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媒介化社会新闻传媒的使用与管理

    时间:2021-06-01 12:04:3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我们正步入媒介化社会。新兴媒体的普及和媒介化社会的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运行进程。这种变动的结果之一,是直接造就了一个全新的传播主体。这个主体利用一切手段,打造自己的媒体,探讨切身的议题,让公民发出自己的声音,交流彼此的观点。一部现代政党史和新闻传播史,展示着执政党同传媒的互存、互用和互动关系。执政党能否有效使用和驾驭大众传媒,是衡量其执政能力的标志。资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政党在这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并在这些经验与教训中成熟起来。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遭遇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表达语境发生深刻变化。执政党应该顺应这种变化,构建舆论引导的新格局,主流媒体和非主流媒体都肩负着重大使命。
      【关键词】媒介化社会;媒介使用;表达格局
      在人类的传播活动中,传播媒介指用来表达含义的静态或动态的一切物体和物体排列。其中的新闻媒介,专指用于交流、传播新闻信息的工具,包括报纸、期刊、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通讯社电稿等6种传统媒体,也包括方兴未艾的新兴媒介,即互联网络、移动网络、新型广播电视及综合媒介4种。习惯上,人们把互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为主体的新兴媒介称为“第四媒体”,而将移动网络(如手机)称之为“第五媒体”。同样,人们也将第四媒体和第五媒体高度普及的社会称之为“媒介化社会”。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手机用户超过9.8亿户,手机网民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上网终端。2011年中国传媒产业和印刷产业总产值为12830亿元,成为国家重要支柱产业。从产业结构看,报纸和电视占市场份额31%,互联网络和移动网络占市场份额42%。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正步入媒介化社会。
      一
      新兴媒介的普及和媒介化社会的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的运行进程。有学者认为,对于生活在媒介化社会的人来说,不仅对于世界的全部想象都由媒介来构建,其思维方式、个人意识也打上了媒介化的烙印。在媒介化社会,人们的媒介消费结构与方式也有很大改变。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发展正在不断地侵占传统媒体的受众消费时间,改变着人们的媒介消费结构。央视索福瑞的调查显示,在网民群体中,因使用互联网而减少阅读报纸时间的占63.2%,减少收听广播时间的占68.5%,减少阅读杂志时间的占66.9%,减少阅读书籍时间的占60.7%,减少收看电视时间的也占到58.7%。
      由于收视收听信息习惯的改变和民众媒介使用与依赖形态的变化,新兴媒介对国民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日益加深。有学者指出,在政治生活方面,互联网为网民开辟了一个空前自由的公共表达空间,公众中蕴含的话语力量不断得到释放,网络民意的影响力也由此而逐步得到提升。据不完全统计,自2003年孙志刚事件以来,政府20%~30%的议程设置,来自网民的议题。有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网络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管理。在经济生活方面,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行逻辑和运行方式,在提升经济效率的同时也使人们的经济生活对网络的依赖性不断强化。在文化社会生活方面,不少学者强调网络的应用,使人们的文化社会生活日益网络化、虚拟化,在不少领域,离开网络,几乎寸步难行。诚如一位外国学者所言,媒介化社会的重要特点是,一个普通市民通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提供并分享他们的真实想法和自身新闻。
      新兴媒介和媒介化社会这种巨大的社会影响,直接造就了一个全新的传播主体。一位台湾学者指出,这个主体能够利用它所能获得的一切传播工具,打造自己的媒体——自媒体、公民媒体、草根媒体,探讨切身的议题,让被大众传媒排拒的公民——特别是弱势者——能够借此发出自己的声音,交流彼此的观点,甚至串联集体的力量推进改革的行动。还有位学者以极而言之、然不无道理的口吻分析过这类公民媒体的特点:不是由政党、商业团体创办,而是由个体、小团体或非政府组织所办;常常发出非主流、反主流,甚至是反现行政策和现行体制的声音;关注大众传媒不设置的议题,维护自身权利,推进社会运动,最大限度地体现包容性、平等性和参与性。
      公民媒体的创办,公民组织的活跃,公民新闻的多样式传递,使当代中国在媒介化社会背景下的大众传播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也使执政党对传媒的使用和管理,遇到空前严峻的挑战。
      二
      一部现代政党史和新闻传播史,处处写着执政党同新闻传媒密不可分的互存、互用和互动关系。执政党能不能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新闻传播规律的前提下,有效使用和正确驾驭大众传媒,是衡量其执政能力高低优劣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正确和有效使用大众传媒作为全党的重要任务之一。
      资产阶级政党在夺权和执政的长期实践中,最早认识大众传媒对于政党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华盛顿作为美国独立后的首任总统,懂得报纸是他与选民们进行交流的有价值的东西。最多的时候,他订阅的报刊达到30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更是一个千方百计地袒护新闻出版界并为之提供宽松环境的国家元首。他在华盛顿面前曾明确陈述过自己对民主政治中报纸作用的看法。他说:“没有检察官,政府则不能存在,然而在新闻出版自由的地方,则一个检察官都可以不要。如果政府是廉洁的,它无需害怕攻击和辩护。造物主没有给人类任何其他方式在宗教、法律,或者在政治方面辨别真理。我认为政府对拍马者和批评者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是明智的,因为纵容前者和迫害后者可能有失尊严并且是犯罪行为。”[1]
      由于西方传媒产业私有化的结果,今天在美国这样的西方大国,执政党除了少数由政府把持的官方媒体外,一般不直接掌控大众传媒。因此,很难一概而论,说美国大众传媒都是美国执政党及其政治代表呼风唤雨的忠实工具。200多年来,美国执政党及多数总统能够比较有效地使用和驾驭大众传媒的历史表明,这种政党同传媒若即若离、时疏时密的关系,正是美国这样的西方大国现代政治的一个特色。

    推荐访问:媒介 社会新闻 传媒 管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