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试水中东:变局下的中国外交

    时间:2021-06-02 04:00:4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jzs/sjzs201305/sjzs20130515-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jzs/sjzs201305/sjzs20130515-2-l.jpg
      中东变局发生已两年,阿拉伯国家或发生和平方式的政权更迭(如突尼斯和埃及),或在外部的调解斡旋下实现权力过渡(如也门),或发生残酷的内战并引发外部干预推翻原国家政权(如利比亚),或陷入严重的暴力冲突并久拖不决(如叙利亚),其他阿拉伯国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动荡。
      在此背景下,中国应对中东变局的冲击,经历了一个从紧急应对到全面统筹的过程。中国既成功消解了中东形势动荡对中国社会稳定的冲击,完成利比亚撤侨的历史使命;也平稳完成了应对利比亚危机、协调大国关系、巩固和调整与阿拉伯国家关系等外交任务。在此过程中,尽管国内舆论围绕中国应对中东变局的战略、策略、手段、方式等问题有些争议,但必须肯定的是,对中东变局的成功应对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外交在危机管理方面取得的巨大胜利,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中国应对中东变局的成就
      在应对中东变局的过程中,中国确立了冷静观察、趋利避害、顺势而为、稳妥应对的基本政策,并取得了不少成就:
      逐步形成了较清晰的政策理念,宣示了中国应对地区危机、参与全球治理的基本理念。2011年5月,杨洁篪外长在访问中东后对中国的政策理念进行了总结:首先,中国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即尊重和支持地区国家自主处理内部事务,相信地区国家和人民有能力、有办法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治国理政方式;中国反对使用武力,呼吁各方通过政治手段、以和平方式解决矛盾;中国呼吁国际社会支持地区国家为恢复政局稳定、发展经济、解决热点问题所作的努力,特别是积极推进中东和平进程,为地区恢复和平稳定、寻求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体现在叙利亚问题上,中国并未寻求刻意保护巴沙尔政权,而是反对以外来武力干预的方式进行政权更迭。
      内外联动,多方协作,顺利完成利比亚撤侨。在利比亚危机发生后,中国迅即启动应急机制,积极动员国内外各种资源,海陆空三路并进,圆满完成了撤离三万多名中国公民的壮举。在完成这次空前大撤离过程中,该地区许多国家提供了积极合作,这是顺利完成任务不可或缺的因素,也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外交的积极成果。在此次规模空前的撤侨行动中,海空军力量首次参与撤侨,充分展示了中国作为崛起大国的国际地位。
      克服困难,确保中阿关系的继续发展。从经贸关系看,2011年的中阿贸易额从2010年的1400多亿美元增加到1954亿美元,就是明证。在政治和文化领域,双方的关系仍在继续发展。2011年5月,“中阿合作论坛”第八次高官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顺利召开,中国与海合会第二届战略对话会议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2011年12月,“中阿合作论坛”第四届“中阿关系暨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在阿布扎比召开;2012年1月,温家宝总理访问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三国,并出席世界能源峰会;2012年5月31日,“中阿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在突尼斯海滨城市哈马迈特举行……这些都是中阿友好关系继续稳健发展的集中体现。
      坚持原则,推动中东问题的政治解决。在西方试图照搬“利比亚模式”以颠覆叙利亚政权的安理会决议案之际,基于对利比亚战争教训的总结,中国于2011年10月4日和2012年2月4日、7月19日三次对安理会的叙利亚问题决议案行使否决权,彰显了中国捍卫联合国宪章,维护中东地区和平的外交勇气。
      为推动叙利亚问题的政治解决,中国还多次提出关于解决叙利亚问题的主张和倡议,敦促有关各方落实日内瓦外长会议公报、安理会有关决议和安南“六点建议”,积极支持联合国和阿盟联合特使安南、卜拉希米开展斡旋,积极做叙利亚政府的工作并与反对派进行接触,同时保持与国际社会有关各方的沟通,并向叙利亚人民提供200万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
      保持具体外交政策的灵活性,力争“有所作为”。坚持不干涉内政、反对使用武力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相反,中国与联合国、相关大国、地区组织、地区主要国家保持了密切的沟通与协调,并在不超越中国外交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在具体的政策上保持了适度的灵活,避免了僵化。在中东形势动荡的关口,中国外长、中东问题特使等官员先后访问中东国家,相继接待沙特特使、苏丹总统、利比亚反对派、叙利亚反对派访华,都体现了中国力图“有所作为”的外交勇气。此外,中国在并未承认利比亚反对派“全国过渡委员会”的情况下,派外交官员访问班加西与之进行接触,也体现了中国外交的灵活性。
      中国依旧被动
      当然,中国对中东变局的应对也存在着需要改进的空间,主要表现为仍存在一定的被动性。
      中国对外交应对时机的把握上仍显滞后。例如,与西方外交官在中东变局发生不久就频繁出访相关国家相比,中国相关外交出访活动主要是在2011年3月以后才相继展开的,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中国对与中东国家反对派的接触和沟通不够主动。由于中国长期以来更习惯于官方交往,在与反政府力量交往方面的渠道不够畅通,人才相对缺乏,非政府力量作用有限等因素的制约,中国与埃及穆斯林兄弟会、利比亚和叙利亚反对派的接触显然滞后于其他大国。
      中国外交斡旋和调停的主动性不够,国际影响相对较小。俄罗斯在安理会涉叙决议案中,投的票与中国完全一致,但在后续的外交参与和外交介入方面,它显然比中国更为直接、更为积极,其经验值得中国学习。
      对阿拉伯国家的公共外交有待加强。以叙利亚决议案否决票为例,阿拉伯国家对中国仍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迫切需要中国通过公共外交予以破解。笔者近期曾参加一个专家学者代表团访问卡塔尔、埃及、沙特和阿联酋等国,在与这些国家的智库和媒体专家接触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们对中国仍存在一定的误解,但同时也希望中国应在官方层面以外,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多做宣传和解释,以便阿拉伯社会更全面地理解中方的立场和政策。
      对推进中国中东外交的若干思考
      第一,进一步增强对中东战略地位的认识。近年来,中国先后发布了《中国政府对非政策文件》(2006年1月)和《中国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策文件》(2008年11月),标志着中国对非洲和拉美外交战略的日渐成型,但迄今尚未发布对中东政策的政府性文件。尽管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对中东的外交战略,同时也反映了中东地区形势复杂,制定统一外交战略和政策存在相当多的困难这一现实,但是,中东地区形势发生剧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中东关系日益密切,以及国际社会了解中国中东外交的外部需求等现实,都迫切需要中国将制定中长期的中东外交战略提上日程。

    推荐访问:中东 变局 试水 中国外交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