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探析

    时间:2021-06-07 20:02:4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育人模式已逐渐暴露许多弊端,实践育人视角为新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发展方向。高校应当坚持实践育人理念,在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并通过建立实践育人长效机制,实现实践活动和育人功能相统一,这对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实践育人;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作者简介:韩芳,博士,新疆农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农业大学2017年教研教改项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育人体系创新与长效机制研究”(编号:20174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35-0093-04
      截至2016年,全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超过500所,快速发展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但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出现学生就业难、实际就业与公共管理相去甚远的尴尬局面,而且不少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和公共服务精神。这种现象间接反映出理论育人和实践育人相脱节的问题,因此我们应重新审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育人范式。育人理念实质是教育观问题,[1]2018年5月习总书记在与北大师生座谈时,谈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时指出年轻人“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可以看出实践育人是落实政府关于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必经途径。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教书育人范式转换到实践育人范式已刻不容缓。本文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从实践育人视角探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结合社会需求明确定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方案和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建议。
      一、实践育人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理念
      1.实践育人必须贯穿教育教学始终。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实践育人就是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环节之一,还有人认为实践育人是理论育人的延伸和升华。这些观念没有认识到实践是教育的固有属性,实践育人不是教学计划的某一环节,而是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理论育人和实践育人本就应深度融合、辩证统一。[2]实践育人不是简单地把实践课程植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而是要求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载体、评价体系都要体现实践育人的精神。整个人才培养方案要素之间相互支撑、有机联动,为实现实践育人目标协同用力、持续运转。
      2.实践育人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实践育人工作必须遵循人的认识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年学生成长规律。[3]认知规律要求把握好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规律,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民情,不断检验和完善课堂知识,并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矛盾与问题。教育教学规律要求把握好教育教学过程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教师在实践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主体地位。青年学生成长规律要求实践育人的开展要遵循大学生的发展特征,有针对性地将指导激励工作贯穿于大学生四年生涯中。
      3.实践育人强调知行合一,注重能力培养。知行观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理论源头,众多思想家都认为育人应知行合一、相互促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知识不等同于能力,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是高校育人所追求的目标。实践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唯一中介,也是大学生学以致用、改造社会、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4.实践育人注重体验和反思,重在人格养成。有学者指出实践既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过程,也是对自身主观世界改造的过程,究其本质,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一种转化器。[4]教育是一种构筑并生成人性的活动,实践育人是教育构筑并生成人性的内在要求。[5]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可见教育在品性培育和道德规范上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实践中通过体验和反思,面对真实社会的不确定性、风险、挫折和成功等因素,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这也是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有效途径。
      二、实践育人视角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实践育人理念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的目的是服务于实践。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治理的总目标,需要稳固的基层政权,社区就是最基层政权的延伸,大量包括公共安全在内的公共服务都必须落实在社区工作中。目前新疆城乡社区急需大批懂得公共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型人才,根据新疆区情,新疆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如下:根据新疆公共事业发展趋势,服务于新疆经济社会,旨在培养具有公共管理意识和现代公共服务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理论知识,熟悉现代公共管理和社会工作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知识,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各类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从事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然后在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主要从培养方案设计、毕业生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改革、梯进式实践教育载体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设计。
      2.培养方案设计思路。基于新疆农业大学的办学条件和生源情况,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定位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以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应用为要求,所有课程都要承担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任务,还要避免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拓展体系关联性不强、互不促进、效率低下的现象。为满足多样化的岗位和任务要求,必须构建丰富的任意选修课模块,以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需要。
      3.毕业能力培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社区管理方向的岗位需求,确定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三类能力、九項要求。具体包括:①基本能力。要求1,具有人文精神、现代公共精神、公共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了解新疆区情、民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2,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具有进行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熟悉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要求3,具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掌握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②核心能力。要求4,具有一定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各种技能与技巧、社会调查与社会统计方法,能够设计、执行、评估公共事业领域的复杂问题,并提出规范性方案和相应对策。要求5,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能够通过口头和书面表达方式与同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要求6,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协作共事,并作为成员或领导者在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③发展能力。要求7,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发现、辨析、质疑、评价公共事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趋向,表达个人见解。要求8,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查阅专业外文文献,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备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要求9,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通过不断学习适应社会和个人可持续发展。

    推荐访问:探析 人才培养 体系 改革 公共事业管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