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高中学习 > 正文

    [“封闭式”管理之弊谈] 封闭式学校的利与弊

    时间:2019-01-13 03:26:3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学校教育的管理模式最典型的大概有两种:开放式管理和封闭式管理。应该说两种模式各有优劣,决定取舍应当根据学校教育的层次和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生理特点。近几年,某些从中等专业学校升格的高职院校仍坚持过去在中专学校时使用的“封闭式”管理模式,这显然是不适宜的。
      
      一
      
      高职院校前身大都是较具实力的中等专业学校,在以往的发展实践中,励精图治,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模式和管理风格。但正是这种熟门熟路的惯性思维,为领导者、管理者自我欣赏,难求思变打下了顽症的烙印。在某些高职院校里,实行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是沿用原来的封闭式管理,还是大胆废立,实行开放式管理,一直争论不休,校方管理者之间,校方与学生之间始终存在矛盾,不能协调一致。校方认为封闭式管理是学校的特色,得到了社会和学生家长的高度赞誉,必须坚定不移,领导者定调,“法宝”是要代代相传的。可学生不吃这一套,逢会问:“什么时候开禁?”“我们怎么就找不到一点像大学的感觉。”俗话说:听话听声,锣鼓听音,学生之言表明,在他们的先觉意识中,大学就不同于中专。如果我们不能与时俱进,还囿于中专情结的封闭管理模式,只能成为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羁绊,留下长期的负面影响。
      在封闭式管理的模式下,学生从早上起床到晚上就寝,基本上就是按照宿舍、食堂、教室作三点一线式的运动。一日紧张的课堂学习之后,宿舍只能是“铁将军”把门,学生只有被驱赶到教室、图书馆、机房进行晚自习,电视是只能收看新闻的,无论当时有什么轰动影响的影片、连续剧,学生是不能观看的,自主权、选择权是被剥夺的。问到《走向共和》观否,学生的表情是“不知有汉”。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磋商,只有课间、路上走马行云的时间。无怪乎学生说比高中还管得“死”。
      一个“死”字反映了学生对这种管理模式的不满和不认同。我们用不着过多地去分析学生的想法有多少是合理的,有多少是非份的,而应该先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是否存在问题。持“封闭式”管理的人大多认为,学生的天职就是苦读书,甚或死读书,我拿出一套规矩约束你,框住你,完全是为了你好。那么为别人好,别人就一定要接受吗?其实这是没有多少逻辑道理的。每一个学生的天赋、爱好、情趣、性格、行为方式都是不同的,你可以是一个凿壁借光、悬梁夜读上北大的男孩,她或许就是一个轻轻松松上哈佛的女孩。电视里每年都要推出什么高考状元谈高考,状元之谈、升学经典,也只能是仅供参考。不信?大多数状元都是自觉给自己施加压力,而有的学生面对压力就恐惧,再加压,说不定会做出什么蠢事。只有自觉的施压,才会是心甘情愿,有进取力的,即使是外部的施压,也要让学生感到对他们是必需的。中国自古多认为读书是苦差事,“十年寒窗苦”,正因为如此,读书是需要调剂的,是一张一弛的事,在紧张的课堂学习之外,应该把自主、自由的权力还给学生,允许学生自己决定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一种成功的学校管理模式,应该说对教与学都是有利的,是得到教与学双方认同的,这样对管理制度的约束,学生才会有较高的信奉度和自觉的践行度。
      
      二
      
      在学生管理理念上,我们常能体味到教育者和管理者的一种“单相思”“一厢情愿”的情结。对于学生说管得死,管理者可以不以为然,认为管得死是对学生负责。且不论学生对大学的感觉,单就“封闭式”管理理念的基础而言就是失之偏颇的。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大学管理自然不能低级化,责任化到“幼儿园”式的“保姆化”管理。相对于中专学校的学生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文化层次都发生了转折点式的变化,要说负责,对于理想、前途、命运、所学和择业,以及行为、作为能力,真正能承担责任、最终能承担责任的是大学生自己。
      “封闭式”管理的模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中专学校的管理起到过示范性作用,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褒奖,成为广大青年学生的向往。学生家长之所以喜欢,是因为他们百里之外,千里之遥把孩子送到学校,总放不下那般“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情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孩子的冷暖安危是父母最牵挂最忧心的事;社会管理者称道这种模式,是因为青年学生精力充沛,容易冲动,封闭在学校里可以减少许多麻烦,至少不会到社会上生出许多事来。如果说负责,管理者主要体现的是对家长、对社会的一份责任心,失之偏颇的是对学生进行大学教育本身的责任心。
      中小学和大学教育共同点是都具有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职能,但不同的是中小学教育突出知识的传承、灌输,大学教育更重在富有想象力地传授知识,其教育主旨就是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正因为如此,大学教育就要为学生的认知、求知、探知营造一个科学、民主、自由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对专业知识获取的途径、对学习方法、一日生活的安排、个人爱好的追求、休闲娱乐的情趣有较大的自由选择、自主支配的权利。尊重学生的这种权利,也就是对培育、倡导大学教育精神的一种尊重。实际上高职院校的学生走过高中阶段或中专阶段的学习,升入到大学阶段的学习,其心态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思考、决策,体现“家中有女初长成”的人格特征,并开始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独立的承担行为能力的责任。“封闭式”管理模式以“我为你好,按我说的做”“我对你负责,对你家长负责”的思维理念,“尽善尽美”的替学生把一切都安排好,恰恰是有违大学教育本身的特点,忽略了高职学生生理心态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很容易把学生对民主、自由、科学和创新的潜质意识封杀在“象牙塔”里面。
      从中专升格为高校,仍一以贯之的坚持“封闭式”管理,绝对是教育理念的滞顿者。从家长的心理看,孩子在父母的眼里永远是孩子,总是需要前辈和长者的呵护,“封闭式”管理模式的理念基础就是承袭了这种“童稚化”的传统观念。管理虽说是手段,但和学生的成长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常听到说一个知道自己要读书的孩子是有希望的孩子,同样一个会自己安排自己,把握自己学习、生活、成长的大学生才能是一个有潜力,有作为的大学生,才能是一个健全的大学生。因此,从学校教育本身的价值观看,模式越封闭,条款越细化,反映的管理水平越趋向低级化,“封闭式”管理的“童稚化”趋向应该说是高等教育的失败。
      
      三
      
      实行什么样的学生管理模式,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管理形式、管理方法问题,而是通过管理模式本身的要求性、规定性、约束性,以及持之以恒、潜移默化的作用,带有很强的导向性,涉及到我们以什么样的思路,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去培养人、引导人、激励人。
      在中国的教育提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时候,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就发现,传统教育理念和体制下的中国教育总是共性的东西太多,个性的东西太少。“封闭式”管理模式下,突出培养的是学生的“服从”意识,甚至倡导“服从”就是美德。在这一模式下,学校习惯于按照统一的意志,统一的要求去雕刻学生,喜欢用“听话”“循规蹈矩”去褒奖学生,这种导向使学生在潜意识中就养成了老师怎么说,学校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思维定势,对事、对物、对自己的学习、生活缺乏独立的思想、独立的意志、独立的感悟。他们的学习成为被动的、单纯的接受书本知识,一时一刻,一举一动都听命学校的安排,不会表现年轻人张扬的个性和活泼、洒脱的天性,从而不知不觉地禁锢了学生本应鲜活的、丰富的、奇异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的教育理念、管理理念,必然关乎学生受教育的状况,而学生的受教育状况又必然关乎我们民族在国际竞争中、在学术、科技领域的发展力和创新力。
      “封闭式”管理限制诸多,学生在课余时间不能做他们所爱所想的事,容易使学生感到压抑,堵塞学生的健全发展空间。比如说规定学生在平常只能收看新闻联播,实际上也就关闭了一扇使学生获取知识、得到信息、受到教育的窗户。中央强调用精品培养人、教育人、鼓舞人、塑造人,很多是通过电视的艺术来施行施教寓乐、春风化雨的作用的,更不要说法制节目、教育节目、科技之光、人与自然、论坛对话等都对学生的素质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即使是一些娱乐节目,只要注意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合理的选择安排,也有利于学生排遣对紧张学习的枯燥感、乏味感、厌倦感。一个人在压抑的环境里,在强迫的条件下,去做自己不愿为的事,是很难有激情的,没有激情就不会有积极性、自觉性,更难迸发出灵感的火花。因此,模式越封闭、干涉越多、学生的知识面越窄,学生的主动性越差,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思考能力也就越是缺位。这种缺位还容易使学生成为固执、片面和僵化的人,一切统一规划、整齐划一,学生渐渐地产生对学校、对老师、对社会的依赖性,失去对学习、对生活、对社会、对行为能力的独立思考。一个对自己都缺乏责任感的人,也就会丧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实行一种模式,实际上就是倡导一种培养人的方式。“封闭式”管理或许能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服从意识,能培养出一批应试的高手,能给学生一种安全感,能给社会一种传统的“道德美感”“形象美感”。比如说,禁止大学生抽烟、谈恋爱、要求学生集会活动统一制服等。但不容忽视的是这种模式让大学生们失去的是比生命和爱情价更高的自由。当然,这种自由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人身自由,还包括学生民主意识、思维方式、行为能力,以及对个人爱好、情趣体现、人际交往、信息获知等方面的自由。
      打破“封闭式”管理的模式,就是要把自由还给学生,让学生体味大学教育的自由精神。诚然,我们所说的自由精神,是指为学生读书、做学问、搞科研必需的民主、自由的氛围和环境,为学生成才、发展所开启的独立思考、大胆尝试、包容并蓄、博采众长、自主选择、勇于负责的自由意识。不要以为“自由”就是无拘无束、不需要负责、不需要学习的,其实引导学生学会自由是很重要的学习,是大学教育和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命题,教会学生懂得自由、珍惜自由更是大学教育走向高度文明的一种表现。

    推荐访问:封闭式 管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