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理性与非理性

    时间:2021-05-07 16:00:0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对于犯罪人在实施犯罪时是否理性,一直以来是犯罪学研究中的一个争议。早期古典主义学派坚持犯罪人生物属性的同时强调了犯罪人趋利避害的特征,反映了犯罪人犯罪时的理性态度。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心理学、刑事法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的成熟,犯罪人的社会属性日益凸显出来,给不同的学科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犯罪人的新视角。争议依然存在,但是“理性”作为人的主观意识,应该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注重移情以及综合的分析,单纯的以外部表现与客观结果做判断,只能让犯罪人“被不理性”。
      【关键词】犯罪心理;理性;自知;有限理性
      一、对理性的认识
      我国早期社会心理学家孙本文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将理性描述为能区分是非、利义、善恶及邪恶之心。这是一个个人的道德及行为判断标准,也是个人行为决策时的意识状态。从逻辑上看,违背上述标准的也可以称为非理性。传统观念受到自然经济的影响,十分看重理性中的道德因素,习惯于用良知、正义感衡量一个人行为时是否理性。随着市场经济对人们心理及价值观的冲击,现代社会对于理性的理解更倾向于对利益的衡量和对周围事物本质的认识,强调由外至内的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法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也对理性纷纷从法律规范、自知、利益最大化和人的社会属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理解。标准与视角不同肯定会导致认识结果上的差异。
      犯罪时的心理不同于犯罪人心理,也区别于犯罪心理。犯罪人心理不同犯罪心理,后者是前者的一部分,犯罪时心理又是后者的一部分。在这三个概念里犯罪人心理内涵最广,不仅包括犯罪心理还有正常的心理甚至积极地心理。犯罪心理作为犯罪人心理的一部分就是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那部分不良心理,犯罪时的心理则更加具体,时间节点选取在犯罪人实施犯罪是所具有的心理,下面的内容也就是围绕着犯罪时犯罪人所持有的心理进行展开的。
      二、犯罪人犯罪时是否理性
      理性作为概念被不同学科所适用,但普遍性的就是获取信息,判断信息,指导行为,对个体而言是经过权衡的对自己有利的,就应该认为是理性的。
      (一)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间的权衡
      从早期刑事法学的视角看待犯罪人是否理性标准就是趋利避害。古典主义学派代表人贝卡利亚认为犯罪人作为生物,天生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犯罪人在处理个体与外界的关系时以获得利益为出发点,达到满足需要的目的。费尔巴哈的“心理强制说”也在一个层面上印证了犯罪人这种趋利避害的心理。“犯罪人是为了追求财富之乐、技能之乐、和睦之乐、权势之乐、想象之乐、作恶之乐等,逃避匮乏之苦、感官之苦、棘手之苦、敌意之苦、虔诚之苦等而犯罪的。”[1]边沁从不同的犯罪原因进一步补充了理性在指导犯罪人行为时的重要意义。同时新古典主义学派在思想核心上也认为犯罪人是具有理性的,“人们握有自由意志,他们受理性指引且自私。因此他们由于惧怕刑罚而受控制:如果刑罚带来的痛苦超过了犯罪所带来的快乐,人们会选择不去犯罪。”[2]是否理性应该从犯罪人个体出发,犯罪人作为一个生物首先具备有生物属性,表现为自我适应和满足自我。在社会环境中犯罪人要使得自己适应生存的环境,同时又积极寻求满足自己需求的方式途径,然而犯罪人所选择的方式途径往往是自私自利的,这应该说是由犯罪人的生物属性所驱使的,表现在社会属性上就是违法犯罪。犯罪人的理性就表现在生物属性上的欲望与社会属性上的克制之间的权衡上,虽然在这个权衡过程中犯罪人是否做出一定行为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惩罚、罪恶感、客观环境、自身能力等等,一旦犯罪人作出了犯罪行为就表明他已经经过权衡并做出了判断,在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他是认为这样做是利益最大化的,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至少当时对他而言是正确的)。犯罪人也有可能会在行为过程中中断,如果是外界因素导致行为中断也就是犯罪未遂,说明是违背犯罪人意志的,这不能改变犯罪人对自己行为所持有的心理态度。如果是因为主观意愿中断例如犯罪中止,至少中止之前犯罪人的心理态度是追求预期结果的,在性质上他仍是理性的,只是量上没有达到之前的目标。
      (二)外部评价和犯罪结果对判断的影响
      犯罪人的心理不是法官的心理,也不是其他任何人的心理。不能依据其他人的认识和判断对犯罪人的理性进行评判。每一个犯罪人的生活环境和思想认识都是不可复制的,一个行为理性与否、对自己是否有利只有犯罪人最有资格进行评价,而他的行为已经对此做出了评价。外部评价不能成为判断犯罪人理性与否的根据,它只是一般大众行为时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参考。
      犯罪结果是否达到了犯罪人的预期也不能成为判断犯罪人理性与否的根据。“当某人从事违法行为的预期效用超过将时间及另外的资源用于从事其他活动所带来的效用时,此人便会从事违法,由此,一些人成为‘罪犯’在于他们的利益同成本之间存在的差异。”[3]经济学上将利益最大化视为“理性”,从这个角度评判犯罪人理性与否,犯罪行为带来的结果将成为判断的依据。如果成本大于收益就是不理性,反之就是理性。但是犯罪心理学在评判时十分注重对过程的研究,结合犯罪人内心对外界环境的判断、信息的筛选和主观上的意愿分析“理性”。比如在未遂犯上,犯罪人并非缺乏认识和意志,但犯罪结果是与他们的意愿相背离的,在这种情况下用经济学的观点看就是不理性的,在犯罪学心理学上却是理性的。首先,出于犯罪人生物性考虑,他们无疑都追求利益(这种利益不一定是物质的),趋利避害,这一点同经济学“理性”利益最大化是对应的。其次,犯罪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在实现犯罪目标是会受到一系列的干扰和阻碍,这时犯罪人会表现出一种理性,那就是对不利因素进行分析,虽然这种分析不一定正确,但只要有犯罪行为的出现,那就表明犯罪人当时认为成本是小于利益的,如果犯罪人认为成本大于利益,他肯定不会做出危害自己的行为,这同人的生物属性是相背离的。当然这里的利益与成本是针对当时的犯罪人自身而言的,一时的放纵与终身监禁在价值上是不存在固定大小的的,如果犯罪人当时认为只要能让他一时放纵,他宁愿承担可能被终身监禁的危险,在他看来利益就是大于成本的。应该说经济学上结果利益最大化的“理性”评判标准是不适用犯罪心理学的。

    推荐访问:理性 与非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