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杨百万,“中国特色”的股市传奇 股市传奇小说

    时间:2020-08-16 07:23:5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人称“中国第一股民”的“杨百万”,初中学历,原名杨怀定,1950年出生于上海。本是上海铁合金厂职工,1988年,因从事被市场忽略的国库券买卖,赚取了“第一桶金”。后来,他从工厂辞职,转投股票市场,随后成为上海滩第一批证券投资大户。杨百万具有江浙地区及上海人特有的精明与金融意识,从而成为中国证券历史上不可不提的一个人物,其故事被包括美国《时代》周刊、《新闻周刊》在内的世界各地媒体广为报道,他也在1998年名列“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风云人物”。
      
      告别“铁饭碗”
      
      像所有在逆境中寻求突围,最终成功地改变了命运的人一样,杨百万明白并实践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树挪死,人挪活。
      1988年3月之前,杨百万的名字叫杨怀新,在上海铁合金厂当仓库保管员,每月工资五十三元。这样的工资,他已经连着拿了五年都没有涨过。
      工资低,杨怀新本来就不满意。更加让他郁闷的是,有段时间厂里不停地丢东西,表现不错的他竟然被当成了怀疑的对象,好在不久后小偷被抓住,他也洗清了自己的冤屈,但心里总是疙疙瘩瘩的。
      1988年3月28日,杨怀新辞去了工厂里的职务,彻底告别了那只永远也不会盛满的“铁饭碗”,独自到社会上打拼。
      虽然有点不适应,也有点不舍,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杨怀新还是咬紧牙关走向了人生的另一个方向。他把名字改成“杨怀定”,意思是怀着坚定的信心开始新的生活。
      
      第一桶金
      
      杨怀定的“第一桶金”,来自倒买倒卖国库券。杨怀定辞职后不久,1988年4月21日,上海开放国债市场交易。无所事事又满腹心事的杨怀定在开市的第一天就过去看了。
      他发现,1985年期的国库券开盘价一百零四元,利息率百分之十五。他算了个账,如果把带来的两万元全部买下,一年就有三千元利息,远远超出他在工厂工作一年的工资。于是他果断地把带去的两万元钱都买了国库券。
      买是买了,他心里还是不踏实,害怕跌了,下午就赶快跑到交易所察看行情。一看,发现又涨了,就赶快把手头的国库券全部卖掉。一算账,赚了八百元。这基本上相当于他当年一年的工资。
      尝到了甜头之后,杨怀定开始研究国库券。很快,他发现全国八个试点国债交易城市的国库券差价很大,而人民银行却禁止金融机构之间流通国库券。于是他突发奇想:从不同地区之间买卖国库券,赚取差价。
      那时候国库券行情属于国家机密,但杨怀定发现,《解放日报》上刊登有上海当天的开盘价和收盘价。他想,别的地方的报纸肯定也会报道当地的行情。杨怀定立即跑到上海图书馆,翻看其他地方的报纸,查询各地的国库券行情信息。他发现,各地行情差价不小。
      从此之后,杨怀定没日没夜地在全国各地之间来回穿梭。安徽、山西、福建、河南,他都去了。出发的时候,他带着现金;回来的时候,他带回了国库券。就这样,杨怀定无意之间开创了我国国库券异地交易的先河。
      一年时间,杨怀定就赚足了一百万元。那个年代,对普通人来说,一万元都是一个天文数字。有人称杨怀定为“杨百万”。他觉得这个名字不错,干脆把它印上了自己的名片。
       树大招风。杨怀定的交易金额越来越大,人们开始对他议论起来:他算不算投机倒把?国家允许国库券在市场流通,但个人是不允许经营金融的。杨怀定的行为是否属于经营行为?
      聪明的杨怀定看到了自己身上的政治风险。他采取了几个举动来化解自己的风险。
      一是跑到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去做“人民来访”。他向工作人员咨询自己可否买卖国库券,工作人员不知道,他拿出一份《金融时报》,上面刊登了一位领导的表态――欢迎公民随时随地买卖国库券。
      二是他跑到上海公安局,询问自己能否请保安,结果如愿以偿。他的想法是,公安局都支持自己,出了麻烦也不用怕。
      三是他特意到税务局咨询买卖国库券是否要交税。结果税务局的人表扬他主动上门报税,报纸还发表文章表扬“上海市民杨怀定主动报税”,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和好感。
      虽然杨怀定一直认为自己游走在法律和政策的边缘地带,心里一直忐忑不安,但无论如何,他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也开始以“杨百万”的名号“行走于江湖”。
      
       “神话”
      
      1989年7月的一天,杨怀定看到一则消息:由于保值利率的提高,信用社及银行把几十年的赢利都贴进去了,面临亏损的边缘。他敏感地意识到,银行利率将要下调了。
      那么,他的钱怎么运作才能更好地保值增值呢?
      想了半天,他得出的结论是:抛出国库券,买进股票。
      从此,他又开始与股市的不解之缘。他买的第一只股票,半年之后涨了近七倍。他在高位价抛售之后,一下子净赚一百五十多万。
      其实,杨怀定算过一笔账:他买的股票即便不卖掉,光靠分红,一年下来就会比一个普通上海人的工资多得多,他完全可以当一个食利者。
      1992年5月至12月是中国股市开市以来第一次最大的熊市,杨怀定被深度套牢。几个月的时间里,随着股指和股价的不断下跌,他越来越感到绝望。他甚至对妻子说,不买股票了,就拿剩下的二十万元钱过日子得了。
      直到1994年7月31日,杨怀定又从媒体的报道中寻觅到政府即将救市的蛛丝马迹。他把最后的两万元打进股市。果然,第二天证监会宣布了三大救市政策,股指一路飙升。两个星期之后,他手中的股票市值翻了四倍……
      虽然也有失手的时候,但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杨百万几乎成为中国股市的一个神话。在股民的心目中,他像一棵不会倒下的树,在股市的风风雨雨之中始终岿然不动,日日都枝繁叶茂,月月都开花结果。
      在杨百万炒股的二十年里,中国股市经历的大风大浪已经有很多次。有人一夜暴富,有人倾家荡产,而像杨百万这样能够始终以一种胜利者姿态出现的散户,可谓凤毛麟角。
      除了证券市场,杨怀定赚钱的门道无处不在。曾有媒体报道:他曾买了一辆夏利车,后来把车牌卖了二十万元;他以每平方米不到两千元的价格,买了两套房子,后来以每平方米七千元的价格卖出;他曾花不到两万元买了一部“大哥大”,用了四年之后,转手以三万元的价格卖出,此后不久,手机价格一路狂跌……
      “虽然现在我号称杨百万,但我给你透露一句话,我的资产年年都大于百万。”这是2008年7月,杨怀定接受记者采访时的“夫子自道”。
      杨怀定为何能够成功?他自己的说法是:“听党话,跟党走。”他认为,中国的股市是在政策支持下产生的,其发展亦不可能脱离政策的调控。市场难以预测,要跟着政策走,学会察言观色,顺势而动。杨怀定将其在股票市场上的操作喻为老鹰叼肉,叼一块就走。他说,不要像麻雀,只顾埋头吃,等着网罩下来。他还说:“要做老滑头!股市上不需要雷锋!”
      今天,早已名满天下的杨百万,已经不用靠炒股赚钱了。他和儿子一起成立了软件公司,开发了“杨百万炒股软件”。炒股软件价格不菲,据说使用的人挺多,还有专门的代理商帮着销售。杨怀定目前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接听软件使用者的电话,回答他们的问题,指导他们进行股票交易。(本文参考了侯劲松、周松林、谢飞君等的著作)■
      (责任编辑/吕 静)

    推荐访问:中国 股市 特色 杨百万 “中国特色”的股市传奇 中国特色的证券交易 杨百万建仓要再等等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