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孟加拉国非正规学前教育的特特点及其启示] 非正规学前教育包括

    时间:2019-01-18 03:29:1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在孟加拉国,非政府组织是兴办非正规学前教育的主要力量,其兴办的非正规学前教育规模大,类型多样,参与机构多,注重交流与协作,办学质量高,收费低廉,同时注重教育质量评估,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孟加拉国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孟加拉国;非正规学前教育;非政府组织;启示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3-0052-04
      
      非正规学前教育是指由政府或个人发起,针对无法接受正规学前教育的0~6岁儿童,特别是处境不利儿童,依托社区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学前教育的一种形式。非正规学前教育以无法获得正规学前教育的儿童为对象,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这些儿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作为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孟加拉国有84.8%的人生活在农村,近一半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3年的统计,孟加拉国有2000万5岁以下的儿童,其中约有50%的儿童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并且面临着严重的教育资源短缺问题。孟加拉国的学前教育没有受到政府的重视,没有被纳入正规的初等教育体系,缺少政府的财政投入,也没有相应的政府管理部门。学前教育的缺乏会导致儿童入学准备不足,从而造成儿童进入小学后的高辍学率。为了改善因为缺乏教育而导致的代代相承的贫困问题,为贫困地区的儿童提供良好的健康护理和早期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起,非政府组织开始在孟加拉国开展非正规学前教育工作。在缺乏正规学前教育的背景下,孟加拉国非正规学前教育发展迅速,并且逐渐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了解孟加拉国非正规学前教育的特点,吸取其非正规学前教育迅速发展的经验,对于我国在农村贫困地区开展非正规学前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一、孟加拉国非正规学前教育的特点
      
      1.非政府组织是兴办非正规学前教育的主要力量
      孟加拉国的非正规学前教育主要由国内的非政府组织及国际非政府组织兴办,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孟加拉国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发展速度很快。1987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孟加拉国设立了一系列附属学校,其中就包括学前班。虽然这个项目因为在教师薪水方面缺乏必要的资金而告终,但它标志着孟加拉国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兴起。此后,越来越多的非政府组织开始在孟加拉国开展学前教育项目。目前已有数百个非政府组织在孟加拉国超过10万个村庄开展了非正规学前教育项目,其中国际非政府组织主要有美国儿童救助会、英国儿童救助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以及国际计划等,国内的非政府组织主要有孟加拉国农村发展委员会、达卡爱萨尼亚慈善会(DAM)等。
      由于孟加拉国政府没有将学前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没有经费预算,没有设立专管部门,也没有出台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政策法规,因此非政府组织承担了非正规学前教育的主要责任。以幼儿班(Baby Class)为例。这种幼儿班附设于小学内,是孟加拉国非正规学前教育的主要类型,但孟加拉国政府既没有为其提供专门的教师,也没有为其提供相应的课程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有的幼儿班虽然设立在公立小学中,但是并没有被纳入正规教育体系。目前,大部分幼儿班都是由一些非政府组织,如孟加拉国农村发展委员会、美国儿童救助会等监管,并由非政府组织提供相应的师资、课程和教材,政府也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其中。
      
      2.非正规学前教育规模大,类型多样,因地制宜
      孟加拉国非正规学前教育的规模较大,发展很快。孟加拉国农村发展委员会自1997年开始参与非正规学前教育工作以来,到2003年已经成立了7500多个学前教育中心,并计划将其扩展到1.6万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贫困的吉大港山区共有2200名社区工作者,每名工作人员要为20~25个家庭提供幼儿保健知识和制定早期学习计划,基本上能覆盖到整个吉大港山区。
      在孟加拉国,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办学类型很多,其主要类型有幼儿班、幼教中心、家庭学校(Home-based Preschool)、游戏小组、日托中心(Day Care Center)、学前班等。非正规学前教育机构注重切合当地实际,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例如,在孟加拉国农村地区,3~5岁儿童经常跟随他们的哥哥姐姐去小学上学。为了照顾这些儿童,很多小学开设了附属幼儿班,由空闲的教师把这些儿童组织起来,教授一些简单的童谣、字母和数字。
      在人口分布比较分散的贫困山区,非政府组织开办了大量的家庭学校。家庭学校以当地一户入家作为教学场所,招收当地3~5岁的儿童,以童谣、诗歌、游戏、字母和数字为主要教学内容。家庭学校的教师一般从儿童的母亲中挑选,要求具有5~8年的学校学习经历。这些教师在上岗前须集中接受8天基本技能和课程理论方面的培训,在上岗后还要每月接受4天左右的培训。
      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非政府组织设置了幼教中心,招收3~6岁儿童。幼教中心有专门的教学场所、教师和教材。它不仅对儿童进行教育,还承担着对一个地区的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和督导、对家长进行有关营养和早期护理等早教知识的宣传和培训等任务。
      各种非正规学前教育机构都注重自身的系统化,以尽量满足不同情境下儿童的发展需要为目标,共同构成孟加拉国非正规学前教育体系。
      
      3.参与机构多,注重交流与协作,最终促使政府也参与其中
      在孟加拉国,参与非正规学前教育的机构很多,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社会福利机构、伊斯兰教会、私人教育机构等都参与其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国际非政府组织与国内非政府组织之间都十分注重交流与合作。2004年,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起,参与孟加拉国非正规学前教育的主要组织共同构建了儿童早期发展联络网(Early Child Development Network),以此作为各组织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和相互协作的平台,同时负责对各组织开展的项目进行协调。
      此外,对于同一个非正规学前教育项目,往往会有多个机构参与其中,国际非政府组织还会在多方面为国内非政府组织提供协助。例如,妇女与儿童事务部在全国64个区各开办了一个能容纳60名3~5岁儿童的学前班,这一项目的资金预算是580万美元,其中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480万美元,孟加拉国政府出资28万美元,剩余资金由参与其中的其他非政府组织共同承担。该项目主要由妇女与儿童事务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负责运作。国际计划会为其提供课程及教师培训方面的援助,并对其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农村促进委员会和妇女儿童健康协会等国内非政府组织也会在各自负责的地区予以协助。国际计划曾为DAM等非政府组织开展的学前教育项目提供课程、师资培训、教学用具等方面的援助,以促进其 早期儿童发展项目的完善,同时还将自己兴办的发展良好的非正规学前教育项目转交给国内非政府组织运作。
      孟加拉国政府在2003年颁布的《初等教育发展项目Ⅱ》(Primary Education Development ProjectⅡ)中肯定了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及其取得的成效,计划在2002~2015年分三个阶段将8.7亿美元投入到有关儿童早期发展的各个项目中,并准备逐渐将幼儿班纳入正规教育体系(到2015年时将80%的幼儿班纳入正规教育体系)。努力使政府最终参与到非正规学前教育中来,并逐渐将非正规学前教育正规化,这可以说是非政府组织在孟加拉国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
      
      4.办学质量高,收费低,注重教育质量评估
      无论是附设于公立小学的幼儿班还是幼教中心、家庭学校、学前班,基本上都是免费的,家长不必支付或者只要支付很少的费用,各非政府组织将承担绝大部分费用,并且会提供教学用具、玩具和书本。可见,非政府组织在非正规学前教育项目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
      近年来,非政府组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越来越注重教育质量评估,通过评价来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国际计划在孟加拉国实施的项目为例。这个项目2002年开始实施。仅用于聘请教师的费用就为每名教师每月600塔卡(约10美元),而父母为孩子支付的费用最低仅为每月5塔卡,每个班的师生比为1:12。由此可见,国际计划为这个项目投入了大量资金。2006年,国际计划对这个项目的实施质量进行了评估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接受了学前教育的儿童在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社会交往和入学准备等方面都大大优于未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2007年,国际计划和孟加拉国人口与健康中心对已实施该项目的幼教机构和未实施该项目的幼教机构进行了质量对比评估,采用调查表对学校的设施配置、教学环境、儿童家长教育以及儿童的认知发展、社会交往、营养状况、入学准备等方面进行调查,又结合行动研究法对具体教学过程中的故事讲述、数学教学、自由游戏、师幼互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评估结果表明,该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非政府组织对其开办的学前教育项目的评估是比较全面的,通常采用多种方法,并且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这种评估能够有效保障和提高教育质量,有助于非正规学前教育项目的改进和发展。
      
      二、对我国非正规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
      
      1.政府应在执行层面上重视非正规学前教育,制定具体的发展方案
      国务院2001年5月颁布的《2001~2010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和教育部2005年11月颁布的《中国全民教育国家报告》中都强调要在边远贫困地区大力发展非正规学前教育。尽管如此,非正规学前教育在我国依然发展缓慢,其原因主要在于政府的重视大多停留在政策层面,没有落实到具体的执行层面,缺少专门的非正规学前教育的资金预算和操作方案。在政策落实过程中,由于相关管理部门对非正规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管理滞后,使得非正规学前教育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发展非正规学前教育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具体可行的操作措施。孟加拉国政府于2003年颁布的《初等教育发展项目Ⅱ》对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发展阶段、投入的资金、政府的具体职责等都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这对于我国制定具体可行的非正规学前教育发展方案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2.参与非正规学前教育的组织需要构建有效的交流平台
      在我国,参与非正规学前教育的组织很多,各个组织兴办的非正规学前教育的规模也比较大。例如,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在1995~2000年、2001~2005年两个周期在西部11个省的38个贫困县和3个经济发达城市的6个区实施早期儿童发展项目(ECCD)。此外,国际计划于2007年11月开始,陆续会在我国的18个贫困县投资6000万元人民币兴建1200余所儿童早教中心,为7万余名农村儿童提供早期养育和学前教育服务。同时,我国的非正规学前教育机构这些年来也探索出多种发展形式,如草原流动幼儿园、季节班等,但这些经验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笔者认为,非正规学前教育在我国没有形成体系是其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我国缺少像孟加拉国儿童早期发展联络网那样专门的交流协调机构,政府有关部门和非政府组织之间、非政府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缺乏交流与协作。事实上,只有构建有效的交流平台,各组织之间保持充分的交流与协调,才能形成类似于孟加拉国那样的全国性非正规学前教育体系。当非正规学前教育发展到一定规模时,相关部门才能正确认识到非正规学前教育的价值,从而参与其中。
      
      3.立足实际,视非正规学前教育为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形式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如何扩大贫困地区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在许多贫困地区,学前儿童入园率很低。针对这一问题,主流的声音是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到学前教育中,大力兴办民办幼儿园。但是,民间力量投资办学毕竟是要追求利润的,而贫困地区因为居住分散以及家庭贫困等因素,开办幼儿园很难取得收益。没有收益,民间力量很少愿意投资学前教育。此外,为了鼓励民办幼儿园发展,不打击其积极性,同时也由于体制不完善的原因,政府很少对民办幼儿园进行评估,很多欠发达地区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证。非政府组织在孟加拉国开展非正规学前教育时,坚持低收费、高质量的要求,并且注重教育评估,这无疑是切合贫困地区儿童的基本需要的,因为决定贫困地区儿童是否能接受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家长能否承担得起教育费用以及教育机构能否有效促进儿童发展。我们可以借鉴孟加拉国的经验,将非正规学前教育视为发展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主要力量,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其中,坚持低收费、高质量、重评估的原则,切实促进贫困地区儿童的发展。

    推荐访问:孟加拉国 学前教育 启示 非正规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