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浅析

    时间:2021-07-08 12:05:1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是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基础之一,但是由于有些国家在探索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些曲折,甚至出现过些局部性倒退,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必须回到理论本身,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视角对其进行解读。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基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尤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来完整、准确的理解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 跨越 “卡夫丁峡谷” 生产力 生产关系
      针对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当前学术界主要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所谓跨越就是越过资本主义生产阶段,进入到社会主义生产方式阶段。另一种认为所谓跨越不仅实现生产方式的变更,同时也实现社会制度的更新。这两种观点各有侧重但没有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联系起来,所以造成对“卡夫丁峡谷”理论一知半解,或者是用实践去裁剪理论。因此,我们要从社会基本矛盾尤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来完整、准确的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
      一、从社会基本矛盾角度把握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提出的背景
      马克思早年提出的许多理论都是立足于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矛盾运动提出来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但同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凸显,两大对立阶级矛盾尖锐,冲突一触即发。基于这一现状,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动并取得胜利的设想。然而,现实的发展超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地位获得了巩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缓解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工人阶级的革命性陷入低潮期。尤其是巴黎公社失败之后,西欧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发展的时期。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恩格斯将视线东移,通过对俄国等东方国家的思考与研究,他们提出了以俄国为代表的落后国家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构想。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一直以社会基本矛盾尤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标准来研究社会主义革命的,因此我们在理解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实质性内涵的时候也一定要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出发。
      二、从社会基本矛盾角度理解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实质性内涵
      马克思在谈到俄国革命时指出“如果俄国继续走它在1861年所开始走的道路,那它将会失去当时历史所能提供给一个民族的最好的机会,而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这实质就是跨越的思想。此后在给查苏利奇回信时,马克思明确提出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主要包括:首先,马克思分析了俄国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历史基础,指出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俄国公社是实现跨越的直接出发点。在俄国公社面前,资本主义私有制面临解体的危机,大规模的土地公有制的存在成了俄国社会发展的一大优势,因为它可以克服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弊端,进一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俄国的这种公有制的发展是原始社会的集体所有制和集体生产在高级形式下的复归,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其次,马克思分析了俄国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历史环境,指出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积极成果是实现跨越的前提条件。俄国所处的历史坏境非常独特,正如马克思所说:“它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这里的“它”是指农村公社,即农村公社可以吸收资本主义的积极成果,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反过来又为农村公社生产方式的改造提供了物质条件,促进农村公社的社会结构和劳动结构的改造。最后,马克思分析了俄国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方式,指出必须通过革命才能实现跨越。“要挽救俄国公社,就必须有俄国革命”,在农村公社还没有被私有制肢解之前,爆发社会革命,打碎现有的国家机器,彻底消除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私有制,从而促进农村公社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发展。
      马克思在分析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时一直立足于社会基本矛盾尤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俄国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必要条件有:1)需要有俄国革命;2)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肯定成果;3)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农村公社。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出发来理解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要通过革命打破原有的生产关系进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建立起新的能够吸收世界一切文明成果、能够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因此,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实质性内涵就是:通过革命手段推翻旧的生产关系,建立起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并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进而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水平。如果认为革命胜利后建立起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就是跨越了“卡夫丁峡谷”,这是片面的。如果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能或者不去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和解放发展生产力,那么这种跨越也仅仅只是社会制度的跨越,就生产力水平而言,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因此,必须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矛盾运动来正确、完整的理解跨越理论。
      三、从社会基本矛盾角度认识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认为,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来理解和认识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从社会基本矛盾角度認识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我们总是强调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而轻视了后者对前者的反作用。俄国的农村公社就为研究这一反作用提供了典型的案例,在俄国,强大的专制主义阻碍了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农村公社的优越性的发挥,造成了俄国的愚昧和落后,因此,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也同样不容忽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推荐访问:浅析 峡谷 跨越 理论 卡夫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