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国学经典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时间:2021-07-14 20:04:0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其中包含积极的德育和美育营养,如宽和中庸的处世态度、仁义礼信的道德约束和胸怀天下的人格魅力等,是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有益材料。“国学经典导读”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精心优化学习内容,恰当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在经典研读和审美教育两个维度有收获。
      关键词: 国学 国学经典 审美教育
      近年来,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国学热,比如各地中小学提倡国学教育,多家大学纷纷举办国学院及国学班,各种国学培训机构如“孟母堂”等全面开花,多家媒体还举办评选“国学大师”等比赛,甚至企业界用《周易》等儒家经典思想进行管理。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同时是学科规律使然,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中文学院开设了“国学经典导读”这门专业选修课,由笔者主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国学经典中的美育内容
      教育史上,德国哲学家席勒最早提出了审美教育(Aestheticedueation)这一概念。他从教育的根本目标出发,认为“教育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使人在其纯粹自然状态的生活中受到形式的支配,使其在美的王国所涉及的领域里成为审美的人。因为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不能由自然状态中产生”[1]。席勒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和儒家重视教化有许多共通之处。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本身就是伟大的教育家,儒家经典中包含了丰富的德育和美育材料,其中许多内容至今仍然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以仁义礼智信修身
      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人格之美。《礼记·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朱熹注:“此八者(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明德天下),大学之条目也。”[2]在儒家看来,修身是出仕的基础。修身的条目很多,仁义礼智信是基础内容。
      对于仁的道德内涵,孔子在《论语》中多有论述。他认为,“仁”首先是一种高尚的内在品德。如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又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里仁》)“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其次,仁还是一种相处之道。孔子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也许孟子的话最得孔子之旨。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尽心下》)许慎的《说文解字》说:“仁,人也,从二人。”孟子和许慎的观点是一样的。所谓仁,意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宽容和谐,是一种社会人际关系学,其本义实则具备人文主义的初步萌芽。孔孟的这一觀点对于我们今天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无疑具有不可回避的积极意义。
      所谓“义”,是和“利”相对立的概念,即抛弃个人的私利而追求个人价值或者社会价值。中国古代求义的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随处可见,如刘向的《列女传》专门辟有《节义传》一篇,用以表彰具有大义之行的古代杰出妇女。在儒家经典著作中,类似的记载屡见不鲜,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左传》中讲的“大义灭亲”的故事,也是这个成语的出处。《左传》隐公四年记载,卫庄公过于溺爱小儿子州吁,卫国有个大臣叫石碏,劝谏庄公不要这么做,否则会有祸害,但卫庄公不听。州吁从此更加骄奢淫逸,最后竟然杀死了哥哥卫桓公(即卫庄公死后传位给卫桓公),自己篡位。石碏看不过眼,又精心组织杀死了州吁,维护了卫国的君臣大义。他因为自己的儿子与州吁为友,也一并去掉。《左传》的作者借君子之口赞美道:“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至于信、礼、智诸观念更是中国传统美德。《论语》记载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载:“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車兒,小车无車兀,其何以行之哉!”(《为政》)言信之文,儒家诸篇多有描述。如《春秋》三传都记载了鲁宣公十五年宋华元和楚国将领司马子反结信而盟的故事。相反,对于那些无信、无礼及非明智之举的行为,古人则予以谴责。如《左传》记载郑武公、郑庄公为周平王卿士,后受到周王的不信任,于是隐公三年“周、郑交质(交换人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平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双方在交换人质的情况下尚且如此不信任,其背信弃义到何种程度。《左传》作者同样借君子之口批评道:“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礼仪制度更是儒家必修的功课,也是古人日常行为的规范准则。对于诸侯国交往中或者个人的失礼行为,《春秋》三传屡言“非礼也”,可见其重视程度。
      (二)中庸与特立精神的人格之美
      儒家要人“温良恭俭让”,讲究做个谦谦君子。《论语》载孔子“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即凡事不走极端,性格不倔强,孔子在弟子的心目中“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述而》)。这些都很好地示范了儒家的中庸态度。但古代经典中集中阐述中庸思想的是《礼记·中庸》篇。
      关于此篇的宗旨与作者,郑玄的《礼记目录》说:“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孙子思作之,以昭明圣祖之德也。”[3]按照郑玄的解释就是用中和的态度处世。后来宋代的朱熹和程时对其内涵又进一步进行了阐发。朱熹在《中庸章句》中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他又引用北宋理学家程时的话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4]北宋理学家的观点认为中庸乃是人间常道,反对异端,此说法或许不利于思想解放,但客观上也提出修身的中和之美。这和《中庸》篇本身的思想是一致的。《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谓“致中和”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就是提倡社会道德的主流回归,个人品德的正气彰显,从而形成一种雍容大度、谦让有礼的君子风度。

    推荐访问:国学 审美 经典 教育 教学中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