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并未散尽的光斑】

    时间:2019-04-03 03:18:1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在一个写作如此被多媒体和多层次的社会空间所无限敞开和填充的时代,愈益众多的分行文字的写作者们越来越缺乏对母语和灵魂的敬畏能力。而近期徐南鹏的诗歌写作则在贴近日常平淡而繁芜的生存场景中擦拭掉浓重的时间浮尘和阴影,在语言的节制和诗思的精深中发现了另一种生存景深。诗人像不断剥开洋葱一样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失重”的世界,当诗人试图去予以矫正或匡扶的时候,更为凛冽的黑暗扑面而至。
      在同时代庞大的诗人群体中徐南鹏无疑是一个沉静而自省的诗人,这在他近年来的诗歌写作中愈益明显。正是在静观、深入、沉潜、等待与勘测中,徐南鹏擦亮了人世和生存场景中粗糙的纹理和幽晦的部分。他的诗歌总有一种拨开浓重的时间浮尘的冲动,诗人更为深刻而明晰地知晓圣洁的东西总是在高处,需要仰望;而沉重的东西总是在尘世,需要俯身,“堆在路边的绿化带脚下,那些高处的,都要落在尘土里。可以想象,他们也挣扎过”(《残雪》)。由此在向天空仰望而又扎根向下的双重姿态中,徐南鹏同时发现了星群、天空和草莽深处的那条泥泞的小路和并不遥远处的人间烟火。而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是这些精神性文本中的细节、场景离中国的当代“现实”究竟有多远。是的,在一个如此诡谲的时代我们进入一个时代“内部”是如何的不易,而进入一个无比真实的“现实”是如何的艰难。在一个写作已经与新媒体打得火热的今天,真正的诗人是否懂得沉默有时候是更好的语言。在徐南鹏这里我强烈感受到了一个冷峻的“旁观者”和“水深火热”中的“介入者”一起推给我们的无边无际的沉默、自语和诘问。尽管诗人在诗歌中言说得已经够多,但似乎这语言的“体操”仍难以自由地对“现实”予以挪动与改造。
      新世纪之后似乎普遍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工业化和商业化的时代,写作的难度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同样困难重重。徐南鹏则清醒地认识到:更多的诗人只是沉溺于天鹅绒般的温柔牢笼之中。徐南鹏所特有的经历、情感经验和思考方式使得他更多地具有理想主义和怀疑主义的双重色彩。徐南鹏始终保持了广阔空间中的精细的观察者、审慎的发声者和持续的发问者的角色。在徐南鹏的很多诗歌中他有效地呈现出一个人最为真实的生存底色,而并未完全丧尽的理想的光斑不得不不断与现实摩擦甚至冲撞。诗人也不断在龃龉的现场中发出质疑,并在浮世绘的背后窥到“龌龊”与“不清”。这也有助于唤醒诗人的理想化冲动。诗人告诉我们在无边的“雪”的寒冷和死寂中,我们缺少的就是那个唤醒我们内心的人。这个能唤醒内心的声音正是来自干燥、岁月深处的那个被遗忘的“精神故乡”。正是一只黑夜深处里的粗糙的手在抚慰和拯救我们失魂落魄的麻木内心。时代和成长经历所造成的生活的琐碎、偶然,背后的宿命之手和难以挣脱的规训使得徐南鹏的诗歌写作呈现出越来越多难言和尴尬的“声响”。在一个个发着精神低烧的夜晚,诗人不得不一次次寻找那些安慰剂,当然还有——致幻剂。在这些致幻剂的作用下,徐南鹏可以大刀阔斧、釜底抽薪、抽丝剥茧、左右逢源或者针尖对麦芒地面对精神的“宿敌”,面对时间的光芒与灰烬。徐南鹏是耐心的,他不断培养着面对时间灰烬深处的余温和偶尔闪现的光斑。据此,诗歌这一特异的空间需要诗人不断用爱、用恨、用冷、用暖,用诗歌的火罐来煨暖那些还在颤抖的惊魂未定的心灵闪电。在此意义上诗歌的“方寸之间”能够在狭小却又无比宽阔自由的空间里将残酷平淡的“天地之大”的精神现实得以彰显和放大,而幻想和“白日梦”也得以在这里变得无比强大。这也近于是一种自我“排毒”和“清洁”的方式。黑与白、冷与暖、沉静与火热、开放与内敛、淡然和坚执正是诗人性格和诗歌症候的诸多点和线的交错与共时呈现。值得注意的是徐南鹏诗歌中的场景,这些既是个人的又是“现实”的,既是实有的又是想象性的场景显然带有精神寓言甚至“白日梦”的症候。在这些场景中纷纷登场的人、物和事都承载了巨大的心理能量,也更为有力地揭示了最为尴尬、疼痛也最容易被忽视的时光褶皱的真实内里。实际上这些经由语言之根、文化之思、想象之力和命运之痛、爱之所欲,一起“虚拟”“再生”出的景象比现实中的景观原型更具有了持久的、震撼的、真实的力量和拥有可不断拓殖的创造性空间。诗人正是通过“遥望”和“当下”的想象性的真切,在过去和未来两个向度上擦亮诗歌,使诗歌具有了巨大的承载和容留的力量。时间在记忆中共时呈现、交错和盘诘,这既避免了耽溺内心的凌空蹈虚的矫情,又规避了沉滞于表象细节的臃肿困顿的刻板。这正如遥远历史深处的耶口小小的但清幽沁凉的水井,往日的倒影尽管还斑驳回荡其中,但注定已经成了历史和生命过往的不可挽回的回响。正是在这些具有黑白照片性质的“已逝”和“将逝”之物上诗人得以同时怀抱秋风和寒雪,而也许只有诗歌的想象性图景能够获得知冷知热的安慰帖一样的效果。徐南鹏的诗歌文本给我们呈现的是“另一个世界”——他所设置和安排的场景、氛围和纹理清晰的细节都真实得像一个个我们所不愿意接受的遥远的“寓言”,也像一个个抹不去的真实与想象相夹杂的白日梦。它们所构成的温暖、寒冷、空无、实有、黑暗、明亮共生的景观让我们有些对现在这个世界心生恐慌。面对着这些现实化和想象性同时呈现的场景以及经过诗人过滤和再造的象征性空间,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无边的场域。那一切曾经如此熟悉,而今天这一切只能在冥想中现身。我们试图留下和铭记得越多,意味着我们已失去得越多。同时,这种失去意味着这种关涉文字的记忆可能会遭受到无所不在的“庞然大物”的侵扰、筛选、迷惑甚至覆盖。同时,我们还可以反思:诗人所呈现的记忆的历史和拨转过往、面向当下“影像带”是否就足以更大程度地还原、呈现和折射一个曾经的历史过去时甚至面向现在进行时?
      正是因为冷静、知性、深入的“中年”写作症候的出现,徐南鹏近期的诗歌给我留下的一个最为突出的印象就是清澈、透明又有一种可以不断回味的底色。这让我想到了在人间的弥天灰尘和炯火色中偶然凝结成的纯净琥珀。曾经的记忆、感情以及杂质都生动而纤毫毕现地定格在某一惊心动魄的瞬间——这一切都停留在时间风暴的深处。徐南鹏的诗在这一点上呈现了南方诗人的特性,他的诗歌从不张扬也从不矫情。他是一个如此耐心的解说家和细心的勘探者。在一些被我们熟知又被一次次忽略的事物身上,诗人重新发现和命名了一个更为真实的世界——“因为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我被镀上黄金的阳光”。

    推荐访问:光斑 散尽 并未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