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挖掘育人资源 塑造健全人格

    时间:2021-06-16 08:01:3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在校园里,时有捐资助学,看望孤寡老人,参加社会公益、实践等活动。次数多了,时间长了,人们也就不再注意这些小事,其实这并不是小事,这是规范学生健康成长,促成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它能让学生生成善意、爱心、仁义,为以后成就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生活中,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育人体系主要依托于校内和校外,承载于不同的活动。
      例如,感恩,这是一种品德,是一种责任,是做人的起码修养,也是人之常情。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在教育过程中,至少应做到以下几方面:开展以感恩为内容的主题班会;要求每位同学制作一份以感恩为内容的手抄报;要求学生给感激的人写一封信;举办一期感恩教育演讲比赛;为自己感激的人做一件实事等。同时加上相应的督促激励措施,强化落实,使每位同学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去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去帮助、关心周围的人,把“永怀感恩心、心中有他人”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从而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素养。
      又如,扶危济困,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社会均衡发展、共谋富裕的需要。对于每个人来说,扶危济困不仅是一种品德,还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义务。倡导学生扶危济困,首先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要以扶危济困为内容,提倡帮扶困难学生,看望患病学生,开导失望学生。这样,既能挽救他人,也能培养自己的善意和仁爱之心,规范自己的行为,降低做人的重心。其次扶危济困要情为上、礼次之。要多次的劝导,多次的帮,做到以情感人,给人以克服困难的力量,树立生活的勇气,产生勤奋学习、立志创业的志气。再次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深化活动内容,以校会、班会的方式宣传;以演讲、作文的方式升华;以做实事、培养责任心的方式内化,力求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挖掘其深刻含义。第四是要内化为实际行动。心动次于行动,再高深的理论都来自实践,并指导实践。通过深刻的教育,使学生在生活中忧他人之所忧,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
      以参加庆典、洒扫,为鳏寡孤独残疾者收拾东西为主的公益活动,利己利彼,在每一次活动前,教师要作介绍,提出具体要求。活动后要求学生树立“以公为荣,助人为乐”的思想。当然,以学校牵头完成的教育活动远不止这些,学校在抓好知识技能教育的同时,应不断挖掘潜源,拓宽育人渠道。
      校外教育活动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把握方向、创造未来做了预见性准备。
      家庭教育是由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照社会对培养人的要求,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包,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一应俱全。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一是“孝”。“孝”是家庭教育的中心。如孝顺长辈,推及兄弟姐妹和睦相处,进而和朋友友爱相处。二是“读”。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子女“成龙成凤”。其主要途径就是读书。虽然,读书的目的不尽相同,有的为“谋个职业”,有的为“光宗耀祖”,有的为“脱贫致富”,但都能提高自身和家庭某方面的地位。所以,家长应把教育子女读书视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通常要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感化教育:一是言传身教。家长应通过自己的言论、行为,为子女在道德上作出表率,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书香门第、教师世家、医生世家等都是这种家庭教育形式产生的结果。二是家训家风。家训是关于家庭或家族的道德说教。内容包括修身养性、自学成才、交友处世、处家治世、养生之道等内容。家风是指整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习惯、生活作风等整体的精神风貌、精神状态。家庭应以“耕读传家、勤俭忠厚”为其家风。三是扫祭,续谱。扫指扫茔、崇祖,是进行“落叶归根”的教育。祭即祭祀,是进行“敬祖崇宗”的教育。如每年清明节前后和农历“十月”的扫墓活动。续谱指续修家谱,是进行“寻根问祖”的教育。三者恰当运用,推而广之,则是爱家乡、爱祖国教育。四是召开家庭成员会议,充分发扬民主,讨论、商定有关家庭的重要事项,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
      社会教育是除学校、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施者的角度可分为政府的社会教育和民间的社会教育两种。
      社会教育的任务,简言之,即“化民成俗”。“化民”,即侧重用政府的道德观念来训练人们的思想感情,达到“齐民心”的作用;“成俗”,侧重以当局者的道德准则来整肃民心、民习,达到“齐风俗”的作用,即所谓“俗齐则和,心一则固”。“化民成俗”因此被历代统治者视为根本的治民之道,通常用“祭祀之礼”教民,则使民产生崇敬之情,不敢苟且;用“乡饮酒礼”教民,则使民谦恭退让,不要争斗;用“婚姻之礼”教民,则使民相亲相爱,家庭和睦:用政治思想教民,则使民同心同德,而不敢叛逆;用等级礼仪教民,则使民安于本分,不敢犯上;用风俗习惯教民,则使民心安定,社会安宁;用刑法教民,则使民遵纪守法,不敢聚众举乱;用誓言文告教民,则使民相互救助,永不懈怠:用家族事业教民,则使民继承家业,事业久昌;用选贤举能教民,则使民追求荣宠,施行善德;用论功行赏教民,则使民树立雄心,建功立业。
      民间的社会教育,主要通过民俗活动和实践活动,自发地进行与政府社会教育相辅相成的道德教育。内容主要有:劳动的教育、乐观的教育、伦理道德的教育、尊师勤学的教育、文明礼貌的教育、崇祖敬宗的教育、义气的教育等等。爱国、爱家乡为主线的教育,民间可通过祭祀扫墓和有关节日活动来进行。如,通过祭祀活动,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通过节日如端阳节,纪念屈原等爱国志士;春节贴门神纪念岳飞、郑成功等爱国的忠烈武将。一些地方自发的业余文艺演出,也能对人民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爱新生活和爱美好事物的教育。在大力强化校本教研培训的今天,各学校应丰富各种活动内容,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汇编成一本本能散发乡土气息,沉淀厚重历史,折射现代光环,反映社会进步的校本教材,为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打下基础。
      作者单位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 王世赋◇

    推荐访问:育人 健全 塑造 人格 挖掘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