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从政治学视角认识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之特点

    时间:2021-07-03 20:01:1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过程,不仅有变动的现实背景,更有着深刻的历史起点。从近现代到当代中国社会相对剧烈的历史变革,特别是政治领域的巨大变革,使我国在政治形态上发生了整体性转换。但在中国近代到当代政治发展的链条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代在政治发展上却存在深刻的、内在的关联性。
      关键词:政治发展;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特点
      
      一、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道路模式——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
      
      新民主主义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主要包含政治自由、平等、人民当家做主。消灭私有制是实现这些价值的根本措施。而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其动力源不在现实的国家政权内部,而在于下层的社会政治资源。国民党政府在调集社会资源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方法和方向上发生了失误,注定了这一时期现代化进程的失败结局。
      辛亥革命是先推翻旧王朝,建立新政权,再进行政治动员,自上而下完善自己的职能体系,这在当时具有不适应性。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南京政府,注重的都是国家上层的政权变革,并试图通过强化国家权力,依靠职能体系自上而下整合社会,但都失败了。而共产党则是从农村至城市,先进行政治动员,把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动员起来,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新政权,最后推翻旧政权。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依托农村革命根据地,动员广大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核心和政权组织体系在农村得以建立和成长,同时通过统战工作动员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工商业者等社会阶级和阶层。解放战争后期,形成全社会的反对国民党政权的统一战线,推翻了蒋氏政权,建立起新型的政治体制。
      从政治学的意义上讲,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遵循的是自上而下的西方模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自下而上的东方模式。在西方,政治动员是旧政权瓦解的结果;而在东方,则是旧政权灭亡的原因。中国要进行彻底的革命,确立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就必须首先进行广泛的政治动员,瓦解传统社会的文化运作机制,以全新的理念和动员机制形成自身广泛的政治圈,使社会各阶层摆脱旧制度与旧权威。故而可以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首先是将社会各阶层动员到政治圈内,创立新的文化权威和社会体制,最后推翻旧政权、旧制度体系。
      
      二、政治理想主义与政治现实主义的结合与转变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政治探索,更明显地带有“五四”以后中国知识分子政治心态的一个基本特点,崇尚某种抽象的中心象征符号,并以这种符号与理念作为整体地解决中国问题的基本处方。认为只要把符合某种主义的制度与理念,迅速地激进地取代旧的制度与传统秩序,那么,从经济剥削、官僚腐败、各种社会弊症,直到民族独立、经济发展问题都能迅速得到解决。
      成熟时期的政治探索,逐渐摆脱“泛道德主义”的政治诉求,把所接受的外来先进政治理念本土化,实践中的政治创造逐渐契合中国国情,结合各阶层民众的现实政治处境和政治心理,通过对中国具体实际深入了解,逐步认识到了解决中国各种具体社会问题的政治意义和极端重要性。
      
      三、民主主义价值追求与民族主义的统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前,中国近代以来从西方引入的民主观念、民主价值理念,无法摆脱资产阶级民主的窠臼,无论是改良还是辛亥革命,始终未能使之在中国社会土壤上开花结果。而新民主主义的民主观念、争取民主的斗争、人民民主政权建设的实践,表明新民主主义的反专制的民主追求,既是一个策略原则,也是一个战略原则;既是完成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手段,又是革命的目标。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革命意识形态是政权的生命。中国共产党政权之所以能够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重要原因之一是它有着适应现实需求的价值体系。革命的、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阶级的领导者以要求民众支持和政治合法性的支柱。共产党的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主导,并与现实性与广泛的社会关怀结合起来,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解释现实社会和政治以及它们的历史走向,导致其价值体系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表达”功能。
      从国家政治层面上来看,民族主义的情感与理念是一种可以增强社会成员政治认同、维系政治凝聚力的极为珍贵的、“天然”的政治资源。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面临外部压力和危机时,动员者只要诉诸于本国和本民族的光荣历史、文化、勇气和智慧,它就能通过激发民众的民族情感,从而取得国民对该政权的权威合法性的认同。中国近百年的历史遭遇、深重的屈辱与挫折,使中国人有一种积淀于心灵深层的情结,一种被人们称之为“强国梦”的情结,中国人希求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舒解百年来的民族压抑感。
      
      四、政治现代化价值目标与运作策略层面的结合与超越
      
      就政治斗争来说,尽管政治斗争通常都是以对抗的方式出现的,但在开展政治斗争时也必须讲究战略和策略,而战略和策略都是按照有序的原则确定的。政治斗争的战略必须有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必须把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
      新民主主义理论立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国情,成功地探索了一条民族化的中国政治现代化道路。鸦片战争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为拯救危亡而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他们为中国政治现代化设计了种种方案和蓝图。从康梁维新派“立宪君主国”的日本模式,到孙中山革命派“民主共和国”的欧美模式,都未能为中国提供一条现实的可行道路。新民主主义理论则成功地把马列主义中国化,创造性地探索了一条民族化的中国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在价值目标和运作策略两层面整合和超越了百年来各种现代化变革运动。在价值目标上其“政治自由”(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繁荣”(工业化)、“文明先进”(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的纲领,不仅整合了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变革运动的价值理想,而且超越了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现代化方案。在运作策略上,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总结了维新派日本式“贵族革命”、革命派欧美式“资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探索了一条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特有的新型“农民革命”道路,从而为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的政治现代化运动奠定了现实有效的运作基础。如果说毛泽东思想最基本的特征是其丰富的策略学思想,那么这一点在新民主主义理论中表现得尤为充分。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之农业大国的现实国情,是毛泽东思考中国革命问题的出发点,他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大厦正是以此为现实基础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另一突出贡献,是其关于中国革命之阶段性的思想。毛泽东将中国革命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现时纲领)和社会主义革命(将来纲领)两阶段,既强调民主革命作为一个特定历史阶段的不可逾越性,又注重这两种革命不可割裂的有机联系,从而使中国革命之现实的“现时纲领”(最低纲领)和理想的“将来纲领”(最高纲领)达到了有机的统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段历史,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这一段时间差,以及现实政治领域的改革带来的刺激和困扰,使我们在透视这段历史,尤其在研究其政治领域变革及其对中国政治发展、政治现代化过程的影响时,可以超越革命的意识形态定势,以更具冷静、平和的、更客观、更少带有感情色彩的目光来看待这段历史。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系
      
      参考文献:
      [1][美]赛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243.
      [2]萧功秦.与政治浪漫主义告别[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125-127.

    推荐访问:新民主主义 治学 从政 视角 政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