等10多家生产,IL-2则有9家生产。又如中药,牛黄解毒片全国竟有150余家企业生产。还有一些新产品,如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等,重复生产、盲目扩大现象也十分突出,生产企业都在50家以上,以致这些新产品供大于求。而像维生素C等老产品也出现盲目扩大生产规模的问题,导致产品价格一降再降,甚至处于亏损边缘。
      从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来看,开发一种新药,一般耗时10年左右,在西方发达国家耗资约需5亿~10亿美元,我国至少也要2亿~5亿人民币。但我国专用于新药开发的资金每年只有1000万~2000万人民币,加上制药企业自身投入的资金总计也不到医药工业产值的 1%,新药研制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导致新药的创新研制能力及制剂水平低下,创新药物很少。我国生产的化学药品97%都是仿制药,至2001年,我国自主开发获得国际承认的创新药物只有2个:青蒿素和二巯基丁二酸钠。目前,我国仍主要以引进仿制为主。这种状况导致了市场竞争的进一步恶化,使企业无法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从而限制了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
      从目前国内市场份额来看,“三资”企业产品占25%,进口产品占12%,国产品占35%,而大城市的大医院购进的“三资” 企业药品和进口药品高达60%~70%。可见,外资产品对中国医药市场有很大的影响。据统计,目前,在我国省级中医院应用的药品中,中药饮片、中成药和西药的比例为3:3:4,地市级的比例为2:3:5,县级比例为1.8:3:6.2。2001年。在我国药品币场中,西药、中成药、其它保健品和生物制品所占的比例大概分别为60%、25%和15%。而国内企业、“三资”企业和国外企业在我国药品市场中所占份额1999年分别为43.0%。 29.0%和28.0%,2000年分别为47.1%、30.0%和22.9%。 2000年与2001年,“三资”企业、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在医院药品市场中所占份额分别为30%、23%、47%和43%、35%、 22%。另据统计,2002年,在我国药品零售终端市场中,医院销售与药店销售所占比例分别为80%和20%,医院销售仍占主导地位。
      相关专家表示,我国医药行业除了以上提及的几点问题外,另外,我国药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情况不容乐观;融资渠道单一,产业发展资金不足;医药市场竞争无序,存在行业不正之风等等这些,也都成为了我国医药行业往前发展的绊脚石。
      
      2006年中国医药研发年度盘点
      虽然2006年已经过去了,但是在2006年所发生的有关医药卫生的事件仍在被人们所谈论着。谈论的过程中,我们的医药行业人士也在总结、在分析。人们在思索,如果2006年对于我们的医药行业来说,是一个分水岭,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分水岭上的挑战,又如何去把握分水岭下的机遇?
      
      前不久,在同写意论坛、丁香园生物医药科技网主办的论坛上,华诺通(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王立峰代表同写意发布了2006年度中国医药研发年度盘点:
      一、一药多名。医药研发整顿潮起,随着年初新闻媒体、钟南山及人大代表对“一药多名”的声讨,国家或明或暗出台一系列政策影响到了以仿改为主的中国式新药研发的进展,如限制商品名药物,以通用名代替商品等,过度仿改迅速转入低潮(化药比去年减少33%),引发连锁反应。
      二、鱼腥草。鱼腥草注射液事件对于整个中药注射液研发产生不利影响,中药注射液产品引发信任危机,中药现代化进退踯躅,迷雾重重。研发机构纷纷退出该领域的研究或在观望。中药注射液问题引发对中药现代化的反思。
      三、恩度。恩度以2亿元被先声收购,创造国内新药转让价格新高,加上年初批准的P53腺病毒注射液(赛又生),生物药物研发成为新热点,深圳与上海争抢该领域领先地位。在国外制药公司开发同类产品失败的情况下,恩度率先在中国获得批准上市,一时间沸沸扬扬。生物医药迎来的是一个新的春天还是一针强心剂?
      四、欣弗。是产品立项的根本失败,是未按照GMP生产,还是注册审批和上市监管的缺陷?安徽华源领导的变故,使问题本身变得更加极端,也更值得我们制药人反思。
      五、创新药物。创新中国成为国策,将引导新药从目前的仿改向仿创结合转型,2006年受理的一类新药超过200个(按受理号计),医药专利申报数量也达到新高,企业申报渐成主体,形成良性发展势头。
      六、专利。医药知识产权纠纷增多,更加复杂,标的更高,西地那非(伟哥)专利官司峰回路转,法院又推翻知识产权局的裁定,判定侵权,知识产权纠纷的深层次的内因是国与国的贸易纠纷,而年末三共诉万生一案被驳回,也给了为知识产权事件而陷入迷惘的抢仿企业一点点安慰。

    推荐访问:僵局 变局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