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教育技术学公共课教学模式转变的研究|常用教学模式有哪些

    时间:2019-01-14 03:37:3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文章在分析了教育技术学公共课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效果低下的问题类型及产生原因后,阐述了Moodle在我国的发展阶段以及在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探讨在Moodle环境下实现教育技术学公共课教学模式的转变途径,提出了从教和学两个方面展开课堂与课外多种形式的教和学的活动,以提升师范生的教育技术综合素质。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公共课;教育技术能力;Moodle;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7―0069―04
      
      一 教育技术学公共课教学中的问题及溯源
      
      教育技术学公共课为培养广大师范生在未来职业中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能力提供了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平台,以适应未来信息社会对于教师信息化素养的需求,也为提升我国中小学未来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信息素养水平等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对于师范生未来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长期以来,在教育技术学公共课教学中,也存在诸多教学问题和困惑,其主要问题及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人数多,师资力量弱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飞速的发展,高等教育普及率逐年提高。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数逐年增加,其结果是公共课教学班的人数往往较多,教学效果不好;当前多数师范类院校也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任务叠加,从而教育技术专业的师资力量显得相对薄弱。
      2 内容容量大,教学课时紧
      教育技术学公共课教材虽然多样,但内容上大体类似,主要有:教育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教育教学中的常规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媒体的应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程的开发、教学设计和评价等。其内容丰富,涉及知识面广、学科门类杂,从理论到实践,从常规媒体到新型媒体,从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到评价。而教育技术学公共课教学课时,一般院校均压缩很低,据了解,从30学时到54学时不等(涵盖实践技能训练),因此,多数教学内容难以按质按量完成,且无其他渠道弥补。
      3 教学互动较少,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高师院校中教育技术学公共课教学模式相对比较固定,教师讲授,学生记笔记,无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即使开展了一些小型活动,受益面狭窄,无以影响整体课程的教学效果。另外,由于生师比例较大,教师无法在课堂上与每一个同学进行互动和交流,教学互动和交流偏少,真正有效的、主动的学习并不常见,甚至有教无学。这与教育技术追求的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相左。
      4 学习态度消极,评价方法陈旧
      在师范生对待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学习的态度上,有不少学生持消极的学习态度。与其自身的专业课程相比较,明显地把公共课的重视程度压低了,在学习态度上比对待专业课程的学习态度要消极,学生没有强烈的学习内需,课堂教学和课余学习相脱节,上课机械式记笔记,认为只要考试过关,获得了相应的学分就行,与教育技术所追求多元化评价方式相违背。
      5 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教师专业化的基本标准难以实现
      教育技术学公共课教学不同于其他理论性较强的公共课教学,其目标是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并重。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明确指出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教育技术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化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多院校只重视教育技术理论层次的教学,而实践层次的教学大幅缩水,甚至缺失,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相应的平台供学生去实践。
      
      二 Moodle平台在我国的应用简述
      
      1 Moodle平台的推介和本土化阶段
      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对Moodle平台的使用以及植入中国化的元素。这一阶段的研究内容大都是关于Moodle 的特性、功能介绍及在不同的平台上(Windows、Linux)的安装问题等方面,重点放在Moodle本身、插件、模块功能的了解和基本应用上,解决应用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如韩骏(2006)就Moodle系统各个模块做了系统介绍[1];邢丹平(2006)就如何创建Moodle课程的流程进行阐述[2]等。其中以黎加厚教授编著的《信息化课程设计――Moodle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创设》[3]为杰出代表,此外EMoodle中文技术网等网站也为Moodle的本土化和普及应用作出了很大的努力[4]。
      2 Moodle平台的深入研究、应用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针对Moodle平台在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因为在Moodle引入到我国教育教学领域的初期,只是技术的引进和模仿阶段,当进入一定阶段后考虑更多的才是它在教育上的适用性,即根据不同的教育使用环境调整其功能组合,使之适应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5]。很多研究者就Moodle的应用模式、应用领域、应用层次和二次开发等作出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如刘峰(2008)就基于Moodle 平台的教师培训中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6];周亮等人(2008)对Moodle平台与移动学习的融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7];叶海松(2007)对Moodle深层次的开发和使用进行了研究[8],等等。
      3 Moodle在高校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Moodle作为一个开放的、基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而开发的课程管理系统,具有提供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多种学习模式,而且既适用完全的在线课程学习,也可作为传统课程教学的补充,为广大高校师生和研究者所青睐。目前已经有很多高校以Moodle为平台开发网络课程供高校学生在线学习,如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网络课程、河北大学教育技术专业的网络课程、韩山师院Moodle网络教学平台等。但是以Moodle平台进行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的师范院校甚少,大多数师范院校没能把师范生教育技术理论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与Moodle教学平台结合起来,而仍仅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来传递具有现代气息的教育技术公共课显得很不和谐,因此,有必要将先天就融入了先进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教育技术公共课与Moodle平台相结合,以提高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绩效,实现课堂教学、课余学习的无缝连接。
      
      三 基于Moodle平台上教育技术学公共课教学模式的转变
      
      在课程内容上,教育技术学公共课的教学内容和课程实施过程联系紧密,教育技术学公共课的教学具有其他学科教学难以比拟的优势。因此,应充分利用教育技术学自身学科的特点,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载体工具来实现教育技术理论、教育技术实践等本体知识的学习,从而使得教学绩效最大化。而Moodle平台的开放性、灵活性、社会建构性等特点为实现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和学习模式的转变提供了一个支架。这里结合我校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实验,探讨Moodle平台在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从教和学两个方面促进教和学的模式的转变。
      
      1 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见图1)
      (1) 从单机CAI的教学转向基于网络的教学
      高校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从黑板加粉笔到计算机加多媒体设备,再到网络的引入,使得教师的教学手段丰富起来,教学效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在教学模式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计算机以及网络的使用,只是体现在教学媒体、教学手段上的变化,仅是一种辅助性工具而已,充其量是一种单机CAI教学。而以Moodle平台开发的教育技术公共课网络课程,能充分利用Moodle平台的优势,实现混合型教学(Blended instruction)和混合型学习(Blended learning),实现课堂教学和课余指导的无缝连接。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可以根据内容的需要,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单机CAI教学方式、网络辅助教学方式、基于网络的教学、在线辅导、在线检查批改作业、在线测验等进行选择或者是组合;另一方面,学生间、师生间的互动手段更加多元,教师和学生通过Moodle平台提供的多元交互方式可弥补教育技术公共课课堂教学中交互不充分的缺陷。
      (2) 从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向信息素养的培养
      传统教育技术学公共课教学主要目标是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获取,很少注重学生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师范生在专业发展和职业技能成长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意识也应成为教学取向,这是“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的关系。而以Moodle为平台构建的教育技术学公共课恰好能成为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一个平台,我们不能把这个平台仅仅作为传授教育技术基本知识和理论之用,它应该成为“鱼”和“渔”的结合,Moodle就相当于给师生以池塘和钓竿,“鱼”、“渔”兼备。
      将教育技术学公共课教学与Moodle相结合,可以从多个角度促进师范生的教育技术素养的提高和专业的成长。首先,知识和技能的习得,不是机械式的笔记,而是在Moodle平台的真实场中学习和构建情境知识和技能;其次,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Moodle平台的特点来实施教学,Moodle教学平台强调社会建构,学习者主动的建构知识,而不是单纯知识和理论性的去情境化的学习;最后,Moodle为教学平台展开多种形式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并且以其丰富的多媒体内容、多元化的学习手段、灵活的学习时空场所、多样化的交互手段等提高了师范生的学习积极性。
      (3) 从单一的评价模式转向多元的评价模式
      Moodle平台还可以实现评价模式的转变,传统教育技术学公共课教学评价多为期末一次性的考核加上平时考勤或作业,很难有其他评价材料,所以评价相对单一、呆板,流于形式。而在Moodle平台中可以实现多元化的评价:
      ① 评价主体多元化: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组间评价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评价主体可以借助Moodle平台中多种模块实现评价。如学生通过Blog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通过WebQuest中的评价量规进行小组评价;教师可以对某个同学的学习作业或探究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价和指导等。
      ② 评价方式和工具多元化:Moodle平台支持传统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工具,如课后作业、测验等,而且Moodle平台还支持各种电子化评价手段和方式的应用,如在线联机测试、过程性评价、电子档案袋评价等。Moodle平台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能够从多角度发现学习者的进步,也能够促进学习者学习绩效的提高。
      
      2 学生的学习模式的转变
      以Moodle平台构建的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教学,不仅能实现教师的教的模式转变,而且也带来学生学习模式的变革。既能够实现传统的课堂学习,以及实现基于网络的完全自主学习,而且还支持上述两种方式的融合,即混合型学习(见图2)。Moodle平台的最终价值指向是支持学生的高阶学习――促进学生高阶能力的发展,即以高阶思维为核心,解决复杂任务和难题的能力。[9]
      (1) 辅助传统的课堂学习
      以Moodle平台的辅助传统课堂教学,可以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内容呈现模块化,使得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学具有弹性,学生容易进入相应的学习情境中,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它主要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成为教师课堂教学一个教学工具,同时也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工具之一,学生藉助Moodle平台,多维度、多层次地理解和构建教育技术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2) 基于Web的自主学习
      这里的基于Web的自主学习,主要是以Moodle平台作为学习者进入学习情境的载体,通过师范生自己确定在教育技术课程学习中遇到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或者进入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各种学习情境中来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教育技术知识、技能、方法、策略和意识等,并有效地提升学生协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Moodle本身特性以及集成在Moodle平台中各个模块的特点,可实施多种形式的自主学习。如自主探究型学习、任务驱动型学习、小组协作型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主题式学习等(见上图2)。这也为师范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贯以新型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打下基础。
      (3) 混合型学习(Blended learning)
      Jennifer Hofmann(2001)指出:在混合型学习背后隐藏着一种思想,就是教学设计人员将一个学习过程分成许多的模块,然后再去决定用最好的媒体将这些模块呈现给学习者。[10]而模块化设计是Moodle平台的特色之一,因此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型学习,以教育技术公共课的课程设计为核心,以教育技术中理论与实践相关的问题、活动和任务为纽带,围绕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以及信息素养的提升为中心,实现不同的学习地点、学习时间、学习媒体、学习资源、学习策略、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的混合。混合是一种融为一体的过程,是一个整体,而不是混和,虽在一起,鲜有联系。
      
      四 结束语
      
      Moodle是一款非常优秀的网络课程管理平台,可以在教育技术学公共课教学中扮演多种角色,或辅助课堂教学一种手段,或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或实现课堂、课余无缝连接的混合型学习。需要指出的是,尽管Moodle平台的优点人皆共知,但是并不意味着使用了它,就一定会促进学生的高阶学习,也即是Moodle只提供了一个平台,一个适宜开展各种教学或学习活动的网络教学环境。正如Michael E. W. 指出:好的学习效果来自于一流的教学设计,学习方法或手段的选择要依赖于学习者的需求、学习内容的属性以及学习中所需的交互[11]。因此,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的设计者或教师对于在线课程模块的构建、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资源的管理、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策略的设计、评价模式的应用等进行认真的备择,是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韩骏,刘菁.开源的网络教学平台Moodle系统[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1):73-74.
      [2] 邢丹平.教师如何创建魔灯(Moodle)课程[J].信息技术教育,2006,(12):10-12.
      [3] 黎加厚.信息化课程设计:Moodle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创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EMoodle中文技术网.Moodle教程[EB/OL].
      [5] 汪基德,张莉.Moodle国内研究新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 2009,(5):15-18.
      [6] 刘峰,王延华.基于Moodle平台的教师培训[J].开放教育研究,2006,(10):91-94.
      [7] 周亮,段渭军,杨严严.基于MAS和Moodle的移动学习管理系统与关键技术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08,(11): 102-105.
      [8] 叶海松,季隽.Moodle 的二次开发与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7,(4):50-55.
      [9] 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5-53.
      [10][11] 北京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育技术系.深入理解混合型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4,(12):49-51.

    推荐访问:教育技术 教学模式 公共课 研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