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超越边缘化:世界体系论下的东盟共同体

    时间:2021-07-08 20:05:2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与普适发展模式的分析逻辑不同,世界体系论以对拉美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关怀为出发点,以依附论的“中心—外围”逻辑为自身理论延展的基础。该理论体现出明显的时空延展性和视野宽阔性,对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发起了挑战。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以东盟为代表的东南亚的地区主义实践,凭借其特有的“时空优势”——特殊的历史节点和不同的地缘位置,促动和发展出一种独特的“轴辐倒置”的次区域结构,显示出一种异于世界体系“大趋势”的 “小动向”。这种超越“边缘化”的地区主义努力,带有一种东盟特有的温和气质,恰到好处地保存了地区特质,维护了地区利益,而不至于被世界体系的中心彻底同化。
      【关键词】世界体系论 东南亚地区主义 反边缘化 东盟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6.09.004
      漂移的世界版图:世界体系论的历史视野
      世界体系理论以一种“历史转盘”的思维逻辑看世界,认为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永远处于变迁与漂移的进程之中。新航路开辟以来,西方逐渐成为了世界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滥觞于欧洲的资本主义的扩展过程,逐渐被等同于全球化的进程,大部分非西方国家被动地接受了来自欧洲这个强大中心的单向辐射,“西方中心论”也就在一种不对称的互动关系中被建构了起来。当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正式形成之后,延展全球的体系扩展构成了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而当前的国际格局也被放在了这一历史大潮中进行框定,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超然世外。①
      从学科进步角度看,世界体系理论可称之为各种相关理论的集大成者。它借鉴了法国年鉴学派长时段和大范围的研究方法,跨度大、覆盖广,强调对全人类的活动、大范围的历史进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运用了康德拉季耶夫的经济周期分析法,将百年历史趋势与国家体系中的核心国家和边缘国家,以及国际体系中霸权国家的出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学习了以剩余转让、资本积累、工资水平、资本主义体系的研究著称的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等诸多经济学、政治学的分析框架和理论思路,奠定了其在国际关系学界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不可忽视的地位。
      1974年任教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顿分校社会学系的著名国际政治经济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将其《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16世纪资本主义农业和欧洲的起源》展现在世人面前,学界反响热烈。随后,沃勒斯坦教授笔耕不辍,相继推出《现代世界体系(第二卷):重商主义与欧洲世界经济体的巩固(1600-1750)》、《现代世界体系(第三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扩张的第二时期(1730-1840年代)》、《现代世界体系(第四卷):中庸的自由主义的胜利(1789-1914)》共四卷本,建构了一套完整的“现代世界体系”;同时安德烈·冈德·弗兰克和约翰·霍普金斯等学者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完善和发展了世界体系的理论架构。此外,以沃勒斯坦和弗兰克等人为代表的世界体系论学者认为,我们应将视线延展到更深的过去和更远的未来,指出同一个世界体系至少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我们并没有生活在一个和现代欧洲世界体系截然不同的世界体系里,而恰是亚洲在更早的时期转动了这个世界体系,当时的欧洲也不过是这个亚洲世界体系的边缘。这种分析思路,使其自然成为了“新左派”和“新马克思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
      四维坐标:世界体系论的结构观
      世界体系理论可被看作是一幅认知世界的“全景图”。它是一个分别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进行延展的理论,这种时间的纵深与空间的跨度,鳞次栉比地构成了一套立体丰富的理论体系。下面我们分别从时间、空间、主体和性质四个维度对世界体系理论进行剖析。
      时间维度:延续的周期性历史。从方法上讲,世界体系理论借鉴了法国年鉴学派大师费尔南·布罗代尔提出的长周期理论。沃勒斯坦认同布罗代尔用“长时段”来勾勒历史的方法,同时又将布罗代尔的“结构”改为“历史体系”,认为在这个历史体系中,既有周期性规律,又有长期趋向。与传统意义上国际关系专著不同,四卷本的《现代世界体系》史料详实、史论结合、以史为鉴。基于大量史实的叙事方式也为世界体系论增添了时空上的厚重感和理论上的说服力。
      世界体系理论以历史为基轴铺陈理论,就是说,强调在时间上建立起一个“社会历史科学家”的“结构时间和周期时间”。②正如王正毅教授所言,世界体系论“与福山的理论虽然角度不同,但是都对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主流思想提出了挑战;与现实主义和自由制度主义不同,沃勒斯坦是从一种历史的角度去分析国际体系”。③也正是这样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世界体系理论才可以通过其独到的视角,透视到被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忽视的“体系”世界,以及这个世界体系的“运动规律”。
      空间维度:“中心—半边缘—边缘”的演进。首先,世界体系理论以其“中心—半边缘—边缘”的三层结构著称,强调层析演进。从经济史角度看,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存在着阶级之间的“不等价交换”,资产阶级通过这种交换实现了自身的“资本积累”,进而也就产生了资产阶级核心与无产阶级边缘之间的空间上的不平衡状态。通过周期性过程的调整,最终表现为一种动态的系统和周期性的循环摇摆过程。正如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帕克所言,“麦金德聚焦于核心,而沃勒斯坦则更关注南北对抗”。④
      其次,世界体系论创造性地阐发了半边缘地区的重要作用。“半边缘不是统计学上划分点的技巧,也不是剩余下来的类别,而是一个政治经济必需的结构因素。生存技巧的集合点,部分倾向于主要位于边缘地区的群体政治压力,压力主要针对中心国家;另一方面处于边缘地区的势力位于中心国家的政治竞争场之外,很难达到政治上联合的目的。”⑤由此,“中心—半边缘—边缘”的结构是世界体系在空间上的表现,“融入”和“边缘化”是从不同角度对中心和边缘的互动这同一个过程所作的描述。在核心地区和边缘地区之间的半边缘地区域,对邻近的核心地区而言呈现一种边缘化的过程,而相对于邻近的边缘地区而言又呈现一种核心化过程——对维持当下世界体系的稳定性,抑或是积蓄未来世界体系的诱变因素,都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推荐访问:东盟 边缘化 共同体 超越 体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