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和而不同”

    时间:2021-07-02 00:01:2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儒家“和而不同”的巨大理论容量,使它有可能与其他思想并行不悖,但其“忠君孝父”等思想却造成了儒家的不宽容。要使不同思想、利益之间真正实现“道并行而不相悖”,必须注重挖掘“和而不同”内在包含的“和而有度”,并在“度”的范围内,在尊重“不同”、平等交往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权利与责任统一的动态的底线。唯有如此,才能有所执,但又不执于一端。从而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和谐乃至东亚的和谐才是可能的。
      关键词:儒家文化;“和而不同”;“和而有度”;底线;和谐东亚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3-0058-03
      构建和谐东亚不仅符合东亚人民的利益,也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必然要求。然而,相对于人们的期盼,现实却不容乐观。原因不在于人们缺乏愿望,而是有太多的愿望。历史的纠葛与现实的利益冲突,使不同民族、国家对和谐亚洲的愿望各自赋值。用荀子的话说,就是“同求而异道”。众“道”不谐,则“同求”不彰。如何谐和众“道”,是东亚各国的共同问题。共同问题的解决需要寻找共同的逻辑,儒家文化无疑是东亚各国文化中共同的底色,儒家的“和而不同”也就成为谐和众“道”的逻辑选项。问题在于“和而不同”的巨大理论容量提供了对之进行不同理解的可能空间,如果不在探求“和而不同”的理论限度、历史限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探寻新的限度,“和而不同”就不可能担当谐和“众道”之任。
      一、“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是孔子在继承和发展史伯、晏婴“和同之辩”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命题。
      对于“和”的较早的阐述,见于春秋时期,晏婴和史伯提出“和”与“同”两个概念,在和与同的对立中阐明“和”的内涵及意义。《国语·郑语》记载史伯论“和”与“同”:“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有齐侯与晏婴的一段对话。齐侯对晏婴说:“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 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孔子在继承和发展史伯、晏婴“和同之辩”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而不同”的命题。《论语·子路》记载:“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在他的言行中多有体现,《论语·宪问》记载:“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颜回是孔子最为欣赏的学生,但对他的那种“不违如愚”的态度深为不满:“回也非助吾也,于吾言无所不说。”(《论语·先进》)而对那些不讲原则,媚俗取宠的小人,则给予痛斥:“乡愿, 德之贼也。”(《论语·阳货》)
      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经后世大儒、学者的传承、阐述和发挥,得到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欧阳修作《朋党论》,将孔子的思想加以创造性的发挥。他指出:“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且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1]朱熹认为:“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尹氏曰:‘君子尚义故有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2]康有为说:“盖君子之待人也,有公心爱物,故和;其行己也,独立不惧,各行其是,故不同。小人之待人也,媚世易和,古通;其行己也,争利相继,不肯少让,故不和。”[3]冯友兰先生对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也作了新的阐释:“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和’与‘同’不一样,‘同’不能‘异’,‘和’不但能容‘异’,而且必须有‘异’,才能称其为‘和’。譬如一道好菜,必须把许多不同的味道调和起来,成为一种统一的新的味道;一首好乐章,必须把许多不同的声音综合起来,成为一个新的统一体。只有一种味道,一个声音,那是‘同’;各种味道,不同声音配合起来,那是‘和’。”“客观辩证法的两个对立面矛盾统一的局面,就是一个‘和’。两个对立面矛盾斗争,当然不是‘同’,而是‘异’,但却又同处一个统一体中,这又是‘和’。”[4]
      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容纳着既顾全大局,又承认局部和个体差异;既强调群体利益,又不忽视个人利益的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其为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处提供了可能的思想空间,也为构建和谐东亚提供了哲学依据。
      二、和而有“度”
      之所以说“和而不同”只是为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处提供了“可能”的思想空间,是因为还要和而有“度”。“和”的限度在逻辑上包含了:存在着一个能使不同文化和谐共处的维度,并且人有可能把握它。但这仅仅是可能,而不是必然。因为,有度则必有内外,内有远近,则有亲疏;有外则必争,争而不息,必至失“和”。
      “和”内在地包含着“度”。无“异”则同,全“异”则不谐。因此,“和”的可能限度就在“无异”与“全异”之间,但排除了“无异”、“全异”两个关节点。如果用“0”指称无交集,用“1”指称重合,则度就是介于0与1之间,但不包括0和1本身。而如何寻找关节点,并在两个关节点之间寻找一个基准或底线,则是一个有足够理论难度的问题,是足以成就或毁掉一个理论的问题。不论是晏婴的“同异之辨”,还是儒家的“和而不同”,都有可能或实际上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在晏婴与齐侯的对话中,晏婴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这段话是以“君臣”关系为前提的,不论是以“否”成“可”,还是以“可”成“否”,都以不超越“君臣”关系为底线,以协进帝王之业为目的。由此决定了臣不论是“献其否”还是“献其可”都只是以“犯上”之名行“尊君”之实,而非“犯上作乱”。

    推荐访问:和而不同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