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低应变反射波法的检测分析] 低应变反射波检测多少钱一根

    时间:2019-04-03 03:10:4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对低应变动力检测过程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且根据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希望对提高桩基工程质量起到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低应变动测;分析质量问题原因;对策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low strain dynamic testing process found some questions,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according to give som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I hop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ile engineering have effective role.
      Keywords: low dynamic test should be; quality problem cause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P631.5+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低应变动测的重要性及检测原理
      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建筑结构由原来的几层、十几层已经发展到高达几十层,甚至上百层,地基基础的质量显得的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地基基础为隐蔽工程,竣工验收后出现问题维修起来十分困难,甚至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低应变反射波法是桩基检测方法的其中一种,检测基桩完整性。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身完整性以其轻便、快捷、无损、经济、可靠等优点,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作为桩基质量普查的一种重要方法。
      低应变反射波法原理(见右图)即在桩顶实施锤击后,激起桩顶质点的运动,运动在混凝土桩身中传播而形成应力波,应力波在下行中,如遇到阻抗减小(缩径、离析)等,即产生上行的拉伸波,该拉伸波上行到达桩顶面时,将导致顶面质点向下的速度增加。反之,如果遇到阻抗增大 (扩径等),则产生上行的压缩波,该波运行至桩顶面将导致质点向下的速度减小;应力波运行至桩底,由于阻抗剧变(一般情况是急剧变小,但对嵌岩效果很好的桩,阻抗急剧变大)而产生更为强烈的上行波,即桩底反射。所有这些信息都被安装于桩顶的加速度传感器接收,根据初始激励与桩底反射之间的时间差△t及桩长L来推求应力波在桩身混凝土介质中传播波速,C=2L/△t(在桩长未知的情况下,可由同场地的桩的平均波速来推求桩长,L=C•△ t/2),根据速度曲线的上、下起伏,来判断桩身的阻抗变化,再根据波反射到达时间来推求阻抗变化的位置。
      二、桩基在施工及养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
      桩基在施工以及养护过程中如果控制不当,就会造成质量事故,对于钻孔灌注桩往往在浇灌混凝土时出现质量问题;CFG桩在养护过程中如果养护不当或者龄期不够,机械设备在桩基现场碾压造成桩身的浅部缺陷的几率非常高;对于预制管桩而言,几节管桩连接处焊接的质量及预制管桩在锤击过程中,使桩身产生竖向裂纹影响了桩身质量。
      三、通过动力检测方法分析几种典型桩型质量问题原因及对策
      作为一名桩基检测人员,应该坚持不懈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不断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努力提高桩基检测技术水平,进一步完善基桩质量检测技术。以下是本人在近几年来在基桩低应变检测中测得的比较典型的几种桩型的工程实例,供同行参考。
      图1:河北省唐山某工地,该桩采用CFG型桩,桩径为500mm,有效桩长为15m,混凝土强度为C25,该桩在桩头浅部位置呈现低频大振幅衰减振动,无桩底反射波,说明桩头附近存在严重缺陷,判为Ⅳ类桩。原因分析:经与现场各方了解,CFG桩在养护过程中,重型运输车辆在桩基龄期不够的情况下通过桩基场地,造成桩身的浅部挤压断裂,在我单位检测过程中发现,在运输车通过区域的桩基,70%为Ⅳ类桩。设计处理方法:在开挖至0.8米位置,出现桩身断面,磨平桩面后,重新动测,下部桩身完整,清理好桩头,桩径改为700mm,用C30混凝土浇灌至设计桩顶标高,在原来的设计基础上基础宽度每边增加500mm。
      图2:山西阳泉某工地,该桩采用泥浆护壁灌注桩,桩径为800mm,有效桩长为12m,混凝土强度为C30,该桩在桩头浅部位置呈现明显缺陷反射,判定为Ⅳ类桩。原因分析:我单位对该桩开挖验证工作进行了监督,在凿除桩头深度1.2米后发现桩身混凝土松散、孔隙很多(见右图),经调查为二次灌灰延时,导致底部砼初凝所致。处理方法:对该桩进行桩头浮浆清理,凿平桩面后,用C35混凝土浇灌至设计桩顶标高。
      图3:山西太原某工地,该桩采用PHC预应力管桩,桩径为500mm,壁厚125 mm,有效桩长为15m,该管桩由两节组成,分别为10m和5m,混凝土强度为C80,在检测过程中发现,该桩在5m位置发射明显,无桩底反射波,其它桩检测后发现也是同样的问题,我单位对该批桩判定为Ⅲ类桩。原因分析:因为缺陷位置离桩头5m处,处于10m和5m单节桩的接桩处,经与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对个别几个缺陷桩开挖验证后结果发现:在该接触面焊接质量较差,从而造成缺陷反射波较为明显。处理方法:根据缺陷桩的数量,加工钢筋构件,钢筋构件底部焊接直径为240 mm圆板,伸入预制管桩孔内,延伸至5m接缝以下1m,用C35混凝土浇灌至桩顶。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个案例分析与处理,我们可以看出,有很多问题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可以预防的,虽然通过处理解决了问题,可是都给业主及施工方造成了经济损失以及延误了工期。
      不能事事都靠亡羊补牢,加大检测力度固然重要,可更重要的是从源头抓起,加强施工队伍的技能素质培养,规范管理人员的职责,把安全因素防患于未然,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好方法。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推荐访问:应变 反射 检测 分析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