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作为充分能指与任意所指的诗歌意象 诗歌的意象是指什么

    时间:2020-03-26 07:20:0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诗歌话语具有极大的“独白”性,它的晦涩难解很大程度上起因于诗歌意象的任意所指与其所指的变换游移。诗歌意象摆出一副敞开的姿态,但其无限性却常常被误读为拒绝阐释的自我封闭。文章借助索绪尔语言学意义上的能指与所指概念、罗兰?巴特的符号学原理,以美国近代女诗人玛丽?奥利弗的《八月》与西尔维亚?普拉斯的《采黑莓》中的“黑莓”意象,解析了诗歌意象的必要性与充分性及其“喻指的能量”。
      关键词:诗歌意象;能指;所指;开放;无限性
      中�分类号:I71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1)05-0152-05
      
      诗人喜欢以意象表情达意,诗之诗性自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的“独自性”与“隐蔽而自足的整体性”上,诗歌的诸多元素似乎建构起一个排斥所有诗之外物与诗外声音的封闭性体系,诗歌之意象尤其如是。叶芝于1914年指出,现代诗歌整体向着�像、感官意象,向着一种谦卑的姿态发展,而与修辞、形而上学渐行渐远,叶芝十分提倡诗歌之“晦涩的简约”。这种“晦涩的简约”使得诗歌意象的“独白”几近喑哑,沉默多于言语的诗歌意象似乎在拒绝阅读与对话。所以对于诗歌,它并没有像诗人们所希望的那样做到开放的、流动的、不断变化的自治,而是具有一种令人敬畏、甚至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排他面目。
      
      一、意象:任意的能指与所指
      
      索绪尔最早从语言学的角度提出了能指(signifier)与所指(signified)的概念,他指出,任何语言符号都是“能指”和“所指”双层的结构,“能指”指语言的声音形象与字形,“所指”指语言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符号的任意性是说所指与能指的联系不是必然的,而是任意的,是后天指定的,是约定俗成的,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内在的、自然的关联。比如“树”这个词中,树的概念和“树”的特定发音不是必然结合在一起的,它可以用任何别的声音来传达。语言符号与它所表示的涵义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捆绑,这两者的结合是在偶然中被指定形成,然后在约定俗成中保持着历史的惯性被使用,这就是符号的任意性原理。
      罗兰?巴特将能指与所指的概念向前推进,即从作为“最基本语词”的“第一级语言系统”进入“第二级语言系统”:能指是我们通过自己的感官所把握的符号所代表的物质形式,所指是符号使用者对符号所涉及对象所形成的心理概念,比如能指如果是“玫瑰”,所指就是玫瑰所代表的“激情”。玫瑰作为意象的多种可能性在于诗人的指定与命名,这个指定与命名的过程被罗兰?巴特称为“意指”(signification),一个明晰的“符号化过程”,是将能指与所指结成一体,将“意”指向“象”,“象”便成为“符号”:作为能指的玫瑰之“象”和作为符号的玫瑰之“意象”完全不同,前者是空洞虚无的,后者却是充满意味的。意指揭示了符号的诞生,也适用于诗歌意象的生成过程。
      诗歌意象的指定生成即是一个指定能指、冠以所指的意指过程,它的能指首先呈现为索绪尔的声音、字形两种体系,比如,在诗朗诵的听觉欣赏中,诗歌的意象以发音的概念向我们的大脑呈现;但在诗歌的视觉阅读中,意象呈现为拼写的形式。到达罗兰?巴特的第二语言体系之后,作为“物”与“存在”的“树”成为能指,成为意象之“象”,而读者心理概念中的那棵“树”以及其代表的所有意念则成为意象之“意”。我们听到的“树(shu)”这个发音、看到的这个字形“树”是作为能指的意象,而在不同的听众或读者那里,“树”的所指却可能是实体的一棵树,或者是“有效阅读者”头脑中所产生的对于树的各种联想,一部分为其本体携带特征,如,“青翠的”、“碧绿的”,或“高大的”、“参天的”,或“浓郁的”、“荫凉的”,或“遮蔽的”、“华荫如盖的”;另一部分为人类的文化历史积淀、文化记忆,如中国人所熟知的“一叶知秋”、“叶落归根”等等。这些明晰的联系或隐晦的暗示多多少少会以不同的程度与量反应出来,即任何人都有一系列的语词或意识的反应串,但重点的指向是什么却有待读者的想象与甄别。
      美国意象派先驱庞德曾尝试给出诗歌意象的定义,其赵毅衡译文为:意象表现瞬间产生的智力与情绪上的复合体;裘小龙译文为:一个意象是在一刹那时间里呈现理智和情感的复合物。但是作为能指的意象是什么,尤其其所指是什么,指向哪些“智力/理智”与“情绪/情感”,这是一个让读者倍感纠结的问题。古典诗歌语言如彭斯的“我的爱人像一朵红红的、红红的玫瑰”曾因为其直接的社会性、即时的指向性给予人感知的快感,然而文学是创新的艺术,是时代的反映,人类文明尤其文字与视觉艺术的前进使得现代语言应该面目更新了。现代语言不能再像古典语言那样满足于“整理一种古代的程式汇编”,完善语言与所指之间关系的“对称性或间接性”,不再满足于“把思想导向或归为一种格律的严格限制之内”,现代语言需要找到“新的、更富蕴涵、或更响亮的字词”,来表达一种更强大的情感与关系,罗兰?巴特认为,在现代诗中,“字词……因为一种强烈性和意外性而重新产生一种经验的深度与特性”,“以其无限的自由性闪烁光辉,并准备去照亮那些并不确定而可能存在着的无数关系”,然而,也正因为能指和所指之间关系之扑朔迷离和不确定,所以使得文本之多角度、分层的解读成为必要:在罗兰?巴特的符号学体系中,符号是社会构造出来以维持和证实自身存在的各种意象和信仰的复杂系统,而在诗歌体系中,意象就是诗歌的语言与言语符号,是自然界物性与既往人类历史的借用、指定或者创作中的诗人指定、构建出来以进行诗歌美学建构的各种存在,意象承载着语言功能、纯粹的审美功能、主题意义的生成功能,以及对于诗歌的语言与意指到达“自由王国”的“任意”功能,所以,探讨意象的生成――即作者的借用或制造意象,探讨意象的喻指以及喻指的深度、广度与其非限定性,是解读诗歌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黑莓”作为意象的充分性与必要性
      
      在美国现代两位声名显赫的女诗人玛丽?奥利弗(Mary Oliver,1935一)的《八月》与西尔维亚?普拉斯(1932~1963)的《采黑莓》诗中,我们分别见到了不同的“黑莓(blackberry)”作为诗歌的相同能指,但担当着不同所指的使命,即“任意所指”。即使在现代语言中,既然我们书写的仍旧是人类“智力”与“情感”,诗歌意象的指定与应用必有其逻辑上的迹象可循:一是其先天物性作为先决条件,比如“黑莓”的“黑色”,其“丛生”、“野生”、“离世”、“深入大自然核心”等等的联想特性;二是意象的后天性历史记忆,比如西方的“玫瑰”,影射着宗教之神圣与崇高的苦难,以及几乎纵贯西方文学史对于“爱情”的象征;又比如莲花与东方宗教密不可分的联系,以及在中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历史回响;三是诗人的时间性“暴力”书写,即诗人可以随意借 用、指定甚或杜撰、制造出任何一个意象来投射他/她的所指,借用荣格的概念,就是要投射他/她所有要倾注于诗行之间的意识以及无意识。
      “黑莓”是许多欧美诗人喜爱的意象,这与他们所在的自然环境与生活传统密不可分,但两位女诗人同时指定“黑莓”作为意象,最重大的根源,还是在于“黑莓”的植物性特性。黑莓先天的物性引发必然的心理学意义上的联想,野外丛生的黑莓首先有力地指向“nature(大自然)”与“originality”(原始/本真)。大自然神秘,生机勃勃,是人类生命与一切灵感的起源,人类若返回自然,即可返回本真的生存状态,这是人类一直反思现代文明之痛、返璞归真的怀旧情结。从细节上来说,“黑莓”不可回避地指向、并绝不拘囿于以下主要呈现为形容词的反应意群:
      blackberry→bushy(丛生的,茂密的)
      +thorny(荆棘的)→
      ~shadowy(阴影的;模糊的)→
      →mystenous(神秘的,难解的)
      blackberry→wild(野生的;狂烈的)
      →distant(远的,有距离的)
      →withdrawn(孤独的;退隐的;内
      向的)
      →alien(陌生的;离世的;性质不
      同的)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作为诗歌意象的“黑莓”在传达所指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在发挥功能,也可以作为个体的组合,于是,“黑莓”可以进行“拆分”,即:
      黑莓blackberry→black(黑色)+berry(浆果)
      在成为诗歌意象之前,“黑莓”是由虚与实两种物性组成的,这种组合理所当然地对读者的阅读联想也分别产生着作用,这有希望帮助我们解决掉一个疑问,即,当意象原型客体属于一个类似群体的集合,比如,既然玛丽?奥利弗在其TheTruro Bear一诗中,将“the blueberry fields,the blackberry tangles,/the cranberry bogs”这几种常见浆果都“想到了”,为什么在《八月》一诗中,单单是blackberry(黑莓)被指定为诗歌的主题意象?我们不难看到,“黑莓”作为诗歌意象在进行“拆分”后,两个分体的意象即黑色(black)与浆果(berry),从心理联想的意义上来说,二者几乎是完美的二元悖逆的结合,这决定了“黑莓”作为诗歌意象的繁复多层与矛盾性的内在张力,几乎很完美的,“黑莓”被分体后一面是“死”,一面是“生”:
      black(黑色的;暗淡的;无希望的)
      →hopelessness(绝望)
      →fear(恐惧)
      →awe(敬畏)
      →terror(惊惧)
      →death/mortality(死亡)
      berry(浆果的)→delicious(可口的,美食的)
      →juicy(多汁的)
      →sexual(性的)
      →fertile(生育的;多产的,富
      饶的)
      其中,我们不可否认,作为分体意象的“黑色”(black)具有不可替代性,因为它神秘、令人敬畏,意指多元,是一种极端的色彩,甚至有硬度,有最难以突破的金属感,相对于其他任何一种色彩,黑色是最有力的。黑色的力度与这个词所可以引起的心理联想,使得“黑莓”作为诗歌意象的必要性显露无疑。不但西尔维亚?普拉斯这位自白诗人几乎可以被称为“黑色诗人”,就连终生自得其乐、与自然真正做到“天人合一”的、可以被称为“绝对的自然诗人”玛丽?奥利弗也显示出对黑色的偏爱。玛丽?奥利弗对自然没有任何恐惧、憎恶之心,但她的《八月》却显示出对大自然足够的敬畏之情:采食黑莓的她举起的是“被划破的手臂”,显见她已经受到了大自然应有的惩罚。
      玛丽?奥利弗毫无保留地热爱着大自然,深深地沉浸于其中,即使是大自然中那一片片永难抹去的黑色与晦暗。我们从这位满怀着敬仰与感恩之情、任自我融入自然、身体力行返回到原生态生存的女诗人其他许多诗歌中,可以窥见诗人对“黑色”之“神秘”的热爱之情:对于玛丽?奥利弗,无论“黑色”、“黑暗”、“幽暗”,都意味着一种温情脉脉。在《母熊》中,奥利弗将母熊描述为“黑色阴郁的庞然大物”,有着“黑色的爪子”;在《鲱鸟》中,奥利弗细心观察“鱼如何轻易逃脱/或者它们如何滑进一束黑色的火焰”;《夏日黄昏,从池塘飞起的苍鹭》中描画着“夏日池塘的/黑色枝条”;艳丽的《牡丹》也有另一种面目,“黑蚂蚁整天在它们身上爬行,/钻入花瓣幽深、神秘的/洞穴中,/渴求甜蜜的汁液,/将它带回/它们黑暗的地下城堡――”。
      与奥利弗迥然不同,诗歌《采黑莓》的作者西尔维亚?普拉斯酷爱暴虐与死亡主题,迷恋于对黑色的书写,在她的诗歌中,“黑色”似乎成瘾,几成滥用。在《穿黑衣的人》中,那个黑衣人“从这些白色的石头/之间,迈步走出,穿着/无光泽的黑大衣,黑鞋,/黑头发……”在《渡湖》中,“黑湖,黑船,两个黑纸剪出的人。/在这里饮水的黑树往哪里去?/它们的黑影想必一直伸到加拿大。”黑色是淹没一切的,不给人留一丝希望,一线生机,世界悉皆晦暗不明,死神也似乎无处不在,这是一种令人窒息与惊怖的黑色。在《小赋格曲》中,诗人说,“我喜欢黑色的声明书/紫杉树的黑色手指挥动着。”对视《蜂盒的到临》,诗人“把眼睛搁在铁栅上。/它黑暗,黑暗,/让人觉得是一群聚集的非洲奴工/渺小,畏缩等着外销,/黑色交迭,愤怒地向上攀爬”。所以,我们看到,就像普拉斯在《爱丽尔》中所表述的,“壅滞陷入黑暗之中。/那时,没有什么能把/�岩的崩泻和距离染成蓝色”,在普拉斯诗歌的心境,绝望、暴戾的“黑色”当道,一切只能是黑色,无望的纯黑。
      
      三、两种文本的“黑莓”
      
      在奥利弗的《八月》与普拉斯的《采黑莓》中,一样是“黑莓”的主题性意象,但其所指、诗歌的抒情主题却再次大相径庭。《八月》是一首惬意、流畅、明媚、轻快的小诗,无论作者写作时年龄如何,因为皈依到大自然这威严而慈爱的家长怀中,诗行中我们甚至窥见诗人少女般的娇态:“我整天/晃悠在高高的/枝条下,什么也不/想,只是伸出/我被划破的胳膊,把夏日的黑蜜/塞进/嘴中”,俨然一副被自然宠溺坏了的孩子模样,贪婪、恣意地享受人生,完全地沉入自然之内,而置自然之外的所有一切于不顾。然而自然是可敬可畏的,因为自然“不属于任何人”,所以我这自然的侵入者理该受些惩处,手臂就被划破,但相对于所得,那只是小小的代价,我欣然接受:“整天,我的身体/顺应自然”。那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一个敬仰着大自然、也尊重着自己的自然之女,因为正是在自然的胸怀间,这自然的女儿才感受并自豪于生命的张扬:“在流过的/幽暗溪水中,有我/生命的厚爪,张扬在/黑色的钟型浆果和枝叶间”。溪水“幽暗”,黑莓是“黑色”的浆果,大自然还有许多的隐秘有待探取;在歆享的时刻,大自然的神 秘的威力令我们肃然起敬,这一切,都是生命的激越背景,我们尽可以纵情生活,取乐,让生命随性飞扬,听取“黑莓”那“钟型浆果”清冷的脆声,共享诗人这“这欢乐的语言(tongue)”。
      如果狭义地说,奥利弗的“黑莓”主要指向了“生之快乐”,普拉斯的“黑莓”却不时地指向了“死亡”,而且,不止如此。在普拉斯的《采黑莓》中,我们看到真正“黑色”的“黑莓”,其意义与呈现形式也变化多端,阅读被设定为完全的敞开;许多意象与“黑莓”意象铺陈,意象的所指多层性,喻意指向变幻流动,甚至叠印重影,几近难以捕捉。在诗歌的一开始,“小径上空无一人,也空无一物,只有黑莓”,我们不禁要问,“小径”是什么?“黑莓”又是什么?如果“小径”代表着生,那么“黑莓”则代表着死,如果“黑莓”代表着死亡时时笼罩的阴影,无处不在的危机四伏,那么小径就是向死的道路。但是如果“小径”代表着必死,黑莓又为何不可以代表着生的痴缠与犹疑?生命是“一条黑莓的小路,蜿蜒而下”,在尽头,“某处”,“大海”“波浪翻涌”――纵观全诗,“大海”是绝对的死亡的象征,生命的尽头,我们看到诗人对于意象蒙太奇式的叠加幻变,死亡的意象随时变幻,彷徨的生命意志也印迹重重:一时间死叠加在生之上,一时间生又超出在死之上。“黑莓”此时是什么?“摆莓?/大如我的拇指,�哑如双眼/漆黑的在树篱中,肿胀/因紫红的汁液”,这样看来,“黑莓”又是活的,是生,是黑暗与绝望中求生的力量;“它们把这些都浪费在我的指头上。/我未尝乞求这种姊妹血亲(blood sisterhood);它们一定很爱我”,不惜以鲜血相赠的“姐妹情谊”当然是激励诗人生的意志的,所以,“黑色的红嘴鸦白头顶飞过,聒噪的鸟群――/随风回旋于空中的烧残的纸片”,这些都是“黑色”的“抗议”,不会抗议生,只会抗议死,“它们是唯一的声音,在抗议,抗议”,诗人也随之振奋,因此她说,“我想海根本不可能出现”,“海”作为死亡的威胁在诗人的诗中被排斥,求生的意志暂时取胜。
      西尔维亚?普拉斯是个活得如同死亡一样无所顾忌的女诗人,在生的暂时淹留间,她及时看见了“高耸,绿色的草场泛着火红,像自内部燃起”,那是天堂,是炼狱?暂且不谈。诗人先“来到一处黑莓树丛”――又回到了“黑莓”,此时明确无比的,“黑莓”是生,因为黑莓“丰熟得成了飞蝇的树丛”,飞蝇是生命力最强的生物,“它们把蓝青的肚皮和翅膀挂进中国的屏风里。/这甜蜜的黑莓大餐使它们晕眩”,它们耽溺于生,所以,“它们信仰天堂。”但是诗人的脚步不停留,于是,“再转个弯,就到了黑莓和树丛的尽头”,“现在来到了,只有大海了”――等待在生的尽头的,唯有死亡。死亡的时刻如果不立刻到来,生也就继续断续接连,“山谷间一阵骤风向我袭来,/把它虚幻的衣衫掌掴在我脸上”,于是诗人有暂时的苏醒,探求着“沿着其间的羊径前进”,生是迂回曲折的道路,诗人被“最后的弯处带引”,“到山的北面”,想必“山的北面”可以暂时逃开死亡的逼近,因为那里“有橙色的岩石/面向空无,空无除了一大片空间/泛着白光,和喧闹,像银匠/锤打又锤打着顽劣的金属”,虽是“空无”,但轮廓坚固,色彩凝着,声响决绝,大地与空无都如金属,意境倏忽间的冥顽坚执,与片刻的永恒。
      《采黑莓》是诗人对于个人内心体验的深度探索,无论生死,诗人心中都充斥着愤怒与反抗,其诗歌“表达了一种近乎病态却不无节制的神经质激情,不寻常的隐喻、扭曲更迭的意象、跳跃激荡的节奏、语气的突兀变化等手法,构成了休斯所谓噼啪作响的文字能量(crackling verbalenergy)”。既然存在主义向死而生,他们的真正追求就不是真正的死亡,不是灭绝,而是临界于死亡、处于那边缘状态时真切的痛楚与患得患失,对于他们,死亡将是超越,将是无我的境界,将是以终结去换取开端。普拉斯这样精确地描述自己曾经的精神体验,那是一次“虚假死亡”的过程:“一个黑暗、绝望、幻想破灭的时期,黑暗如同人类心灵的地狱,象征性的死亡,麻木的电击,然后是缓慢的再生和精神新生的痛苦。”这种极端体验犹如一种非凡的想象力、生命力爆发,使每一句诗行下似乎都埋藏了随时引爆的炸弹,给普拉斯的诗歌注入了强大能量,而诗人自己,“以一千盏灯的强度燃烧”,她“把自己的一切情感,一切痛苦,一切生与死的体验乃至生命变成燃料,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现代诗歌打破了语言与世界的僵化的、狭隘的关系,摧毁了语言与实体之间的一切“伦理意义”,改变着自然,成为着“造物主”,执行着一种“强制性行为”,恣肆着一种“语言自足体的暴力”,诗歌的意象具有着前所未有的命名与指向自由。在被诗人任性的指定之后,诗歌意象携带着灵魂出发,在到达读者的时候,诗歌意象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它的开放性与无限性,它的开放性在于它“有潜力成为隐喻或者象征”而且是任何的隐喻与象征,它的无限性在于它可以生成多种的、多维的、多层的隐喻或象征,所以,象征主义运动相信“象征具有发现现实的能力”,象征时常会带来惊喜。诗歌意象是诗歌打开一扇扇具体的窗户,它面向着读者,不是叫我们向暗淡的、有墙壁的房间中观瞧,而是叫我们向着窗外的广阔世界去�望,在窗外,它为我们开启了诗意的风光无限,美好无限,开启了诗性的永恒。
      责任编辑:子聿

    推荐访问:意象 所指 诗歌 作为充分能指与任意所指的诗歌意象 诗歌中的意象是指 古诗的意象是什么意思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