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我国电视节目制片人制与制播分离的对比研究】电视节目制片人

    时间:2019-05-08 03:29:0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随着我国电视体制的改革,电视节目制作人制与制播分离这两种体制的产生与发展成为了业界和学界的关注重点。本文在对制片人制和制播分离的含义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产生背景、管理机制的层面对二者进行了深入的对比研究,指出了制片人制与制播分离在此层面的各自特色,并由此探讨了制片人制与制播分离在新闻杂志类、及选秀类四类电视节目中的适宜性。
      关键词:制片人制 制播分离 对比研究
      前言
      我国的第一批电视制作人出现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1993年,上海出现了靠电视节目的经济效益自负盈亏的东方电视台,接着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以栏目承包制的形式公开亮相,使得制片人制得到发展。2009年10月21日上海市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推进大会的召开,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正式揭牌,标志着上海广电整体率先实施了广播电视的制播分离。
      当《中国娱乐报道》、《娱乐星天地》等节目在制播分离上成功尝试之后,越来越多的节目开始尝试使用制播分离模式,什么是制播分离,制播分离与制片人制有哪些区别,什么样的节目适合何种制片方式,成为了本文研究的重点。
      1.电视节目制片人制与直播分离的含义
      1.1电视节目制片人制的含义
      所谓制片人制,是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由综合素质较高的制片人,把采编播人员的利益与节目质量、节目经营情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节目制作经营制度。从目前电视台资金筹集方面来看,电视台的节目制作费基本上都是从所在电视台领取全部和大部分,因而只能称得上是准制片人制度。
      1.2制播分离的含义
      “制播分离”的概念来自于英文Commission,从字面翻译应该是“委托制作”。最早的制播分离起源于英国,原意是指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我国电视媒介的运作有两个重要环节,即制作和播出,将电视制作部门与电视播出部门剥离,就是制播分离。制播分离的途径有两种:由社会上独立的节目制作公司制作和在电视台内部将制作与播出分离开来使节目制作自负盈亏,实行企业化管理。
      2.制片人制与制播分离的对比研究
      制播分离是伴随着制片人制而产生的一种新模式,随着我国电视体制的改革,制播分离与制片人制已经成为电视界谈论的焦点话题,对于他们的研究报道也层出不穷。下面将从以下几点对制片人制与制播分离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解制片人制与制播分离的区别及各自的优势。
      2.1从产生背景对比
      2.1.1产生的社会环境对比
      当电视台从吃财政饭到实行自收自支以后,电视作为一种产业,电视节目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电视播出时段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都毫无疑问地突出其明晰的商品属性。上世界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电视台从西方引进了一种名叫制片人制的新的电视运作机制。由于制片人制的出现,直接触动了中国电视体制的改革,从而导致了制播分离模式的产生。[1]
      2.1.2产生的目的对比
      电视业之所以从西方引进制片人制,是为了建立一套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业体系,优化生产资源、整合电视生产要素、提高电视生产力、保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寻找最佳运作经营方式,是电视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因此,电视制片人制便应运而生。
      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单一的制片人制度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弊端展现在电视台领导的眼中。为了扭转制片人制所导致的人员效率低下、节目质量下降、大量在编人员成本过高、相互缺乏交流而造成的题材和内容的重复以及思想僵化、眼界狭隘的等问题,电视体制又出现了新的变化,制播分离开始在电视台内大量运用。
      2.2从管理机制对比
      2.2.1节目所有权的对比
      制片人制与制播分离所拥有的权利不同。从所拥有的权利来看,由于制片人归电视台上级领导管理,所以可以随意支配其管辖范围内的人和财务,因此它拥有经费开支权、人员使用权和节目统筹权。而制播分离由于不受电视台的统一管理,在人员的使用、经费的预算上都会有所顾虑。
      2.2.2节目管理权的对比
      制片人制与制播分离有相同的统筹管理权。由于电视节目是集体创造的产物,所以在统筹管理方面,制片人制与制播分离是相同的。不管是从宣传管理、人事管理还是财务管理,都必须有一套健全的管理措施,如若管理散漫,则会伤害到集体的利益,不仅有损电视台或者节目制作公司的形象,也会影响电视节目的质量。
      3.从两种不同节目类型探讨两种制度的适宜性
      制片人制与制播分离各有其优点和长处,可是并不是所有的电视节目都适合用制片人制进行制作,也不是所有的节目都适合实行制播分离制度。下面将以几个电视节目为例,探讨在现有体制下两种制度的适宜性。
      3.1新闻杂志类节目
      新闻杂志类节目无疑是中国电视新闻栏目化的产物。当《东方时空》自命为“电视新闻杂志”时,无疑昭示了电视新闻业一个新天地的开辟。电视台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窗口,无论何时都应该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宣扬党的精神。特别是新闻节目,它代表的是国家的形象和人民的利益,因此,选择怎样的模式进行节目的制作,成为了重中之重。
      1993年5月1日7点59分,首播的《东方时空》结束时,细心的观众可能发现,在中国新闻性电视栏目首次使用了制片人的称谓。从此,一种新的电视新闻节目管理机制制片人制产生了。这种机制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新闻单位行政管理的模式,在人财物责权利等几个方面对电视人进行重新定位,大大激活了电视业的市场竞争力。制片人制的实施,不仅调动了电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使本来日趋激烈的竞争更加白热化。
      《东方时空》栏目设立总制片人制和子栏目制版人制,组内大多数人员为电视台内部人员,除核心成员是台内业务骨干之外,记者编辑绝大部分向社会公开招聘,人员配置由总制片人统一负责管理。从2000年11月27日的一次大改版,到2009年8月3日的第三次改版,《东方时空》从以演播室为调度中心,用直播方式播出新闻、资讯、专题外,还推出了其独有的周末版节目,使《东方时空》变成了一个大型的早间新闻杂志型节目。《东方时空》的这三次改版,充分显示出了制片人制在整个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关键作用。从节目时长的改动,到节目板块的调整,都需要制片人的最后决定。制片人在台内选择节目的策划人员和编辑人员,台外负责联系各电视台相关联络员,在需要现场连线时要确保外景主持人能圆满完成连线任务。制片人作为节目的第一责任人,从节目的选题、实地了解实际情况,到后期的拍摄、制作、审片,制片人都必须层层把关,这就要求制片人对每个记者、编导乃至技术人员的实际情况了如指掌,以便充分调动摄制组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到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而东方时空的收拾额度,由1993年的55%变成了2009年的62%,这一结果表示,制片人制对于新闻杂志类节目,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东方时空》从1993年首播,2000年第一次改版到2009年第三次改版的电视平均收视份额如下图(图1)显示:
      
      
      
      
      
      
      
      
      
      
      
      
      
      (图1) 1998年 —2009年《东方时空》收视份额调查表
      3.2选秀类节目
      选秀类节目分很多种,有娱乐类的选秀节目,也有立志创业类的选秀节目。《赢在中国》就是制播分离的一种成功尝试。
      《赢在中国》栏目组共计不到40人,其中有很多员工都有过在央视工作的经历,但是又在央视的用人体制之外,并没有同央视签订用工合同。也就是说,虽然他们仍在在为央视工作,但是在制播分离的体制下,他们并不属于央视的正式员工。《赢在中国》栏目除了电视栏目应有的编导、摄像、制作、策划、责编之外,还设有项目管理组(3人)、平面媒介组(5人),网络组(2人),行政组(1人)、财务组(1人)。这样的人员设置,一方面易于栏目的生产流程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又大大降低了经营成本,同时也保证了栏目的质量。[2]《赢在中国》设置的项目管理组,在央视的其他栏目组里面是不存在的。由于节目的制作经费需要自己筹备,而节目的大部分经费优势来源于广告费用,这就要求项目管理组负责与广告代理机构共同招商。由于广告招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栏目的生存和发展,就使得项目管理组与广告商之间互动良好,也可以减轻其他小组的工作任务,有助于提高节目制作的水准与质量。
      《赢在中国》虽然采取制播分离,也同样存在着制片人。制片人根据现有制播分离体制的要求,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调动组内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制定激励机制,激励组内人员的创作激情,这样大大提高了组内成员的商品意识和成本风险意识。通过制播分离的运行模式,制片人有效地配置了栏目资源、频道资源,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促进了中国电视产业的可手杂续发展。
      由下图(图2)可以看出,《赢在中国》栏目在全国范围内的受欢迎程度:
      
      
      
      
      
      
      
      
      (图2) 《赢在中国》栏目的受欢迎程度表
      4.结论
      从90年代初实行制片人制开始,到后来制播分离体制的出现,全国各级电视台已经开始普遍实行制片人制和制播分离制度。从最早实行制片人制的《东方时空》到制播分离完美案例的《赢在中国》,这些节目都已经有了固定的受众并深受受众喜爱。
      虽然这之中有新《劳动合同法》的续订和电视体制的改革,尽管新出现的运作体制与旧的管理机制不太协调,可是这并没有影响到制片人制与制播分离的发展。就目前我国现有的体制来看,多数的电视台依旧使用原有的制片人制,制播分离并没有彻底得到运用。可是这并不代表制播分离停滞不前,随着我国电视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开始实习制播分离。这也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制播分离将会与制片人制一样,成为一个完善的制作播出体制,使制播分离在电视节目中得到更加充分的运用。
      参考文献:
      [1]刁崇敬,盖爱玲.《从制片人制到制播分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08期:67~68页
      [2]黎斌,李怀亮.《电视电视媒体运营管理实务》[M].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93~97页
      [3]邢建毅.《制播分离体制的确立对我国电视业的影响》[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0年
      [4]邢建毅,蒋淑媛.《制播分离体制的确立对电视业的影响》[J].现代传播 双月刊,2000年4期
      [5]王太华.《新一轮广电改革背景下对电视制播分离的再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05期
      [6]张海涛.《对中国电视业改革与转型的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02期
      [7]刘山河.《试论制播分离产生的背景与意义》[J].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 2004年10月
      [8]周宁.《电视节目制播分离刍议》[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2002年4月
      [9]刘辉.《制片人制运作规律探析》[J].青年记者,2009年11月
      [10]王建平.《浅谈制片人制的利与弊》[J].新闻知识,2008年10月
      [11]夏伟荣.《栏目制片人制——电视新闻管理的新机制》[J].新闻大学,1997年
      [12]刘山河.《试论制播分离产生的背景与意义》[J]. 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10月
      [13]喻国明.《传媒影响力》[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
      [14]吕正彪,王嘉.《电视新闻节目——理念、形态与实务》[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
      [15]刘桂林,陈万利,刘斌.《电视新闻栏目定位与运作实录》[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16]梁小山主编.《电视节目制作》[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

    推荐访问:制片人 电视节目 分离 我国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