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辞令模糊性的语用分析
时间:2021-07-02 20:00:3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人
摘要:外交辞令是体现一国对外政策和捍卫一国利益的语言工具,它具有不同于一般语言的独特之处,其显著特征之一就是讲究策略和礼貌。为此,外交辞令常采用模糊辞令来发表会议结果、回答敏感性问题以及缓和气氛。本文从实际语言效用的角度,探索模糊辞令在外交语境下的合理运用。
关键词:外交辞令;模糊性语言;合作原则;礼貌原则
外交工作中所用的语言,通常称为外交辞令(diplomaticlanguage)。它广泛应用于涉外人员的各种交际应酬、答记者问、对外宣传、演讲辩论等活动中。H.Nicholson在《外交》一书中赋予外交辞令三种含义:外交辞令首先是指外交官彼此交谈与互致信函中所使用的具体语言——拉丁语、法语、英语;第二种含义是指外交领域所特有的专门词汇,如缓和(d e tente)、公报(communiqu e)、照会(note)等;第三,外交辞令最普遍的含义是通常所说的那种能够使外交官措辞犀利而又不失谨慎和文雅的外交用语(guarded statement)。
外交辞令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主要靠口头和书面表达来完成交际任务。语言是外交工作的重要载体,熟练、准确地运用语言对外交活动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外交辞令是一种正式、保守、谨慎、准确的说服性语言,其显著特征就是讲究策略和礼貌。然而外交辞令的准确性却并不排斥模糊语言。在许多情况下,外交辞令要求隐喻性地、含蓄地运用模糊语言(fuzzy wording)。恰当运用模糊外交语言不但可以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而且可以无损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利益。模糊语言可以增加语言表达的灵活性,使语言更委婉、含蓄、礼貌。为此,外交家们在发布公告、公布会谈结果、回答敏感性问题以及缓和交际气氛等的活动中常常运用模糊辞令。
一、语言的模糊性
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所谓模糊性,是指一个概念的中心区域基本上确定,而外延界限不明确的属性。它是客观世界自身内在的模糊性和作为主体的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的有限性以及不确定性在语言表达上的反映。语言模糊性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语言符号的离散性与客观事物连续性之问的矛盾,用离散的语言符号去标志连续的事物,就可能边界不明,产生模糊性;另一方面,出于人类思维和交际的需要,人们常常故意使用一些语义模糊的词语以适应不同的交际目的。
语言的模糊性不同于含糊其辞、模棱两可。它是利用语义的模糊,准确反映生活中的模糊概念;或者出于修辞的需要,用模糊语言表达某种不便直说的思想感情;或者出于礼貌而采用模糊的表达方法。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具有弹性的表现,恰当运用语言的模糊表达不但不会成为人们言语交际的消极因素,反而是人们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的一种实际需要。
二、外交辞令模糊性的成因
外交辞令要体现一个国家对外政策,并维护本国利益。外交家在进行交涉和应对表态的时候,不但要看到已经公开了的一面,还要估计到潜在的各种因素,所以,外交辞令更要具有分寸感和含蓄性。外交家在处理国家关系时,经常采用模糊修辞,婉转、含蓄地表达使人不甚愉快的内容,进而解决外交难题,这正是Nicholson所说的“谨慎的低调陈述”,即外交辞令中的模糊语。
三、外交辞令与语用原则
外交领域的模糊辞令总是在一定语言环境中使用的,语境对话语的理解和表达有着巨大的约束力。语用原则的推理指导作用能够帮助我们深刻理解一定语境下话语的真实含意。
语用原则是人们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达到交际目的而遵守的一套规则。主要包含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一)外交模糊辞令与合作原则
Grice在他的会话含意(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理论中提出,言语交际双方都有相互合作,取得交际成功的愿望。因此人们要遵守一些诸如真实、充分、关联、清楚等基本原则和准则,这就是所谓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他认为人们在谈话中遵守的合作原则包括四个范畴,每个范畴包括一条准则和一些次准则:(1)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2)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3)关系准则(Relation Maxim);(4)方式准则(Manner Maxim)。总的来说,这四大准则都要求讲话人讲实话,提供足量信息,讲得简明扼要,不含糊离题。当有一方明显或无意地违反合作原则的某一准则,听话一方就要根据当时的语境,推断出说话人在言语交际中隐含的意义,即“会话含意”。
为了使谈话能够顺利进行,谈话目标得以实现,合作原则中的“量”和“质”准则要求人们在谈话的时候,应该提供足够的信息,清楚明白。然而在外交语言中,外交模糊辞令正是技巧性含义运用的一种方式。它通过交际策略的控制,表达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核心在于成功实现交际目的。由于外交活动往往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重大问题,情境常常不允许公开直言,说话人常常面临说实话和不能尽抒其意的矛盾。于是外交人员主要在“量”和“质”这两个准则上做文章。
1.违反“量”的准则控制和运用会话含意
量的准则要求所说的话应该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并不应包含超出所需要的信息。外交活动往往涉及国家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情境有时不允许坦白直言,运用外交辞令的模糊性就能达到既说明情况又不泄露机密的目的。
例1中美两国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和一系列双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包括国际上一些敏感、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例1中,“一系列”“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一些敏感、热点问题”是什么?恐怕是两国领导人的谈话内容不必让一般人知道,因而在发布这个消息的时候故意违反了“量的准则”,而采用了这样的模糊性词语。
模糊性语言在外交辞令中的运用有许多种动机,如有时候说话者想提供更准确地信息,有时是出于国家利益考虑而保密,有时情况尚未确定,不能把话说绝。
2.用违反“质”的准则控制和运用会话含意
质的准则要求不要说自知是虚假或者缺乏足够证据的话。但是通过对违反质量准则的控制,就能运用“会话含意”达到说话人的目的。
例2 We urge the Israeli Government to take all appropriateprecautions to prevent the death or injury of innocent civiliens anddamage to civilian and humanitarian infrastructure.
例3在与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了工作会谈之后,俄罗斯总统普京认为,会谈是富有成果和有益的。
例2中,何谓“all approprtate precautions”?两国的利益出发点不同,对于“适宜措施”的标准自然也就不同。而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