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解读《荒原》中的现代主义特征]现代主义文学特征

    时间:2019-02-09 03:17:1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荒原》是战后西方现代社会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艾略特现代主义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的综合体现。本文通过对这首伟大诗篇的文本分析,阐述其中的现代主义写作特点及创作形式。
      关键词: 长诗《荒原》 现代主义风格 内涵
      
      一、引论
      艾略特的代表作《荒原》是整个欧洲现代主义诗歌中最负盛名的作品,同时也是艾略特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标新立异的诗歌技巧和别开生面的现代主义表现手法早已成为批评家们喜闻乐见的艺术方式。长诗《荒原》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诗歌艺术领导了整个二十世纪诗歌创作的新潮流,对现代主义诗歌的繁荣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对诗歌文本的分析
      《荒原》是战后西方现代社会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现代主义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的综合体现。艾略特在此作品中不但采用象征主义的手法,而且别出心裁地采用“蒙太奇”、“时空跳跃”和“感官印象”等现代主义技巧来反映诗歌的主题,大胆地开发英语诗歌的艺术潜力,为现代主义诗歌的深入发展提供了一个杰出的范例。
      《荒原》的开篇将西方社会描绘为万物萧瑟、生机寂灭的荒原。起首几句便流露出诗人深深的痛苦和无尽的失望与悲哀。同时,诗人用象征主义的手法描述了现代荒原的凄凉景象。在诗人的笔下,春天非但不能使人们感到精神振奋、心旷神怡,反而使他们埋在心底的痛苦的欲念“绞在一起”,令人难以忍受。随后,诗人又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同渔王的荒凉土地一样笼罩在死亡阴影中的西方都市伦敦。
      第二章“对垒”着重描述了荒原的道德堕落与精神危机。艾略特采用“蒙太奇”的手法将一对上流社会男女在高级旅馆中的无聊镜头同市井百姓在伦敦普通酒吧内的乏味场面交接并置,使其互衬互补,共同折射生活的本质。该章的前半部分通过一个男青年的意识屏幕揭示了他与一位贵夫人在一间富丽堂皇的旅馆房间内焦虑不安的场面。这无疑具有明显的暴露性和批判性。在腐朽堕落的西方社会中,由于人性和人际关系遭到了严重破坏,人们显得不知所措。诗人出色地运用了“蒙太奇”手法将两个在同一时刻内却又是在不同空间中发生的生活镜头加以组合,拼成一幅生动的画面。不仅仅如此,艾略特还通过酒吧招待反复催着打烊的声音来切割人物的意识澈流程。在短短几行诗句中,艾略特将叙述者的内心独白、酒吧招待的催促声和顾客的告别声融为一体,并使其互相切割、交错重叠。毫无疑问,这种艺术技巧完全打破了传统诗歌的创作规范,并极大地丰富了其艺术表现力。
      第三章“火诫”表现伦敦这现代荒原上庸俗、肮脏、罪恶的生活。这部分也许是全诗最具暴露性的部分。诗人毫不留情地揭示了伦敦颓废、腐朽的景象。泰晤士河萧条冷落,一片凄凉,河水刚刚冲走夏天的“空瓶子、面包纸、丝手绢、硬纸盒和香烟头”。“仙女已悄然离去”,现代荒原上的人犹如行尸走肉一般,只有兽欲,没有激情。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统共只有10行,行行都是含义深刻的象征。有人说它象征的内容抵得过但丁的一部《炼狱》。艾略特以轻描淡写的手法揭示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水葬镜头,叙述者用悲哀的语调告诫他的同胞:“想想弗莱伯斯,他曾经同你们一样英俊和高大。”艾略特似乎在向读者暗示,荒原上的水同春天一样充满了死亡的阴影。
      在第五章“雷霆之语”中,作品重新回到“欧洲是一片干旱的荒原”这一主题。诗人又一次采用神话与现实相结合的手法描绘了欧洲的腐朽和衰败。他通过对滴水所发出的声音的模拟以生活的听觉形象来表现荒原上的人们盼望生命之水的迫切心理。他大胆地摈弃了标点,巧妙采用单音节或双音节词,造成明显的节奏感,用声觉形象来反映人的意识。特别是“滴”“答”两词的轮番叠现,读来一词一顿,砰然有声,使人联想起雨水的滴答声。这种语言不仅形象地表现了荒原上精神虚脱的人们对生命之水望眼欲穿的心情,而且对渲染作品气氛、烘托诗歌主题具有明显的辅助作用。
      三、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艾略特的《荒原》不愧是现代主义的里程碑作品。它综合体现了现代主义的特点,其在语言和形式上大胆进行反传统的试验和革新;思想内容上具有深刻的危机意识;艺术形式上多采用深层象征;它以整个人类文明的危机意识为基本主题,在艺术上与古典文学传统决裂,广泛采用象征、寓言、时空错位、意识流等技巧,并且运用多层次、多视角的表现手法来体现主题。深入解读《荒原》对了解现代主义文学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历史证明,艾略特的这篇长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现代主义风格足足统治了西方诗坛半个世纪之久,成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参考文献:
      [1]景体渭.两战时期英国文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2]袁可嘉.现代主义文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3]赵萝蕤等译.艾略特诗选.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推荐访问:现代主义 荒原 解读 特征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