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王阳明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时间:2021-06-20 08:02:1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王阳明的道德教育思想在道德教育领域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和巨大的价值。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作为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我国道德教育的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良知
      王阳明是我国明朝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思想,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王阳明的学说思想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政治思想、哲学思想、道德教育思想诸多方面。其中尤以道德思想的内容最为丰富,其中的积极合理因素对于我们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王阳明道德思想的主要内容
      1、心即理是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心即理”是王阳明心学的起点,这个源于他对程朱理学的“心理为二”的批判。所谓“心理为二”即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对立,而王阳明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统一起来,以说明封建社会固有的仁、义、礼、智不仅是社会道德规范及统治阶级意志的需要,更应该是人们发自内心,是人固有的本性。心即理的心主要是指道德理性。他还把人的活动和外界客观物质世界等同起来,把事等同于物,这样就把事、物统一到“心”之中,从而得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的结论。王阳明提倡把客观的理融入主观的心,将心与理合二为一,将人的思维和封建思想结合,使封建道德的实行有更为牢固的基础。心即理的另一层含义是“性即理”,关于“性”,王阳明说:“夫心之体,性也;性之原,天也。”[1]他认为,“性”是一种先天的道德性。这是他吸取了佛教禅宗中关于佛性的含义,即“明心见性”,把它与封建伦理化的天理思想相结合,认为“天理就是人性”。王阳明认为,“心即性,心与性时时相通,道德理性直接彰显于心中。若无私欲蒙蔽,则性体时时显露,为心所自觉”。[2]他认为心是至善的,但如果被外界事物的欲望所影响,便有善恶了。但在现实生活中,人总是被物质和精神的各类东西所累,如果要完全去除恶念的动机,是不现实的。所以,如果说至善是一种境界状态,不如说是一种理想、理念上的设想,一个人在道德修养上能多大程度上接近至善,取决于致良知的程度。
      2、致良知是王阳明道德思想的核心
      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是他晚年非常重要的一个思想。“致良知”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和道德观。[3]“良知”是本体,“致良知”是工夫,他们构成了“心即理”哲学本体论在道德论和人性论方面展开。[4]有学者认为良知与致良知说的基本思想是王阳明心学中一以贯之的观念,“它既渗入于心体,又融合于德性;既体现于意义世界,又引申于人我之间。本体与工夫之辩,是良知与致良知说的进一步展开,它“使心学的论旨得到更为深入的展开”[5]。
      王阳明认为:首先,良知即天理。在王阳明的哲学中,天理在心中的表现是主动的,只要不被私欲遮蔽,心就会自然的表现为天理,因为良知自有知善知恶的能力。良知是人心中本来就具有的天理,而且这种良知即天理不但是人人所具有的,宇宙万物也都具有的。其次,良知是判断是非的标准。王阳明认为,良知不仅本身是是非之心,而且还有评价是非的功能,是评价是非的唯一标准。良知告诉我们何者为是、何者为非。良知不仅能使人知善知惡,还能让人好善恶。良知既是道德实践的源动力,又是道德实践的最终归宿。再次,良知是谓圣。王阳明一生都致力于成为圣人,希望达到“人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儒家的共同理念。王阳明认为,良知是成为圣人的先天条件,并且每个都是具有的。王阳明不仅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而且认为每个人本来就是圣人,只要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事 ,那么人人都是可以成为圣人的。
      致良知就是要将人本身具有的良知转化为现实实际的行动中。本然之良知人人相同毫无差异,但是在后天环境的影响下,每个人实际的良知程度确是因人而异的,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需要致良知。致良知既是我们的道德养成手段,更是道德修养的目标。我们要将自己内心的良知切实贯穿到现实生活实践之中,将自己的本心充分体现到日常生活中,这样才是真正的有道德的人。王阳明强调,致良知要克服个人私欲对自己良知的影响,因为“心外无学“,致良知就要向内心用功。
      3、知行合一是王阳明道德思想的鲜明特色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以道德带动知识,在实践中完善人格、修养身心,,是他道德思想中的一个重要主张,被其视为“立言之宗”。王阳明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而他的“知”和“行”主要是就道德而言的,“知”是 “知善知恶”,也就是人们的道德认识;“行”是“为善去恶”,也就是人们的道德行为;“知行合一”的本体是良知,把行统一于知。在现实生活中,理性知道的方面谓之为知,实际行动的方面谓之为行;行动的方向表现理性的意志,行为的工拙表现理性的粗精;知表现为对于行为的意向、推理及决断;行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中对理性指令的现实作为。[6]这就是他所说的“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7]人们如果不讲究知等于是胡作非为,这种不求正解的道理只能说是虚无的行为;而人若不务实的话,则就是空有学识而不动,等于没有作为,一事无成。 王阳明认为知行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他认为执知行应并进,不应分先后。他重视知与行的统一,不仅要提升人们在受道德实践活动后的道德修养,还要将道德理念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实践。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其基本精神,重点在于“行”,而不是“知”,落脚点在“致良知”,针对的则是当时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的社会之风,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知行合一”理论,让人们做到使自己心中所想和所行之事吻合,达到心口一致,规范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以维护封建统治及封建社会秩序。
      二、王阳明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1、注重实践是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

    推荐访问:道德教育 当代 思想 价值 王阳明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