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_蜀国需要诸葛亮的忠诚

    时间:2019-04-29 03:28:4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一       “忠君报国”的说法似乎已经成为历史,不少年轻人甚至闻所未闻。对于诸葛亮辅佐刘备与刘禅的作为,有人认为,那不过是愚忠思想,当今社会是不值得提倡的。
       诸葛亮的忠诚是愚忠吗?当我们翻阅三国的历史时会发现,魏、蜀、吴三国当中,民风最好的当属蜀国,管理井井有条的当属蜀国。
       著名史学家范文澜讲,比较起来,三国当中蜀国是治理最好的。作为蜀国的丞相,管理国家的第一责任人,诸葛亮功不可没。
       可以说,忠诚是人与人之间,是团体组织之间考察和衡量一个人品质的关键成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忠诚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值得永远弘扬光大的人生价值取向。
       什么是愚忠呢?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本来就不可思议。愚蠢的人还有什么忠诚?忠诚从来就不属于愚蠢的人。愚与忠是褒与贬的组合,根本不能成立。所谓“愚忠”,不是忠诚于一个信仰,一个思想体系,而是忠诚某一个人。人是动态的,是变化的,你忠诚于这个人,则难免不出差错,难免不为之而干蠢事。
       那么,诸葛亮接受刘备“托孤”,为了辅佐刘备的傻儿子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是“愚忠”吗?笔者以为,诸葛亮从来就没有效忠刘备,更没有效忠刘禅。
       纵观诸葛亮的所作所为,可以认为,诸葛亮的忠诚,体现在对待蜀国这个国家。尽管诸葛亮承认刘备对自己有知遇之恩,也尽心尽力辅佐过刘禅,他尊重刘备,尊重刘禅,把刘家父子看作是自己的领导,是自己的上级,但是,尊重和服从不等于就是忠诚,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两人走到一起开国兴邦,说到底是因为信仰一致,目标一致。什么目标?就是光复汉室,为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为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而奋斗。
       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时讲:“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实为万幸!”诸葛亮在《隆中对》结尾时说:“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此亮所以为将军谋者也。惟将军图之。”
       两个人的话已经再明白不过了,诸葛亮出山不是为了效忠你刘备,而是为了匡扶汉室。诸葛亮当时不过是一山野村夫,没有名分和地位,纵使有天大的本事,也是无能为力。所以,要借助大汉皇叔的号召力,否则你诸葛亮的主意再好,不是也得束之高阁吗?
       从刘备“托孤”这件事看,也不能说明诸葛亮单纯效忠刘家父子。刘备对诸葛亮讲,你看我儿子是当皇帝的材料,你就辅佐;你要看他不是那块材料,你就取而代之吧!诸葛亮当即表决心:我死也不会取而代之。
       据《蜀书》记载:“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蜀书》中还说:“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刘备要刘禅把诸葛亮当父亲看待,这就让皇帝与臣子之间有了双重关系,既是上下级,更是父子。刘备的这一手,确实高明,上下级之间有政见相左的时候,有矛盾与分歧的时候,没关系,关起门来,咱们是父子,怎么说也不兴翻脸,置对方于死地。父子之间是亲情关系,上级批评下级是正常的,父亲教育儿子也无可厚非,帮助儿子那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
       刘备的驭人之术在这里表现得确实与众不同,那就是以人为本,以感情来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人是感情动物,除非有根本的厉害冲突,感情因素往往左右一个人的决定和行动。诸葛亮一向以理智、冷静著称,可驾不住傻小子一个劲管你叫爹啊!刘备用亲情束缚住诸葛亮的手脚,让诸葛亮无话可说,只有死心塌地给人家尽心竭力的份了。
       别看刘备打仗不行,谋略蹩脚,但是他的驭人之术绝了。刘备临终为什么把诸葛亮从成都召到奉节,为什么要对诸葛亮讲上面那一番话?是信任诸葛亮吗?刘备没有当上皇帝时,对诸葛亮那可以说是言听计从。当了皇帝以后,觉得自己是真龙天子了,他就不拿诸葛亮的话当一回事了。刘备御驾亲征打东吴,就是例证。
       当时,诸葛亮与刘备意见相左,如果是愚忠的话,那就是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赶紧帮助刘备打东吴吧!可诸葛亮没有,先是“苦谏数次”,接着又在大殿上表劝阻,希望刘备“别作良图,则社稷甚幸!天下甚幸!”刘备什么态度,可没有当年那个虚心劲了,一下就把诸葛亮上的表摔在地上,曰:“朕意已决,无得再谏!”你说刘备心里能没有气吗?
       刘备对诸葛亮还真是下了狠手,立马剥夺了诸葛亮的兵权,提拔李严为尚书令,“统内外军事”,也就是三军总司令。这样一来,改变了诸葛亮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蜀国政权有了一个与诸葛亮平起平坐的人物。无疑,刘备的目的是要削弱诸葛亮的权力。
       让一场小小的胜利冲昏头脑的刘备,犯了兵家大忌,连营七百里下寨。马良提示刘备:这么安营扎寨合适吗?还是问问丞相吧。刘备说“朕亦颇知兵法,何必又问丞相?”显然对马良这个建议非常反感。
       马良还不知道刘备那点用兵的本事,依旧劝谏。刘备一想,这马良是诸葛亮在襄阳时的朋友,是不是诸葛亮安插在我身边的奸细啊?行,你不是要我问问诸葛亮吗?好哇,那你亲自去问吧!
       马良把刘备扎营的图本给诸葛亮一看,诸葛亮立马火了:谁出的这个主意?把这小子宰喽!这不是找死嘛!人家如果火攻,你还有救吗?马良说,这是皇上自己定的。诸葛亮这个气呀,可人家是皇上啊,他只好长叹一声:完喽完喽,“汉朝气数休矣!”
       诸葛亮为什么这么讲?他知道刘备的对手是陆逊。陆逊也可以算是诸葛亮的学生,曾直接得到过诸葛亮的教益。孙权称王之初,曾任命诸葛亮的侄儿诸葛恪典掌军粮。亮为此致函陆逊,指出诸葛恪生疏,不宜任职,难免贻误吴国军资大事。陆逊听其言,调换了恪的职务。
      
      二
      
       刘备为什么要“托孤”诸葛亮呢?刘备伐吴大败而归,痛定思痛,觉得真刀真枪和人家战场上比试,还真离不开诸葛亮。这场失败让刘备清醒了,泄气了,没有脸面回成都了,在白帝城一病不起。
       刘备60多岁了,开始思考身后之事。我打下的江山交给谁呢?会不会落到旁人手里呢?我是天下公认的英雄,没有诸葛亮就落了个一败涂地,我那傻儿子要是没有诸葛亮辅佐能成吗?本来想让李严和诸葛亮对着干,可李严根本不是诸葛亮的对手。诸葛亮会不会夺我儿子的皇位呢?我那傻儿子怎么斗得过诸葛亮啊?于是,刘备演了“奉节托孤”一场戏。
       诸葛亮在那种情况下能说什么?感动啊!诸葛亮料到刘备要是得胜还朝,自己肯定要倒霉,不说是卷铺盖回卧龙岗,丞相府也肯定要易主。眼下,皇帝知道江山离不开诸葛亮,还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了你,这还不够吗?于是诸葛亮讲了“效忠贞之节”的话,告诉刘备尽管放心,我是不会篡权夺位的,老刘家永远是我的领导,我就是累死也要为老刘家效力。
       应当说,刘备在用人方面是胜利者。他之所以坐上江山,之所以取得成功,在“天时、地利、人和”六字真言上,“人和”运用得炉火纯青。刘备同其部属的关系,比曹操、孙权有很大不同。
       曹操以物质鼓励为主,如对待关羽,上马提金,下马提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房子、美女一一奉送,但还是留不住人心。
       孙权用人以精神鼓励为主,敢于使用年轻干部,敢于使用没有资历的人。周瑜、陆逊上任时都是少年郎。自古英雄出少年,孙权深晓其中道理。他为年轻的人才铺平道路,为青年成才提供必要的舞台,这是孙权用人的高明之处。
       刘备用的是以情动人。他用人以诚恳和互谅见长,将部下视为兄弟,视为朋友,坦诚相见,尊重属下的人格。有人言:“亮第一流人,二国俱不能得,备独能得之,亦可见以诚待人之效矣。”刘备向来以仁义之师自许,没有发现他有屠城与灭人三族之事。至于曹操、孙权乃至司马懿,则均不能免。
       一个领导者,仅仅自己能干,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就不是好领导。吕布有万夫不当之勇,能得天下吗?不能。诸葛亮再有本领,也是刘备给了他机会。“三顾茅庐”和“奉节托孤”是刘备人性化管理的典范。对于刘备托孤诸葛亮,陈寿这样评价:“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胡省三则说:“自古托孤之主,无如昭烈(刘备帝号)之明白洞达者。”
      
      三
      
       诸葛亮为什么不可能自立为王呢?刘备托孤时即使不那样讲,诸葛亮也不会篡夺皇位的。他从小接受的传统教育,接受的家庭熏陶,让他不可能有非分之念。效忠国家的思想,在他出山之前就已经定了型。诸葛亮心目中的偶像,不是周文王,不是汉高祖,而是辅佐周文王的姜子牙,辅佐刘邦的张子房。他所学习的功课是如何管理国家,像管仲、乐毅那样为帝王打天下,治理天下,而不是如何称王称霸,作威作福。
       诸葛亮的家教和家风影响了他的一生。诸葛家族显名当始于诸葛丰。他生活于西汉武、昭、宣、元四帝时期,是诸葛亮家前八世远祖。他谨守臣职,刚直耿介,有“伏节死谊”之志,后因弹劾周堪、张猛遭元帝免职抑郁而死。诸葛丰“杀身以安国,蒙诛以显君”的忘我牺牲精神,奠定了诸葛家族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
       诸葛丰,字少季,自幼聪慧,读经阅史,少年名特立,初为御史大夫贡禹属官,后荐举为文学御史。汉元帝时,授其为司隶校尉,加封光禄大夫。光禄大夫为从二品,到了这个官位,大约可以称之为国家的栋梁了。
       诸葛亮小时候,经常听父亲诸葛珪讲远祖诸葛丰正直忠诚的故事:“远祖诸葛丰担任司隶校尉后,他认为皇帝给自己的这个名分和位置就是要他敢于说话,敢于抨击不法行为。于是,他不管是谁,不管是什么事情,只要涉及江山社稷稳固,他就要面见皇帝,直言相谏。不管皇帝是在床榻安歇养神,还是在宫苑与嫔妃欣赏花草,他总是径直进入禁地,照本宣科,向皇帝告状。”
       “时间一长,皇帝虽然表面上没说什么,可内心开始讨厌远祖了。史书上说他是‘数侵贵戚,在位多言其短。’”皇亲贵戚自然不能容忍远祖的所作所为了,纷纷向皇帝上书,说诸葛丰不适合担任司隶校尉,而且编造了远祖为人的一些短处。皇帝听到那么多人反对诸葛丰,也觉得远祖是一个不懂事的人。于是,一道圣旨,收回远祖的符节,‘徙城门校尉’。大汉王朝,就是从远祖诸葛丰开始,司隶校尉没有了持有符节的权利。”
       “发展到这个地步,按说先祖应该自省其身,有所改正吧?没有,而是依然故我。他对家人讲:‘我要不直言相谏,我就不是诸葛丰了。’诸葛丰是什么?诸葛丰就是敢于直言的象征!就是勇于坚持真理的化身!只要是他了解到的问题,不管是谁,远祖照旧向皇帝反映!有时还尖锐地提出弹劾。”
       “皇帝对远祖已经有了成见,根本就不愿意听他唠叨。有一次,远祖上书告周堪、张猛两位高官的罪状,说他们买官卖官。这一回,皇上很不耐烦,乃制诏御史,说城门校尉诸葛丰以前数称言堪、猛之美,今天怎么出尔反尔?皇帝给远祖下了评语,说:‘丰前为司隶校尉,不顺四时,修法度,专作苛暴以获虚威;朕不忍下吏,以为城门校尉。不内省诸己,而反怨堪、猛以求报举,告按无证之辞,暴扬难验之罪,毁誉恣意,不顾前言,不信之大也。’”
       “这番话就是定了诸葛丰的罪,就要被杀头了。不过皇帝心里清楚,诸葛丰是个刚直之人,不过是办事不看火候,不招人喜欢罢了。于是下旨道:‘朕怜丰之耆老,不忍加刑,其免为庶人!’远祖对皇帝的处置怎么也想不明白。他回到阳都县城,一气之下,大病一场,从此卧床不起,没有不久,便与世长辞……”
       “作为诸葛丰的后代,我们要学习远祖刚直不阿,疾恶如仇的品德;同时从远祖的身上,也要吸取教训,讲话要注意场合,要注意听者的情绪;对于昏庸之主,尽忠谏言,反招祸至。”诸葛珪语重心长地嘱咐儿子:“你们长大以后,准备为谁做事,要投奔哪位主公,一定要察访清楚,看他是不是明白之人。记住了吗?”
       由诸葛珪的讲解可知,诸葛家远祖诸葛丰本就为汉室重臣,为汉室江山的中兴立过卓越功绩,因此诸葛家族也算是汉室的重臣遗族,虽最终蒙受冤屈,但是仍然与汉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不可割舍的情感。这也是诸葛亮择主汉室皇叔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根源之一。
       应该说这样一个家族,在儒学兴盛的齐地,通经致用和重节尚义是其固有的传统和家学优势。诸葛亮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幼年即受家族文化的启蒙与培养,谋权篡位,是他想也不敢想的。难怪刘备一说出“你可自取”,诸葛亮就“汗流遍体,手足失措,泣拜于地”。马上表示“臣虽肝胆涂地,安能报知遇之恩也!”
       诸葛亮对刘备如此表忠心,是不是效忠刘禅呢?依旧不是,他依然是辅佐而已,依然是尽君臣之道。当然,其中也包含着一定的报恩思想,但报恩思想无论如何也不能与忠诚扯到一块。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思想,表面上看是为了刘家天下,实质上依然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诸葛亮生逢乱世,幼丧怙恃,颠沛流离,家庭屡屡变故,对于尚未成年的诸葛亮可谓是苦难深重。然而,这样的境地也孕育了他日后的期望和理想,那就是兴汉室于水火,拯生灵于涂炭。夙愿一经确立,也就除却了庸俗之辈当官发财,唯利禄是图的邪念。
       诸葛亮的理想抱负是什么?就是一旦可以指点江山,拥有改变坏境的能力,一定要让社会井然有序,让百姓安居乐业。刘备给了他这个机会,他当然要按照自己的理想架构蜀国的社会。他出身在基层官员家庭,深知地方管理的积弊。他躬耕在南阳,了解老百姓的疾苦。他经历过流离失所逃难的过程,深知社会安定对老百姓的重要。他接受的教育就是要为国家服务,效忠于国家。
      
      四
      
       诸葛亮与曹操挟天子有天壤之别。诸葛亮不但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治理国家,还希望皇帝刘禅能够理解自己的苦心。专门为刘禅抄写了《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经典著作,希望皇帝能够在政见和管理国家的指导思想上,与他步调一致。
       他的前后出师表,那是耿耿丹心,溢于言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用历史的经验教训警示刘禅,希望皇帝礼贤纳士,使国家长治久安。
       诸葛亮治国治军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法治。陈寿评价说:“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诸葛亮从严依法治国治军,目的还是为了实现其兴复汉室的远大政治抱负。
       从诸葛亮的成长过程来看,从他的生活环境,自身修养,内在气质,审时度势的能力分析,诸葛亮肯定不会让刘禅下台,但是不可否认,刘禅是在他的左右之中。与其说他是臣子,不如说刘禅视诸葛亮为长者,言听计从。
       在这一点上,诸葛亮与曹操如出一辙;曹操携天子以令诸侯,权倾朝野,为什么不取而代之?曹操才不会干那个傻事呢!曹操明白,为什么自己可以令行天下,因为他打着大汉的旗号,皇帝坐在龙椅上,就可以稳定朝野的大局,犯不着为了一个有名无实的位置大动干戈。
       天下表面上姓刘,可姓刘的听谁的?还不是听咱们的。一句话,只要皇帝在咱们手上,听从咱们的摆布,让他的口说出咱们的意见,让他的口替咱们说话,咱们随心所欲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有这么一个皇帝作为招牌,作为幌子,省去多少麻烦?
       诸葛亮与曹操不同的是,没有曹操那么蛮横霸道,没有曹操那么飞扬跋扈,他对刘禅是尊重的,始终体现一个托孤老臣的本色。皇帝就是皇帝,有什么事情该汇报一定汇报,该讲的一定讲清楚,一定要让朝野上下看明蜀国是刘家的天下。他仅仅是一个臣子,一个忠心耿耿的“托孤老臣”而已。
       诸葛亮辅佐刘禅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因为从他决定出山时,就没有考虑是为了个人的私欲和权利欲,从他一生的政治生涯上看,完全可以说明这一点。
       诸葛亮的人品政绩,受到朝野上下的尊崇,当时的李严就曾公开劝他进爵称王,而他的答复则大义凛然,发人深省:“今讨贼未效,知已未答,坐自贵大,非其义也;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诸葛亮何以得到民众的拥戴?政治清明的蜀国,来自于诸葛亮的严于律己。在发布的《劝将士勤攻己阙教》中,诸葛亮强调:“自今已后,诸有忠虑于国,但勤攻吾之阙,则事可定,贼可死,功可跷足而待矣。”
       他率先垂范,严于律己。在马谡失街亭后他上表自贬三等,作为丞相,在处置失误的同时,并不是一味推卸责任,反而严格要求自身,自责自贬。严于律己,也是一种自身完善。
       “治国之政,其犹治家,治家者务立其本,本立则末正矣。”诸葛亮在《治国第一》一文中,开宗明义地提出治家的严肃性。诸葛亮从青年时代就耳闻目睹贪官污吏的丑恶行径,纨绔子弟横行霸道,权贵豪族欺行霸市,为非作歹。从社会底层走来的诸葛亮,深谙社会的弊端所在。
       他六出祁山病死在五丈原,死前上奏后主刘禅的最后一道表章,言:“成都有桑八百棵,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治别生,以长尺寸。若臣死后,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此并非诸葛亮虚饰之词,有传言“及卒,如其所言”为证。
       诸葛亮在与李严的一封信中,曾谈及自己的生活状况“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他积劳成疾,呕血去世前,曾“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
       身为宰辅、“相父”,专决朝政十余年,却“蓄财无余,妾无副服”,力求死后“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死时又遗命薄葬,其俭约实在罕见。
       从历史的实践看,修身养性是诸葛亮终身不忘的信条,他以国计民生的大业为重,任人选贤,不结党营私,诚信待人,赏罚严明,率先垂范。他深有感触地说:“若将吏相猜,士卒不服,忠谋不用,群下谤议,谗慝互生,虽有汤武之智,而不能取胜于匹夫,况众人乎。”
       但是,不能不承认,诸葛亮侍奉的也就是刘禅吧。刘禅甘于享受,有诸葛丞相操劳国事,让皇帝省心,何乐而不为?这位日后乐不思蜀的君王,没有争权夺势的想法,因而是皆大欢喜。
       假如说,诸葛亮辅佐的如果不是刘禅这样的皇帝,换一个雄心勃勃,要自己干一番事业的君王,结果会怎么样呢?如果诸葛亮用对待刘禅的办法辅佐康熙皇帝会怎么样?诸葛亮的结局能够比鳌拜好吗?
       一句话,诸葛亮治理蜀国的成功没有离开我们所说的六字真言:“天时、地利、人和”。如果他不是治理蜀国,如果皇帝不是刘禅,那诸葛亮能不能成功就另当别论了。
       总而言之,诸葛亮成长和成功的历程,与他所接受的传统教育与文化修养密切相关。诸葛亮的忠诚观念应从社会文化的主流方向和他的价值取向来分析,更要通过他治国安邦的实际行为来看待。
       诸葛亮忠诚于蜀国政权。蜀国民众需要诸葛亮的忠诚。

    推荐访问:蜀国 忠诚 诸葛亮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