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对解决农民问题的贡献

    时间:2021-07-12 04:00:3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十分重视农民和农村问题。在伟大的革命实践中,他把对农民和农村问题的解决作为中国革命的一个突破口,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毛泽东 农民问题 贡献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问题成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决中国革命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关键。从一定程度上说,对农民和农村问题的成功解决,是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最具特色、最具创造性的贡献之一。
      
      一、毛泽东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认识和解决农民问题的社会历史条件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阶级状况是毛泽东解决农民问题的社会条件。
      早期的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才对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了科学的认识。1922年党的二大在分析近代中国经济政治状况的基础上,揭示了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在这一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和最高纲领。大革命失败后,在当时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众说纷纭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在此基础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是毛泽东认识和解决农民问题的必要前提。毛泽东曾经指出:“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1]因为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革命的任务就是反帝反封建。中国革命的动力就是人民大众,而农民是人民大众的主体,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因此,单靠无产阶级孤军奋战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联合占全国总人口80%的农民的力量,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这就要求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农民问题,满足农民的切身需要,与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2、共产国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和国民革命时期对中国农民问题的正确指导,为毛泽东解决农民问题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共产国际在这一时期关于农民问题的正确指示,使毛泽东更加注意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推动了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逐步解决。中共三大召开之前,共产国际向中共发出指示,第一次充分阐述了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指出农民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全部政策的中心问题,贫农是革命的先锋,中国的国民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中共三大在共产国际指示精神的指导下,对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无产阶级的责任以及农民的利益等作了深刻论述和具体规定,认为农民不参加国民革命,国民革命就不会成功,党的中心工作是引导工人农民参加国民革命。1926年,共产国际在给中共中央的信中明确指出,没有土地革命,中国革命就不可能胜利。1927年初,中共中央要求各级党组织讨论共产国际第七次扩大执行委员会《关于中国形势问题的决议》,共产国际的决议案强调,为了把农民吸引到革命斗争中来,应当满足他们最切身的要求,明确指出:如果无产阶级提不出根本性的土地纲领,那它就不能吸引农民参加革命斗争,就会失去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权;必须根据中国各个不同地区的经济和政治特点,分别制定土地革命策略;决议提出了农村革命的具体政纲。共产国际关于农民问题的正确指示,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逐步摆脱了“城市中心论”的影响,解决了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土地问题。
      
      二、毛泽东在认识和解决农民问题的过程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确信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1、从数量上看,中国是一个农民国度,这现实决定了民主革命离不开农民。由于近代工业的落后,中国的无产阶“有其不可避免的弱点,例如人数较少(和农民比较),年龄较轻(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比较),文化水准较低(和资产阶级比较)”;[2]恰恰相反,农民则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要想取得胜利,就必须争取农民的参与和支持,如果离开了农民,中国的革命事业将是镜花水月。
      2、近代中国的严酷现实,使中国农民具有极为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中国农民历来存在着一个美好的愿望,即平等、自由、摆脱贫困、丰衣足食,而土地则是其根本的落脚点。但是,严酷的现实击破了农民这种幻想。如果说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是一座金字塔,农民则是这座金字塔的基石。中国的封建史,就是一部土地分配与再分配的历史,农民始终为土地,即为自己的生存苦苦挣扎,因而表现出极为强烈的斗争精神。近代西方列强入侵,外国资本掠夺着我国农村资源,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遭破坏。地主阶级在商品经济的刺激下,不断加重地租剥削,土地的集中更为加剧。列强侵华战争所造成的巨额赔款也都直接或间接地落到农民头上。民国以来的军阀割据与混战又给农民造成无穷灾难。因此,内外交困的中国农民要想获取土地,摆脱政治压迫,不得不走上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道路。再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中国革命夺取胜利,中国农民就必然加入无产阶级领导的“大合唱”。
      通过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调查和分析,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农民问题是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的思想。进行中国革命必须认清中国的国情。中国社会的最大国情,正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讲的那样,“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这是小学生的常识。因此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3]所以,发动农民参加革命,解决其土地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任务。
      从1925年五卅运动以后,毛泽东开始重点研究农民问题。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了深刻的分析。1925年年底至1927年年初,毛泽东先后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不仅明确地提出了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而且对农民中所蕴藏的革命性进行了论述。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毛泽东肯定了占农村人口绝大多数的半自耕农和贫农的革命性。尤其是贫农,极易接受革命的宣传。他们和雇农一起,是农民运动的中坚,在中国革命中“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文中,他充分肯定和讴歌了农民革命的重要地位和功绩,强调说:“一切革命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4]可以说,在当时还没有人能像毛泽东那样,用如此坚定、鲜明而又精辟的语言来阐述农民问题的极端重要性。
      国民革命失败后,经过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毛泽东通过实践逐步确立了在无产阶级领导下,主要依靠农民的力量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思想,即明确了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的思想。1928年至1934年,毛泽东在革命根据地亲自作了宁冈、永新、寻乌、兴国等10余个调查,这些调查与大革命时期的调查相比要丰富得多,它进一步明确了农村中的阶级关系,为制定农村的阶级政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到1939年,毛泽东在总结以往革命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对农民是中国革命主力军的思想作出了完整的表达:“中国的贫农,连同雇农在内,约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七十。贫农是没有土地或土地不足的广大的农民群众,是农村中的半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的动力,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者,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5]可见,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把农民阶级作为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推荐访问:新民主主义革命 时期 贡献 农民 解决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