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浅谈如何激活九年一贯制学校教研机制] 教研机构机制

    时间:2019-01-25 03:36:2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中国的经济转型需要教育的转型,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教育的创新。直击旧曲教研模式靶心,进行扎实有效的听课、评课、辩课;明修优质课、暗渡常态课;借助网络进行深度教研;以课题、案例、反思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激活九年一贯制学校教研机制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教研模式;深度教研;专业成长
      众所周知,现今大力倡导创新精神,而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而创新就需要有一种深刻层面的思维跃动。去年去世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在病榻上多次向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笔者认为。我们任何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不能对“钱学森之问”置若罔闻或无动于衷。从教育家陶行知到科学家钱学森,实际上都提出创新型人才如何培养的问题。我们经常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思维,拿什么来培养?老师开学一篇教学计划,接着备课、批改作业;期中、期末测试,各班分数一览表,教师仍看重分数、排名。偶尔有一两次市区公开课,那也是骨干的、新星们的专利。大部分教师不知教研“滋味”,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矣!问题应直指我们的教研机制了。下面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阐述如何激活当下九年一贯制教研机制。
      一、直击教研模式靶心
      “新,取木也,木有取去复萌之力,故新有层出不已之义。教育之真理无穷,能发明之则常新,不能发明则常旧。”我们的教研模式旧在哪儿?不适之就扬弃,发明之则常新。
      观察思考:教研模式(自上而下),市教研计划――区教研计划――校教研组计划。这样的流程本无可厚非(多年习惯),关键是下转过程存档(教研组长都懒的读蛤教师听)。再说计划有无全程跟踪?它的收效呢?普遍存在哪些问题?边远学校教研呢?区、镇教研有无梯度?目标?重点?真有点雾里看花。我认为自上而下的教研该到创新时候了,我们不能等、靠,甚至被动机械围着它转,应该把它从圣坛上请下来。
      策略一:教研计划有近期目标、长期目标、发展中目标、存在哪些问题,哪些是薄弱环节,重点要突出。全体教师要做到心中有目标,行动有计划。活动有方案,信息有反馈,得失有反思。
      策略二:自下而上(以九年一贯制为例)
      各学科教研组根据本学科特点制订较翔实的计划,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本学期打算解决哪些问题。如:我校以“体教结合”;为特色。体育长期目标向市高级中学输送人才,参加全国各地竞;赛。阶段目标组建五、六年级排球队、网球队,七、八年级重点训练;目标,九年级冲刺出成果阶段。
      策略三:领导重视,为激活教研机制保驾护航。教研计划在运营过程中,作为一校之长,学校教研总框架做到心中有数;作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对总目录(总框架)和子目录(各学科)应牢记于心。开学初通过大屏幕形式向广大教师作战略部署,教师根据大框架制订自己的学科计划。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可通过会议或局域网汇报一阶段教研情况即预设目标完成多少?发展中的目标多少?离长远目标有多远?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策略四:创新中小学教研衔接计划。以体育学科为例,通过哪些途径完成总目标,除常规检查量化系数外:7-9年级展示“走班制”优质课。5-6年级展示体育公开课。语数学科的公开课:同课异构、一课多人上、一课多人评的策略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联合外校(九年一贯制),共同制测试卷来统测、统改,检测教学成果。
      例1 :体育衔接课
      策略五:加强小课教研的监管力度。学校重视语数外,小科虽开但那是放羊式的。音乐m-台录音机,美术课随便画,实践、科学课常被主课教师占领的现象时有发生。主课教师常抱怨学生连基本常识都不懂,小课老师埋怨课堂纪律如此差。小课没有公开课,没有教研活动。小课专职教师少,大部分是被老、弱、残主课退下来的老教师包揽。笔者认为,小课要同主课一样,有一席教研之地。听课、开课、作业、活动教研都要进行量化分析,领导深入小课课堂和教师一起教研,共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除常规检查外,积极协调小课教师和主课教师之间的衔接教研工作,如语文专题教研“综合性学习”,小课教师也参加,以他们学科的角度为综合性活动提供服务和帮助。这样的教研要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地进行下去。
      二、扎实有效的听课、评课、辩课
      听课、评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为普通的教研方式了。如今的听课为完成任务,听了算了,遇到名师课大部分教师没有机会听,评课只有教研组长和教导主任有资格。请专家谈看法,执教老师说意图,这些环节单向交流,缺乏双向的及时互动。校内评课也是3+I(提三条优点,说一条缺点)一团和气,久而久之,评课这一教研形式没有波纹和浪花,百分百死水一潭。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将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究。
      (一)倡导“辩课”
      这种方式更加强调开放和参与,更加强调民主和平等,更加强调独立思考。
      四川成都大学陈大伟教授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听”,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评”,对课堂好坏下结论;“议”,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课题平等交流,改变教师在评课活动中“被评地位”和失语现象。“议”是把老师培养成具有批判精神的思想者和行动者,帮助老师实现自身的解放。在这里“议”和“辩”则是同工之妙。辩课是把教研方式推到又一个更高阶段。如:课前谈话好不好,好在哪里?如何谈?
      甲老师:课堂谈话使师生能够迅速融洽感情、拉近距离、活跃气氛,把学生视角引入文本。
      乙老师: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不要让学生围着老师转,应放手。
      甲老师:老师课前谈话能让孩子们精神愉悦,传递了这样的信息,我喜欢你们,并和你们愉快度过这堂课。
      (二)引入课堂观察机制――科学实证法
      引入“课堂观察”机制――科学实证法,能有效解决我们评课滞后机制。公开课前,听课教师分工。细化每个环节。对课堂I二教师的提问和学生回答次数专人作记录;对学生活动情况专人作记录;对教学效果和课堂未解决的问题及老师课堂用语的艺术性专人作记录。课后与执教老师一一作交流。执教者说明设计此环节的意图和目的,以及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如何提高?这种“捉虫”似的评课只讲缺点少讲优点,和当下的评课正好相反,科学实证法正好弥补了当下主观性的课堂所带来的不足。
      三、明修优质课。暗渡常态课
      激活教研机制要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星们的创造性,以他们为领头羊来打造精品课,每学期推出一两节课,请专家指导。以语文学科为例:展示2+1模式,即两节阅读教学加一节写作教学课,这样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课前研讨,从整体到每个环节细化,课题精选,课件新,可借鉴名师课堂实录,又要突破名师课堂实录的束缚。课堂“捉虫”――科学实证法,课后再研讨。经过多轮磨炼,这些执教者与名师近了,精品课的打造,有助于提升学校品牌形象。“罗森塔尔效应”带动大批普通教师参与进来。如“创设情境”导人,小组合作探究,利用网络挖掘教育资源,拓宽知识渠道,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方式方法渗入到我们的常态课中。那些推门而人的常态课上都能发现教师创造的火花处处闪现。不管是优质课还是常态课,总有好课值得期待。
      综上所述,激活九年一贯制教研机制,以自下而上的教研模式为载体,进行扎实有效地听课、评课、辩课;明修优质课暗渡常态课;借助网络进行深度教研;以课题、案例、反思等手段都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只有这样,一个百花齐放,无数普通老师可以发出自己声音的教学研究园地,才能真正生机盎然,葱茏繁茂。

    推荐访问:浅谈 教研 九年 激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