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2012:继续在审讯学中寻找采访的真谛

    时间:2021-05-05 16:03:0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一
      2011年12月20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播出了一组有意思的片子《【真相调查】网曝:5000警官打造长沙最牛婚礼》。
      这组片子的核心关键词是:巧合。巧合的来由是2011年12月6日中午,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法警总队的司法警察参加完集体演练后列队回家,途中巧遇一个村民的婚礼车队,结果,警察队伍、警车长龙与几辆婚车交错而过,这一景象被两位网友拍成视频,上传到了网络,取名曰:《5000警官打造长沙最牛婚礼》。经记者调查:这纯粹是一个巧合。
      我想要探讨的是关于“巧合”的这个结论。这个结论本身没有错,但是,记者获得这个结论的方式存在瑕疵:
      记者:在这个视频当中,我们看到有你们法警,另外也有婚礼的现场,那么这两者之间,您觉得是巧合吗?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法警总队总队长游湘频:的确是一种巧合。
      记者:那么这种巧合是怎么造成的?
      游湘频:当时我们演练过后,就是十一半左右,按照我们湖南省的婚俗,这个婚礼一般是在十二点左右进行……
      “巧合”这两个字首先出现在记者的提问里,这就是我的遗憾,这种给出事实的描述甚至是预设的答案,只等对方回答“是”或“不是”的采访方式是典型的诱导式采访。诱导式采访在我们的新闻中司空见惯,但我认为它是我们新闻的致命伤。再举两个例子:
      2009年新疆乌鲁木齐发生了骇人听闻的七·五事件,骚乱平息之后,有记者这样向菜市场的菜贩提问:“你觉得这儿秩序有保证吗?比如说我看周围有些警察在这儿巡逻。”
      2012年春运期间,有记者在售票大厅这样向买票者提问:“现在火车站增加了售票窗口,延长了营业时间,您觉得现在买票是不是方便了?”
      这种诱导式采访,让我想起了郭德纲相声里的一句台词:“您是愿意听呢,愿意听呢,还是愿听呢?”这种无可选择的形式上的征询,在舞台上是一种夸张和幽默,可在现实中有些记者却把它变成了现实:我看见周围有些警察在这儿巡逻,您觉得这里的秩序是有保证呢,有保证呢,还是有保证?
      其实回答已经无可选择。
      
      二
      一直以来,我认为中国电视新闻的致命伤就是采访意图太明显。这个毛病和中国足球如出一辙。
      进攻、射门,是足球的永恒主题。这个主题是没有问题的,不管是老队员也好,后起之秀也罢,在场上跑动、拼抢、支援、掩护、传接、切入,为的就是最后的一脚:射门得分。
      中国人踢球,最致命的问题就是进攻意图太明显,我们的传球线路上总是暗藏着对方的伏兵。这么踢球,球在队员们的脚下丢了又抢,抢了又丢,赛场上队员人人都忙忙碌碌,个个都气喘吁吁,动不动就有人抽筋儿,时不时还有人被对方拉倒,表面上挺激烈,实际的结果都是无效劳动——一场空耗。
      我们的新闻时常表现为一种宣传,而宣传总是会带着主题出发的。春运到来,铁道部改进了服务,我们当然需要媒体表现这种改进给群众带来的“方便”,这些主题没有问题,问题出在我们的提问方式上。
      采访是一个调查和求证的过程,如果我们习惯于用诱导的方式轻松地获取我们需要的答案和主题,久而久之,就会使我们的采访缺乏证明力,进而使媒体公信力流失。
      解决的办法很简单:记者在采访提问中,要想尽办法从受访者嘴里获取采访主题所需要的关键词。
      比如,前文提到的对湖南省高院法警总队长的提问,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改变问法:
      记者:在这个视频当中,我们看到有你们的法警,另外也有婚礼的现场,难道把两者联系起来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吗?
      这么问话的目的就是要对方去解释:这一切为什么是一个巧合。“巧合”二字应出自于受访者之口。
      再比如,新疆七·五事件发生后,我们带着“稳定”的主题去采访,面对卖菜的小贩是不是可以这样提问呢:
      记者:七·五事件发生才一周,你就出来卖菜了,家人对你的安全担心吗?你是怎么说服他们,让他们放心的呢?
      这么问话,我们是希望在受访者的回答中出现“安全”和“稳定”等等字眼。
      诱导式采访有着强烈的暗示性和强加性,它往往通过一个预设的事实,一定要让受访者说“是的”,其实,强加的肯定或赞扬代表的是一种虚伪和空洞,毫无价值。
      
      三
      采访中,我们要想尽办法让受访者说出我们表现主题所需要的关键词。这个主旨与刑事侦查中的审讯高度相似。
      比如,警察向小偷进行提问,目的就是要证明小偷偷了东西,“偷”是一个关键词,但是,这个词不能从警察的嘴里说出来。若是这样提问,案卷送到检察院,检察院会退回,要求补充侦查而不是批准逮捕:
      警察:你偷东西了吗?
      小偷:偷了。
      事实上,警察的提问可能是这样的:
      警察:你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到这里来?
      小偷:拿别人东西了。
      警察:你拿别人东西,别人知道吗?
      小偷:不知道。
      警察:拿别人东西,别人还不知道,你说这叫什么行为?
      小偷:(沉默,然后小声地)偷。
      在研究采访技巧时,我越来越发现刑事侦查学中关于审讯和供述方面的理论是新闻采访学应当借鉴的,而且,同样的问题,在新闻采访学里往往是云遮雾罩,但在刑事侦查学里分析得四面透光。
      具体而言,记者和刑警在某些工作流程上是有相似性的:大多数新闻事实发生时,记者不可能在现场,只是在事后才获知新闻线索,要么赶往新闻现场去了解真相,要么通过访问当事人去寻找原因,仅就这些表象而言,说记者和刑警是半个“同行”一点儿也不过分。
      常有学新闻的年轻人问我,要看些什么书才能比较快地提高采访水平,我说,看看刑事侦查学里关于审讯的章节吧,我们要把采访做得像审讯中的取证一样扎实就好。
      
      四
      审讯对采访之所以有借鉴作用,这是因为我们在两者之间很容易找到相通之处:
      第一,两者的最高境界是相同的,都是要让受访者讲真话,说心里话。
      采访和审讯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在录“口供”。审讯当然更难,它甚至是让受访者说出对自己不利的心里话。
      讲真话,什么是真话呢?有种朴素的认识认为:真话不一定是真理,真话也不一定就是真相。但是,在一个人人都讲真话的国度里,真理和真相才不会成为奢侈品。
      季羡林曾给新华社记者唐师曾留下墨宝:“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想必这睿智的话语就是这位“国学大师”的人生箴言。
      《南方周末》曾出版了一套“《南方周末》二十五年文丛”,序言里开篇头一句便是:“‘有可以不说的真话,决不说假话。’岭南老报人的一句话,被一张报纸拿来实践了25年。”(《南方周末》二十五周年文丛,《总序:不死的理想随书页飞扬》)
      大师和报人的新闻理念如出一辙:一,不说假话;二,不把真话说完。
      在新闻学界的普遍认识上,真话和假话是两个相互对应的反义词,其实不然,至少在刑事侦查学上是不这么看的。
      在刑事侦查学的范畴内,研究侦查讯问的学者对真话和假话的概念进行了分析:美国学者保罗·艾克曼认为说谎有两个基本途径:隐瞒和欺骗。所谓隐瞒是指说谎者在没有说任何不真实的话的情况下,保留一定的信息,从而达到误导他人的目的。所谓欺骗是指通过传递不真实的信息误导他人。通常情况下,说谎者往往把隐瞒和欺骗结合使用,但有时说谎者仅仅通过隐瞒就可以达到目的。(毕惜茜:《侦查讯问理论与实务探究》)
      从侦查讯问理论来看,前文所提及的新闻理念“不说假话”就是宣誓“不欺骗”,而“不把真话说完”实际上就是在宣告“要隐瞒”,而隐瞒离说谎也就一步之遥了。
      记者“不说假话”是理所当然的,但“不把真话说完”,按照刑事侦查学的观点,那就是在说谎。这时,真话对应的是谎言,前文中所述的大师和报人无意间把说谎当成了自己恪守的一个理念,这就是刑事侦查学的锐利。

    推荐访问:审讯 真谛 学中 采访 寻找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